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恶化表现

合集下载

ISO14000环境管理问题和保护措施

ISO14000环境管理问题和保护措施

14000环境管理问题与环境保护法二零零二年五月二十日一、环境总是概述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

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对保护环境重视不够,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土壤恶化、水污染、酸雨现象、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反过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把保护环境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在我国,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先扣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动员全社会依法加强对环境法染的沼理。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纲要》,明确把保护生态和环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加之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更加重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和污染。

保护环境已经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摆到了我们面前。

在实施《纲要》所确定的宏伟目标的过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行GB/T24000-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我们借鉴国际上最新的标准化成果,采用新的有效方式,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有利于在转机建制过程中,加强科学管理,采用集约型生产方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全社会树立环境法制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因此,推行GB/T24000-ISO14000系列标准,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定义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统称为环境问题,一般指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养活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等。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概述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b 大气层中某些痕量气体浓度增加,致使全世界平均气温升高,这种 现象称做“温室效应“。
b 起保温作用的气体主要是CO2、H2O、CH4、NOX等。 b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向大气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气体,
引起全球性气候变暖。 b 资料证明,20世纪最暖的7年中有6个出现在80年代,80年代是最温
2. 1983年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不要把环境问题留给下一代的观点
3. 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 183个国家、70个国际组织、102位元首参加 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等5个重要文件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
ISO14000概述
通用指南 b ISO 14010 :1996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b ISO 14011 :1996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 b ISO 14012 :1996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b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4000概述
b 注:1)ISO由185个国家组成,是能发布国际标准的唯一
组织,有50多年历史,至今发布10800个标准。
b
2)TC207是国际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ISO14000概述
二、产生背景
世界主要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 2、全球气候变暖 3、海洋污染严重 4、酸雨蔓延 5、森林面积迅速减少
6、土地沙漠化 7、生物多样性减少 8、水资源短缺 9、污染转移 10、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b 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0 %,皮肤癌明显增加,植物受到危害,农林牧渔业大幅度减产。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简介PPT课件讲义教材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简介PPT课件讲义教材
2000-03-01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3. 水资源危机与海洋污染 全球总贮水量估计为13.9亿立方千米,其中淡水总量仅为0.36 亿立方千米。可利用的不足世界总贮水量1%的淡水。 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及水质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危机。我国农业 每年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城市 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缺水城市约占总城市的60%--70%。我国 的第二大河黄河近十年来,由于上游水量的过度利用已出现了 断流现象,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 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约600~1000万吨石油,约1万吨汞,约25 万吨铜,约390万吨锌,约30万吨铅,约100万吨有机氯农药等。 废弃物和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生物构成巨大威胁。
2000-03-01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6. 土地退化、沙漠化和耕地损失
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和强度增加, 过度放牧以及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贫瘠 化及土地盐磩化。
世界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吨,高出世界土壤再造速度数倍。全世界 每年损失土地600~700万公顷,受土壤侵蚀影响的人口80%在 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荒漠化也很严重,全国约1.7亿人口受到荒 漠化的危害和威胁,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30亿 美元。
Qualit y Satisfy
ISO14000环境管理体 系简 介
ISO14000标准产生背景
环境的恶化
威胁人类生存 制约经济发展
2000-03-01
全球八大环境问题
1.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地球大气层能吸收部分红外辐射能量而阻挡热量向宇宙扩散, 这种现象称作“温室效应”。它是保持现在的地球温度不可缺 少的,没有这种效应,地球温度会比现在低40℃左右。 但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扩大,向大气层排放了大量温室 效应气体(主要是CO2),引起温室效应的增强。 气候的变暖﹕某些物种灭绝以及对农作物的深刻影响、自然灾 害等都可能加剧现有的全球资源、人口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失调 问题。

