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研究的新进展
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进展

植物生物技术在果树上 的应用。
c t n a d ie t c t n o q a a eis a e r ve e .T e a v n e n i to u t n,s l cin a d b e dn e p e e t d a o n d n i ai fl u t r t e iw d i i f o o vi e r h d a c si n rd ci o ee t n r e i g a r a n e . o r
维普资讯 ຫໍສະໝຸດ 亚 热 带 农 业 研 究
S b r pc l r u t r e e r h u to ia i lue R s a c Ag c
第 4卷 第 2期
20 0 8年 5月
我 国枇 杷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 究进 展
董 燕妮 . 琼仙 , 永 清 邓 王
针对枇杷 的起源问题 , 章恢志等 从 16 90年开始就做 了详尽的调查研究 , 先后对长江流域及其支流 ( 主要是川西大渡河流域 ) 云贵高原 、 、 广东 、 广西和海南 岛进行 了调查 , 在重点地 区进行 了 2— 3次复查 ,
查 阅 了 7个 研 究所 ( 院校 ) 的近千 份标 本 。在调 查川 西大 渡河 中上游 地 区时 , 现 了成 片 的野 生栎 叶枇杷 发
和普通枇杷 , 并在川西大渡河中下游的石棉 、 汉源、 峨边等地发现 了一种枇杷属植物的新类型——大渡河 枇杷。经过分析比较认为, 大渡河枇杷是枇杷的一个新变种 , 系统位置介于栎 叶枇杷和普通枇杷 之间, 其 可能是枇杷的始祖植物。但唐蓓[ 却有不同的看法 , 6 认为普通枇杷、 栎叶枇杷和大渡河枇杷这 3 个分类群
可能 只是种 间杂 种演 化关 系 。至今 , 渡河枇 杷 在枇杷 属植 物 进化 过程 中 的地位 仍不 能确定 , 大 依然 是 争论
枇杷冻害及防范研究进展

植。虽然枇杷树体在 一 8 1 1. ℃时尚无明显冻害,但
花在 一  ̄ 、幼果在 一  ̄时即开始受冻 J 6 C 3 C ,因此 低温冻害给枇杷带来严重 的影 响。20 20 03— 05年 福建枇杷连 续 3年 因遭 受霜冻 减产三 成 以上 。 ” 20 04年 1 1 月 9日至 2月 5日,莆 田市受 4次强冷 空气影响,出现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霜冻、结冰天 气 ,全市枇 杷受冻约 0 9万 h . m ,占种植 面积 的
范研究的进展 ,以期为枇杷生产提供参考。
1 冻害症状
1 1 幼果 .
有降水。江西星子县 20 年底和 20 年初的冻害 05 06 也属此类型 ,雨量偏少,果园土壤干旱,空气湿度 低 ,导致 干冻 发生 J 。
当果园受晴冷气 团控制时 ,夜间地 面辐射强
枇杷幼果受冻后 ,果面茸毛萎蔫 ,有的部分脱 2 2 辐射 冻害 . 落, 使果面透青发亮 ;冻害严重时 ,幼果胚变为灰 黑色或黑褐色且幼果脱落 ;若部分胚冻死,则形成 畸形果 , 且种子在果实 内萌发 ;幼果较大而受冻较
低洼地易积聚冷空气 ,且枇杷秋冬季生长停止
较晚 ,因此建在山麓平坦地或地势低 凹的枇杷园易
受冻害。而处在山头和山脊的枇杷 ,因其两侧空气
易流动 ,一般不会受冻。据来 自日 本的观察 ,枇杷
报道 ,幼龄树花穗死亡重于成年树 。珞璜枇杷 良种 场的幼 龄树 ( 2年生 以下 ) 花穗 平 均 死亡 率达 9 .% ,成年树则 为 8 .%。这 与翁志辉 25 0O 卅的报 道相似 ,翁志辉认为小树的幼果抗寒力较差 ,弱树
3 2 地 形地 貌 .
