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精品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社会类记叙文写作指导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社会类记叙文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社会类记叙文写作指导一、社会类记叙文的定义与示例(一)定义:社会类记叙文是记录社会生活见闻和感受的一种记叙文类型。

通过描写社会上的人与事,反映社会现象和个人思考。

(二)示例:1.示例一:我参加了一次社区组织的环保志愿活动。

活动过程中,我和其他志愿者一同清理社区垃圾,且通过与居民交流,了解了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活动,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示例二:我和朋友们周末去爬山。

一路上,他们欣赏了美丽的风景,还拍了很多照片。

虽然过程很累,但大家都很开心。

3.对比分析:示例一写我参加志愿活动,并反映社区的环保意识和我的感受,属社会类记叙文;示例二写我和朋友们的个人活动和感受,不涉及社会现象,因此不属于社会类记叙文。

二、社会类记叙文的写作思路(一)常见写作思路:1.社会现象的观察:写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如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公益等。

如,一次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并探讨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2.个人经历的反思:写参与某些社会活动的经历,反思自己的所见所闻。

如,描述参加志愿者活动后的感受,反思如何帮助他人。

3.社会热点问题的探讨:针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描写和思考,如对老龄化社会的观察、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探讨等。

(二)非常规写作思路:1.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写对比历史上某个社会现象和当下的情况,反映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如,写过去和现在的社区文化活动,探讨社会文化的演变。

2.未来社会的预测:写当前的社会现象,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如,写当前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展望未来的智能社会。

三、写作思路的具体化(一)社区活动:如,社区清洁、邻里互助、文化节等。

(参加社区清洁活动,反映邻里关系和社区环保意识。

)(二)公共服务:如,乘坐公交车、图书馆使用等。

(在图书馆的志愿服务,观察到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公共设施的利用情况。

)(三)公益活动:如,慈善募捐、志愿者服务等。

(参加慈善募捐活动,感受到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关注。

中考高分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

中考高分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

中考高分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中考高分作文写作指导: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的六要素,欢迎大家参考!【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

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记叙文六要素作用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1:时间2:地点3:人物4:事件与事件背景5:反映的道理(主题)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技巧总例: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

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

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

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

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写作指导】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写作技巧: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记叙文写作指导】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写作技巧: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写作技巧:中心突出,立意深远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写作技巧: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远
首先,立意必须集中而突出。

即使需要使用较多的素材也只能统一在一个中心之下,这样才不会散而无主,不至于喧宾夺主。

其次,记叙文务必符合积极、健康、深刻、高远的立意要求。

其三,要善于从日常小事中发现
深刻、有时代气息的主题,善于从事件的表面向深处挖掘,使主题变得深刻起来。

其四,运用对比可以让人物的
形象更鲜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

如将美与丑、善与恶、强与弱、悲与喜对比,将人或事的前后变化对比,将不同的人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对比等等。

另外,你也可以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暗示事件发展,衬托人物心情等,从而彰显主旨。

如一篇《责任重于泰山》的作文。

作者先用“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
题记,然后分别用一、二、三作小标题,依次叙写了张老师出人意料地带病冒雪上课、检察长在战友(因救护自
己而牺牲)儿子的判决书上签字前矛盾的思想斗争、县委书记为了泄洪抢险而顾大局舍小家决定炸除自己从小生
活的村庄这三件事,说明了给学生上课是教师的责任、严格执法是领导者的责任、保护国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责任,从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责任”的主旨得以凸显。

第1页共1页。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

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1.选择一个合适的题材:首先,确定一个你感兴趣或有亲身经历的事件作为记叙文的题材。

这样可以使你的写作更加真实和生动,也能更好地凸显出你的个人风格。

2.规划好故事结构:记叙文的故事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事件发展过程和结尾。

开头要吸引读者的兴趣,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引人瞩目的人物或是一个令人好奇的问题开篇。

事件发展过程要根据发生顺序进行叙述,可以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来展开。

结尾要给出一个合理的结局,可以有一些总结、感悟或启示。

3.生动具体的描写:记叙文是通过描写来展示事件的过程和细节,因此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来描写事物的外貌、声音、味道、气味等感官细节是很重要的。

例如,可以通过描写阳光明媚的日子,春天的花香四溢,雨后的大地洁净等方式来增加叙事的效果。

4.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在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关键的。

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等等。

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共鸣。

5.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记叙文的表现力和凸显事件的重要性。

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等,可以使你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造成写作效果的削弱。

