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现状_省略__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为例_卢政强
浅谈中国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对策——黑龙江省黑河市公安消防支队司令部灭火工程师

于山区的部分乡镇经济条件相对薄弱, 加之部分农民群众外出打工, 开展消防 工作 的力量 明显不足 。 同时 随着农村 企业 大量的改 制转辘 , 绝大 部分 企业 已转 为私营 性质, 导致 许多企业 的消 防管理组 织被撤 销。 即使 少数单位 保 留的消防 人 员也 基 本是 兼 职人 员 。 四是 消防 宣传教 育工作 不到 位, 民 的消防 安全意 识和 消防法 制观 念淡 村
我国是 一个农业大 国, 如何 保护我 国人 口占绝大多 数农 民的利益, 保持 农 村 社会稳定。 为农 民全 面奔小康保 驾护航, 控制农 村火灾 的发生, 尽可能的减 少 农村火灾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每个消防工作者的义务。 加强农村消防工作, 保障 农民安居 乐业 具有十 分重 要的意 义 。 我们要充分认识 当前农村消防工 作的形势 利用国家发展 农业的大好 时 要 机, 牢牢把握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主动权, 切忌操之过急, 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农 村 消防安全 环境和增 强农 民消防安全 意识 。 农村消防 工作关 系到农 村经济发 展和 农村稳定, 关系到 广大农 民的切身利益 , 深入 细致地做好 农村消防工 作, 努 力营造 良好 的农村消 防安全 环境是 农村建设 小康 社会的重 要环节 , 践行 “ 是 三 个代 表 ” 体行动 , 是我党执 政兴 国、执政 为 民的具体表现 。目前我 国农村 具 也 消 防工作存 在 的问题 因素有很 多, 要有 以下几 方面 : 主 是 乡镇 的领 导对 农村消 防工 作 的重 要性认 识 不足 。 视不 够 。 重 农村消 防安全 工作 责任制 没有 得到有 效落 实, 制度 不健全 。特 别是消 防 宣传 “ 四进 — 进农 村工作 开展 以来 , 农村 消防工 作虽有 了一定 的发展 , 由 但 于多种原因, 农村消防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环节, 部分乡 ( 、村消防工作管理 镇) 薄 弱, 甚至 出现无 人抓的现 象 。 二是村 镇普 遍缺 乏 消防规 划 , 农村 消 防基 础设 施建 设滞 后 。 尽管近年来 农村消 防设施有 了一 定的改 善, 但总的来 看, 农村 消防基础 设 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 大部分乡镇消防规划没有实施: 消防 安全 布局不合 理 、消防通道 不畅 已成 为制 约消防 工作发展 的难鼷 。 大多数 乡 镇市 政消防栓 设置未 到位, 缺少消 防水源 、 部分村庄缺 少必 要的消 防水泵等 消 防设备, 致使许多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 等远离农村的公安消防队到场 时, 已使小火酿成大灾, 农村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还不够强。 三是农村多种形式消防力量严重不足, 有的地方甚至尚未有任何形式的消
浅谈农村消防建设

浅谈农村消防建设【摘要】农村消防建设在农村地区具有重要性,需要加强消防意识的普及。
目前农村消防设施存在现状和不足,需要提高农村消防队伍建设和装备水平。
加强农村火灾防控宣传也至关重要。
农村消防建设仍面临挑战,因此需要持续加大投入,提高农村消防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消防能力,保障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农村消防建设、重要性、意识普及、设施现状、不足、消防队伍、装备水平、宣传、挑战、投入。
1. 引言1.1 农村消防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消防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村地区人口密集、建筑结构简单,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农村消防建设刻不容缓。
农村地区消防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人员和设备,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灭火救援,因此必须加强农村消防装备水平和队伍建设。
农村地区通信和交通条件较差,火灾发生后往往难以及时报警和调派救援力量,因此提高农村消防意识和加强火灾防控宣传也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消防建设的重要性不仅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保护,更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和支持,是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农村消防意识的普及农村消防意识的普及至关重要,因为农村地区常常存在火灾隐患,而农民对于火灾的认识与防范意识较为薄弱。
在农村,由于信息传播较为滞后,许多农民对于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了解甚少。
急需加强农村消防意识的普及工作。
需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火灾的危害性和防范知识。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将消防知识传递到农村群众中去。
可以组织消防知识讲座、演练等活动,让农民亲身体验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消防意识。
要加强对农村幼儿园、学校等机构的消防教育,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具备正确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学校课程、消防演练等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学会正确的逃生方式和自救技巧,为将来发生火灾时提供必要的应对能力。
