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及所得税纳税调整

合集下载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浅谈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完整,企业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现行政策法规,尽量控制费用开支的支出金额,是摆在企业财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就煤炭企业研发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进行了初浅地分析。

关键词:煤炭企业;研发费用;摊销一、国家关于研发费用处理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对上述企业在1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二、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实例分析例:2011年1月1日,某煤炭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允许其进行某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期间研发开支达到1200万元,其中资本化支出600万元。

2011年年底时,该研发成果已经实现。

初步估算其使用年限为10年,没有净残值,预计采用直线法摊销。

2011年度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

若除研发费用外,并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解:该煤炭企业2011年年底可计入研发费用的金额为600万元,根据税法中的规定能够扣除其50%,这样一来,该企业的纳税利润就调整为1700万元。

无形资产成本中将可以资本化的600万元并入,由于本期并无摊销,所以税法中摊销额150%可以抵扣这项优惠政策企业无法享受。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M eal r ia n t lu e c lFi anc a c untn i lAc o i
企 业研 发 费 用 的会 计 核 算与税 务 处理
陆 燕
在知识经济时代, 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中保持
领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创新活动, 研发的成 功能给企业带来极
造费, 设备调整及检验费, 样品、 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 费, 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 . 研发成果的论证、 评审、 验收、 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
没有注意到会计与税收政策的差异. 人为扩大加计扣除的范
围, 导致申 请税收优惠备案时费用归集不准确。仔细研究有
关所得税管理的政策规定, 通过综合国税发[ 0]1 号文. 2 8 6 0 1

圜 分 财 2 第期 o 年 8 1
M e a l gi alFi nc a c t lur c na i lAc oun i tng
整理 和明确 了受益 企业 、 研发活动 、 费用和不 得扣 除的 研发 究 开发 费用 的扣除方法规定如下: 1 . 研发费用计人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 允许再按其当 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 5%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 0,
得税 法》 出台 了 多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 , 中的研究开发 , 许 其
培训费、 培养费、 专家咨询费、 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f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二)
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引人关注。20 年 l 月国家税务总 08 2
局下发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管理 ( 试行) 的通知》 ( 国税发[ 01 6 , 2 8 1 号)进一步明确了研发活动、 0 1 加计扣除项 目的范围、 企业享受优惠的方法等具体政策问题。本文就企 业研发费用会计及税法之间异同进行相关探讨。

技术开发费用会计核算与所得税纳税调整探析

技术开发费用会计核算与所得税纳税调整探析
制度解读 l OLC E P E A I N IY I R R T T O P NT
技术开发费用会计核算与所得税纳税调整探析
上 海团结普瑞 玛激光设备有 限公 司 阳 青
技 术 开 发 费 是 指 纳 税 人 在 一 个 纳税 年 度 生 产 经 营 中发 生 的用
“ 付职工薪酬 ” “ 应 、银行存款”等 ;借记 “ 管理费用——技 术开 发 费” 贷记 “ 发支出— —费用化 支出” ( ) , 研 。2 开发阶段的 支出。 企业 开发 阶段 的支出 , 分三种情 况进行处理 : 同时符合 以下 五个 条件 ,
进 行明细核算。 记“ 发支 — —费用化 支出” 贷记“ 借 研 , 原材料 ” 、
行 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 ,找不 到对企业承担雇员部分个 人所得税计哪个科 目。税务公告2 1年第2 号第 四条规定 ,企业 0 1 8 “
人所得税税款。
() 1计算刘某 的应纳税所得额 。 查找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 0 10 0÷1= 0 0适用税率A为1%和速算 2 10 , 0 扣除数A 5 计算刘某 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 , 为2 。 根据税务公告2 1 年 0 1
收规定上 已经认可代付税 款是 企业 与雇员之 间的协议或合 同的关 系 ,企业应将代付税 款与雇员 对应 的收入相 同的会计科 目进行会
计核算 ,在会计核算上应遵循 “ 支付纳税人 的净收入 由何项 目负
奖金收入一不含税级距 的速算扣除数A×企业负担 比例 ) 1 ÷( 一不
含税级距的适用税率A×企业负担 比例 )即: 10 0 2 , (2 0 — 5×3 ) % 0 ÷
( 理 费 用 )账 务 处 理 同上 。 管 ,

