苏教版三下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试题含答案(共2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精选题(一)一、选择题1.一个玩具小狗5元,一个玩具熊猫的价格比一个玩具小狗贵5元,一个玩具熊猫的价格是一个玩具小狗价格的()倍。
A.2 B.10 C.152.王老师带20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个乒乓球,最多找回()元乒乓球拍A 乒乓球拍B 乒乓球拍C 乒乓球A 乒乓球B 乒乓球C146元/副135元/副182元/副3元/个5元/个4元/个A.62 B.13 C.653.小华看一本130页的故事书,他看了5天,()还有多少页没有看?可以补充的条件为()。
A.还要看12天B.还要看8天C.每天看12页4.要求“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需要的条件是()。
①每行有15棵②平均每棵大约收获30千克苹果③果园里种了4行苹果树A.①②B.①③C.②③5.一个碗6元,高压锅138元,茶杯4元一个。
一个高压锅比8只碗多()元。
A.48 B.90 C.186二、填空题6.小白兔种了12行萝卜,每行25根。
小灰兔种了294根萝下。
小白兔比小灰兔多种(______)根萝卜,小白兔和小灰兔共种了(______)根萝卜。
7.平价农产品超市进了一批蔬菜,其中辣椒66千克,茄子比辣椒少9千克,黄瓜的质量是茄子的3倍。
茄子和辣椒一共有(_______)千克,黄瓜比辣椒多(_______)千克。
8.棵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二):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一小组的5名同学一学期共收集废纸 60千克。
照这样计算,全班45人一学期能收集废纸多少千克?要求全班一学期能收集废纸多少千克,可以先算出(______),列式计算:(______),再算出全班一学期能收集废纸多少千克,列式计算:(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整理及练习

一、认识面积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
二、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
一块黑板的面积约是400( ).
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00( ).
一个操场的面积大约是2500( ).
一本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6( ).
一张报纸的面积大约是44( ).
一张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 ).
2.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4米=( )厘米
40平方米=( )平方分米2000分米=( )米
(2)这个果园一年大约产多少千克苹果?
4.如图,用40米长的篱笆围了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变式题)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宽度为8米,这辆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洒多少平方米的路面?
6.(变式题)把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3.用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下面的图形都是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分别写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5.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45平方米,如果长是9米,宽是( )米.
6.用2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面积是( )平方分米.
手指甲的面积:1平方厘米
课桌的面积:50平方分米
黑板的面积:3平方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第2课时 认识吨+习题

小试牛刀(教材P22想想做做) 1. 下面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
2头牛重1吨
5桶油重1吨
10头猪重1吨
20袋水泥重1吨
2. 它们的体重各是多少?连一连。
50吨
80千克
6千克
4吨
3.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约重45(千克) 大约重200( 克 ) 载质量是6( 吨 )
3. 我会填。
(1) 1 桶油重100 千克,10 桶油重( 1 )吨。 (2) 1 袋面粉重50 千克,10 袋面粉重( 500 )千克,
( 20 )袋面粉重1 吨。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 吨=(3000)千克 5000 千克=( 5 )吨 8 吨=(8000)千克 10000 千克=( 10 )吨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
2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 母“t”表示。
探究点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2
1000千克 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
1吨。
1吨=1000千克
2
了解全班每个同学的体重,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 的体重大约一共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
知识点 2 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 填空。 (1)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重( 1 )吨。 (2)1袋面粉重50千克,10袋面粉重( 500 )千克,( 20 )袋
面粉重1吨。
4. 单位换算。 3吨=( 3000)千克 8吨=( 8000)千克 5000千克=( 5 )吨 10000千克=( 10 )吨 28吨+33吨=( 61 )吨 1吨-800千克=( 200 )千克 2吨+500千克=( 2500)千克 6500千克-1500千克=( 5 )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 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习题