15版ISO14000内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15版ISO14000内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5
2
3
30
三级
1)《废水处理控制程序》明确废水处理流程和管控方法,各工序建立操作指导,设备设施建立操作指引,实施日常维护点检及定期维护保养;
2)《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明确废水、废气监
测管控频率,避免超标排放。
行政部维修部电镀部VM
《废水处理控制程序》
《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
9
组织结构、角色和
职责
组织结构配置不合理,角色和职责不清晰,导致人力资源浪费、职能缺失、工作无法展开、工作效率低
2)员工安全教育;
3)定期对职业病岗位进行体检;
4)《6S管理程序》。
生产部门行政部管理层
《着装及安全防护规范》《6S管理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测试环境不满足
导致产品测试结果偏差,不良品流

品质部
1)检验/测量/测试工作场所明确环境要求;
2)每天对环境符合情况进行检查。
开发部/测量室/品管部/质量部
《应急控制程序》
危险化学品泄漏
造成环境污染
人事行政部/SCM部
4
2
3
24
三级
1)建立化学品管理操作指引,对化学品管理进
行检查;
2)化学品区域设置防泄露槽;
3)建立化学品泄露应急预案。部
应急预案
《应急控制程序》
废水、废气排放量超标
环境事故、投诉、处罚、停业整顿
人事行政部
2)公司发展限制;
3)企业凝聚力不强;
4)纠纷。
人才吸引、企业
形象
人事行政部
5
2
3
30
三级
管理手册中考虑相关因素。
管理层
管理手册

ISO 140012015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十一大主要变化

ISO 140012015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十一大主要变化

ISO 14001:2015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十一大主要变化ISO 14001:2015新版标准正式向社会发布以来,不论在形式、结构还是内容上都有重大的改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标准结构上的变化ISO 14001:2015标准结构采用了HLS,除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术语外,标准正文包括7个条款:组织所处的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改进。

2、术语和定义上的变化ISO14001:2015版标准共有33个术语,相对于ISO 14001:2004版标准,除了术语“污染预防”没有任何变化外,其它都发生了变化。

3、提出战略环境管理的思维ISO 14001:2015版标准明确要求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融入组织的战略过程的策划中。

ISO 14001:2015版标准中新增加的条款4.1(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要求从组织和环境两者的利益出发,识别并利用机遇,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与相关方的需求(包括法规要求)和期望有关的事项或变化的环境,以及地区的、区域的和全球的可以影响组织或被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

一旦被确定为优先项,减少负面风险和开拓有益机遇的措施则应被融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策划中。

4、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基于风险的思维是ISO 14001:2015版标准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源于HLS 中的要求,任何一个管理体系都应是一个预防性的管理工作,都是在考虑风险的基础上建立的。

为此,ISO 14001:2015版标准新增条款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并且删除了2004版标准中的预防措施。

在环境管理体系领域,风险是指潜在的不利影响,其可能来自于组织的环境因素、组织的合规义务、以及组织识别的其他要求和问题(标准条款4.1和4.2条款)。

5、强化领导作用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最高管理者领导下的组织各层次和职能的承诺,最高管理者的参与和承诺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此,新版标准新增了条款5.1(领导作用和承诺),为那些处在领导岗位的人员(最高管理者)增加了特定的职责,以提高其在组织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15版ISO14000内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15版ISO14000内外部环境风险分析

生产中断、设备设施及厂房受损、 台风、自然灾害 订单不能交付
危险化学品泄漏 造成环境污染
废水、废气排放量 环境事故、投诉、处罚、停业整顿
超标
组织结构、角色和 组织结构配置不合理,角色和职责
9 职责
不清晰,导致人力资源浪费、职能
缺失、工作无法展开、工作效率低
1)发展方向错误
10
方针、目标及战略 2)企业绩效下滑
管理层
1)公司组织架构图; 2)《M0302 环境、质量管理组织控制程序》 明确各部门职责 3)各部门建立各岗位职责说明书。
《公司组织架构图 管理层/质 》 量部及其它 《环境、质量管理
部门 组织控制程序》 《岗位职责说明书
管理层 方针、管理目标等每年评审
《管理评审控制程 管理层
序》
11 资源(资本)
1)资金短缺 2)资源不足、客户交付不能满足
12
知识(过程、体系 和技术)
管理、研发及技术能力不足
1)信息系统资源不足,无法进行
信息系统(信息流
信息传递及沟通;
13
和决策制定过程、 2)信息泄露;
正式和非正式的)
3)信息丢失。
标准、指南、组织 不适用,不能满足客户要求及公司
14 所采用的模型
管理要求
境不满足