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企业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2冤工资尧薪金尧奖金尧津贴尧补贴遥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 资尧薪金尧奖金尧津贴尧补贴袁可以税前扣除并可以加计扣除遥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和用途计提袁一般都可以税前列支遥 但并 不是所有的折旧和租赁费都可以加计扣除袁只有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 仪器尧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遥
除范围袁等于明确了是将应发工资作为加计扣除项目遥 详细规定专门
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尧设备的运行维护尧调整尧检验尧维修等费用遥 增加
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可以扣除遥 鉴证方面新增企业可以聘请具有资
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袁出具当年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专
项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遥
2 研发支出优惠对象及范围
研究开发活动是指野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渊不包括人文尧社会科 学冤新知识袁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袁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尧工艺尧产 品渊服务冤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冶遥
7冤如果企业集团需要集团成员分摊研究开发费的袁企业集团应提 供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协议或合同袁该协议或合同应明确规定参与各 方在该研究开发项目中的权利和义务尧费用分摊方法等内容遥 如不提 供协议或合同袁研究开发费不得加计扣除遥 3.2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
研发企业应按照文件规定设置研发费用明细账袁假若对相关费用 列支不标准袁不规范袁将导致不能享受研发费用扣除的优惠政策遥 为 此袁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袁准确归集和核算研发费用遥 一是企 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研发费用管理制度袁企业应按照财政部制 定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袁设置野研发支出冶成本账户袁用以归集企业 研究开发项目中发生的各项研发费曰基于野符合条件的资本化冶的会计 处理方法袁野研发支出冶可按研究开发项目袁分别野费用化支出冶尧野资本 化支出冶进行明细核算遥 二是按研发项目设立项目台账袁企业在一个纳 税年度内进行多个研发活动时袁应按照不同开发项目分别设置明细科 目和项目台账袁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额遥 三是企业未设立专门 的研发机构或企业研发机构同时承担生产经营任务的袁应对研发费用 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开核算袁准确合理地计算各项研发费用支出遥

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

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账务处理是指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开始,通过记账、对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到编制出会计报表的过程。

下面准备了关于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欢迎大家参考!研发支出的主要账务处理①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贷记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②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按本科目(资本化支出)的’余额,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资本化支出)。

③期(月)末,应将本科目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费用化支出)。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如何做相关处理答:①固定资产盘盈做为前期差错处理,不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而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②固定资产盘亏时:批准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批准后: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职工工会经费计提比例为多少答:费用类别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准予扣除。

案例:假设2014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100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增加,问企业实际发生职工工会经费不低于多少?答案分析:准予扣除金额=100万2%=2万元,超过2万元,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增加。

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1条《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4号)《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

研发支出在企业税收的影响分析-税收政策论文-财政税收论文

研发支出在企业税收的影响分析-税收政策论文-财政税收论文

研发支出在企业税收的影响分析-税收政策论文-财政税收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2006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及实施,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会计处理有较大变化,既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又对企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同时研究开发阶段支出的正确划分,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利润、以及正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并对规范我国研发支出问题合理划分提供些思路。

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日,掌握先进技术无疑是企业快速发展制胜的法宝。

企业拥有更多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对经济发展关系重大,它对企业规划和总体部署制定经营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新会计准则,在制定时引入了研发费用资本化制度,此举说明国家在宏观导向方面,鼓励企业对研发的投入。

但是研究开发阶段的明确划分,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而且会对企业的利润有所影响,如何客观划分研究开发阶段对企业自身,和相应享有税收优惠政策显的尤为重要。

1.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划分不明确对企业的影响1.1研究阶段的影响根据准则规定:研究阶段支出符合费用化时计入管理费用,遵循谨慎性原则。

因为研究阶段涉及因素较多,所以将它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导致当期的会计利润减少,尤其对现任的经营者任职期间的业绩也有很大影响,从而会出现经营者削减研发费用,片面追求当期利润。

