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手书汉字题词

合集下载

「甘」之若饴——第四届中国对联甘棠奖十佳联作书法欣赏

「甘」之若饴——第四届中国对联甘棠奖十佳联作书法欣赏

第四届中国对联甘棠奖全部奖项日前已经揭晓。

按照前三届的惯例,十佳联作都会邀请书法家书写出来进行展示。

本届甘棠奖,我们与甘肃楹联书画院进行合作,由他们推荐了十位优秀的书法家来书写十佳联作。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联作与书法珠联璧合的美。

01关龙逄墓(陈菁楠)剖忠肝难济乱时,看坟草怒生,犹向天心申旧谏;开此道岂期来者,听野风如咽,为悲地下有新逢。

书法作者:薛渊,中国楹联学会顾问,甘肃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甘肃楹联书画院院长。

02题鼎(康黎明)自禹王铸九牧金载以山河,楚问周迁,谋国竞相争重器;循古礼记千秋盛祭之天地,旌功铭德,怀民从不许轻言。

书法作者:秦文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三届理事,甘肃楹联书画院副院长。

03偶题(何智勇)破心中贼;作物外游。

书法作者:秋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甘肃省楹联学会顾问。

04阮籍(邓涛)世路是穷途,且饮且吟且哭,行非有法,道贵无名,不必将红尘诱我;帝乡岂乐土,须痴须慎须酣,竖子鸢飞,才人豹隐,何妨以白眼观之。

书法作者:李白成,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甘南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05夜读偶题(张潞)白日为稻粱谋,惟长夜可亲,四壁闲书皆故友;红尘还儿女债,赊片时属我,一轮明月满西楼。

书法作者:童定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金石篆刻研究院院长。

薛时雨重修醉翁亭(王丹)勋名志趣,异代相仍,壮此亭以经济文章,必曰风人,必曰贤太守;山水楼台,劫余再造,与众宾话兴亡治乱,宁为独醒,宁为天下忧。

书法作者:曹兴章,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甘肃楹联书画院秘书长。

陈三立(温本理)论材特济时,倘无谭组庵几人,徐研甫几人,斯世几人堪伯仲;绝食终全节,若比周条侯五日,谢参军五日,公之五日例艰难。

书法作者:宗孝祖,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甘肃楹联书画院副院长,兰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08圆(刘葆华)不知所始,未知所终,恒持以循环,自无穷尽;天道亦遵,人道亦守,唯藏之棱角,乃得浑融。

郭之欣【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三行先生翰墨因缘作品欣赏

郭之欣【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三行先生翰墨因缘作品欣赏

郭之欣【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三行先生翰墨因
缘作品欣赏
岁次癸酉年榴月
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毘陵郭之欣书
书者:
郭之欣先生,江苏常州书法家。

资料待查。

***【新闻转载】1997年4月,常州海粟大师碑亭圆满落成。

碑亭以海粟大师的字“季芳”命名,由我国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老先生题写,
亭中石柱正面刻有海老百岁寿辰时所作,由中国书协主席沈鹏题写的一幅对联《遍历五大洲四海风云,横跨三世纪百年沧桑》,石柱的后侧是海老学生朱屺瞻老人为海老题写的长联《昔日鹏翼扶摇刘朗年少丹青染出新天地,而今斗柄折损海翁已去江山顿失老画魂》,碑文的黑底金字,经市政府审核通过,由书法家郭之欣书写。

中国牌匾网:当代名家书法题字匾额欣赏(九)

中国牌匾网:当代名家书法题字匾额欣赏(九)

中国牌匾网:当代名家书法题字匾额欣赏(九)本页展示王镛题字“锦昌画馆”,王尔玺题字“蕉绿轩”,尉天池题字“春晖楼”,魏启后题字“砾源讲社”,魏宇平题字“老重庆画坊”,文怀沙题字“大雄宝殿”,乌兰夫题字“神州胜景”,吴乃光题字陈宝琛故居“琼林人瑞”,吴蓬题字“大明寺素斋”,吴振立题字绮园“小隐亭”,吴祖光题字“乐海轩”,吴作人题字“北京画店”,“李苦禅纪念馆”,蓬莱阁"登阁成仙",济南大明湖王雪涛纪念馆“无陋山庄”等。

【锦昌画馆】:商号牌匾,王镛题字。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

1948年生于北京,太原人。

1979年考取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1981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沧浪书社社员。

【蕉绿轩】商号牌匾,王尔玺题字。

王尔玺,《新星》杂志、《莽原》杂志主编,河南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第二届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

中国诗歌学会第一届理事。

【春晖楼】名胜匾额,位于苏州木渎虹饮山房,尉天池题字。

虹饮山房,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古镇山塘街,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乾隆下江南每游木渎,必先在此弃舟登岸,入园游历。

因而,当地都习惯称虹饮山房为乾隆的民间行宫。

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也都曾数次下榻于此,留下了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他园林。

清末,小隐园部分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故居。

尉天池(1936.4-)安徽省砀山县人。

曾任日本文部省1986年度特聘书法教授,执教于国立爱知教育大学书法系。

1985年起,任硕士学位书法研究生导师、日本书法留学生导师。

民国珂罗版碑帖(民国大佬们玩的碑帖)

民国珂罗版碑帖(民国大佬们玩的碑帖)

民国珂罗版碑帖(民国大佬们玩的碑帖)艺度艺度现如今,说到书画碑帖,人们往往会更加看重前者,毕竟墨迹真迹嘛,但是吴湖帆肯定不认同这种判断,他最为熟知的斋号有“四欧堂”“梅影书屋”“丑簃”等。

这几个斋号涉及到他的七件藏品。

《四欧宝笈》《常丑奴墓志》还有一件绘画,一件宋刻古籍。

如“梅影书屋”的名字,据吴湖帆的孙辈讲,来自当年潘静淑陪嫁带来的宋人汤淑雅《梅花双爵图》和宋刻印版《梅花喜神谱》。

宋刻印版《梅花喜神谱》当时顶级的藏家收购到心仪的碑帖,往往会对其进行一番全新的“改造”。

至于“改造”的效果,就是藏家财力与品位的综合体现。

所以,金石文化从来就不止于碑帖本身,得配上历代藏家的不断加持,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其中,玩儿成典范的当属龚心钊和吴湖帆。

