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
第4章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子)、粗集料(碎石子)、水、减水剂、速凝剂和 钢纤维等。
减水剂是一种在 维持混凝土坍落 度不变的条件下, 能减少拌合用水 量的混凝土外加 剂。 速凝剂:掺入混 凝土中能使混凝 土迅速凝结硬化 的外加剂。
① 水泥
水泥是一种人造矿物质粉状胶凝材料,加水形成塑性 浆体,在空气和水中都可固化,固化的水泥能将砂、石、 钢纤维牢固胶结在一起,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三大类。 油井水泥、大坝水泥
(2)高温低压蒸汽养护。可缩短水泥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周期。 温度为40~100℃,最佳温度65~80℃。有资料报道,蒸汽养护对水 泥制品的耐久性有不利的影响。 (3)高温高压蒸汽养护。温度一般超过100℃(160~210℃),蒸 汽压力在0.6~2MPa。
4.4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韧、抗裂机理:
硅酸盐水泥
快硬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
硅酸盐水泥
根据GB 175-2007国家标准
1、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为:由硅酸盐水泥熟料、
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 细制成的水硬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2、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 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胶凝材料称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能
强制式搅拌机干拌
湿搅拌
钢纤维混凝土混合料
出料运输
水泥
钢纤维
分散机
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
4.3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无捻布
短切纤维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
4.3.1 概述: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R.C)是一种轻质高强、不燃的一类新 型材料,它克服了水泥制品拉抻强度低、冲击韧性差的特点,具有 容重及热导率小的优点,很受人们欢迎。 南京某建筑公司早在 1957 年就应用了玻璃纤维增强的混凝土 楼板,短期效果较好。但一年后即被破坏。 1958 年后,全国各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都开始了玻璃纤维增 强水泥混凝土的研究,直到1961年被全国叫停。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耐久性能和抗裂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领域。
为了规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提高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本文将从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础材料,其品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
一般来说,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硬磨石水泥都可以作为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水泥基料。
2.纤维纤维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其种类繁多,应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
常用的纤维有玻璃纤维、碳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3.骨料骨料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骨架材料,其品种也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
一般来说,常规的碎石、碎砖等都可以作为骨料,但要注意骨料的品质和粒径。
4.掺合料掺合料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辅助材料,其种类也很多。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石灰石粉、煤灰等。
三、配合比设计1.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强度等级来确定。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在400kg/m³左右比较合适。
2.纤维用量纤维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纤维种类来确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纤维用量在1.5%~2.5%之间比较合适。
3.骨料用量骨料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骨料种类来确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骨料用量在1000kg/m³左右比较合适。
4.掺合料用量掺合料用量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掺合料种类来确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掺合料用量在20%~30%之间比较合适。
四、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在进行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
基层处理应包括清理、打磨、喷水等步骤,以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2.混合料的配制混合料的配制应在专门的搅拌机中进行,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
在配制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P)是一种高强度、高刚度、耐久性好的新型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对CFRP的制备过程进行介绍。
I. 碳纤维的制备碳纤维是CFRP的主要材料之一。
根据需要,碳纤维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炭化毛毡法等。
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备碳纤维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以石油焦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气相反应,使得碳化物沉积在钨丝或其他适合的表面上,形成了碳纤维。
II. 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水泥基材料是CFRP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制备水泥基材料时,需要确定其成分及配比,以保证其性能符合要求。
常用的水泥基材料有Portland水泥、硬化剂、矿物掺合料、增韧剂等。
其中,Portland水泥是一种常用的水泥基材料,具有硬化迅速、强度高、抗渗透等优点。
III. CFRP的制备CFRP制备的基本流程如下:先将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钢材、木材或其他增强材料,将其混合均匀后,将其加压至所需形状和尺寸,然后进行加热和固化。
加热和固化是CFRP制备的关键步骤之一。
加热和固化的目的是使CFRP材料在一定的压力下得到充分的硬化,从而达到理想的强度和刚度。
IV. CFRP的性能CFRP具有很好的强度和刚度,是一种具有高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
CFRP具有以下特点:1. 高强度和高刚度:CFRP的强度和刚度比钢材高出很多。
2. 耐久性好:由于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CFRP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3. 轻质:CFRP具有低密度,重量轻。
4. 断裂韧性好:CFRP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具有抗震能力。
V. 应用前景CFRP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
例如,CFRP可以制成桥梁、隧道、建筑物等大型工程建筑材料,也可以应用于汽车制造、铁路、电力、环保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CFRP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泛。
ECC材料基础知识简介

ECC材料基础知识简介
1、什么是ECC?