从所求问题想起(两步计算应用题)SJ 三年级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你现在有100元,你能买几桶油,还剩多少钱?课后作业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小结用从问题开始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1课堂探究点2课时流程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148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探究点用从问题开始思考的策略解决问题你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剩下的钱是不同的。
购买的商品价格最低,剩下的钱就最多。
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你能根据问题说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剩下的钱等于带来的钱减去用去的钱,可以先算用去多少元。
求最多剩下多少元,可以先算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一共要用多少元。
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1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
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先想想每一步可以怎样算,再列式解答。
(1)一共用去多少元?(2)剩下多少元?130+85=215(元)300-215=85(元)答:最多剩下元。
85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1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24×3=72(元)100-72=28(元)答:最少找回28元。
148元130元85元16元108元24元可以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
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1)桃树有52棵,梨树有3行。
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数量关系式: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数。
缺少的条件:梨树每行的棵数小试牛刀(教材P28想想做做)1.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
【易错笔记】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 苏教版(含答案)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小数点是一个圆点,要写在整数部分的右下角。
2. 在整数、分数和小数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转化。
3. 读小数的小数部分时,要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与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
4. 没有最大的小数,也没有最小的小数。
5. 单位不统一的两个数量比较大小时,必须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6.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7. 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整数部分相减得0时,0必须写出来。
8. 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如果两个量的单位名称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三名学生参加50米跑,小明9.2秒,小东10.1秒,小红9.5秒,冠军是()。
A.小红B.小明C.小东2.下面的图形中,()的黑色阴影部分不可以用0.4表示。
A.B.C.□.,方框里可以填()个数。
3.5.85A.5 B.6 C.44.205.9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正确选项是()。
A.205、0.9 B.0.9、9 C.9、0.95.在50米比赛,丁丁用了9.2秒,笑笑用了9.1秒,丁丁和笑笑相比()。
A.丁丁快B.笑笑快C.无法确定6.由3个1和8个0.1组成的数是()。
A.38 B.3.8 C.8.37.比1小的数有()个。
A.1 B.10 C.无数8.90分=()角A.19 B.80 C.100 D.9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5元6角=( )元10.找规律。
0.1,0.5,0.9,1.3,( )。
9.5,8.6,7.7,6.8,( )。
11.50的60倍是( ),6.2比3.8多( ),比5.6多7.9的数是( )。
12.百米赛跑中,小明用时10.8秒,小丽用时12.6秒,毛毛用时11.7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完整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四、有趣的乘法计算: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
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满十进一。
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后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
即头×(头﹢1)作为积的前半部分,尾×尾作为积的后半部分.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长度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数量式:跑道一圈的长度×圈数=跑步的距离2、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3、单位换算。
【易错笔记】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 苏教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把一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
2.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要看涂色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几份,是几份,分子就是几。
3. 求每份占整体的多少用分数来表示,求每份是多少,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
4.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几分之一的分母。
5. 要把被平均分的物体的个数和平均分的份数区分开,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时,分母应是平均分的份数。
6. 在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份或几份时,一定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7.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时,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
8. 解题过程中要理清所求问题,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先用整体的数量除以这个分数的分母,求出一份的数量,再乘分子,求出几份的数量。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昨天水果店运进了同样箱数的苹果和梨。
今天卖了苹果总箱数的13,卖了梨总箱数的14,哪种水果剩下的箱数多?()A.苹果箱数多B.梨箱数多C.两种水果同样多2.小明摆12个,拿出它们的34,拿出()个。
A.16 B.9 C.63.苹果的个数是下图中桃子的56,苹果有()个。
A.6 B.5 C.10 4.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个.A.1 B.2 C.无数5.下列()与70千克的15最接近。
A.20千克B.15千克C.17千克6.两根一样长的彩带,第一根用去14,第二根用去13,()剩下的彩带长。
A.第一根B.第二根C.无法确定哪根7.60吨粮食,取出23,还剩()吨。
A.20 B.30 C.408.一支铅笔用去它的49,剩下()。
A.59B.19C.49D.39二、填空题(满分16分)9.一堆小棒有18根,拿出这堆小棒的19,应拿出( )根;如果拿出这堆小棒的49应拿出( )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梳理归纳及易错题归纳1、知识点梳理(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乘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不进位乘法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写竖式时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
(二)千米和吨认识千米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
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从问题入手,认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如果有不同的算法,可以用一种算法检验另一种算法是否正确。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首先确定题中的“1倍数”,再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下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姓名
1.一年有12 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平年的全年有365 天,闰年的全年有366 天。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有 4月.6月.9月.11月。
2. 平年2月是 28 天,全年有 365 天。
闰年2月是 29 天,全年有 366 天。
公历年份除以 4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通常每 4 年里有 3 个平年, 1 个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3. 一年有四个季度,春夏秋冬是季节不是季度。
一年有 4 个季度,每 3 个月是一个季度。
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 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 7月、月8、9月是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4.平年的第一季度有 90 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 91 天。
每一年第二季度有 91 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都有 92天。
平年上半年181 天,下半年184天,全年 365天,是 52 个星期零 1 天。
闰年上半年182 天,下半年184 天,全年366天,是 52 个星期零 2 天。
5. 连续的两个大月有 7 月和 8 月,还有 12 月和第二年1 月。
一年中连续的两个大月只有 7 月和 8 月。
6一个月里最多有 5 个星期五,最少有 4 个星期五。
7. 中午12时后的普通记时法转换24时记时法要加上 12 时。
夜里12时就是第二天的0时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8. 1949 年 10 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今年 10月1日是建国 70 周年。
到
2049 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1921 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今年7月1日是建党 98 周年。
到 2021 年 7月1日建党100周年。
9.元旦节 1.1 劳动节 5.1 党的生日 7.1 国庆节 10.1
妇女节 3.8 青年节 5.4 建军节 8.1
植树节 3.12 儿童节 6.1 教师节 9.10
10.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a倍,积就扩大a倍。
11.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
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12.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13.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字母表示S=a×b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字母表示S=a×a
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长方形的长= 面积÷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长方形的宽=面积÷长
正方形边长=周长÷4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4.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15.长方形周长相等,长与宽的值越接近接的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越大;
16. 周长相等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
17.正方形的边长扩大a倍,周长就扩大a倍,面积扩大a×a倍。
18.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9.算式里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20.算式里只有加减法的,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1. 算式里只有乘除法的,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