1.2开发阶段的影响将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处理往往有很大的主观性,当期资本化后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的虚增、利润的虚增。

它不仅不利于研发资金的回收,也不利于企业研发资金的成本效益管理,使长期利益受损。

1.3研发支出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如果企业开发一项新技术,新技术的成功研发,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相应税收也会受到影响。

例:假定H企业2017发生研发支出2100万元当年利润亏损320万元。

2018年发生研发支出1200万元,于2018年3月达到设计要求时累计支出480万元。

2018年会计利润2600万元,纳税调整为2600-320-(2100*75%+480*75%+720*175%/120*10)*25%缴纳所得税60万元,当年计入无形资产720万元,但是如果根据会计职业判断认定6月符合开发阶段,具备商业开发的条件,开始计算资本化支出,累计支出720万元,那么2018年应缴纳所得税为2600-320-(2100*75%+720*75%+480*175%÷120×7)*25%,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29万元,两种判定方式形成税款差额31万元。

研发费用扣除政策变化及所得税核算影响

研发费用扣除政策变化及所得税核算影响

研发费用扣除政策变化及所得税核算影响作者:李旸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6期2008年起我国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税法)对企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作出了重大调整,尤其是对研发费用的扣除作了全新的规定,由此将对企业相关所得税核算产生重要影响。

一、研发费用新旧政策及会计实务比较原税法规定,研发费用据实扣除,符合条件的,可以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新税法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了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与原税法将研发费用总额(费用化加资本化支出)在发生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不同,新税法将研发费用的扣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未形成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即费用化支出,在发生当期一次性扣除;二是形成无形资产的支出,即资本化支出,发生当期一般不可以税前扣除,而是在以后摊销过程中按各期摊销额分期扣除。

为方便对比,以下将研发的无形资产核算过程均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形资产的形成阶段,即无形资产从开始研发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无形资产后续计量阶段,即无形资产形成后的摊销阶段。

在实务中会出现无形资产在研发成功当年便开始进行摊销的情形,因会计所得税是按期(会计年度)核算,所以对该情形也视为第一阶段的事项处理。

[例]企业2008年发生研发费用支出(某专利技术)共计300万元,6月30H该专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计人无形资产金额为200万元,从7月份开始分5年摊销,净残值为0。

假设该企业自2008年起税前利润均为1000万元,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分录单位:万元)原税法下的所得税处理如下:(1)无形资产形成阶段的核算首先,计算递延所得税。

2008年研发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200万元。

企业的研发费用的税务该怎样处理

企业的研发费用的税务该怎样处理

企业的研发费⽤的税务该怎样处理研发费⽤的加计扣除,⿎励的是企业的研发⾏为。

只有研发⾏为的存在,才可能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艺。

企业在税务上应该正确处理,以充分享受到税前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下⾯店铺⼩编来为你介绍。

企业的研发费⽤的税务该怎样处理新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项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艺发⽣的研究开发费⽤,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艺发⽣的研究开发费⽤,未形成⽆形资产计⼊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的50%加计扣除;形成⽆形资产的,按照⽆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例1:A公司⾃⾏研究开发⼀项技术,截⾄2008年6⽉30⽇,发⽣研发⽀出合计100万元,经测试该项研发活动完成了研究阶段,从2008年7⽉1⽇开始进⼊开发阶段。

该阶段发⽣研发⽀出120万元,假定符合⽆形资产准则规定的开发⽀出资本化的条件。

2008年12⽉31⽇,该项研发活动结束,最终开发出⼀项⾮专利技术。

相关会计处理如下:1、2008年6⽉30⽇前发⽣的研发⽀出:借:研发⽀出—费⽤化⽀出100贷:银⾏存款等1002、2008年6⽉30⽇前,发⽣的研发⽀出全部属于研究阶段的⽀出:借:管理费⽤100贷:研发⽀出—费⽤化⽀出1003、2008年下半年,发⽣开发⽀出并满⾜资本化确认条件:借:研发⽀出—资本化⽀出120贷:银⾏存款等1204、2008年12⽉31⽇,该技术研发完成并形成⽆形资产:借:⽆形资产—⾮专利技术120贷:研发⽀出—资本化⽀出120从上述企业研究开发费⽤的会计处理上看,企业在期末转账时并没有做加计扣除的会计处理,如例1第2笔分录,将不满⾜资本化条件的研究阶段的⽀出100万元,100%计⼊了当期损益。