工程用水泥基增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简称为ECC,它是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延展性和严格的裂缝宽度控制。
2、为何选择ECC?
传统的混凝土几乎是不可弯曲的,具有高度脆性和刚性,应变能力仅0.1%,ECC的应变力超过3%,因此更像是韧性金属,而不像脆性玻璃。
3、ECC的组成
可弯曲混凝土由传统混凝土的所有成分减去粗骨料组成,并掺入聚乙烯醇纤维。
它含有水泥,沙子,水,纤维和外加剂。
聚乙烯醇纤维覆盖着涂层,可防止纤维破裂,因此ECC比普通混凝土变形性能更强。
4、工作机制
每当载荷增加超过其极限值时,PV A纤维与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形成的强分子键可防止其开裂。
ECC的不同组分共同抵御载荷。
5、ECC混凝土的优点
具有像金属一样弯曲的能力,比传统混凝土更坚固,更耐用,持续时间更长;它具有自我修复的特性,可以通过使用二氧化碳和雨水来自我治愈;约比普通混凝土轻20-40%。
6、ECC的应用范围:
(1)高延性混凝土用于砌体结构加固;改善砌体的脆性,增加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高延性混凝土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3)高延性混凝土用于结构的关键部位;增强结构的变形能力,提高结构的耗能能力。
(4)高延性混凝土用于市政、铁路工程;增加结构的耐久性,提高结构的使用年限。
(5)高延性混凝土用于装配式建筑; 减小构件尺寸,减轻构件重量,提高房屋整体性。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综述学号:079024444 姓名:王柳班级:无机072水泥基复合材料概述:最早的、最常见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混凝土。
自八十年代美国将混凝土定义为水泥基复合材料以来,这个称法已逐渐地被各国学者认同。
该定义赋予了水泥更多科技内涵,也为水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将复合材料的研究方法引入水泥领域,将大大推动水泥科学的发展。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一般由基体组元与增强体或功能组元所组成。
混凝土其实就是采用复合材料中的颗粒增强手段来提高性能。
混凝土中的水泥将砂、石等增强体胶结在一起,这就大大提高了单个材料的性能,这也是复合材料的优势!但是单纯的将沙石等颗粒材料胶结在一起形成的混凝土抗压但是不抗拉,其抗拉强度较低,韧性较差。
所以后来人们才混凝土中加入钢筋,钢筋混凝土类似我们在复合材料中所学的纤维增强,只不过钢筋比较粗还不能称作纤维,钢筋在混凝土中钢筋主要承受拉应力,这样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就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我们现在大量运用的我其实就是这种!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组成:一、水泥水泥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是一种胶结材料,与水拌合形成水泥浆,以其很高的粘结力将砂、石和钢纤维胶结成一整体。
目前,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水泥强度主要为等级为32.5和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二、砂砂又称细骨料,用于填充碎石或砾石等粗骨料的空隙,并共同组成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骨架。
砂的粗细程度用砂的细度模数表示用细度模数大的砂,即粗砂进行拌制容易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
用细度模数小的砂,即细砂进行拌制,则水泥用量较大!需要较多的水泥浆包裹在砂的表面。
因此,砂的细度模数应适中。
三、石又称粗骨料,是组成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骨架材料,通常为碎石。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20mm,若骨料粒径过大,将削弱纤维的增强作用,且纤维集中于大骨料周围,不便于纤维的分散。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设计、性能及发展趋势共3篇

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设计、性能及发展趋势共3篇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设计、性能及发展趋势1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机械性能,可以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如道路、桥梁、建筑和水利工程等。
本文将从微观力学设计、性能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该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微观力学设计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为了设计出高性能的材料,需要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优化。