枇杷树势强弱与冻害有密切 的关系 , 树势强壮 的抗冻能力强 ,反之则弱 川 。在秋季果树生长后 期, 若枇杷生长尚未停止 ,枝条不充实 , 抗低温能 力下降 ,遇低 温受 害程 度加 重。上 一年遭 遇夏、 秋 、冬连续高温 干旱 ,枝 梢生长量小 , 势减弱 , 树 也是造成枇杷受冻 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温多湿地 区,花期若遇连续低温阴雨 ,空气湿度过大 ,枇杷 密生花朵 内水分增多 ,易遭受冻 害。据李英等
枇杷果肉加工制品研究进展

枇杷果肉加工制品研究进展姚晓云刘金江敏岳希洁肖淑媛*(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益阳413055)摘要枇杷果肉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的食品,味道酸甜,营养丰富,既可鲜食也可用于加工。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枇杷果实的功能性价值,由于枇杷的应季产量较高,储存和运输困难,容易腐烂,自然脱落的枇杷腐烂导致果园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同时也导致资源浪费。
因此,对枇杷果肉的深加工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近年来枇杷果肉的功能性成分、枇杷果肉相关食品的研发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枇杷果实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枇杷果肉的新产品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枇杷果肉;功能性成分;加工利用中图分类号TS2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5-0151-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5.03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Processed Products of Loquat PulpYAO Xiaoyun LIU Jin JIANG Min YUE Xijie XIAO Shuyuan*(Yiya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Yiyang Hunan413055)Abstract Loquat pulp is a traditional food with the same origin in medicine and food in our country.It has a sweet and sour taste and is rich in nutrients.It can be eaten both fresh and processed.In recent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opl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ware of the functional value of loquat fruits.Due to the high seasonal yield of loquat,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re difficult,it is easy to rot,and the naturally falling loquat fruits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rchard,which also can lead to a waste of resources.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he deep processing of loquat pulp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This paper reviewed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loquat pulp 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related foods in recent years,and looked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loquat fruit resourc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loquat pulp products.Keywords loquat pulp;functional component;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枇杷,也称为卢橘,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浙江、江苏、广东、陕南等省份,韩国、印度、意大利、澳大利亚和美国均有分布[1]。
枇杷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收 稿 日期 :0 6—0 20 3—2 1
枇杷 、 栗坡 枇杷 、 叶枇 杷 、 越枇 杷 、 江枇杷 、 花枇杷 、 叶枇 杷 、 卵 叶枇杷 、 亚枇 杷 、 花枇杷 、 麻 栎 腾 怒 香 齿 倒 南 大
台湾枇杷 、 椭圆枇杷、 窄叶枇杷 、 小叶枇杷 。中国拥有丰富的枇杷种质资源 , 种类多 , 分布广 , 野生、 半野生 的种系繁多。据 1 5个省( 的不完全统计 , 区) 目前共有枇杷地方品种 、 实生优株和野生资源代表单株 ( 类 型)4 62个 , 中 10个有利用价值 , 枇杷志” 其 4 仅“ 记载 的就达 3 7 ( 9 份 栽培种 39份 、 7 野生及半栽培种 1 8 份) 。我 国在枇杷 的种质资源收集方面已进行大量工作 。17 95年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建 成了国家枇杷资源 圃, 它是我国 3 个 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之一 , 2 目前 已收集并保存有主要枇杷生产 国的 主栽及野生种质资源 20 3 多份 , 其中中国福建种质 17 、 0 份 日本种质 2 O份、 国种质 3 、 美 份 野生种质 1 份、 半野生种质 8份 , 国内外枇杷资源保存最多 的基地。西班牙枇杷 资源 圃建在瓦伦西亚农业研究所 内, 是
Adv n e n t e su e o ua e m p a m a c s i h t di son l q tg r l s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许陶瑜,田洪岭,郭淑红,吴昌娟,裴帅帅,王秋宝,郝耀鹏(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山西汾阳032200)摘要:染色体多倍化是植物进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它参与了许多物种的形成,让物种变得丰富而多彩。
多倍化使很多药用植物细胞和形态巨大化,使代谢产物发生变化;同时带来了抗病性、抗逆性的增强,有着其他育种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尤其药用植物大多以营养器官作为主要收获物,可以充分利用多倍体营养器官巨大化的优点。
多倍体育种是药用植物育种的一条重要途径。
综述了自然界中的药用植物天然多倍体、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拓宽育种途径,为药用植物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用植物;多倍体;育种中图分类号:S567.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21)03-0392-03Research Progress on Polyploid Breeding of Medicinal PlantsXU Taoyu ,TIAN Hongling ,GUO Shuhong ,WU Changjuan ,PEI Shuaishuai ,WANG Qiubao ,HAO Yaopeng(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enyang 032200,China )Abstract :Chromosome polyploidiz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method of plant evolution.It participates in the formation of many species,making species rich and colorful.Polyploidization makes many medicinal plant cells and morphology huge,changes the metabolites,and at the same time brings the enhancement of disease resistance and stress resistance,which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other breeding methods.In particular,most medicinal plants use vegetative organs as the main harvest,which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polyploidy vegetative organs.Polyploid breeding is an important way of breeding medicinal plants.