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和航运共1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全国港口发展情况介绍

全国港口发展情况介绍

CompanyLOGO2014全国港口发展现状与趋势年GLP目录全国沿海港口布局全国港口发展概况主要枢纽港口运营与建设港口的发展方向港口的主要功能全国沿海港口布局¾5个港口群体: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环渤海三角洲和西南沿海;¾8个运输系统:煤炭、石油、长三角铁矿石、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品汽车、陆岛滚装和旅客运输。

珠三角西南沿海东南沿海目录全国沿海港口布局全国港口发展概况主要枢纽港口运营与建设港口的发展方向港口的主要功能港口基础设施¾我国现有沿海港口150余个(含长江南京及以下港口)¾沿海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5675个¾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607个¾专业化泊位1062个,通专业化泊位个通用散货泊位414个,通用件杂货泊位345个2009-2013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013年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7672013年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7.67亿吨,比上年增长9.2%。

其中,沿海港口完成75.61亿吨,内河港口完成42.06亿吨,分别增长9.9%和7.9%。

全国港口完成液体散货吞吐量948亿吨比上全国港口完成液体散货吞吐量9.48亿吨,比上年增长4.6%;干散货吞吐量69.10亿吨,增长9.8%;件杂货吞吐量11.67亿吨,增长9.6%;集装箱吞吐量(按重量计算)21.85亿吨,增长103%;滚装汽车吞吐量(按重量计算)2013年各形态货种吞吐量构成长10.3%;滚装汽车吞吐量(按重量计算)5.57亿吨,增长4.5%。

2013年规模以上港口各货类吞吐量及增长速度¾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6.49亿吨,比上年增长89%比上年增长8.9%。

¾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1.73亿吨,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7.58亿吨,金属矿石吞吐量16.70亿吨,分别增长、吨,分别增长8.9%、2.6%和11.4%。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

中国港口介绍1.大连港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之一。

是大规模、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

港口以中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为经济腹地,港区划分为大港、甘井子、寺儿沟、香炉礁、贴鱼湾等码头,港区仓库面积218000平方米;堆场面积520000平方米。

2.秦皇岛港秦皇岛港地处中国渤海西北侧秦皇岛湾内,是具有90多年历史的天然良港,为世界煤炭出口第一大港,也是全国第二大港。

港区内建有仓库25座,堆场面积达75万平方米,港内铁路82公里。

秦皇岛港200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 13亿吨。

秦皇岛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和对外贸易的综合性港口3.天津港天津港处于京津城市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环渤海中与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是首都北京和天津市的海上门户,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端起点之一,背靠三北,面向东亚。

截止2003年7月,天津港拥有各类泊位76个,岸线总长1.4万米,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3个,总能力为1.17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为355万标准箱。

天津港分为北疆、南疆、海河三大港区。

北疆港区以集装箱和件杂货作业为主;南疆港区以液体散货和干散货作业为主;海河港区以五千吨级以下小型船舶的作业为主,除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以外,其他均为货主码头。

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62亿吨,集装箱完成240.8万标准箱。

4.青岛港青岛港位于山东省东南海岸胶州湾内,濒临黄海西侧,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

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其中,营运码头13座,营运泊位49个。

万吨级以上泊位32个,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2个。

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

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

港口与航运的发展趋势

港口与航运的发展趋势
全球航运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政策、技术进 步等。
全球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 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航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国航运市场现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航运市场之一 ,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群。
中国航运市场的发展受到国内经 济发展的推动,同时也受到国际
绿色港口发展趋势
未来,绿色港口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如清洁能源、智能环保设施等。同时,绿色港口将进一步拓 展绿色产业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协调发展。
智能航运发展现状与趋势
智能航运发展现状
智能航运是信息技术与航运业深度融合的产物,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智 能航运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了航运安全、效率 和可靠性,降低了运营成本和排放。
数字化转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港口与航运将迎 来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绿色环保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港口与航运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推 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减少污染排放。
区域合作与一体化
加强港口与航运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运输网络 优化。
未来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港口需要不断 创新和引进新技术,实现智能化发展 ,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运输需求的增 加,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输效率。
02 航运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航运市场概述
全球航运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涉及船舶运输、港口运营、物流等多个领 域。
港口与航运的发展趋势

中国主要港口梳理,值得收藏!

中国主要港口梳理,值得收藏!