最近几年,研究者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
他们运用多种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半解析法和多尺度方法等,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建模和分析。
他们发现,纤维的排布和分布、纤维的形状和尺寸以及水泥基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等因素都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恰当设计的微观结构可以提高该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等性能。
二、性能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众多优良性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强度:该复合材料的强度远高于普通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适用于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
2.高延性:该复合材料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更好,能够抵御灾害因素的冲击,增加工程的安全性。
3.优异的耐久性:该复合材料中纤维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其抗裂性和耐久性,使其在复杂环境中更为稳固。
4.良好的耐磨性:由于该复合材料内部含有高强度纤维,能够有效提高其强度,使其在耐久性上更胜一筹。
5.优秀的耐久性:该复合材料能够抵御较强的冲击力,避免出现应力等问题,长久维持良好的表现。
三、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研究人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探究微观结构优化:通过优化微观结构,进一步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性能。
2.强度与韧性的平衡:进一步平衡复合材料的强度与韧性,使其适用于各种场所。
3.新型纤维材料的运用:运用新型纤维材料,如碳纤维等,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一、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概述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以水泥与水发生水化、硬化后形成的硬化水泥浆体作为基体,以不连续的短纤维或连续的长纤维作增强材料组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普通混凝土是脆性材料,在受荷载之前内部已有大量微观裂缝,在不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这些微裂缝会逐渐扩展,并最终形成宏观裂缝,导致材料破坏。
加入适量的纤维之后,纤维对微裂缝的扩展起阻止和抑制作用,因而使复合材料的抗拉与抗折强度以及断裂能较未增强的水泥基体有明显的提高。
二、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纤维的主要作用在于阻止微裂缝的扩展,具体表现在提高复合材料的抗拉、抗裂、抗渗及抗冲击、抗冻性等。
• 2.1 抗拉强度•在水泥基复合材料受力过程中纤维与基体共同受力变形,纤维的牵连作用使基体裂而不断并能进一步承受载荷,可使水泥基材料的抗拉强度得到充分保证;当所用纤维的力学性能、几何尺寸与掺量等合适时,可使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有明显的提高。
•• 2.2 抗裂性在水泥基复合材料新拌的初期,增强纤维就能构成一种网状承托体系,产生有效的二级加强效果,从而有效的减少材料的内分层和毛细腔的产生;在硬化过程中,当基体内出现第一条隐微裂缝并进一步发展时,如果纤维的拉出抵抗力大于出现第一条裂缝时的荷载,则纤维能承受更大的荷载,纤维的存在就阻止了隐微裂缝发展成宏观裂缝的可能。
• 2.3 抗渗性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可以有效控制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早期干缩微裂以及离析裂纹的产生及发展,减少材料的收缩裂缝尤其是连通裂缝的产生。
另外,纤维起了承托骨料的作用,降低了材料表面的析水现象与集料的离析,有效地降低了材料中的孔隙率,避免了连通毛细孔的形成,提高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渗性。
2.4 抗冲击及抗变形性能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受拉(弯)时,即使基体中已出现大量的分散裂缝,由于增强纤维的存在,基体仍可承受一定的外荷并具有假延性,从而使材料的韧性与抗冲击性得以明显提高。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