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工作与灭火救援现状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工作与灭火救援现状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7-22T15:28:12.91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9期作者:李路伟[导读] 近几年随着城乡发现李路伟密云消防救援支队溪翁庄消防救援站北京市 101500摘要:近几年随着城乡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快,农村经济也发展十分迅速,农村消防工作也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和灭火救援工作较为薄弱,发生火灾时农村伤亡比例高于城市,阻碍了农村消防安全的完善,对农村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了影响。
新形势下如何保证农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是当前相关工作者主要探索的方向,本文则针对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和灭火救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一定解决策略,旨在为了进一步保障农村消防安全,促进农村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一直都对农村消防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和保障安全,已经制定了相关安全防线,为了更好的帮助农村消防有所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经济体系也不断优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消防问题也随之出现,为农村消防工作和灭火工作带来挑战。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全国乡村发生火灾33015起,乡村火灾占城乡火灾总数的31.5%,但火灾伤亡占总数的45%,和城市相比明显更加严重。
火灾带来的伤亡惨重,因此需要重视农村消防工作,重点解决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灭火救援现状。
农村消防工作进行完善,有利于保证农民安全和财产安全[1]。
一、农村火灾造成的危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同时火灾事故也接连出现。
根据调查统计,近几年全国农村年平均发生火灾事故6.5万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6.8亿元。
每年受到火灾影响的住户达到4.5万户。
由于部分农民严重缺乏消防的相关常识,和面对火灾的应对能力,导致火灾发生时往往无法更好的处理和解决。
例如2003年10月,温州嘉县某村由于村民的失误造导致大规模火灾,烧毁房屋130间和大量财产,烧伤村民390人,损失财产统计60.2万元。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策略研究

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策略研究研究主题: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策略研究摘要: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消防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火灾的防范能力以及灾后救援工作的效率。
本文旨在研究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策略,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改善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研究问题及背景农村地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融资困难、设施老化、维护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且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因此,研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及提高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状况的策略势在必行。
2. 研究方案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已有研究成果及相关措施。
其次,选取若干典型的农村地区进行案例分析,探究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目前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以及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态度和需求。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案例分析阶段,我们针对选定的农村地区进行了深入调查,收集了相关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低效、配备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我们对已经实施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评估,得出其改善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状况和提高救援效率的积极作用。
4. 结论与讨论综上所述,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升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现有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建议,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设施维护与更新、提高人员培训水平等。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的利益相关方及其合作与协调机制,以确保顺利实现目标。
结论部分还将总结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农村地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提供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浅析