1.龚心钊与宋拓九成宫1934年农历腊月二十五,龚心钊经北京庆云堂张彦生介绍,以6000大洋高价又购藏一本宋拓《九成宫》。

先付3000元,尾款在1935年农历二月初十左右付清。

此账单被龚心钊装裱进册页里这件拓本是难得的宋拓宋装本,到了龚心钊手上,他又进行了一番精心改装。

但是他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量保持原件风貌。

如原书封面、封底的面料用的是缂丝,虽然多有磨损,但重装时只用包角的余料略做补缀,基本保存了宋代缂丝的原貌。

碑文四边的旧装宋纸都予以保留,不作更新。

即便是校碑记录,也是另纸抄写,贴裱在拓片上。

原书的背页因为年久脱落,重装时也是修旧如旧,用了储蓄的宋软黄纸、贵州楮皮纸各一层进行了加褙。

这些操作他都记录下来贴裱在册页后面。

从记录中可知,为了装好这部书,龚心钊特地把北京的名工王仪堂招来了上海,完工之后,想必龚心钊非常满意,特别让王仪堂题写了一张名条,粘于书背。

旧时,这种装裱工作的师傅基本上不会留下姓名,这也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褒奖。

所有程序走完后,他再拍照”观碑图“留念,并将照片装潢入册。

最后加固旧装的明代提花缎如意纹四合函套,再包以柔软坚韧的鹿皮。

一套操作干净利落,对藏品来说是锦上添花。

行书字诗句

行书字诗句

行书字诗句1.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

——李峤《汾阴行》2.古今书法不可数,犹有字本存于经。

——曾巩《奉和滁州九咏九首·琅琊泉石篆》3.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鰌蛇结。

——孔武仲《观锺离中散草书帖》4.青衫志国繼高唱,首论书法词逾新。

——强至《和楼志国范君武读胡尉临安所获颜鲁公书断碑》5.大令书法美少年,玉函金签随飞烟。

——白珽《题王大令保母帖》6.百年书法里,万事酒杯中。

——麻革《赠王明伯》7.知君新得草书法,旋卷碧云供小牋。

——黄庭坚《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芭蕉》8.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

——陆游《晨起·老病少睡眠》9.苏公书法自颜行,犹谓蔡公居第一。

——赵蕃《观徐复州家书画七首·苏公书法自颜行》10.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苏轼《和子由论书》11.画沙无地觅锥锋,点勘永和书法同。

——黄庭坚《吉老两和示戏答》12.石君得书法,弄笔岁月久。

——苏辙《石苍舒醉墨堂》13.丹青自比董北苑,书法兼工王右军。

——张羽《赵魏公竹枝歌》14.巨然画与书法同,纵笔所至生秋风。

——刘炳《题方壶画为斯贞侄赋》15.内中书法人间别,寿字能兼数字长。

——张元凯《西苑宫词二十四首·颂美扬休锦绣香》16.偶遗书法呼儿子,未定诗篇诣孺人。

——葛一龙《柬凡夫》17.更嗟书法开元坏,不易肩吾字字求。

——魏了翁《肩吾生日三绝句·世历嬴刘周典尽》18.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魏了翁《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19.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魏了翁《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20.苍籀书法祖,斯冰篆家豪。

——文天祥《赠刊图书萧文彬》21.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周必大《送张端明赴召·心正能教笔不欹》22.太史藏书法,门生助紼讴。

——宋庠《赠司徒兼侍中宋宣献挽词四首·舛运明生疾》23.君不见温公崇福十五年,上下千载书法岩。

名家与无名小卒招牌匾额对比看看谁最具广而告知一目了然的功力

名家与无名小卒招牌匾额对比看看谁最具广而告知一目了然的功力

名家与无名小卒招牌匾额对比看看谁最具广而告知一目了然的功力名家与无名小卒招牌匾额对比看看谁最具广而告知一目了然的功力名家斋号为什么火我作个形神对比不许吹黑哨临摹大多是学习状貌对比是摆渡灵魂出口部分斋号成交记录李可染行草书《九藤书屋》成交价:391万元第三个字是“书”字还是“香”?我看不懂!钟国康行草书............................................................................................名家斋号为什么这么火我作个形神对比不许吹黑哨乎钟国康/文临摹大多是学习状貌,对比是摆渡灵魂出口。

我看了无坡轩主发来“名家斋号为什么这么火?”这一个“火”字,却让我点开看开去了。

“名家斋号已经大热,藏家对于斋号的热衷度持续上升。

2015年某拍卖公司春拍,李可染《九藤书屋》四字为代表,成交价高达391万元,名副其实的“一字百万金”。

去年,伊秉绶《遂性草堂》创造了斋号拍卖的最高价纪录,估价仅为80-120万元,但最终成交价高达2300万元。

”“九藤书屋”四字,那个神似“香”字的“书”字,怎么拍卖得近“百万元”一个字。

曾国藩的“看云归岫草堂”六字,那个神似“雪”和“靈”字的“雲”字,就这“六个字”怎么拍得490万元。

见这天价匾额,心窃爱慕,我真想刻意效之,先生较我聪慧在前,这“前辙可鉴”,我不“鉴”,许不真成了“前车之鉴”了吗?等我失败了,许不已迟了吗?这使我不致于屡免于失败,我得向前辈们学习,前辈前车有辙可鉴也,我这后学,许不易学了吗?怎个学?用比较法呗,怎个比较法?朋友说:“人楷书你楷书,人行书你行书,人篆书你篆书,人隶书你隶书,人草书你草书呗。