能力以及抗冲击性能等与韧性有关的性能。
湖南工学院材化系
按其长度可分为非连续的短纤维和连续的长纤维。 目前用于配制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纤维主要增强材料 是短纤维,使用较普遍的有钢纤维、玻璃纤维、聚
丙烯纤维和碳纤维。
湖南工学院材化系
4. 纤维选用原则
不论哪种纤维,作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其 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纤维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都要高于基体。 (2)纤维与基体之间要有一定的黏结强度,两者之间 的结合要保证基体所受的应力能通过界面传递给 纤维。 (3)纤维与基体的热膨胀系数比较接近,以保证两者 之间的黏结强度不会在热胀冷缩过程中被消弱。
湖南工学院材化系
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邓家才等用压缩韧性指数衡量了碳纤维对水 泥基复合材料韧性的增强作用,发现碳纤维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缩韧性指数明显大于基 准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加59%~110%),并 且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变形能力和承载
能力增强。
湖南工学院材化系
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利用碳纤维水泥基材料与 金属接触具有较低的电阻及良好的电磁屏效应的特 点,拟通过研究将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开发成某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朱莉云
湖南工学院材化系
主要内容
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 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定义
纤维的作用
纤维的分类
1.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的选用原则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影响纤维增强效果的因素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1)对普通水泥改性:例如法国圣哥班公司在普通波特兰 水泥中同时掺加偏高岭土与丙烯酸酯乳液;德国海德堡水泥 公司使用高炉水泥(高炉矿渣粉含量在70%以上)并同时掺加偏 高岭土或其它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初步试验研究表明:剑麻纤维与聚丙烯纤 维(PP fiber)、玻璃纤维一样缓和了混凝土的 荷载应力集中,大幅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断裂 韧性,起到了良好的增强、增韧效果。而且剑 麻纤维混凝土的荷载- 位移曲线呈现明显的波浪 形,这是由于剑麻纤维独特的维管束中空结构 能更好的在微观层次上缓解应力集中。因此, 剑麻纤维完全可作为水泥基复合材料增强纤维 ,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3.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 20 世纪 60 年代开发研制的一种高
性能纤维,具有超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化 学性质稳定、与水泥基复合材料粘结良好等优点 。与钢纤维相比较,碳纤维具有胜过钢材的刚度 和强度的优良性能,碳纤维体积掺量为 3%的水泥 基复合材料与基准水泥基复合材料相比,弹性模 量增加 2 倍,拉伸强度增加5 倍。碳纤维的主要 缺点是价格昂贵,最近几年开发的沥青基短碳纤 维已使它们的价格大为下降,但是与其它纤维比 较,其价格仍然高得多,限制了其应用。
二、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以碳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
•
水泥混凝土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施工方 便等优点在人类建筑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 于其功能单一、脆性大、自重大、抗拉强度和抗 弯强度低等缺点, 在特殊领域中的用途受到了很 大限制。碳纤维具有高弹性、高模量、比重小、 耐腐蚀、对人畜无害等优异性能被视为许多材料 的优良增强体。将其加入到水泥基体中, 制成碳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FRC) , 不仅可改善水 泥自身力学性能的缺陷, 使其具有高强度、高模 量、高韧性, 更重要的是把普通的水泥建筑材料 变成了具有自感知内部温度、应力和损伤及一系 列电磁屏蔽性能的功能材料。
•