中国主要港口梳理,值得收藏!港口一般可以分为海港和内河港,本文主要说海港。

中国海港大范围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以天津港领衔的渤海湾港口群,以上海港领衔定的长三角港口群,以香港港领衔的珠三角港口群。

另外,这三块区域中间还穿插着一些港口,如连云港、厦门港、防城港。

国际航运中心可以分为三大类:中转型:以新加坡为例,往往地理优势很重要,马六甲目前不可替代。

腹地型:以纽约、鹿特丹为例,经济腹地强大,拥有强大的腹地交通网络。

复合型:以高雄、釜山为例,既有较好的经济腹地,又有巧妙的地理位置和很高的区域影响力。

目前,全球的几大国际航运中心分别是伦敦、鹿特丹、香港、新加坡、釜山。

能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并不一定是吞吐量最大的,而是影响力最大的。

以伦敦为例,其吞吐量相对较小,但依然是国际航运中心因为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航运保险总额都在此进行。

此外,香港和新加坡也拥有很强的金融实力。

在地理条件上,优良的港口通常具有不冻、不於、深水(大于15米为深水港)、风浪小等特点。

同时,在港口的集疏能力、运转效率、基础设施、运营成本、腹地经济、腹地外贸倾向、周边港口实力等情况都是考察标准。

港口吞吐货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集装箱和散杂货,散杂货包括煤炭、矿石等。

一般来说,集装箱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它毛利率往往比散杂货高很多,收入空间也更大,但是集装箱的装卸等作业也对港口有更高的要求。

参照以上的条件,对中国沿海的各个主要港口,特别是上市港口做一个梳理。

所有数据均不来自年报,大部分数据来自新华社、政府官网、公开的学术文章,仅部分数据来源不明。

文中的港口是指整个港口而非港口的上市公司。

一.渤海湾港口群主要港口:中国北方三大港有两个都在渤海湾,是天津港和大连港,另一个则是在山东半岛南翼的青岛港。

这三大港口在很早就提出了建立东北亚航运中心,但是一直到现在这个航运中心还还没有定论,或许还是釜山港,1700万TEU,至少从集装箱吞吐情况来讲三大港口都有比较大的差距。

港口航道

港口航道

水运的优越性:1、运输能力大;2、运输成本相对较低;3、基建投资少;4、占地少;5、能耗少;6、污染小;7、其他(大件货物运输、国防建设等)水运的局限性:1水运的技术速度和商务速度都比较低2水运受自然影响比较大3水运自成体系,互不沟通,运输连续性差4对生态的影响我国内河航运建设:1我国是一个内河航运资源丰富的国家2大江大河干流和支流式综合性的开发3大江大河和长江等具有无比的航道运输的优势内河航道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薄弱2、结构性矛盾突出3、协调难度大4、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内河水运的发展任务1、以航道为基础,促进内河水运现代化2、优化内河船型、统一航道标准3、促进与其他运输形式的协调发展4、加强与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密切关系河流的基本概念1、河流、干流、支流、水系2、河谷、河床、山谷、谷底3、洪水河床、中水河床、枯水河床河流沿河长按不同的自然特征可划分为: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上游:连接河源,位于河流上段,较大河流的上游往往高山夹峙,沿河有许多峡谷,河床一般窄而深。

特点:水流急,落差大,洪水涨落急剧,带有跌水等险滩。

中游:河流中段,多位于丘陵地区。

特点:河面较宽,河床坡度较平缓,水流较平静。

下游:河流最下一段,大河流下游位于冲击平原地区。

特点:河床较宽,复式断面(图),河槽纵向坡度平缓,流速较小。

河口:河流终点,大河流入海洋,小河流入湖泊或其他河流,再者消失沙漠之中河流的基本特征1、河流长度(谿线)河源到河口的轴线长度。

2、河流动力轴线3河流断面(横、纵)(1)纵断面:沿河流中线(也有取沿程各横断面上的河床最低点)的剖面,测出中线以上(或河床最低点)地形变化转折的高程,以河长为横坐标,高程为纵坐标,即可绘出河流的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可以表示河流的纵坡及落差的沿程分布。

(2)横断面:河槽中某处垂直于流向的断面称为在该处河流的横断面。

它的下界为河底,上界为水面线,两侧为河槽边坡,有时还包括两岸的堤防。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