”这“前鉴既明,后復申之。

”一比较,一对比;一比一较,两幅字,神韵其下的我,不就找到差距了吗,这其中“形似”还是“神似”?我自己就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神似胜于形似,求形似佬,此谓初学者与要求不高者之行为。

孔庙各题字释义

孔庙各题字释义

孔庙各题字释义1、万仞宫墙清乾隆皇帝手书。

位于孔庙外大门(也是明清时期曲阜县城的正南门)之上。

明嘉靖年间重建曲阜新城,山东巡抚胡缵宗题写了“仰圣门”三字,刻成石额镶上,以表达对孔子的赞扬和尊敬。

清乾隆十三年,皇帝亲谒曲阜孔庙祭孔,把原来的匾额换成了自己书写的“万仞宫墙”四字。

万仞宫墙”典出《论语·子张》,孔门弟子子贡赞扬老师学问非自己可比,有“数仞”之高(一仞约相当现在1.6米),后人又增至“万仞”,以称颂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乾隆书写这四字,也是为了显示对孔子的尊崇。

、2、金声玉振坊题于孔庙第一道石坊之上,为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手迹,书体遒劲刚健。

“金声玉振”源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金声”原指我国古代乐器“钟”发出的声音;“玉振”指我国古代乐器“磬”发出的声音。

古代奏乐时以击“钟”为始,击“磬”为终,“金声”和“玉振”代表了奏乐的全过程。

孟子以此为喻,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尽善尽美的意思。

3、棂星门位于金声玉振坊之后,牌坊式建筑,中阳刻“棂星门”三字,又刻玉玺方印,系乾隆皇帝手书。

棂星,即灵星,是古代所谓“文星”,“主得士之庆”,凡祭天先祭灵星。

此坊以此命名,是把孔子比作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星”,尊孔如尊天。

4、太和元气坊题于孔庙第三道石坊之上,为明代进士、时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语出《易传》“保和大和,乃利贞”,古代“太”“大”相通,“太和”即“大和”。

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太和》称“太和所谓道”,是“气”的变化或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

“元气”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是生长万物的根本。

“太和元气”被用来比喻孔子之道,能使人类思想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5、至圣庙坊位于太和元气坊之后,原为“宣圣庙”,清雍正七年改为“至圣庙”。