2. 刚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钢纤维是发展最早的一种增强用水泥基复合材料 纤维。早在 1910 年美国 Porter 就提出了把钢纤维均匀 地撒入混凝土中以强化材料的设想,随后俄国学者伏· 波· 涅克拉索夫首先提出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概念。 1963 年美国 Romuldi 等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理 论上阐述了钢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我 国对钢纤维的应用研究相对于其它几种纤维也比较早 。赵国藩等人出版的《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中,对组 成材料与工艺特性、基本性能、结构强度计算、抗剪 承载力计算、复杂应力下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和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方法以及其应用施工等内容 都作了较完整的说明。目前,钢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因其具有高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而得到广泛应用,但 其价格较贵、比重大且在基体中不易于分散。
不同碳纤维质量分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图(×200)
• 与传统的粘钢板、喷射混凝土技术相比,碳纤 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表现: ⑴ 高强高效。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优异的物 理力学性能,在加固混凝土结构中可充分利用其 高强度、高弹模的特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 力及延性,改善动力学性能。因此对于抗震加固 更具优势。
• ⑸ 施工质量能保证。碳纤维片材是柔性的, • 即使结构表面不是非常平整,也能保证 99%的有 效粘贴率,若有气泡,可用注射器将树脂注射进 去,赶走气泡。而粘钢法的验收标准是有效粘贴 面积只要达到 70%即可。 • ⑹ 碳纤维片材质量轻且薄,粘贴后质量不到 1.0kg/m ,单层粘贴厚度仅为 1.0mm左右。 • 碳纤维片材的不足之处是较脆。而芳纶等纤 维的特点是韧性好,抗冲击、抗剪切性能良好。 将芳纶片材用于加固桥墩、柱子等易受冲击的结 构优越性十分明显。
6.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剑麻纤维是从剑麻植物叶片中取得的维管 束纤维,由纤维素(50%~60%)、半纤维素( 12%~20%)、木质素、果胶等组成,且这些化 学成分的含量可能随种植地域及生长年份的不 同而有所差异,但均以纤维素为主。这类纤维 一般伸长率较小、强度较高,具有质地坚韧、 耐腐蚀、耐酸碱等多种优点。纤维素纤维具有 很高的强度、结晶度和取向度,这主要是由于 纤维素表面大量的羟基在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 氢键的缘故。正是由于纤维素纤维表面含有大 量的羟基,可以与水泥水化产物中的大量羟基 基团起作用而形成氢键,从而可增进界面的致 密性,加强界面粘着强度以及扩大纤维阻裂增 强的界面效应。
• ⑵ 施工便捷,工效高,不需大型机具,无湿 • 作业。成品的加固修补用碳纤维片材是单向或双 • 向不织物,宽度为 20 - 100cm ,长度 50 -100m/卷 ,根据需要裁剪。粘贴碳纤维片材是粘钢法工效的 4 - 8倍。 • ⑶ 有很好的耐腐蚀及耐久性能,可抵抗结构 • 物遇到的各种酸、碱、盐对结构物的腐蚀。用该 • 种加固技术对结构处理后,不仅不需要如粘钢法 • 所需的定期防锈维护,节省费用,且起到对内部 • 混凝土的保护作用。
•
CFRC 的制备一般由混料、成型、养护3 步组成。利用分散剂将碳纤维预先分散开 来, 再与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剂等均匀 混合, 然后采用浇注法、挤出法、压制法、 压制脱水法或振动法之一使混合料成型, 成 型后的试件放入到水或养护箱中养护,干后 即成CFRC 复合材料, 通常有水泥砂浆和水泥 混凝土两种类型, 后者更具有实用性。
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因其具有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的
特点,被广泛用于铺设水泥基复合材料路面等方面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玻璃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就已实现了工业化,但关于玻璃纤维混凝土的物理 性能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这是因为玻璃纤维水泥 基复合材料在新拌水泥基复合材料中不易乱向分散 且易受损伤,从而降低了材料强度,同时也存在污 染环境的问题。气中一段时间以后,其强度和韧性 会有大幅度下降。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会由早期的 高强度、高韧性向普通水泥基复合材料退化,长期 使用时会使得水泥基复合材料强度下降。目前,玻 璃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多应用于结构加固等方面。