6.审查和修改:写作完成后,要仔细审查和修改,检查语法错误、拼写错误、逻辑不清等问题。

同时,也要考虑篇章结构是否合理,叙述是否连贯,是否需要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记叙文的内容。

最后,要记住记叙文是以讲述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文体,要注重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刻画以及故事结构的规划,这样才能使你的记叙文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指导

4、日记缀连式。就是将若干篇日记缀连起来,既可 以迅速勾起我们对精彩生活画面的回忆,有可以避免 内容空洞,结构混乱的现象出现。
一般形式是:开头点题——日记一(时间、天气)— —日记二(同前)——日记三(同前)——结尾扣题 《都是考题惹的祸》,文章写的是“我”这个差生在 一次数学考试中因很多考题未做对而引起的一连串 “麻烦”。三则日记分别写的是“教室里老师刻薄的 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 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小雨”、“大 雨”、“暴风雨”这些有关天气的词语来暗示情节发 展,传递作者的心情。这篇文章因布局巧妙、感情真 挚而获得了高分。
C、诗句式 例:以“风景”为话题的《水祭》中间用了四个小标题:风景一:清 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 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读:考生四个小标题,巧妙地引用了唐朝杜牧的四句古诗,写了 四幅风景,古今对比,正反论证,层层深入,告诉人们水资源的污 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2.审清材料提示
在面临种种挫折和不幸的日子里,在心情极为忧郁的日子
里,在缺乏信心感到前途渺茫的日子里,在不被理解遭受
误解的日子里……不要抱怨生活给了自己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曲折、太
多的愁苦,

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晚归来,对自己微笑,
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梦。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
考场作文的结构,宜简明不宜繁杂,“分类结构法” 正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它表达有力,抒情色彩较浓厚 且不易跑题,好用,有用,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不易之处是要找到三个以上表面内容不同, 但有内在联系的角度和材料。同时也要有较扎 实的语言功底。应注意的问题是,分类也不宜 太多(三至五个为宜),语言上不要泛泛而谈, 要有一定的描写。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记叙文写作指导--开头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记叙文写作指导--开头

五、设置问题,引出下文
用问题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兴趣和 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
1、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 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 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 (《峭壁上的树》) 2、朋友,你听说过鳄鱼是怎样哭泣的吗? 你听说过猩猩吃人的故事吗?你知道外星 人是怎么来到地球的吗?……哦,你摇头 了。可别急,全是它——《世界奇闻怪事》 告诉我的,它使我体会到了课外阅读的乐 趣。(《课外阅读的乐趣》)
六、 引用诗文,突现中心
以诗文妙语、名言警句或歌词开头,既能激发读者兴趣,也能 提高文章文学性。同时,也能揭示文章主要内容,突现人物、 事件。如:
1、“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上。”巴 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 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 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 宁静地歌颂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 息的世界。(《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 上》)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 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无拦天空 的荫蔽?”每当读到冰心女士讴歌母亲的这 段话,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矮小瘦弱却 独自一人挑负全家生活重担的慈母。(《母 爱无边》)
三、总领全篇,提示要点
用几句恰当的议论抒情做文章的开头,或感染读者,或点明主旨,领起下
文。如:
1、郑振铎《猫》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只猫, 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一句提纲挈领,表 示全文主要内容就是讲自己家养三只猫的经过。 2、“我有一个习惯,妈妈说,这个习惯好。” (《我有一个好习惯》)这个开头既开门见山, 又统领全篇,文章主体部分就着重介绍了自己 拥有的一个好习惯。 3、“回首岁月碾过的痕迹,发觉总有那么一些 东西是生活的风雨无法抹去的。”(《轻叩记 忆的门环》)

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

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

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中考记叙文是中考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便获得高分。

本文就中考记叙文写作的指导进行详细介绍。

一、审题审题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一。

考生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及重点,确定故事线索和时间顺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故事的构思和写作。

审题不仅有助于清晰思路,还可以避免离题或者偏题的情况出现。

二、构思构思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二。

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搜集相关素材并加以组合,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细节,确定故事主旨及人物性格,确保故事情节连贯、有感染力。

构思需要灵活机智,切勿斤斤计较相对不重要的细节,而忽略了故事整体的连贯性和有感染力。

三、结构结构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三。

考生应根据构思,将故事情节分段展开,用适当的词语、语句、段落过渡等手段,把情节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完整而连贯的故事结构。