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d and disadvantages of natural polyploid and polyploid breeding of medicinal plants,in order to broaden the breeding way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edicinal plants.Key words :medicinal plants;polyploidy;breeding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3111003);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CARS-2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工程项目(17yzgc055);山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2020-005)作者简介:许陶瑜(1986-),男,山西孝义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技术及品种选育研究工作。
我国的果树生产研究概况与未来的研究工作目标(续)

我国枇杷杂交育种进展

我国枇杷杂交育种进展杨 敏1 林 玲1 范东东2 宋 伟1 彭震宇1 钟守生1欧 军1 汪 军1 刘 钇1 魏丹丽1 李华雄1(1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内江641000;2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农业农村局,德阳618400)摘要:综述了枇杷野生资源、地方品种资源和引自国外的种质资源等枇杷种质资源类型,介绍了枇杷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特点,以及枇杷远缘杂交育种和传统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并对枇杷杂交育种中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动我国枇杷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枇杷;杂交育种;种质资源;遗传性状枇杷原产中国,是南方典型的亚热带果树,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其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风味佳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独冠时新的嘉果珍味。
我国当前审定(认定)和大面积种植的枇杷品种仍以实生苗选育为主。
随着我国枇杷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创新的不断推进,以杂交育种途径选育枇杷新品种将逐渐增多,对推动我国枇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从与枇杷杂交相关的种质资源、主要遗传性状以及枇杷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对枇杷杂交育种中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枇杷种质资源1.1 野生资源 枇杷起源于中国。
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迄今已经明确的有26个种及其变种或变型,只有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1个种作为果树栽培。
目前,已经确认中国原产的有16个种以及4个变种或变型,东南亚原产的有6个种或变种(表1);还有数个种尚未确认[1]。
普通栽培枇杷遗传基础狭窄,有芽少枝疏、结果枝单元少、单产低、种子多、可食率低、根系弱小浅、不耐储运等缺点,严重制约枇杷产业的发展壮大。
枇杷野生资源类型丰富,拥有许多栽培枇杷不具有的优良性状,例如根系发达、抗叶斑病、籽粒少、果皮颜色丰富、三萜酸含量高等,对于拓宽栽培枇杷的遗传基础,丰富遗传多样性,改良品种性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Data_枇杷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_康孟利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年第2期摘要:枇杷是南方特色水果之一,营养价值高,又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增长较快,成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因其皮薄极易腐烂,保鲜难度大,制约产业发展。
对枇杷采后品质与生理特性、保鲜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综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枇杷;品质;生理;保鲜;商品化;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667.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9646(X).2014.02.049ResearchProgressofLoquatPostharvestPreservationTechnologyKANGMeng-li1,LINGJian-gang1,YAOLing-qiao1,YUJing-fen1,CHENZai-xi2(1.ResearchCenterforAgro-productsTechnology,InstituteofAgro-productsTechnology,Ningbo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ingbo,Zhejiang315040,China;2.NinghaiCountyDragonMountainWhiteLoquatBase,Ningbo,Zhejiang315200,China)Abstract:Loquatisone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Southfruit,whichhashighnutritionalvalue,butalsogoodhealtheffectsandrapidgrowth,andithasbecomeanimportantwaytoagriculturalefficiencyandforfarmerstogetrich.However,theindustrialdevelopmentisrestrictedbecauseofitisthin,highlyperishableandfreshdifficult.Theloquatpostharvestquality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thestatusandproblemsofpreservationtechnologyarereviewedtoprovideausefulreferencefortheindustry.Keywords:loquat;quality;physiological;preservation;commercialization;researchprogress收稿日期:2013-04-19基金项目:宁波市农业科技创新创业(2011C91016);宁波市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0C10042);“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2BAD38B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枇 杷叶 中齐墩果酸与熊果 酸提取 .
