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江水和沉积物样品的生物毒性评估
鄱阳湖流域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水平

鄱阳湖流域乐安河重金属污染水平万金保;闫伟伟;谢婷【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07(19)4【摘要】乐安河是鄱阳湖五大入湖水系中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为研究其污染现状,于2003-2004年度对乐安河水体、底泥及水生生物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乐安河水体中的重金属除Cu的含量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外,其它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乐安河底泥的重金属含量平均值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比,Cu的平均值超出了三级标准,而Pb和Zn 的含量指标均符合三级标准;通过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乐安河底泥中Cu为严重污染,Pb为偏中度污染,Zn为中度污染.乐安河水生植物对Cu,Pb,Zn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根据富集系数评价表明,植物对Cu的平均富集能力相对较强,其次是Pb和Zn.浮游动物、植物和底栖动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分布和数量因河段水质变化的影响也出现类似的波动.【总页数】7页(P421-427)【作者】万金保;闫伟伟;谢婷【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南昌,330029;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南昌,330029;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南昌,33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相关文献】1.乐安河-鄱阳湖段湿地表土重金属污染风险及水生植物群落多样性评价 [J], 简敏菲;徐鹏飞;熊建秋;陈朴青;李玲玉2.乐安河-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优势植物对重金属 Cu、Pb、Cd 的富集[J], 简敏菲;周雪玲;余厚平;朱咏梅3.乐安河-鄱阳湖段水环境因子对重金属Cu、Pb、Cd迁移转化的影响 [J], 尚小龙;余厚平;陈朴青;简敏菲4.乐安河-鄱阳湖湿地优势水生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富集作用 [J], 周雪玲;熊建秋;简敏菲;陈朴青;徐鹏飞;李玲玉5.鄱阳湖饶河段重金属污染水平与迁移特性 [J], 简敏菲;游海;倪才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评估日期:
参与评估人:
本实验室主要从事临床免疫生化检验工作,样本来源包括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人,涉及的生物因子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
这些生物因子主要来自送检样本本身,可能存在传染性病原体,包括甲类传染病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乙类传染病如艾滋病、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痢疾杆菌、结核分支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淋球菌、梅毒钩端螺旋体、疟疾等。
本实验室仅从事病原体检测实验,不进行有关细菌、病毒、真菌的培养增殖实验,因此属于BSL-2级生物安全。
生物因
子可能通过气溶胶、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等途径传播。
为预防和控制生物危害,本实验室配备了基本防护设备如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同时设有冲淋及洗眼装置。
生物安全委员会对所有员工进行了生物安全培训,并定期演练。
因此,本实验室的生物危害在可控范围内。
结论:本实验室的生物危害评估结果表明,实验室的生物危害在可控范围内。
水域生态系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

水域生态系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估水域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水源、食物和休闲娱乐场所,还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水域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及其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估。
一、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成因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是指水域沉积物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元素,超出了自然背景值,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业过程会产生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如果这些废水经过不合理的处理或直接排放到水域中,会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
2.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会导致农田中重金属的积累,最终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水域,引发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3. 城市污水排放:城市污水中含有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其中包括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
如果城市污水处理不当或处理设施老化,重金属元素会进入水域并沉积在沉积物中。
4. 大气降尘:大气中的颗粒物和降尘中含有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经过降水沉积到水体中的沉积物中,成为水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为了全面评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重金属对水域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程度。