“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用“至圣”来称谓孔子,是后人崇儒尊孔的典型表现。

《清代詩文集彙編》分冊目錄

《清代詩文集彙編》分冊目錄

《清代詩文集彙編》目錄1.林茂之詩選二卷林古度撰王士禛選康熙新城王氏刻本2.林茂之文草一卷賦草一卷林古度撰崇禎刻本無錫3.牧齋初學集一百十卷錢謙益撰崇禎十六年海雲瞿氏刻本續修集部第1391冊4.牧齋有學集五十一卷錢謙益撰康熙金匱山房刻本5.投筆集箋註二卷錢謙益撰錢曾注宣統二年順德鄧氏風雨樓鉛印本續修集部第1391冊6.牧齋外集二十五卷錢謙益撰清抄本丁祖蔭校並跋上海7.戊寅草一卷柳如是撰崇禎刻本浙江8.湖上草一卷柳如是撰明末刻本浙江9.我聞室剩稿二卷附錄二卷柳如是撰清抄本上海10.河東君尺牘一卷柳如是撰明末刻本王國維跋浙江11.徐巨源先生榆墩集(詩二卷文三卷榆溪詩鈔二卷榆溪逸詩二卷榆溪逸稿八卷)徐世溥撰康熙三十年商丘宋犖刻本12.夏峯先生集十四卷首一卷補遺二卷孫奇逢撰康熙刻本南京道光二十五年大梁書院刻本續修集部第1391-92冊13.蒼雪大師南來堂詩集四卷補編四卷附錄四卷釋讀徹撰民國二十九年上海王氏鉛印本14.尊水園集畧十二卷補遺二卷盧世氵隺撰順治十七年見賓堂刻本人大48/306北大續修集部第1392冊15.張待軒先生遺集十二卷張次仲撰康熙刻本國家(與四庫著錄八卷本異末二卷多記清初人物)16.石臼前集九卷後集七卷邢昉撰康熙四十三年刻本人大417/205科學17.吟紅集三十卷王端淑撰康熙刻本湖南18.拙存堂逸稿十卷冒起宗撰順治刻本上海拙存堂逸稿五卷(詩四卷尺牘一卷)明刻本19.揭蒿庵先生文集八卷附錄一卷詩集七卷遺集三卷附錄一卷揭重熙撰乾隆二十七年刻本20.懼庵擬存不分卷黃鼎象撰稿本歷史所21.擬山園選集八十一卷王鐸撰清刻本國家22.秀巌集三十一卷胡世安撰康熙三十四年胡蔚先修補本23.王煙客先生集十卷王時敏撰民國五年上海蘇新書社鉛印本24.寒香館遺稿十卷辛陞撰民國五年活字印本人大北大25.墨庵遺稿十卷馮舒撰康熙刻本文學所民國童初仙館鉛印常熟二馮先生集本(多附錄一卷)26.金文通公詩集六卷疏草六卷外集八卷金之俊撰康熙二十五年懷天堂刻本上海續修集部第1392-93冊27.金文通公集文二十卷奏疏七卷金之俊撰康熙二十五年懷天堂刻本續修集部第1392-93冊28.擔當遺詩八卷釋普荷(擔當俗名唐泰字大來)撰民國三年雲南雲南省圖書館刻雲南叢書本29.朱滄起先生詩文集五種(硯盧詩峪園近草排青樓詩草碑版文集歸田尺牘)朱之俊撰民國二十年汾陽公立圖書館鉛印本30.晚宜樓集不分卷毛瑩撰清抄本31.遡園文集四卷杜少陵秋興八首偶論一卷賈開宗撰康熙六年刻本南京道光八年賈洪信刻本人大32.石園全集二十三種三十卷李元鼎朱中楣撰康熙四十二年香雪堂刻本33.柴村全集十九卷邱志廣撰雍正四年刻本34.益樓集四卷鄭二陽撰康熙三十二年世清堂刻本科學35.何陋居集三卷方拱乾撰康熙刻本復旦36.蕭雲從遺詩一卷蕭雲從撰黃鉞輯咸豐九年至同治二年蕪湖許氏刻壹齋全集之蕭山二老遺詩合編本37.山翁禪師百城集三十集釋道忞撰康熙十四年刻本國家38.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六卷釋道忞撰真樸編民國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抄本39.紫峰集十四卷杜越撰康熙十三年刻本科學40.宿堂留書二卷鴻桷集二卷恒山存稿二卷陳弘緒撰清孫玫刻陳士業全集六種本41.芑山文集三十三卷張自烈撰清初刻本國家42.張子文粃十八卷詩粃五卷張岱撰稿本國家瑯嬛文集六卷清刻本43.天愚先生詩集六卷文集八卷別集四卷詩鈔八卷文鈔八卷謝泰宗撰康熙五十四年謝緒欽等刻本南京118221天愚山人詩集十二卷文集十六卷光緒六年靈蕤館刻本人大北大44.不得已集四卷李獻箴撰民國七年木活字印本45.寶綸堂集十卷拾遺一卷陳洪綬撰康熙刻本南開光緒十四年會稽董氏取斯堂木活字本人大北大46.和古人詩一卷和今人詩一卷和友人詩一卷野外詩一卷毛晉撰民國五年常熟丁氏刻虞山叢刻十四種本47.四照堂集十六卷(文集十二卷詩集四卷)王猷定撰民國十二年南昌退廬刻豫章叢書本48.雪堂文集二十八卷熊文舉撰康熙刻本四川49.丁野鶴集十九卷丁耀亢撰清初刻本國家参照清初刻丁野鶴集八種(逍遙游二卷陸舫詩草五卷椒丘詩二卷丁野鶴先生遺稿三卷家政須知一卷)本存目集部第235冊50.保閒堂集二十六卷趙士春撰康熙刻本原缺卷二十六國家二十四卷光緒九年八世孫趙宗耀木活字本51.魚山剩稿八卷熊開元撰康熙刻本上海北大52.張縉彥詩集張縉彥撰黃裳先生藏本53.依水園文集四卷張縉彥撰順治十二年刻本國家54.東園詩集五卷黃圖安撰順治十二年刻本首都55.釣璜堂存稿二十卷交行摘稿一卷徐闇公先生遺文一卷年譜一卷年譜附錄一卷徐孚遠撰民國十五年上海王植善金山姚光懷舊廔校刻懷舊樓叢書本人大北大56.桴庵詩集五卷薛所蘊撰順治十二年刻本國家存目集部第197冊57.天一閣集九卷(試秦詩紀二卷潞公詩選二卷越吟三卷七松逰一卷重訂閨麗譜一卷)范光文撰康熙刻本復旦58.澹友軒文集十六卷薛所蘊撰順治十六年刻本59.舜水先生文集三十八卷附錄一卷朱之瑜撰日本享保五年書林茨城多左衛門刻本60.石雲居詩集七卷詞一卷陳名夏撰清初刻本國家存目集部第201冊61.石雲居文集十五卷陳名夏撰順治刻本科學62.敬脩堂釣業一卷查繼佐撰光緒六年會稽趙氏刻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本63.敬修堂詩後甲集不分卷查繼佐撰清抄本國家上海抄本華東師大64.東山遺集二卷查繼佐撰民國十一年上海古書流通處影印古書叢刊本(丁集)65.粵遊雜詠不分卷查繼佐撰稿本國家66.曹司馬集六卷曹孝廉文稿一卷曹燁曹應鶴撰康熙刻本國家67.秋水集十六卷馮如京撰乾隆五年武林雁門馮氏刻本68.耿庵詩稿不分卷金俊明撰稿本臺北中央圖書館69.青箱堂詩文集(詩三十三卷文十二卷文續刻一卷自訂年譜一卷)王崇簡撰康熙二十八年刻本人大北大70.雁樓集二十五卷徐士俊撰康熙刻本國家71.寒支初集十卷二集六卷並卷首李世熊撰李向旻編康熙四十三年檀河精舍刻本72.悟香集三十卷陸寶撰清初刻本(缺卷四至六、十至十二、十九至二十一)73.用六集十二卷刁包撰康熙三年漢陽熊仲龍刻本74.留耕堂詩集一卷殷岳撰光緒五至十三年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本75.頤庵集二卷王弘祚撰康熙十年刻本北京市文物局76.白耷山人詩十卷文二卷閻爾梅撰康熙豹韋堂刻本天津Z14續修集部第1394冊光緒十九年臨川桂氏刻徐州二遺民集二種民國二年修補本77.西廬文集四卷補錄四卷張雋撰宣統二年上海國學扶輪社鉛印本人大北大78.鷇音草三卷王文奎撰康熙元年刻本79.鈍吟全集二十一卷馮班撰康熙四十五年益都趙執信刻本80.乾初道人集四十九卷陳確撰清何氏惜道味齋抄本南京乾初先生文鈔二卷遺詩一卷光緒十三年海昌羊氏刻本人大北大KG/4-021481.青溪遺稿二十八卷程正揆撰康熙天咫閣刻本82.金陵古跡詩不分卷周在浚撰清初刻本南京83.四照堂詩集十一卷樂府詩二卷詩餘一卷時曲一卷盧綋撰康熙六年刻本84.四照堂文集三十五卷盧綋撰汲古閣刻本南京85.張子詩選不分卷張蓋撰光緒七年江陰夏氏刻本86.定園詩集不分卷定園文集不分卷戴明說撰康熙平山在東閣刻本87.浮雲集十二卷陳之遴撰康熙刻本國家鉛印本88.青嚴集十二卷許楚撰康熙白華堂刻本89.