取、 萃取 、 柱色谱 和化学衍 生化方法进行分离 , 根据化合物 的光谱 数据 和理 化性 质鉴定其 结构 ; 根据其 功能 主治设计 抗炎 、 咳药 镇
效学模 型 , 对其萃取部 位和所 得单体 成分进 行抗炎 、 咳 活性研 镇
酸 可 作 为评 价 枇杷 叶 药 材 质 量 的指 标 性 成 分 。
枇杷核对免疫功能及 肠道正 常菌 群具 有双重 调节 作用 。李 鹰 以肠道菌群检测与免疫学腹腔 M(吞 噬功能测定 、 p 溶血 空斑 试 验 、 巴细胞 转化试 验 和 N 淋 K细胞活 性测定 等方法 , 步探讨 初 了中药枇杷核提取物对抗 生素 造成 的菌群 失调性腹 泻小 鼠肠道 菌 群及 免疫功能 的影 响。结果表 明枇杷 核提取 物对 小 鼠免疫功 能 及肠道正 常菌 群 ( 双歧 杆 菌 、 酸 菌 、 球 菌 、 杆菌 和 类杆 乳 肠 肠 菌) 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
综述 。
1 成分提取
显示 , 枇杷核提取物对小 白鼠具 有明显的止 咳、 炎效果 , 抗 最佳 的
用 量 为 10~10 g k 枇 杷 核 提 取 物 ( 当于 生 药 量 2~ g 。 0 5m / g 相 3 ) 14 枇 杷 核 中黄 酮 提 取 . 焦 士 蓉 等 … 对 微 波 法 提 取 枇 杷 核 中 黄
酮类 物质进行 了研究 , 通过单因素及 L (4 正交 试验 , 93) 得到最佳 工 艺条件 : 乙醇溶液 ) m( m( / 枇杷核 )=1 , 5 提取功 率为 2 6 时 9 W,
鞠建华等 利用溶剂提 间 10 , 2 s提取 3次 ,0 5 %的乙醇溶 液 。按此 最佳 方法 总黄 酮提取 率 为 14 %。微波法 与传 统溶剂 提取法 比较 , .1 具有 提取 时间短 、 提取率 高等优点 。同时研究 了该提取物对 羟 自由基清除作 用 , 黄 酮类 物质 对 羟 自 由基 的 清 除 作 用 呈 线 性 相 关 , 关 系 数 R 相 2
9 . % ; 对枇 杷 核 提 取 物 进 行 了止 咳 和抗 炎 药 理 学 评 价 。结 果 29 并
圆形 , 淡黄色或橙黄色 外皮上 布满茸 毛 , 肉内有 少许 的籽 。味 果 酸甜而多 汁芳 香可 1 是水果 中的珍 品 , 3, 含有多种 营养素如糖 类 、 脂肪 、 白质 、 蛋 胡萝 卜 ; 素 叶子 大而长 , 而有 茸毛 , 圆形 、 厚 呈 倒卵 形 j 。枇杷 的叶、 、 花 种子 等可 供药 用。现对 国内枇 杷 叶 、 、 花 种子 的成 分提取 、 理作 用及 不 良反 应等 方 面的研 究 进展作 一 药
22 枇杷花作用 . 枇 杷 花 具 有 镇 咳 、 痰 和 抗 炎 的作 用 。邓 晶 祛
1 2 枇杷 果多糖 的提取 .