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缺陷及相关对策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港口和航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国在港口和航运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港口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善、运力不足、港口运营效率低下等方面。

我国航运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船舶安全管理不到位、船舶污染治理不力、航道安全管理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研究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也可以促进我国港口与航运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港口与航运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2 问题提出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不够高效、港口设施建设滞后等方面。

具体来说,我国港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管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管理手段不够灵活等;我国航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港口设施建设,提升港口服务水平,完善港口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人员素质等。

只有这样,我国港口与航运管理才能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地位。

2. 正文2.1 我国港口管理存在的问题1. 港口效率低下:我国部分港口存在着货物装卸效率低下、作业效率低、堆存时间长的问题,导致货物流通速度慢,影响了物流效率。

2. 港口设施老化:部分港口的设施老化严重,缺乏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支持,无法满足现代航运业务的需求,影响了港口的竞争力。

3. 港口管理不规范:部分港口管理方式滞后,管理机制不够科学、规范,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影响了港口的运营水平。

中国港口基本情况

中国港口基本情况

北海港基本情况地理位置:109°04′12″E21°28′8″N电话区号:+ 86 - 779自然条件气温:年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2℃,7月气温最高,平均28.7℃,1月气温最低,平均14.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1663.7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2211.2毫米。

年最小降水量为849.1毫米,日降水量≥50毫米的年平均8.2天,最多14天,最少3天,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年平均2.2天,最多4天,多在夏、秋季.风况:年平均风速3.1米/秒,最大风速29米/秒。

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常风向为北向,强风向为SE向。

台风每年2-4次,因受地理环境影响,风力减弱,一般为5-6级,10级以上少见,延时24小时。

据1954-1983年风资料统计,风速>17米/秒(约8级)出现天数,年平均11.8天,年最多25天,最少3天。

1975-1981年逐时风向记录,>6级风的频率仅0.07% 。

>7级风的频率为0.01%.雾况: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年平均日数13.2天,最多24天,最少4天,多出现在冬末春初,通常清晨有雾,日出雾消。

持续时间短,最长延时13-14小时。

通常不影响船舶航行及港口作业.潮汐:属不正规日潮为主的混合潮型,日潮月平均出现22天,半日潮8天,最高潮位5.55米,最低潮位0.03米,平均高潮3.90米,平均低潮位1.35米,平均潮位2.55米,平均潮差2.49米,最大潮差5.36米。

设计高、低水位分别是5米、0.7米,校核高、低潮水位分别为2.63米和2.58米,保证率为50%的乘潮水位分别为4.06米和3.99米(潮高基准面为北海零点,在黄海平均海面下2.182米).潮流:大潮汛时,涨潮平均流速0.13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31米/秒。

小潮汛时,涨潮为0.11米/秒,落潮时为0.15米/秒.波浪:水据北海港地角测波站1975年至1981年测波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波高以北向的2.0米最大,出现频率以东北向的18.9%及西南偏西的11.9%为最多,该两向的最大波高分别为2.0米及1.3米.地质及地震:建港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港区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交通状况北海市“一城系四南”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处于“四南”(中国的西南、华南、海南和邻国越南)的中心位置,海路距防城港62海里、海口124海里、湛江255海里、广州480海里、香港425海里、距新加坡1295海里、越南海防港157海里。

港口航道

港口航道

上海港上海港编辑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

上海市外贸物资中99%经由上海港进出,每年完成的外贸吞吐量占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的20%左右。

作为世界著名港口,2013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

中文名上海港位置上海主营业务装卸,仓储,物流,舶拖带,引航吞吐量7.76亿吨(2013 年)港区宝山,张华浜,洋山等泊位1140个上海港依江临海,以上海市为依托、长江流域为后盾,经济腹地广阔,全国31个省市(包括台湾省)都有货物经过上海港装卸或换装转口。

上海港的主要经济腹地除了上海市以外,还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和重庆市。

上海港的水陆交通便利,集疏运渠道畅通,通过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及沿海运输网可辐射到长江流域甚至全国,对外接近世界环球航线,处在世界海上航线边缘。

另外,上海还有发达的航空运输。

位置交通上海港上海港1 、位置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 度14 分,东经121 度29 分。

2 、交通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沿海北距大连558 海里,南距香港823 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 公里。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 、312 、318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

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自然条件编辑1 、气象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