蕭然吟二卷程邃撰順治刻本上海90.愚庵小集十五卷朱鶴齡撰康熙十年松陵朱氏刻本91.水田居存詩三卷賀貽孫撰咸豊三年敕書樓刻水田居叢書本92.水田居文集五卷賀貽孫撰道光二十六年至同治九年間敕書樓刻水田居叢書本193.了庵詩集二十卷像讚一卷文集十五卷王岱撰乾隆十二年刻本科學94.東谷集七種(東谷集詩二十卷續刻詩二卷文八卷續刻文四卷歸庸詩錄四卷文錄四卷桑榆集詩三卷文三卷學言三卷)白胤謙撰順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年刻本存目集部第204冊95.立命堂二集十三卷嵇宗孟撰康熙刻本鄧之誠原藏可能已歸文物出版社孟憲鈞96.築善堂文集十卷傅振鐸撰順治十一年刻本97.忠孝堂文集一卷吳六奇撰清抄本98.石庄先生詩集(檄逰草一卷菊佳軒詩十一卷青玉軒詩七卷頤志堂詩一卷.)胡承諾撰民國五年沈觀齋刻本99.海右陳人集二卷程先貞撰康熙刻本100.大愚集二十七卷附序及尺牘王鑨撰順治十年孟津王氏刻本101.霜紅龕集四十卷附錄三卷年譜一卷傅山撰宣統三年山陽丁氏刻本續修集部第1395-96冊102.内省齋文集三十二卷湯來賀撰康熙内省齋刻本103.柴村詩集五卷釋傳遐撰民國十一年刻本南京104.蓼齋集四十七卷後集五卷李雯撰清初刻本105.湘帆堂集二十六卷傅占衡撰康熙六十一年木活字印本106.沉吟樓詩選一卷金人瑞撰清鈔本南京文學所(一九七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07.四思堂文集八卷傅維鱗撰康熙十七年刻本文學所存目集部第213-4冊108.讀史亭詩集十六卷彭而述撰清康熙五十年刻本109.敬亭集十卷附年譜補遺一卷附錄一卷姜埰撰康熙刻本110.袚園集九卷梁清遠撰康熙二十七年刻本111.瞎堂詩集二十卷首一卷釋函昰撰清刻本人大4171/1052北大112.孑遺集不分卷馬世傑撰抄本首都113.匪棘堂集十二卷范士楫撰康熙刻本國家114.屺思堂文集八卷詩集不分卷劉子壯撰康熙二十五年刻本115.匡菴詩前集六卷京稿詩集六卷文集十二卷馬世俊撰康熙馬容刻本上海匡菴詩集六卷前集六卷光緒二十一年溧陽馬氏木活字本116.恥躬堂文集二十卷王命岳撰康熙三十年刻本117.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補遺一卷世系一卷年譜四卷吳偉業撰宣統三年武進董氏誦芬室刻本續修集部第1396冊118.學易菴詩集八卷趙賓撰康熙二十四年刻本119.林屋詩集九卷鄧旭撰道光三年刻本120.佳山堂詩集十卷二集九卷馮溥撰康熙十九年古吳朱氏刻本人大4171/495北大存目集部第215冊121.戇叟詩鈔四卷補遺二卷紀映鍾撰光緒三十一年江寧傅氏刻本122.尹蓂階稿一卷尹明廷撰嘉慶江都秦氏石研齋刻國初十六家精選本123.海沂詩集二十卷附绿窗詩草紀略宋之韓撰嘉慶二十五年海沂宋氏刻本124.清貽堂存稿四卷王益朋撰咸豐六年刻繡水王氏家藏集本125.笠翁一家言全集二十八卷李漁撰康熙十七年翼聖堂刻本人大48/402-1北大126.涉園集二十七卷嚴正矩撰康熙刻本國家127.虎溪漁叟集十八卷劉命清撰康熙三十五年臨川劉氏刻本存目集部第209冊128.恥躬堂詩文鈔二十六卷彭士望撰咸豐二年刻本首都樹廬文抄十卷道光四年寗都彭氏冠石山房刻本附彭躬安先生傳陸麟書纂129.竹笑軒詩鈔一卷李因(女)撰鈔本(彩掃彩印)130.留素堂文集十卷蔣薰撰清初刻本131.南雷詩曆五卷黃宗羲撰康熙乾隆間刻本續修集部第1397冊132.南雷文案十卷外卷一卷吾悔集一卷撰杖集一卷劉子行狀二卷黃宗羲撰康熙刻本國家192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四部叢刊本不要所附學箕初稿二卷黃百家撰133.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後集四卷黃宗羲撰康熙二十七年刻本南京科學國家續修集部第1397冊存目集部第205冊134.南雷文定三集三卷附一卷黃宗羲撰康熙刻本科學續修集部第1397冊135.南雷文定四集四卷黃宗羲撰康熙楊開沅刻本續修集部第1397冊136.南雷文定五集三卷附一卷黃宗羲撰乾隆二十六年刻本南京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續修集部第1397冊民國二十四年林氏木活字印本137.南雷餘集一卷黃宗羲撰宣統順德鄧氏鉛印風雨樓叢書二十三種本138.大兗集五卷夕公詩選一卷錢龍惕撰民國八年活字印本天津S2576139.晦村初集四卷石龐撰康熙三十五年刻本140.河濱遺書抄六卷河濱詩選十卷河濱文選十卷附河濱賦選一卷李楷撰同治九至十年刻本141.千山詩集二十卷首一卷補遺一卷釋函可撰康熙四十二年刻本續修集部第1398冊142.浮山集十四卷(前集十卷後編二卷別集二卷)方以智撰康熙此藏軒刻本湖北續修集部第1398冊143.桴亭先生詩集十卷陸世儀撰蘇加玉校刻本南京144.桴亭先生文集六卷補遺一卷陸世儀撰光緒二十五年太倉唐受祺京師刻陸桴亭先生遺書本續修集部1398冊145.桴亭先生集外文不分卷附陸桴亭先生傳從祀錄陸世儀撰民國十六年刻本146.楊園先生詩文二十四卷張履祥撰同治十年江蘇書局刻重訂楊園先生全集本首都北師大續修集部第1399冊147.夏爲堂詩略刻十一卷黃周星撰順治十三年刻本南京博148.徐詩二卷徐夜撰王士禛選清刻漁洋山人著述本9149.變雅堂遺集文八卷詩十卷附錄二卷杜濬撰光緒二十年黃岡沈氏刻本續修集部第1394冊150.巢民詩集六卷文集七卷冒襄撰康熙刻補刻增修本國家續修集部第1399冊151.鄭長公確園集四卷鄭藩撰乾隆三十三年鄭氏世德堂刻本152.南山堂詩集十九卷吳景旭撰康熙刻本科學153.栖雲閣詩十六卷拾遺三卷高珩撰乾隆刻本154.竹雲堂稿十二卷沈宜撰光緒二十一年木活字印本155.誠正齋文集八卷上官鉝撰康熙二十二年冀城上官氏刻本存目集部第202冊156.艾陵文鈔十六卷雷士俊撰康熙十六年莘樂草堂刻本157.嵞山集十二卷續集四卷再續集五卷方文撰康熙二十八年王概刻本續修集部第1400冊158.賴古堂全集二十四卷附錄一卷周亮工撰康熙十四年周在浚刻本續修集部第1400冊159.蒿庵集三卷附錄張爾岐撰乾隆四十一年刻本160.七頌堂詩集九卷別集一卷詩餘一卷文集四卷尺牘一卷劉體仁撰康熙十七年刻本科學161.愛日堂全集十一卷(文集八卷詩集二卷外集一卷)孫宗彜撰乾隆三十五年刻本162.藏山閣詩存十四卷文存六卷田間尺牘四卷錢澄之撰光緒三十四年刻龍潭室叢書本科學續修集部第1400-01冊163.田間集五十八卷錢澄之撰康熙刻本清華續修集部第1401冊164.九誥堂集三十六卷徐增撰清抄本湖北165.歸玄恭遺著一卷詩鈔一卷歸莊撰民國十二年上海中華書局鉛印本人大北大續修集部第1401冊166.山遊詩一卷恒軒詩一卷歸莊撰康熙刻本國家續修集部第1401冊167.孫文定公集六種(沚亭删定文集二卷沚亭自刪詩一卷琴譜指法省文不分卷漢史億二卷顏山雜記四卷南征紀略二卷)孫廷銓撰康熙刻本168.程昆侖先生詩文合集九卷程康莊撰康熙刻本首師大自課堂文一卷詩選一卷詩餘一卷民國二十五年鉛印山右叢書初編本169.西北之文十二卷(原缺卷十二)畢振姬撰民國二十五年鉛印山右叢書初編本170.亭林詩五卷顧炎武撰吳江潘氏遂初堂刻亭林遺書本續修集部第1402冊171.亭林文集六卷餘集一卷顧炎武撰乾隆三十八年山隱居刻本172.蔣山傭殘稿三卷附熹廟諒陰記事一卷顧炎武撰尚志堂抄本173.