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考点专题复习课件18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6章 第2、3、4节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6章 第2、3、4节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ppt

性生长。某个细胞的基因突变,使细胞无法自控,并不断
变异。 答案:D
5.(2009年江苏卷)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
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
③小
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量供应 运动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3)分裂 分化 糖蛋白
(4)优点一:利用皮肤干细胞可以避开利用胚胎干细胞面临的 伦理争议
优点二:皮肤干细胞可以取自自体,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优点三:皮肤干细胞比胚胎干细胞更容易采集(任选两点即可)
10.(2009年江门二模)小鼠是生物、医药等科研人员经常选 择的实验材料,根据下面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大小与物质交换之间的关系。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的 物质交换越慢,故①错误,②正确。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
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提供能量,因此③正确,而精子的
细胞质大部分都消失,只保留细胞核,利于运动,④正确。 因此选择B。 答案:B
(5)意义 ①是生命个体发育的基础; 专门化 ②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各 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6)实质:基因的 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全能性 完整个体 (1)含义: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__________的 。
潜能。
(2)实例: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克隆,核移植、动物 干细胞培养。
(1)特征 无限增殖 ①__________;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本知识整合复习4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本知识整合复习4

1.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并且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C.bbCc D.bbcc解析将后代表现型综合为两组分离定律结果,即直毛:卷毛=(3+1)∶(3+1)=1∶1,黑色∶白色=(3+3)∶(1+1)=6∶2=3∶1,按基因分离定律,当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时应为测交类型;而当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时,应为杂合子自交类型。

因题干中已告知亲本之一的基因型为BbCc,故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应为bbCc.答案C2.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

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答案A3.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

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

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7/8或5/8 B.9/16或5/16C.3/8或5/8 D.3/8答案C4.某一植物基因型为AaBb,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值是:Ab∶aB∶AB∶ab=4∶4∶1∶1,那么这一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A.2%B.10%C.16%D.34%解析相同类型的配子结合而成的个体称之为纯合体,所以这一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40%Ab×40%Ab+40%aB×40%aB+10%AB×10%AB+10%ab×10%ab=16%+16%+1%+1%=34%.答案D5.豌豆中,子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缩为显性。

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011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2章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走进实验室
实验课题: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基础再现
一、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
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
3.为什么研究DNA可标记胸腺嘧啶(T),而研究RNA的变化
可标记尿嘧啶(U)?
答案: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能,因为核酸与蛋白质在不同生物体中具有物种的特
异性,因而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核酸与蛋白质
的相似程度来推断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3. 因为DNA和RNA其他碱基(A、G、C)都相同。
干的载玻片放入小烧杯中。 (2)在大烧杯中加入30 ℃温水。
(3)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5
min。(如下图所示)
3.冲洗涂片 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 s。 4.染色 (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2)将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滴2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min。 (3)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5.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再用高倍镜观察 各部分的染色情况。
2.功能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 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 (2)细胞核中的DNA是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 细胞核 __________中的遗传物质。 (3)细胞质中的DNA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4)RNA是传递遗传信息、核糖体的成分、运输氨基酸的
解析:A中豌豆的遗传物质只有DNA;B中酵母菌的 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细胞质中也有;C中

2011高考生物知识总结(共96张PPT)

2011高考生物知识总结(共96张PPT)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专题十 一
细胞工程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专题十 二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返回目录
专题首页
动 作 构 能动动 生 植 细 ②两溶具浓差 水失) 膜侧液有度 能 质 胞 核 遗 膜 传 与水 物 组 物胞 叶 体 线 体中 核 信 物物 产 体 物 绿 器 粒 孔 息 质分与壁离原 壁离质分复 跨 运 控 物 进 细 液 内 网心 染 质库 膜 制 出 泡 质 色 , 细 单 细 细 织 殖产 繁 细 新 输 方( 择质性 的 选透 ) 高 基体 核 代 尔体 仁 过 胞 胞 培 的物 谢 胞胞 克 胞 品 、 糖 式 细壁 核体 胞 自扩 由散 遗 培 融 传 细直接间 胞接触 溶体 酶 新的 协 扩 方 糖 白 受 ) 的 高 植 细 高 动 细 的 培核应隆 杂 种 助散 (蛋、体 控培 过 制养 等 物 胞 等 物 胞 制 养移 抗 养 养 合 优理 基工 途 中 主运 式 通信分的递 动输 点 论础 低植细 等 物 胞 心 过 程用备 交 的: 条 过号子传信 植及体 细 全厂 径能 及 胞培性 过 能、体实 胞胞 量载、例 吞吐 实:察胞的绿与粒 验观细中叶体线体 程 件 应 问程 息 化 育 题 用 传 生 递 产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1章绪论