1. 浓度分析:通过采集沉积物样品并进行分析,可以确定重金属元素的浓度。
比较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与背景值、环境质量标准等指标,可以初步评估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
2. 生物有效性分析: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和可溶性程度决定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通过分析重金属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形态和可溶性,可以判断其在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情况,从而评估生态系统中生物对重金属的暴露风险。
乐安江河滩表层土中重金属的分布和残留分析

乐安江河滩表层土中重金属的分布和残留分析曾凡萍;肖化云;周文斌【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09(32)2【摘要】流经亚洲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的乐安江,其三条支流被由采矿行为而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AMD和一个活性炭厂排出的废液所污染,以至其河滩表层土中有高浓度的Cd、Cu、Pb、Zn。
根据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判断,乐安江河滩表层土有4个地方被Cu所污染,3个地方被Pb和Zn所污染。
而对于Cd、Cr、Ni 来讲,所有采样点的浓度都比较低。
4个高浓度金属离子的采样点表层土表明了它们受到了人为活动的污染。
计算出的污染指数也表明受到污染的表层土呈局部分布,与4个污染源(德兴铜矿、银山铅锌矿、火力发电站和捕鱼区、金属高炉)的位置相对应。
尽管4个污染源中的后面两个被清理有十几年了,但历史遗留下来的污染物仍残留在表层土中。
【总页数】6页(P96-101)【关键词】河滩表层土;重金属;采矿污染;乐安江【作者】曾凡萍;肖化云;周文斌【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江西萍乡市环境监测站;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4【相关文献】1.钦州湾及其入海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分析 [J], 张丹;黎大荣;陈建华;王英辉;李平阳2.煤矿区表层土中重金属Cr的分布规律 [J], 刘衍;孟令洋;余秋瑢;周民3.“引江济太”河段重金属在水体、悬浮颗粒物及表层沉积物中的含量特征研究及标准化分析 [J], 秦延文;曹伟;马迎群;张雷;刘志超;常旭4.乐安江漫滩区稗草中重金属污染和来源分析 [J], 曾凡萍;肖化云;周文斌5.乐安江两支流河滩表层土重金属污染五节芒叶片光谱特征响应对比研究 [J], 赵汀;王安建;夏江周;刘素红;刘新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进行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是必要且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监测方法,并探讨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一、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监测方法1. 生物多样性指标的监测生物多样性是评估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对水环境中的生物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监测来反映水体污染程度。
常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生物群落结构等。
2. 生物标志物的监测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体内受到污染物影响而产生的特定化合物或生物指标,在水环境中的监测可以直接反映水体污染的程度和类型。
例如,通过监测鱼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可以评估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
3. 生物生物传感器的监测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感受器件对特定物质进行检测的技术。
生物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实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例如,利用藻类或细菌的生物传感器可以快速检测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
二、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性1. 预测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帮助决策者制定污染物减排政策和管理措施。
通过评估生态风险,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 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环境管理生态风险评估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评估不同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可以优化环境管理策略,减少生态系统的损害和风险。
3. 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生态风险评估需要依赖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因此,开展生态风险评估可以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高对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能力。
结论水环境中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对于保护水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
生物监测方法包括生物多样性指标的监测、生物标志物的监测和生物传感器的监测。
而生态风险评估可以预测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用于沉积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用于沉积物评价的研究进展