謙齋遺集十二卷首一卷詩集八卷首一卷蔡仲光撰咸豐三年蔡應鳳刻本人大北大174.道山堂集十一卷陳軾撰康熙刻本復旦存目集部第201冊175.黃山詩留十六卷法若真撰康熙三十五年刻本存目集部第212冊176.鐵堂詩草二卷許珌撰乾隆五十年蘭山書院刻本國家天海山人詩鈔不分卷稿本177.安雅堂集(詩不分卷文集二卷重刻文集二卷書啓一卷未刻稿八卷入蜀集二卷二鄉亭詞三卷)宋琬撰順治十七年至乾隆三十一年刻本178.中州草堂遺集二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陳子升撰清詩雪軒刻本179.邱邦士文集十八卷邱維屏撰康熙五十八年刻本國家光緒元年一家山房刻本180.徧行堂集四十九卷續集十六卷釋澹歸撰康熙十五年刻本國家181.清摫堂近詩六卷傅扆撰清抄本山東182.靜惕堂詩集四十四卷曹溶撰雍正三年李維鈞刻本人大4171/639北大存目集部第198冊183.靜惕堂詞不分卷曹溶撰康熙四十六年朱丕戭刻本184.織齋文集八卷李煥章撰光緒十三年尚志堂刻本185.龍性堂詩集二卷葉矯然撰康熙二十年至乾隆四十年刻本186.東溟集二卷燕唳篇一卷葉矯然撰康熙五十年刻本福建187.陸吳州集不分卷陸舜撰康熙十五年陸氏雙虹堂刻本科學188.養素堂文集十二卷王骘撰王善塏輯清王氏刻義圃傳家集本附錄大司農王公年譜周清原編189.膽餘軒集不分卷孫光祀撰康熙三十五年刻本人大48/254190.鶴靜堂集十九卷周茂源撰康熙天馬山房刻本國家存目集部第219冊191.梅谿文集六卷方都秦撰康熙二十年刻本192.與袁堂集十四卷(詩集十卷文集四卷)陳殿桂撰康熙四十六年刻本193.夏爲堂別集二卷黃周星撰康熙刻本國家194.定山堂詩集四十三卷詩餘四卷龔鼎孳撰康熙十五年吳興祚刻本續修集部第1402-03冊195.定山堂古文小品二卷龔鼎孳撰康熙五十三年龔志說刻本科學續修集部第1403冊196.茗齋集二十三卷附明詩鈔九卷彭孫貽撰民國二十三年上海涵芬樓影印本197.謝程山集十八卷首一卷附錄三卷謝文洊撰乾隆刻本四川華東師大198.東岡詩鈔一卷補遺一卷文鈔一卷周肇撰抄本上海東岡文稿不分卷抄本文學所199.潛齋文集十六卷應撝謙撰康熙五十年刻本國家200.叢桂軒近集十卷姚祖振撰康熙刻本201.五公山人集十六卷王餘佑撰康熙三十四年刻本存目集部第207冊202.丹林集六卷附錄一卷蕭家芝撰康熙二十七年河内蕭氏刻本203.和敬堂全集(文部十六卷詩部二十八卷)黃晉良撰康熙四十九年閩中黃氏刻本204.東渚詩集十六卷梅枝鳳撰康熙二十一年滿德樓刻本205.種書堂遺稿三卷題畫詩二卷查士標撰康熙四十三年查氏種德堂刻本國家206.澹寧齋詩草不分卷阿爾粺撰清抄本207.虞圃山人文集十卷虞圃詩集八卷吳甫撰康熙吳氏刻本208.後村詩集四卷喻指撰咸豐元年刻本天津P24418209.後村文鈔二卷喻指撰咸豐二年清溪書堂刻本210.真山人集四卷後集四卷李昌祚撰康熙七年刻本科學211.省軒文鈔十二卷外集一卷柴紹炳撰康熙刻本上海存目集部第210冊212.兼濟堂詩集八卷文集二十四卷魏裔介撰康熙三十九年栢鄉魏氏刻本213.味外軒詩輯不分卷余懷撰康爵輯抄本南京清抄本上海214.玉琴齋詞余懷撰民國十七年南京國學圖書館影印本215.舟車集二十卷後集十卷集唐一卷陶季撰康熙刻本216.鶴嶺山人詩集十六卷王澤弘撰康熙刻本科學217.龍圖詩集六卷范正脈撰咸豐四年刻本首都218.熊鍾陵無何集十四卷首一卷熊伯龍撰乾隆五十八年刻本219.陸密庵文集二十卷錄餘二卷詩集八卷詩餘四卷陸求可撰康熙二十年閩中王霖刻本存目集部第224冊220.南溪集六卷曹爾堪撰康熙刻本上海221.于清端公集四卷于成龍撰范鄗鼎選定附端公傳墓誌銘范鄗鼎等撰康熙于氏刻本222.東村集十卷附一卷李呈祥撰康熙五十八年儀一堂刻本存目集部第203冊223.寒松堂全集十二卷魏象樞撰康熙四十七年刻本存目集部第213冊224.大觀堂文集二十二卷首一卷余縉撰康熙三十八年余氏刻本225.陸菊隱先生文集十六卷詩集四卷陸元輔撰清抄本上海226.鈍齋詩文選二十八卷方孝標撰抄本詩選二十二卷文學所續修集部第1405冊文選六卷上海227.壯悔堂文集十卷四憶堂詩集六卷侯方域撰順治十一年刻本天津S6781續修集部第1405-06冊228.壯悔堂文集遺稿一卷四憶堂詩集遺稿一卷侯方域撰民國上海中華書局鉛印四部備要本(不要文集十卷詩集六卷)229.縮齋文集一卷黃宗會撰清抄本上海230.林屋詩文稿三十卷宋徵輿撰康熙九年刻本上海231.鳴鳳堂詩集任源祥撰康熙二十六年刻本國家光緒十五年刻本232.鳴鶴堂文集十卷任源祥撰乾隆十一年陽羨任氏刻本233.林確齋文抄一卷林時益撰道光十七年寗都彭氏刻易堂九子文抄本234.陋軒詩十二卷陋軒詩續二卷吳嘉紀撰道光二十年泰州夏氏刻本235.紫雲先生遺稿何汝霖撰清抄本上海236.半可集四卷戴廷栻撰清刻本(四卷本有好几種,需選優)237.金闇齋先生集金敞撰康熙三十九年刻本華東師大光緒二十三年金氏禮耕堂刻先賢金忠潔闇齋兩先生集本238.託素齋文集六卷詩集四卷黎士弘撰清刻本存目集部第223冊239.西堂文集三種二十四卷西堂詩集十二種二十五卷年譜圖詩一卷性理後吟一卷續論語詩一卷艮齋倦稿詩集十一卷文集十五卷尤侗撰康熙刻本参照續修集部第1406-07冊(西堂文集二十四卷詩集三十二卷樂府七卷)240.西山集九卷張能鱗撰康熙十六年古燕張氏刻本241.拂蓮堂集十四卷彭年撰順治十五年刻本文學所242.萊山詩集八卷行狀一卷章金牧撰康熙刻本存目集部第235冊243.使粵草八卷張宸撰雲間張氏抄本(孤本)244.平圃遺稿十四卷張宸撰民國二十八年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抄本(四庫未收此集鄧之誠抄本)245.萼園詩集一卷林堯光撰稿本246.春酒堂文存四卷詩存六卷詩話一卷周容撰外紀一卷馮貞羣輯民國二十一年四明張氏約園刻四明叢書八集本247.施愚山先生學餘文集二十八卷學餘詩集五十卷別集四卷外集二卷年譜四卷施閏章撰康熙四十七年至乾隆間宣城施氏刻施愚山先生全集本248.丁布衣詩鈔一卷丁之賢撰康熙刻二布衣詩抄本(只要丁布衣)249.草香堂集不分卷龔賢撰舊抄本歙縣文化館龔半千詩稿不分卷稿本上海龔賢集抄本上海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祠棣 华手书 汉 字题词
柯棣华手书汉字题词
王 欣
( 华北 军区烈士 陵园 , 河北 石家庄 0 0 5 ) 5 0 1
【 关键词 】 柯棣华 ; 汉字题词 ; 察冀白求恩卫 生学校 晋 【  ̄ ]01 , 摘 -21 年 华北军区烈士陵 园征集到一本原晋察 冀白求恩卫 生学校 三期 学员雪影的毕业纪念册 , 内
[ ]文先 国:如何完善地方基层博物馆的价值体系与 3 《
社会责任 担当平衡》 《 , 国际博物馆) 0 8 ) 0 年特刊。 2 [] 4 陈璐 :英 国博物馆筹钱有道 》《 《 , 公益时报) o 9 2 o 年
9月 2 3日。
源、 用足馆藏资源是必经之路 , 融人现代信息 技术 、变单兵作战为多兵种联合是时代与社
我工作时, 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缺乏 , 癫痫病 次次 向他袭来。 92 l 月 9日, 14 年 2 柯棣华 的癫痫 病剧 烈发 作 , 抢救 无效 , 经 不幸 病逝 。 纪念 册 中柯 棣华 的题 词 时 间 为 14 年 91