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浅析【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但是农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此形势下,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已成为目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入手,并就此提出有效的对策,旨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降低灾害的损害程度。
【关键词】农村消防;薄弱环节;对策农村消防工作不仅牵系着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牵系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农村消防工作仍存在诸多的薄弱环节,导致我国农村消防工作得不到加强,从而严重制约了消防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1.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1.1 农村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我国农村消防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农村火灾的发生日益频繁,火灾灾情也愈加严峻,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才认识到农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以前,公安消防机构只注重城市消防安全工作,而忽略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再加上农村的范围较广,交通闭塞,导致农村消防工作远远落后于城市。
我国农村的面积较大,工作的辐射范围较广,无法有效地落实所有工作,从而无法全面地顾及每个农村家庭,农村消防是一项社会工程,该工程具有系统性和艰巨性。
尽管目前各级消防工作网络得到优化,还是无法增强各级地方领导对消防工作的认识,他们也无法树立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进而导致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1.2 农村消防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消防设施建设滞后是其消防工作开展过程中重要的制约因素,虽然目前农村经济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并没有扭转局面,地方财政和地方领导仍没有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消防设施建设,部分地区甚至没有配备相关的设备[1]。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的设施及器材严重匮乏,导致消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农村房屋的结构也存在不足,耐火极限较低,消防器材和消防技术又缺乏专业性和先进性,且房屋附近的水源不足,在面对火灾时,消防人员根本无法灵活地应对。
浅析当前农村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王桂华

浅析当前农村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王桂华发布时间:2021-12-27T10:03:04.215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7期作者:王桂华[导读] 建设我国良好的农村经济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服务环境,是我国新农村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内容,也是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有力保障。
但是多年来由于对我国农村社会消防安全建设重视不够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消防救援大队 424500摘要:建设我国良好的农村经济社会公共消防安全服务环境,是我国新农村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内容,也是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的有力保障。
但是多年来由于对我国农村社会消防安全建设重视不够,积累的热点问题仍然较多,导致目前危害农村社会消防安全和消防火灾隐患形势日趋严重,因此为解决目前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存在的热点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农村社会消防安全的具体对策,逐步有效消除我国城乡农村消防安全服务差距,提升我国农村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服务水平,是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和一大难点。
关键词:农村消防;基层基础建设;对策近年来,我国当前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仍然普遍面临重大的问题和挑战,尤其在我国正在城乡化的农村,基础消防设施项目建设与高层房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面对这些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发展带来的社会环境影响变化的各不利因素,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为促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切实平安和谐提供有效保障。
1 农村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现状1.1 消防意识淡薄、知识基础匮乏农民群众普遍接受消防教育的程度不高,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致使相当一部分乡村农民的群众消防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基础缺乏,消防安全法制观念意识不强。