张水航;徐丽;姚玲爱;赵学敏;虢清伟;裴德富;马千里
【期刊名称】《环境化学》
【年(卷),期】2024(43)1
【摘要】针对沉积物污染问题的研究目前已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方法与体系,目前常用的结合生物毒性测试的有效应导向分析(EDA)、沉积物毒性鉴别评价(TIE)、证据权重法(WOE)、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和沉积物质量基准(SQG)等,这些方法在河流、湖泊等水体沉积物中污染物毒性效应表征及沉积物质量评价方面有重要应用.本文指出水生生物毒性测试应用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内容归纳了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的方法学,对沉积物进行水生生物毒性测试的基质处理包括直接采用污染沉积物、洁净沉积物加标以及人工配置沉积物,受试生物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毒性试验终点包括急性毒性终点和慢性毒性终点;最后指出水生生物测试存在的问题,并对沉积物质量评价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沉积物生物毒性测试标准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总页数】14页(P138-151)
【作者】张水航;徐丽;姚玲爱;赵学敏;虢清伟;裴德富;马千里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广州城市河涌沉积物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2.大庆地区几种工业废水生物遗传毒性水平的测试与评价
3.不同水生生物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评价
4.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5.环境生物测试技术对沉积物的毒性评价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地表水与沉积物》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地表水与沉积物》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
•【公布日期】2020.06.03
•【文号】环办法规函〔2020〕290号
•【施行日期】2020.06.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标准
正文
关于印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地表水与沉积
物》的通知
环办法规函〔2020〕2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需求,我部已经印发《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损害调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
为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体系,规范涉及地表水与沉积物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我部制定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地表水与沉积物》,现予印发。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20年6月3日附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地表水与沉积物。
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和等级模型评价乐安江水体重金属污染

摘 要 : 用 1 ;~ l9 采 2 9 5年 在 江 西 乐 鸯 汀 所 往 碍 的 野 外 调 矗 数 据 - 化 学 、 理 学 和 生 志 学 数 据 的性 质 进 行 分 析 比 较 = 分 9 对 毒
析 r不 类 型 竹 参 数 的 性 质 和 综 合 利 用 时 存 在 曲 问 题 , 提 卅 r三 者 综 台 的 砰 价 方 法 和 一 个 等 级 模 型 , 评 价 江 西 省 井 米 乐 宣 t 河 流 重 金 属 污 染 及 潜 在 的 生 态 影 响 结 表 明 对 于 复 杂 的 河 流 生 态 系 境 . 用 多 指 标 综 台 评 价 方 法 是 描 述 污 染 和 l 采 】 测 染 牛 志 效 应 的 一 种 有 效 途 径 _ 面 关 键 词 : 盘 堀 污 染 ; 忐 风 险 评 价 ; 指 标 : 台 方 法 重 生 多 绵
id p n e ty u e oa e se o o c l o e u n e fh a y mea[ p lu in i a ie 8 Id p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 t n e e d n ] d t e ]gia c ns q e c so e v l s o l t nm nyrv r . n e e d n s o
a pl a o o e c p r m e e t a e p i t n f a h aa ci tr o … i e r t o t e e nt g a i on f h s e ㈣ 【 r e qu l y a d s i i a  ̄ l ia i n n a i h s i cpl r t n i t t a d, t e e o e, t e m o h r fr h
维普资讯
第 2 2卷 第 l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 前设 置的 一个 样 点毒性 测试 结 果得 到证 实 .泊 水河流 域 主要 排放 点源 及 河水 中 重金 属
污染物含量 已在 1 9 年洎水河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报告中报道 , 3 9 本次测试结果进一步证 明 该河流的毒性排放对乐安江水质 已经产生 明显影响.多元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该段表层河 水中毒性与锌、铜浓度呈正相关 ,其中锌的排放是洎水河排放的特征 . 在枯水期 的毒性显示长距离的扩散作用 ,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对 间隙水进 行 的发 光 菌毒 性 测试表 明 ( 2 ,在 以上三个 不 同河 段 ,无 论是枯 水期 图 ) 或丰水期的毒性均显著增高. 在洎水河 I处毒性的增高和表层水毒性 有关 , 6i 处毒性 : 1 9k n 回升主要表现在丰水期 ,和观测到该点丰水期表层水毒性升高一致 ,数据统计分析表 明
qn hini s. Q一7 ig aes p s 6 )毒 性 测 试 ,蛋 白 核 小 球 藻 ( . v la ' 和 斜 生 栅 藻 ( . c ag  ̄s ) s ol n s bi u)毒性 测试 ,以及 大型 蚤 ( q D.ma n )急 性和 慢性 毒性 测 试. ga
1 材 料与方法
维普资讯
环
境
化
学
Vo - 1 . No 2 I 6 .