枪林弹雨 , 记录下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雪影 去世后 , 纪念册一直 由女儿贺江勇珍藏。 在建 党9 0周年 来 临之 际 , 江勇郑 重地将 母 亲 的 贺 毕业 纪念 册捐 献给 华北 军 区烈士 陵园 。抚摸 着母亲的珍贵遗物 ,老人动情地说 :这本纪 “
胜 ”传 达 出他作 为 国际 主义 战士对 正义 的 中
国人民抗 日 战争的支持和必胜信念 ,鼓舞和
[ 责任编辑 : 成彩虹 ]
( 上接 5 3页 ) , 既 是 对 散 布 在 全 国 2 0 容 这 30 多 个 市 县 的 中小 型博 物 馆 的划 时代 考验 , 也 是 博物 馆人 重新 审视 自我 、 转变 观念 、 提升 服
图一 纪念 册 封 面
212 02 .
柯 手 字题 橡华 书汉 词
矗 _ 麓_ 簟
文字母注上音 , 再反复练习。 由于备课工作量 的增加 , 他不得不天天熬夜加班 , 致使疾病慢 慢 向他 袭来 。
14 年 1月 , 棣 华被 任 命 为 白求 恩 国 91 柯 际 和平 医院第 一 任 院长 。在 担 任 院长 期 间 , 他亲 自做 了大 约 20 00次手术 , 中有数 十次 其
有 国际 主 义 战 士 、 印度 援 华 医疗 队 队 员柯棣 华 大 夫 亲 笔题 写 的 “ 战 必 胜 ” 原 抗 4个 汉 字 题 词 。 这 是 迄 今 发 现 的 唯
一 一
件柯 棣 华 手 书 汉 字遗 物 。
2 1 年 , 迎接 建 党 9 年 , 01 为 0周 华北 军 区
霁 翔局 长谈博 物馆发 展》 《 , 中国文 物报) 0 8年 l 月 l 20 2 2
日。
[ ] 自 :关于博物馆文物资源的几个 问题 》 《 2马 树 《 ,中国 文物报)0 1 8 5日。 20 年 月
务的重大机遇。而这一切都必须紧紧围绕馆
藏 资源 展开 , 以丰 富馆藏 资源 、 所 深研 馆藏 资
残 。长 1 . 2 5厘米 , 95厘米 。封面 为后加 , 宽 .
左 上 方 用 钢 笔斜 书 “ 念 册 ” 纪 3字 , 面 的 字 下 迹 及一 枚红 色方 形 印章 已模 糊不 清 ,唯右 下
角 “ 留 念 ” 竖 书 3字 可 辨 ,左 下 角 横 书 校
“ 9 1 412 ( ” 图一
会 之所 需 , 果 能如此 , 我们 的 中小型博 物 若 则
是起死回生的大手术。同时为了培养八路军 医务人员 ,他还为 白求 恩卫生学校编 写了
10多页 的教学讲 义 《 0 外科 总论 》 。 正 当柯棣 华 以满腔 热情 为 医院 和学校 忘
荡 ” 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 , , 像她的老师柯 棣华 大夫 一样 全心全意为八路军伤病 员服
务。 这本珍 贵 的纪念 册历 经炮 火洗礼 ,穿过
激励着八路军战士 、优秀医务工作者雪影和 她的战友们 , 了他们不怕牺牲 , 给 不畏艰难 、 勇 于战胜 敌人 的无 穷力 量 。 后 , 影 一直在 此 雪
敌 后坚持 工作 , 至抗 战胜 利 。 本纪 念册 一 直 这 直 珍藏 在她 身边 ,伴 随她度 过 了艰 苦 的敌 后 生活 ,更激 励着 她 冲破 E军 最残 酷 的 “ 扫 t 大
敬赠 , 九 四一 ・ ” 图二 )纪念册 中写满 了 一 一 ( 。
白求 恩卫 生 学 校三 期 学 员雪 影 学 成毕 业 、 即
烈士陵园开展了征集革命遗物活动 ,在征集 到的诸多革命文物中,有一本原晋察冀 白求
恩卫 生学 校 三期 学 员 雪影 的毕 业 纪念 册 , 内
将 奔赴晋 察冀 抗 战前线 时老 师和 同学 们为 她