管理手册中考虑相关因素; 管理层
经营计划控制程序
管理层 管理手册
1)识别部门的危害因素,为员工配备安全防护 用品,建立《着装及安全防护规范》,监督防 生产部门/管 护用品的佩戴; 理层 2)员工安全教育; 3)定期对职业病岗位进行体检; 4)《6S管理程序》。
生产部门 行政部 管理层
《着装及安全防护 规范》《6S管理程 序》《人力资源控 制程序》

试论国际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族标准) 对我国经济的挑战及其对策

试论国际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族标准) 对我国经济的挑战及其对策

试论国际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族标准)对我国经济的挑战及其对策黄庆贵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邮编350019摘要:从正确把握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及其重要性的角度出发,辩证地研究和探讨环境管理体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我所用,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挑战;对策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浪潮日益高涨,绿色消费、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席卷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无不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响。

这一浪潮在全球的广泛发展,要求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必须承担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正确把握环境管理体系及其重要性的角度出发,辩证地研究和探讨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为我所用,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及其重要性1993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207)。

该委员会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来减少人类各项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任务是研究和制定ISO14000系列标准,规范环境管理的手段,以标准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帮助所有组织约束其环境行为,实现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

其指导思想是消除贸易壁垒,用于对各国对内审核和对外认证及注册,摒弃对改善环境无帮助的任何行政干预。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政府之所以重视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这个问题,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是全球越来越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的需要。

随着经济增长及人口的膨胀,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冰川面积缩减,海洋污染,酸雨的蔓延,热带雨林、动植物物种逐步减少等等,这一切都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引进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达到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指标
每年减少量为6% 一年举办 期培训 废气排放减少 % 比去年节能5% 每年减少 原材料
不符合报告的类型
严重不符合项
– 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 体系运行出现局域性失效。
轻微不符合项
– 对满足EMS文件、要求来说,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 、性质轻微的问题;
管理评审:最少一年一次
ISO14001的基本特征
将尾端污染治理转为全过程的污染控制。 强调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体系,纳入总体管理。 预防污染必须持续改进提高,不能一劳永逸。 处理任何一件事都要讲究程序,做到文件化。 以现行环保法规为依据,重在确定环境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咨询程序
– 企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有关企业的环境背景资料) – 初访(实地查看企业的生产现场,了解环境现状) – 订立咨询合同书,商定工作计划 – 培训(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法律法规符合性培训、建立体系
–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
“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
– 1994年:标准/计划
英国标准(BS775)、欧盟计划(EMAS)、国际标准 ISO
ISO系列标准架构
ISO14000的主要特点
– 以市场趋向为前提 – 强调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 强调污染预防 – 强调持续改进 – 强调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和必要的文件支持 – 自愿性 – 可操作性 – 可认证性 – 方法适用性
ISO14000环境管理体 系
序言
经济发展在依赖环境和自然资源支持的同时,又对环境 质量产生着不利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人类的发展已 经在全球范围内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突出表现 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过度浪费造成的资源短缺方面 。 1992年世界100多个国家首脑,聚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召开联合国高峰会议,签署了“二十一世纪行动纲领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创了环境保护的 新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危害:
a. b. c. d.
3、现状
a. b.
野生动植物物种大量减少
白鳍豚:属于鲸目白暨豚科。 .产于长江中下游 的干流之中,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数量奇 少,有“活化石”的美称。中国一级保护野生 动物
象鸟:体重500公斤,高3.5 微型猪:世界上最小的猪,野 猪的一种,成年猪不足10公斤。 米,因森林破坏,人类捕杀 现在仅印度国家公园有几头 等原因,于17世纪灭绝。 主要原因: 1. 城市与工业城区的大量发展 2. 土壤、大气和水受到污染 3. 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 4. 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环境被破坏 苏门答腊虎 野生状态下仅20只。随着巴 利虎和里海虎的灭绝,预计这一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
2、紫外线的危害
1、 臭氧 氧 的 危害臭氧层的 、 的
3、臭氧空洞目前位置
99%的 的 、 、 化 化 、 前 外 紫外线 化 、 、 、空 、 紫外线 、
、 臭 氧 层 作 用
1
2、