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家用电器日渐得到普及,农村家庭使用包括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性的危险品明显增多。
农村家庭住房装修工程采用可燃、易燃建筑材料也较为普遍,而不少乡镇村民对这些建筑火灾中的危险发生因素却熟视无睹,缺乏应有的安全防护常识,致使近年农村建筑火灾事故频发。
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及优化路径探索

农村消防安全现状及优化路径探索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长期以来,包括火灾在内的各种自然灾害,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构成了巨大威胁和影响,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的消防安全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旨在降低农村火灾发生的概率,提升农村抵御火灾的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和先天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工作仍有待加强。
因此,对我国农村消防安全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路径,以期为我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改革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消防安全;现状;优化路径1 农村消防安全现状1.1 消防先天环境较差我国农村大多靠近森林、山地等,这种环境让农村常常会受森林火灾或山地火灾的影响。
若不幸发生火灾,火灾范围会在风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快速扩大,迅速引发森林火灾蔓延,进而导致森林周边农村受到火灾的影响。
居住在农村的人们大多会在节庆时举办一些传统习俗活动,如在清明节、中元节祭祖等,同时还存在着如季节性田地燎荒等传统农耕活动。
这些传统活动中有很多都需要使用鞭炮、蜡烛、火把等带有火种的物品,若在使用后未做出妥当的处理,极易引发严重火灾。
部分较为偏远的农村目前仍是以木头或其他普通可燃材料作为建筑材料。
这些建筑材料未经过特殊阻燃处理,耐火性能较差。
加之村民们所建房屋大多建筑结构较为简单,难以有效预防和抵御火灾。
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农村的建筑难以抵御火灾的影响,火势自然就会在村落的各建筑之间快速蔓延。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农村用电用气的数量和范围也越来越大。
虽然电氣的使用会使农村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但易出现电气使用不当的情况,进而引发火灾。
1.2 消防基础力量不足在我国农村中,大多未设有基础消防救援站,其消防安全的维持主要依靠附近县级以上地区的消防站。
浅谈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浅谈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但由于受地域经济差异等因素影响,各项工作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相对滞后,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并呈增多趋势,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出发,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减少火灾危害,更加有效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农村;消防;现状;措施一、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其分析(一)农村消防规划不合理。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消防专项规划,很多乡村建设过程中未考虑消防方面,致使存在先天性不足。
建筑布局不合理,住宅建筑、厂房和其他公共建筑没有进行防火分隔,防火间距小,消防通道不畅;木屋毗邻区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安装不规范,且老化、裸露。
消防道路宽度不够,部分道路仅够通行小型农用车辆,与规范不得小于4米的要求相差较远;能通行消防车的部分道路,其转弯半径过小,弯度急,坡度大;有的消防道路严重堵塞,存在在公路两旁堆放各种生活杂物和建筑材料,或私自占路修建房屋、摆摊等现象。
(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匮乏。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市政自来水管道未延伸到农村,无法按要求铺设消防给水管道和设置室外消火栓。
一些地区虽有设置市政消火栓,但布置较为分散、长年缺乏维护保养,按照每120米之间的距离设置一个消火栓,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日常消防工作需要。
消防供水管网设置呈枝状,不能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管径大小不一、管网不同程度老化,部分地方有水无压。
一些地区天然水源虽较为充沛,但未设置蓄水池,也未设置消防车取水口,造成消防取水困难,火灾扑救困难较大。
(三)农村消防管理组织不健全。
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大多未经过消防培训,消防知识相对贫乏,消防管理水平低,导致了农村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制度不健全,消防工作不落实,消防隐患严重已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现状调研——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为例卢政强1 王耀军2 张 磊11.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2.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公安消防支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消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消防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地改善。