) 封皮 内里糊有 报纸 , 当年 。 为
晋察冀军区的《 抗敌报》 可见纪念册主人对 , 其 珍 爱有加 。翻开封 面 ,扉 页上 印有 医护人 员热情 地 为伤 病员 服务 的 图画 ,上 方 印 “ 纪
念 ・ 给 白校 第 三 期 毕业 学 员 雪影 同志 ” 名 献 ,
字 为手写 ;底 部横 印小 字一行 :冀 中八 分 区 “
念册 曾给 了我 很大 的鼓励 。 捐献 出来 , 希 我 也 望 能感染 更 多的年 轻人 ,让 他们记 住那 段艰
苦 的岁月 和无 数革 命人 的流 血牺牲 。”
1 2 月 8日, 此时正是 “ 团大战 ” 百 结束 后不
久, 日寇 的疯狂 报复接 踵 而至 , 中国抗战进 入 异常艰 难 的历史 阶段 。 棣华 的题 词“ 战必 柯 抗
题 写 的临别 赠言 ,其 中柯棣 华大 夫用 汉字 题
有 国际 主义战 士 、原印度 援华 医疗 队 队员柯 棣 华 大夫 亲笔 题写 的 “ 战必 胜 ” 抗 汉字题 词 。 这本 毕业 纪念 册是 由雪影 的女儿 贺江 勇
老 人捐 献 的。为手 工缝 制பைடு நூலகம், 纸质粗 糙 , 角 略 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