6.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使用天然植物纤维作为水泥增强材料始于 20 世纪初期,当时是用它制成木浆纤维来代 替石棉以生产纤维水泥板。进入 20世纪 80 年 代以来,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 等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天然植物纤维这 类可再生、无污染材料产生极大兴趣和关注, 由此就提出了环境协调材料(Environment Conscious Materials)的概念。世界各国尤其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由此开始热衷于研究和开发 使用天然植物纤维作水泥砂浆的增强材料,以 探索用植物纤维增强水泥来制作廉价的建房材 料。
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 展现状及应用
本组成员:
二班:刘明伟 刘明 李义强 一班:张为政 武杰 郑顺章
基本内容
一、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概述 二、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三、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四、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发展方向
五、参考文献
一、纤维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概述
•
纤维增强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纤维混凝土 、纤维增强砂浆、纤维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等 。它们是在混凝土基体中加入抗拉强度高、极 限延伸率大、抗碱性好的不同长短粗细和材质 的纤维以改善混凝土基体抗拉强度低、极限延 伸率小、性脆等缺点的一种复合材料。
•
搅拌工艺也十分讲究, 一般采用间歇式自 动控制搅拌仪。碳纤维水泥浆体的理想搅拌 工艺为先拌制水泥和碳纤维, 再加入拌合水或 先将碳纤维在溶有分散剂的水中分散后加入 水泥搅拌30 秒钟, 最后加入标准砂再继续搅 拌。碳纤维在制备好的CFRC 试件中呈三维乱 向分布, 由于受纤维排列方式和长度的影响, 短切碳纤维的增强效果不如单轴连续纤维和 两维乱向分散的短纤维增强效果。
•
⑶ 将碳纤维加工成束状或绳状,用于 大跨度桥梁的拉索或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悬 索、拉索等。
•
⑷ 将碳纤维棒材与混凝土一起制成预 制混凝土梁、板、屋架、或用纤维棒制作 网架等,这些新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 和耐腐蚀等优点。
•
水泥是脆性材料,其中存在大量微裂 纹,气孔等。纤维在其中起着阻止水泥基 体中微裂缝的扩展和跨越裂缝承受拉应力 的作用,因而使复合材料的抗拉与抗折强 度以及断裂能较未增强的水泥基体有明显 的提高。 • 所用纤维按其材料性质可分为金属纤维 、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目前,大量使用 的主要有钢纤维、镀铜钢纤维、碳纤维、 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PP)、聚乙烯醇 纤维(PVA)、聚乙烯纤维(PE)等。
•
下面是几种常见不同的纤维强
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介绍:
1.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PVA纤维是指聚乙烯醇纤维 ,也称之为维纶。 以PVA为主要原料,运用新型纺丝工业开发制成 的高强高弹模PVA纤维和水溶性PVA纤维,通常 称为新型PVA纤维。日本用高新纺丝技术成功 开发了高强PVA,强度21.1Cn/dtex,2 000年总产 达2.5万吨;日本公司开发的K—II高强高弹模PVA 纤维强度达到 22cN/dtex,这 次 所 开 发 的PVA 纤维与从前的水泥增强材料 ,在性质方面不同, 不只增加强度,而且对混凝土还具有粘接性,使 得耐震性和耐冲击性提高,混凝土的断裂和片状 剥落现象这些弱点也难以发生。而且,具有防止 水向混凝土内的浸入性质,防止混凝土中性化,, 如何使碳纤维均匀分散 到水泥基体中, 是决CFRC 复合材料性能好坏 的关键。常用的拌合方法有两种: 干拌法和 湿拌法。 • 前一种方法是先将碳纤维和水泥混合搅 拌均匀后, 再加入砂子、水和其他外加剂; 后一种方法是将碳纤维预先分散在部分水 中, 再与水泥、砂子、硅灰和外加剂混合搅 拌。
•
⑷ 适用面广。可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如 建筑物、构筑物、桥梁、隧道、烟筒等)、 各种结构形状(圆形、矩形、曲面形等)、 各种结构部位,加固后结构尺寸增加很小, 这一点是传统加固技术无法比拟的。尤在一 些大跨桥梁的桥墩、桥梁(板)、隧道、大 型筒体及壳体结构工程等,用旧方法无法加 固,而用碳纤维片材却能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于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纤 维,主要包括钢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 等。有关纤维的物理性能数据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