201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1章绪论

【跟踪训练】 3.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 的是 ( ) A.生物体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生命活 动都离不开细胞结构 B.发生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中的各种化学 反应总称为新陈代谢 C.应激性是生物体或细胞在生活环境中 趋向有利刺激的行为 D.在生殖过程中发生变异的机会越多, 对生物体的生存越有利
【变式训练】 (2009·全国Ⅱ)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 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 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 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 相同的 ( ) 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
解析: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引起机体产生针 对该抗原(流感病毒)的抗体及记忆细胞,当该 种流感病毒侵入时发生二次免疫反应。而抗 原的特异性直接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 簇。要想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 流感,则需这两种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 簇。 答案:C
过程中。 传递给
进化
,又
6.都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表现为 和 与环境相 环境发生变化 适应;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 使 。
【思考乐园】一切生物体都同时具有六大 基本特征吗? ● 提示:不一定,如病毒只具有复制繁 殖特征。
二、生物科学的发展 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1)19世纪以前:知识积累阶段; 生命现象 (2)19世纪前叶:寻找 之间 的内在联系,概括事实资料。 (3)19世纪中叶:阐述事实资料(细胞学说、 《物种起源》)。 生命现象 (4)主要目标:描述 。
三、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 分子水平 胞水平进入到 。 生态学 2.宏观方面: 的发展 正在为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等 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热点疑难· 突破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病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病


图11
图12
判断下列遗传病的类型:
1
2 1 2
3
4
5
3
45ຫໍສະໝຸດ 67 68
9
10
7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 隐性遗传病
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
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 患该病的概率是
B
B. 10/19
D.1/2
A. 9/19
C.1/19
(2007广东高考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
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 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 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
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A
D. 3/800
图中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PKU)的系谱图,(设
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是显性,a是隐性),某地
1.人类遗传病的来源及种类
2.人类遗传病比较 3.优生的措施
白化病
缺少酪氨酸酶, 不能将酪氨酸 转化为黑色素, 表现出毛发白 色、皮肤呈淡 红色、畏光等 症状。
多指
肌肉萎缩无 力,行走困 难。患者后 期双侧腓肠 肌呈假性肥 大。一般于 4-5岁发病, 20岁前死亡。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唇裂
外耳道多毛症
区PKU发病率为1/10000,10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
结婚,生病孩子的几率是
1/202

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 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知识构建
梳理一 遗传因子的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梳理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梳理三 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的区别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将未知的和已知的做比 原理 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 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
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理并得出结论
结论 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科 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仅是
(2)只患白化病的概率为:白化率-白化又并指率=
1 1 1 1。 424 8 (3)生一既白化又并指的男孩的概率为:男孩出生率×
白化率×并指率= 1 1 1 1 。 2 4 2 16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并指×非白化+白化×
非并指= 1 3 1 1 1。 24 42 2
()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假说—演绎法;萨 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为类比推理;而摩尔 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也是假说—演绎法。 答案 C
凝练方法规律
题型一 考查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求解 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各种 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类型 患甲病的概率
患乙病的概率 只患甲病的概率 只患乙病的概率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计算公式
m,则非甲病概率为1m
n,则非乙病概率为1-n m-mn
n-mn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男孩基因型为aabb,则该夫妇基
因型应分别为妇:Aabb,夫:AaBb;依据该夫妇基因型
可知,孩子患并指的概率应为 1 (非并指概率为 1 ),白
2
2
化病的概率应为 1(非白化率应为 3 ),则
4
4
(1)再生一个仅患并指孩子的可能性为:并指率-并指
又白化率= 1 1 1 3。 224 8
第19课时 遗传基本定律的知识 梳理与题型探究
1.课时内容 本课时针对高考中最重要的考点“遗传两大定律 和伴性遗传”增设的一个课时,包括“主干知识 构建”和“题型分析”两部分内容,尤其注意遗 传规律和解题思路的突破。
2.增设原因 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而遗传的基本定 律更是经典遗传学的重点。它们也是生物学的基 本规律,对农业育种、控制遗传病等都有极为重要 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有关遗传规律的知识考查 成为高考命题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经常在高考 中出现综合性的大题,如2009年福建理综第27题, 2009年山东理综第27题,2008年海南第18题等。
学结论,一定正确
假说,不一定正确
实例
孟德尔发现两大定律; 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
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 实验证明“基因在染
体上;光的波动性
色体上”
提醒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结论的人是萨顿,证 明该结论的人是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实验证明了该结论。
对位训练 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 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人类 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 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 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③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 体之间传递。 ④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 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2.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 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 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对位训练
2.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
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
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
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
3.图示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下面的示意图中,1、2为一对性染色体,3、4为一 对常染色体,则基因A、a、B、b遵循伴性遗传规律, 基因A与a、B与b、C与c遵循分离定律,基因A(a)与 C(c)、B(b)与C(c)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A(a)与 B(b)(在细胞学基础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但若不出现交叉互 换,则基因Ab与aB整体上遵循分离定律)。
7
患病概率
m+n-2mn或m(1n)+n(1-m)
m+n-mn或1-不患病率
8
不患病概率
(1-m)(1-n)
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
对位训练 3.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 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求: (1)其再生一个孩子只出现并指的可能性是______。 (2)只患白化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 (3)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概率是___ ________。 (4)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
(5)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为;1-全正常(非并指、非白
化)= 1 1 3 5。 24 8
答案 (1)3/8 (2)1/8
(3)1/16
(4)1/2 (5)5/8
梳理四 伴性遗传与两大定律的关系
1.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 (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 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 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①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 形式。 ②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 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像XbY或ZdW的单个隐 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