3、 臭氧层空洞
臭氧空洞
100

30%、

环境恶化---水体严重污染
1、
淮河水污染事件:1994年7月,颍上水库开闸泄洪,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泡沫密布,鱼虾丧失。 下游居民饮用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达标,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证实水质恶化后,沿河自 来水厂被迫停水54天之久,百万民众饮水告急,高价远途取水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 2、危害: a. 有害物质经灌溉、养殖,再经蔬菜、鱼肉等进入人体。水中汞浓度为1,则鱼内汞浓度达到 860。 b. 饮水源遭到破坏,多数城市处于缺水状态,出现跨市跨省买水。一些有识之地区,保护环境, 靠环境赚钱,淡水为短缺产品。 c. 损坏生产设备,降低产品质量。 d. 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 ,造成水富养,藻 类大量滋生,水中氧气含量低,直接影响养殖业和水生物。
环境恶化----气候反常
《后天》剧照:未来,洋流改变导致气候反常。许多人冻死,幸存者南迁。 1、 原因:废气排放,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 合物等,其原理同蔬菜大棚,少量阻挡太阳短波辐射,大量阻挡地面长 波辐射。 2、 后果: a. 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淹没沿海城市 b. 树木蓄水能力减弱而爆发洪灾, c. 气候反常,风暴增多 d. 更容易发生病虫害 e. 土地沙漠化
1、成因:
环境恶化---土地大荒漠化
a. b. c.
过度放牧 森林资源滥采 滥垦 次数和区域增加的沙尘暴,容易引发肺部疾病, 其中的有毒矿物质也危害人体健康。 产生大量生态难民,如昨日之楼兰。农牧也减产 交通运输事故与成本上升。路基被掩埋,机场被 迫关闭。 影响精密仪器的生产和使用 荒漠化面积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速度扩展 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62.2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 总面积的27.3%。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 东至松嫩平原西部, 东西长约4500公里、南北宽 约600公里的黄色带。
《冰河时代2》海报: 史前,气候变化导致大量物 种灭绝,图中分别是猛犸象、 (中)、剑齿虎(右)、树 赖(左),前二者于一万年 前灭绝。
环境恶化---酸雨蔓延
定义:PH值低于5.6的降水(无污染状态下,一般为弱酸性) 危害: a. 森林衰亡、植物抗病能力减弱。天目山大片柳杉死亡。 b. 淡水生物死亡,阳明山公园的梦幻湖已到酸化边缘。 c. 建筑特别是文物被破坏,摩崖因酸雨危害耳朵、鼻子已面目全非。 d. 金属器物被腐蚀 3. 成因: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 )或氮 氧化物(NOx),在大氧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悬胶,或为云、 雨雪、雾捕捉吸 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1. 2.
远古时代一种兽类灭绝/500年。现在变为4年而且还 在加快。据计,世界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我国 390多种, 如东北虎。 主要后果:
北部白犀牛: 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 较大差异刚果国家公园仅存不足25 只,其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
小嘴狐猴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 加斯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