M ac r h 1 997
ENV I RON M ENTAL CHEM I STRY
( /, , _
\ , 1 勺
乐安江水和沉 积物样 品的生物毒性 评估
C 年 _
一_ 辨
TU = 1 0 L 0/ C。
当 L 0 稀释度时 ,由直接测定百分抑制率或死亡率 ( c ,按照下式估算; C。 <5 L )
T —L 5 U C/ 0
2 结果与讨论
对河 水和 表层 沉 积物 间 隙水 进 行 的发光 菌 毒性 测试 结果 显示 毒性 存 在 于乐安 江三 个 河段 ,如 图 1 和图 2 所示.其 中,1 9 年丰水期表层水毒性 主要表现在 5k 93 0 m处.丰水 期在 9 k 处观 测到 的 毒性 推测 为沉 积物 再 释放 所 引起 ,可 以通 过 间 隙水 毒性 测 试得 到 6m
环
境
化
学
1 6卷
对 河 水 (9 4年 l 19 0月 样 )进 行 的 大 型 蚤 急 性 毒 性 测 试 结 果 显 示 毒 性 仅 在 洁 口 (0 i,TU=02 2k n . )和泊 水河 口 (0 m,TU> 2 5k )出现 ,显 然 泊水 河排 放 了强 毒性 污染
物.而对 以不同方式制备的沉积物提取液 ,急性毒性测试结果则显示所采集 的沉积物样 品均存在较强毒性 ( 6 .根据图 6 图 ) ,测试结果和样品前处理方法有关.一般而言 ,固 液 比为 1 4的提取液毒性强于 1 9 未经风干处理的样品毒性较大 , : :, 与其他生物测试结 果较为吻合.采用 9 h 6 后存活的动物在泥水共存体系中进行慢性毒性试验 ,则发现洁口 ( 0i) 2k 到蔡家湾 (5k 的样品 2D平均存活天数 、 n 19 m) 5 平均生殖率和平均生殖胎数均显 著低于源头样品 ,如表 1 所示.
该 段 间 隙水 毒 性 与铜相 关.在 19 10 m 处 观 测到 毒性 的 回升可 能 由于 以下 二个 原 因 : 5- 9k
在蔡家湾 (5k 处)上游处存在一个废弃 的小型矿 目前仍然排放毒性物质 ;由于乐安 1 9m 江在蔡家湾 附近汇合昌江、信江 ,同时受到流速变化 ( 本段主要沉积细小颗粒物质)和 鄱阳湖水质的影响,沉积物结合重金属污染物释放的可能性增大,对大部分样点 ,枯水 期间隙水毒性小于表层水.
( 采样 :1 9 ,1 ) 93 2
Fi . To iiy o e i n sa s y d b g 3 x ct f s d me t s a e y P h s h r u s ・ 3 p o p o e m p T
图 4 不同样点 水样对斜吐 栅藻生长 的影响
对沉 积物 进行 毒性 测 试 , 目前 多采 用 水或溶 液提 取 ,还 可 以采 用固 液 二相 共存 的接 触 毒性 实验 评价 . 由于所 采用 的方 法 不 同 ,实 验结 果会 有较 大差 异 .图 3 利 用三 种不 是
同的实验方法获得 的沉积物毒性测定结果. 用沉积物水提取液进行 的发光菌毒性测试 , 结
大学提供 的新型淡水发光菌. ,v lai 和 S b q u 藻种由中科院水生生态所提供 , C ag r s ,o i s ln 以 Z 一0 HU 1 培养基甩作培养和对照. . a r 采 自圆明园, D m gt a 在实验室驯养一年以上.毒
性 测试 按 照文 献 E ]进 行 . 4
P . h s h rum s T3a d V. i a e sss . 6 p o p o e p. n qn ini p Q 7
0
昌0 . j
岳 0
甘
蠼
谐
掣
舯 。
距 离/ m k
图 3 沉积物对 P. h sh ru 声 T3 p op oe m j . 的毒性作用
( 样 }1 9 , 1) 采 9 4 0
Fi . To ct f i e t ra s y d b g4 i x iy o v r wa e sa e y r g o h i hi iin o . b i n s r wt n b t f o lq u o