再如例1中的第4笔分录,将满⾜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的研发⽀出120万元,也100%转⼊了⽆形资产,未实⾏150%的加计扣除或加计摊销处理,这样使得企业对于⾃⾏开发⽆形资产发⽣的研究开发费⽤,就没有享受到税前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及所得税纳税调整
一、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一)国际上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1.全部资本化。

即将研发支出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投资支出,该做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

但由于研发项目能否成功、能否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有违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2.全部费用化。

即将当期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列作费用,计人当期损益,研发活动结束后不论成功与否均不确认无形资产投资支出,该做法符合谨慎性原则,会计处理也相对简单。

但研发支出往往金额较大,若全部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使企业在研发期间利润偏低,研发成功产生经济效益时,因没有与其配比费用,又使得利润偏高。

3.有条件的资本化。

即将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资本化,不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

此操作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企业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我国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做法,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相应地把研发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H{和开发阶段支出《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如下:1.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在技术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研发费用”进行归集,该账户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2.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分三种情况进行处理:一是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则资本化并计入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人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三是无法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例1:甲公司研发一项新技术.2009年l至6月为新技术的研究阶段,共发生调查、研究、试验等费用200万元,2009年7至11月为新技术的开发阶段,共发生人工费120万元、材料费用60万元、场地设备租金等其他费用100万元。

2009年12月1日经专家鉴定该新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满足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

2009年1至6月发生的研发支出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发生时应作为费用化支出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 00O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2 000 000期末,将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转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2 000 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2 000 0002009年7至11月发生的研发支出属于开发阶段的支出,若发生满足资本化条件则应作为资本化支出处理。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2 80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 200 000原材料600 000银行存款 1 000 0002009年12月1目该新技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满足无形资产的确认标准。

借:无形资产 2 800 000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2 800 000
二、企业研发支出的纳税调整
(一)企业研发支出相关税收政策
1.《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第(一)项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汁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95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30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规定: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

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企业研发支出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实际发生的企业研发支出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3.《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实际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二)计入期损益的研发支出的纳税调整对于盈利企业的研发支出,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口径不一致.导致产生了使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额的永久性差异,这种永久性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

对于亏损企业的研发支出,按税法规定只能据实列支,但企业形成的亏损可在以后连续5年用税前利润弥补,这时该浅谈国内工业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途径研发支出就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若能预计企业在以后经营期问内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转回.则应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2:甲公司2010年会计利润为一300万元,其中:管理费用中列支研究开发费用50万元,所得税税率25%,假设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甲公司为亏损企业.按税法规定其当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只能据实列支.但企业形成的亏损可在以后连续5年用税前利润弥补,若能预计企业在以后经营期间内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转回.这时该研发支出形成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00万元x25%)750 000贷:所得税费用——补亏减税750 000(三)资本化研发支出的纳税调整当会计上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时,该研发支出不会影响当期会计利润小议牙齿的简单护理,也不会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但当该无形资产摊销时就会使以后各期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减少。

按现行税法规定.不管会计上对研发支出是计入当期损益还是资本化.企业发生的研发支出不受比例限制,都可以计入管理费用并在税前扣除,而当会计上将该无形资产摊销时,税法并不允许摊销的管理费用抵扣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时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就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另外,对于盈利企业来说,按实际发生额加扣的50%还会形成永久性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

例3:甲公司2010年会计利润为200万元,当期发生可资本化的研发支出5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甲公司属于盈利企业.按税法规定其当年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除据实列支外,经主
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还可按实际发生额的5O%加扣。

这时资本化研发支出5O万元就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按实际发生额的5o%~n扣的25万元形成永久性差异。

应纳税所得额=200—50-50x50%=1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437 50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12 500递延所得税负债125 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