而目前农村消防基础建设普遍薄弱,消防安全形势仍面临严竣考验。
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多数县城仍是一个公安消防大队,由于县城所辖的边远乡镇距县城较远,加上乡间道路的路况较差,县城的灭火救援力量无法迅速到达。
同时消防基础设施配套不全,装备落后的状况仍是制约灭火救援的瓶颈。
1 城镇化进程中县城及乡镇消防力量存在的问题1.1 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增加了消防救援的难度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和深入,县城建设面积不断向周边郊区扩展,规模不断增大,县级市不断涌现。
特色建筑、高层建筑也在【摘 要】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消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公共消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笔者梳理了当前县域及乡镇消防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消防力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农村消防;现状调研;对策分析县城拔地而起,大量可燃建筑材料不断进入各个建筑领域,无疑增加了火灾隐患,给消防救援带来了新的考验。
县消防大队过去的单一救火为主的职能和范围,已很难满足现代化城镇建设需要。
很多县消防大队建设规模、装备、人员,对远离县城的农村火灾和突发事件,因距离、路况、信息、水源等多种客观因素限制,少则几十分钟,多的则达几小时才能到达,很难达到“五分钟消防”的标准。
乡镇和农村火灾发生后,县消防大队赶到火灾现场为时以晚,只能做到打扫战场扑灭余火,尽量减少损失,以至于经常引发警民矛盾。
1.2 现有消防力量和建设基础薄弱,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目前,很多县消防队装备不足、设备陈旧老化、科技含量较低,有的消防大队资金不足难以做到设备及时更新,特别是现代灭火作战需要的特勤器材、专勤装备严重不足。
消防通信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消防通信设施建设差距很大,难以适应现代灭火作战的指挥调度需要,消防车辆、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量少质差,实施救援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针对高空、地下、水上等特殊火灾现场,更是望火兴叹。
城镇消防基础设施不足,设置布局不够合理,管理维护不力,完好率低,临战供水不足。
老城区普遍存在街道狭窄问题,居民区巷道更是狭窄曲折,消防车难以进入。
城镇管理混乱,以街道为市场,占道经营,有的繁华闹市区人为埋设固定桩橛、路卡禁止机动车通行,消防通道不畅现象也十分严重。
1.3 乡镇和村屯消防基础较差,组织不健全,自救能力薄弱由于消防设备“闲多用少”,容易被人们所淡忘。
走访调查了解到,有的村购买的“手抬式机动消防水泵”五年竟未开箱,等到用时已无法启动,消防水带损坏,水枪、接口丢失,灭火器未能按规定及时检修、换粉和充压,关键时刻不能使用。
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消防队伍,有消防车二、三台和部分救援器材,人员多数是在岗不在编的合同制,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资金大多由乡镇自筹解决。
但是由于非财政计划内列支,往往出现资金短缺现象,拖欠人员工资、后勤保障资金不足、设备维修不及时现象也时有发生,造成消防人员不稳定和积极性不高、设备完好率低下等问题。
有少数的乡镇只有一、二台消防车,大多是上级消防队所淘汰,完好率极低。
消防队员大多数为兼职,一旦遭遇火灾人员难已凑齐和准时到位,设备故障颇多,很难达到及时有效救援。
2 城镇化进程中县域消防力量薄弱的对策笔者经调研分析后,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2.1 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建设任何建设项目中缺少消防规划都是不完整的规划设计,消防建设要从规模上做到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努力达到与城镇化建设规模相适应、相匹配。
“水”是灭火的重要物资保障,城镇化进程中消防“水源”建设要优先发展,要按照城镇消防规划要求,坚持路修到哪里,消火栓就安装到哪里的原则,努力保证消火栓一开始就建设到位。
对于原有城镇区消火栓欠帐问题,要认真制定计划,及时补充安装,尽快还清旧帐。
有些发达地区的乡镇己经达到了县城规模,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的深入和创新,面对日益繁重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乡镇消防战斗力量也要做到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的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做战略上的调整和战术上转移,把遏制农村火灾力量重点建设在乡镇,把乡镇建成一个能遏制农村火灾和基本救援的“驱逐舰”式消防队伍,做县、乡镇、村三级联网承上启下的中间力量。
把消防重点建设在乡镇上,主要优势还在于:乡镇离农村道路要比县城离农村更近一些,可以减少路程赢得更多营救时间;乡镇是所辖村的直接的领导者,也是安全第一责任人,领导干部对各村情况最了解最熟悉,更加贴近各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得心应手。
2.2 加强县域消防组织建设按照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意见》的要求,建设多种形式农村消防队伍,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农民,建设的持久动力和不竭的源泉也是农民,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思想上解决农民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思想问题,使广大农民能以足够的热情和持久的动力来创造自己的美好幸福生活。
挑选那些年富力强的村民组成义务消防队伍,加强消防安全知识技术培训,明确消防安全职责,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防火巡查和灭火演练,平时正常开展劳作,战时做到“招之即来、来则能战、战则能胜”,打造一支本领高超、技术过硬、人不离村的 “快艇”式农民消防队伍。