水期采集样品中 ,在靠近鄱阳湖的黄龙庙样点 (9k 10 m处)观测到轻度毒性 ,是沉积物
维普资讯
2 期
马梅 等 :乐 安 江 水 和 沉 积 物 样 品 的 生物 毒 性 评 估
l9 6
释放的结果.但总体上,乐安江下游河水对藻类 的毒性较小.用沉积物水提取液进行的
:
。
:
著: :
:
距 离 / i k n
距离/ i k n
图 s 沉积物对蛋 白核 小球 藻生长的影响
( 样 :19 ,1 ) 采 93 2
F g 5 T i t fs d me t s a e y i . ox c y o e i n s a s y d I i o g o h i h b t f C. a g r s r wt n i i on o v l a i i
水和沉积物间隙水样品在采集后经 0 4/ .5 m膜过滤.毒性测试 中采用模拟河水成分  ̄
的水溶 液稀 释 .表 屡 沉积 物 采集后 在 现场 水 面下 密 封 , 回到 实验 室后 立 即置 于 5C冰箱 " 中.样 品在 10 0 mi 下 离 心 3ri B c m nJ 1 , N± 0 0r・ n 0nn(ek a Z) 在 保护 下分 离 出间 隙水 . 沉
殖有影响 ]1 9 年开始的中薷合作计划, . 92 针对重金属排放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开展 了更 多的研究工作.对采集于 19 年 6 、19 年 1 93 月 93 2月和 1 9 年 1 月的乐安江河水、沉 94 O 积物 和 沉积 物间 隙水进 行 了多指标 毒性 测试 , 括发 光菌 ( p o hru s. 包 P. hs oem T3和 . p p
水 河 , 爰 乐 安 江 下 赫 接 近 部 阳 朝 口址 沉 积 物 中重 盘 属 的 释 放 .
关 键
垫
重属 塑 金
,
绦 锯
江西 省 的乐 安江属 饶 河水 系 ,是 影 响鄱 阳湖水 质的 一条 重要 河 流. 在前 期 中德合 作 生 态学研 究 中 , 该 河 流 的重 金属 污 染及 其 生态效 应进 行 了大 量 的研 究工 作“. 乐安 江 对 ]对 藻类 的 生物 量和 种群 多样性 ,及其 与全 河 流重 金属 污染 指数 的关 系进 行 了研 究 ,发现 接 近德 兴铜 矿 附近 的水和 沉 积物 样 品对藻 类 的生 长和 光合 作用 对大 型蚤 ( m gt)的生 D. a r a
C ,lai 毒性测 试 在 2 ,4 .z g rs a 0 0和 5k 处 显示 较强毒 性 ,和发光 菌 毒性 测试 结 果相 符 . 0i n 而在 下游和 湖 口附近 样点仅 显示 较 小 的毒性 ( 5 . 图 )
#雌
1 0 0 0 0
0
2 0 0
1 50
期 月
马 梅 童 中 华
瑾 王 子 健
( 境 水 化 学 国 家 重 点 实 验 室 .中 国 科 学 院 生 态 环 境 研 究 中 心 ,北 京 ,1 0 8 ) 环 0 0 5
摘
要
采用二种发光 苗发光抑制 、 二种藻 生长抑制 , 型蚤急性 和慢性 毒性 多种生 大 物测试方法 , 对采 集于 1 9 年 6月,19 年 1 月和 1 9 年 1 月的乐安江 河 93 93 2 94 0 水、 沉积物和沉积物 问瞎水进 行丁多指标生物毒性测试 在河流 4 , 0 1 9 m 【 0 5 和 5k 址观测刭较强毒性 . 研究结果表 明 t 毒性捧放主要来 自 乐安江上游 德 铜矿 、 泊
图 6 沉积物对大 型蚤急性毒性的影 响
( 样 : 19 ,1 ) 采 94 0
F g 6 Ch on c t x c t fs d me t i. r i o iiy o e i n s a s y y D. gn sa e b d m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