庞振凌等 建立 了枇杷 多糖的提取纯
化方法 , 并对提取 的枇杷 多糖进 行了理化性质分析 。枇杷 多糖 经
4 % 乙醇 分 级 得 到 的组 分 L n5 用 Sp aeG一10凝 胶 柱 层 析 0 es , ehd x 5
医 学创 新 研 究
20 0 8年 9月 第 5卷
第2 7期
M D CN N V TO E E R H E II EI O A I N R S A C N
。≥ 薯薯 _
t ≯ _0 曩≯ 叠 ≯曩 ≯≯薯曩≯0 ≯∥
≯≥曩曩≯≯ ≯0叠≥ ≯≯ 0
枇 杷 研 究 的 新 进 展
究, 结果枇杷 叶乙醇提取物的醋酸 乙酯和正 丁醇萃取 物对二 甲苯 引起 的小 鼠耳肿胀有 明显抑制作 用 , 对枸橼酸喷雾 引起 的豚 鼠咳 嗽有 明显的止 咳作用 。从 正丁醇 萃取物 中分 离得 到 6个 三萜 酸 类化 合物 , 分别鉴 定为齐墩果酸 仅一羟基齐 墩果酸 、 乌苏 酸 ( 仅 2
林 远 凤
北海市人 民 医院 ( 西 北海 5 60 ) 广 30 0
【 中图分类号】 22 7 R 8.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6 1 8 1 20 )7— 0 9— 2 17 —7 2 (0 8 2 0 2 0
糖组成 为葡 萄糖 和木 糖 , Sp aeG一10凝 胶柱 层 析法 测得 用 eh dx 5 其分子量 为 4 0 0 a 30 D 。 枇杷为蔷薇科植物枇杷 的果实 , 又名 芦桔 、 芦枝 、 金丸 、 炎果 、 粗客 、 子等 。是我 国南方特有 的果 品 , 焦 属于早春水果 , 至今 已有 30 0 0多年 的历史 。枇 杷树 分 布于 江南 各省 , 浙 、 为主要 产 苏、 闽
得到单一 峰 ,es L n5的酸性水 解液经纸层析和薄层层析分 析 , 其单 [3 H bshG nua HuhAebr V gnl t i r r l a o 1 ] ei u d l, c l et aia ue n a ey i t n c r . r e t g i
地 。批 把 花 期 9~1 月 , 期 翌 年 4~5月 。 批 把 果 实 呈 长 的 椭 1 果
13 枇杷 核中苦杏仁苷提取 .
林 国荣等 进行 了枇杷 核苦杏仁
苷 的醇提工 艺研 究。 乙醇 提取 工艺 的最 佳条 件为 :0 6 % 乙 6' 5 C、 醇、 固液 比 1 : 、 取 时 问 2 、 取 1次 , 杏 仁 苷 提 取 率 达 1 0提 h提 苦
一
2 1 枇杷核作用 .
枇杷核 主要 药用 成分苦杏仁苷是传 统 中药苦
杏仁 中的有 效 成分 , 医药 上 常用 的祛 痰止 咳剂 、 助 性 抗 癌 是 辅
药 物 。
羟基乌苏酸 ) 坡模酸和蔷薇酸 , 、 其中坡模酸系首次从该植物 中
分离 得到乌苏酸 、 一羟基 齐墩 果酸 和 总三 萜酸 对二 甲苯 引起 2 的小 鼠耳 肿胀 显示很强 的抗炎活性 ; 乌苏酸和总三萜 酸还 对枸橼 酸 喷雾 引起 的豚 鼠咳嗽 有止 咳作用 。结 论为枇杷 叶中的 三萜 酸 类成分是 与其 功能主治相吻合 的活性成分 , 中含量较 高的乌苏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