对于已建立了消防队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要与时俱进地巩固、完善、加强、提高,按照乡镇现状和长远发展目标,切合实际加以改建扩建,受县消防大队领导统一指挥。
把消防建设投资列入发展规划之中,把消防经费正式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进一步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条件具备的要把消防人员列入政府事业编制。
按照实际需要增添消防车辆、救援器材、人员保护装备,按照县级消防大队统一要求设立联系方式,有效管控农村火灾,遏制农村特大火灾的发生。
暂时还没有专职消防队的乡镇,或仅有少量消防器材的乡镇,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综合治理等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以解决好农村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备设施、消防通讯等为突破口,结合乡镇消防工作现状,把消防建设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工程进行整合推进,迅速建立建全“乡镇消防队伍”。
消防队的规模一定要按照《消防法》城乡并重的原则,按照乡镇地域范围大小、人口户数、所辖村屯多少切合实际、放眼未来,适度超前确定建设规模。
一般的乡镇要有2-3台普通型消防车和必要的装备救援器材,按照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意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初期消防车司机应是专职的,有利于平时设备维护和保养,消防队员兼职和义务相结合,兼职消防队员可在乡镇机关内挑选,选调身体素质好的机关干部、派出所的公安干警、复转军人等做兼职消防队员,尤其是当过消防兵的复转军人要优先考虑,吸收热爱公益事业、热爱消防建设的社会人士做义务消防员。
2.3 加大消防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公益事业、公共建设,包括消防救援在内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消防建设投资总量较低,大多数农村目前仍然缺少消防设备、设施、消防水源,自救能力相当薄弱,广大农村仍是火灾防范、救助的重点。
资金严重缺乏,购置消防设备、器材和消防设施建设相当困难。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公益性事业基础建设,大部分资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来承担,各级地方政府尽快组织相关部门,一盘棋地统筹规划,以治理农村火灾为重要支点,把农村消防建设项目纳入到总体规划中,明确农村消防投资项目,突出重点,结合农村消防工作涉及新农村建设改造工程,把农村消防建设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工程进行整合推进,同步进行,进一步加快“村级”消防基础建设。
2.4 更新消防装备器材加快设备更新,淘汰陈旧落后的消防装备和器材,增添必要的新式消防车辆、消防器材、个人防护装备,在购置新品时要有超前意识,选购科技含量较高尖端品牌产品,从实际出发增添特种功能的消防车和特种装备器材。
“一村、一泵、一队”的农村消防建设模式,就近扑灭农村火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农村消防设备存在的重要性。
已建立了“一村、一泵、一队”的农村,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加强、提高。
规模较大、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因地制宜,适度超前,也要添置“消防车”,争取农村消防建设跨越式发展。
尚未建立和没有消防装备的村屯应紧紧抓住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手抬泵、消防水带、水枪、消防加水点、供水车等最基本的灭火救灾装备。
2.5 加强乡镇消防水源建设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加强乡镇消防“水源”建设尤为重要,要按照乡镇消防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布局,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乡镇消火栓和加水站点。
抓好自然、天然水资源,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建立可供消防车停靠取水码头、取水口、加水设备,确保火灾时消防车或消防泵能够及时、足量、方便取水灭火。
天然水、自然水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要在中小河流的小流域治理,水利建设、打井灌溉、雨水集蓄、堰塘整治等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建设消防加水点,配置加水设备;自然水资源匮乏地区靠蓄集雨水生产生活的农村,还要适当增建消防蓄水池,高寒地区还要建防冻消防水窖,合理配置提水设备。
在利用地下水打井灌溉的地区,把离村较近的机井加以改造实现一井两用,有条件村屯要在村内宽敞的地方打消防专用加水机井,并设置潜水泵,在农村人饮改造工程建设中,要预留出专供消防加水管口;针对消防车难以靠近自然水源加水实际情况,消防车配备远程高压注水“手抬机动水泵”。
2.6 加强村屯内道路治理加快乡镇消防基础道路建设,几年来在国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农村道路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有的县至乡镇至村屯多为三级公路,路面不宽,质量不高,负重能力较低,个别地区还人为的设置限宽、限高、限重路障,大型消防车难以通过。
加快城镇化建设“道路”先行,加快乡镇至村硬化路面建设,暂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沙石路面要加强管护,确保道路平坦宽畅,对人为的设置路障要拆除,政策允许必须设置的,要做到管理者和消防车一把钥匙,确保消防车道路畅通无阻。
目前村村通公路建设发展很快,硬质路面大部分已修到村头。
但很多村内仍然是过去历史土路,一遇雨雪天气人难走车难进,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街道未按规范整改狭窄弯曲。
在新农村项目建设中的泥草房改、路改、扶贫解困、饮水、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多项工程,要按照消防规范要求,把农村消防通道共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