事先确定好结构,有助于故事铺叙有据,整理思路有序,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四、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四。

考生应该掌握丰富生动的词汇和句型,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文章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此外还需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如注意语法、词汇、标点符号等,以保证文章的通顺和正确性。

五、结尾结尾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五。

考生应该写一个简短而深刻的结尾,既要回顾故事主题,又要突出文章的重点。

同时,结尾还应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便让读者产生思考和引发情感共鸣。

合适的结尾不仅可以提高文章整体印象,还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六、细节细节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六。

考生应该注重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细节,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还应该注意细节的逻辑性和符合读者的认知法则,避免不必要的疑惑和错误理解。

七、修改修改是写好中考记叙文的关键步骤之七。

考生应该在写完故事之后进行修改,重点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故事的连贯性、情节的合理性等问题,尽量地消除语言和逻辑错误。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记叙文是中考作文中常见的一种文体,要求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历或者事件进行描述和叙述。

记叙文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来表现出事件的情节和情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面对中考作文,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呢?下面给出十种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选择题材记叙文的题材可以来自生活中的任何地方,可以是一次郊游,一次比赛,一个故事等等。

在选择题材时,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些自己觉得有趣或者感人的事件,或者是在书本或者电视上看到的故事,都可以作为写记叙文的素材。

二、明确主题在写记叙文之前,要明确所要叙述的事件或故事的主题,要知道这个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材料,突出主题。

三、确定结构记叙文一般分为开头、事件的起承转合、事件的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在写记叙文之前,要先确定好这四个部分的内容和结构,这样在写作时会更加有条理。

四、生动描述记叙文要求对事件和角色进行生动的描述,包括人物的形象特征、情感的表达和环境的描绘等。

要用具体的细节和形象的语言来表现事情的真实和动人。

五、情感真挚记叙文最重要的是通过事件和人物的描述来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无论是欢乐、悲伤还是愤怒,都需要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情感。

六、语言流畅记叙文的语言要求通俗易懂,字句通顺,表达清晰。

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字和复杂句式,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七、虚实结合在记叙文中,有时候可以通过夸张或者想象来丰富事件的表现形式,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也不能过度夸张,要在虚实之间把握好平衡。

八、逻辑清晰记叙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事件的描述要按照发生的顺序来进行,不能跳跃和混乱。

而且在写作时,要注重事件之间的衔接和过渡。

九、自然质朴在记叙文中,不要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炫技的修辞,要追求自然和质朴,让阅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真实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活动、设计、作文、情况、方法、行动、地方、问题、矛盾、充分、合理、良好、提升、发展、掌握、了解、特点、位置、突出、内涵、意识、思想、地位、精神、要素、基础、需要、环境、重点、能力、方式、作用、结构、水平、反映、关系、增强、衔接、吸引、把握、丰富、开展、服务、指导、帮助、扩大、推动、深化、中心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一、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征记叙文就是记载、叙述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经历过、接触过的一些有人物和事件的文章。

写好记叙文,应掌握记叙的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起因、发展、结果)。

运用这些要素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必须具体、明确;人物的出场要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记叙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应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写完整。

(一)记叙文的几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

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人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1、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事物的片断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2)、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记叙文如果缺少描写,就会平淡苍白,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情景不感人,当然,描写要恰当,为中心服务。

所谓恰当,即突出特征,符合身份,写出变化,多种手法。

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A、从描写的对象看,一般有三种: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景物描写(也称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细节描写,可以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重叠或交*,构成人物和环境的完整描写。

B、从描写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C、从描写的风格来看,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

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心态,如见其人,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2、在记叙文中,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抒情和议论,不仅增强文1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而且突出文章的中心。

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大致有三种情况:先叙(描)后议(抒)、夹叙(描)夹议(抒)、先议(抒)后叙(描)。

议论和抒情的运用要从需要出发,适当运用,过多则使文章内容流于空泛。

3、在记叙文中,有时也需要进行说明,但这只能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否则用多了还会影响(二)常用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四种。

1、顺叙,按事情、人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记叙,其优点是层次清楚,容易反映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如《一面》。

运用顺叙要注意详略、情节的衔接、变化,否则会使人感到平铺直叙,呆板乏味。

2、倒叙,即把后发生的情节提前记叙、介绍,然后再叙述发生在先的情节。

这种方法能突出主题或重点,给读者留下悬念,从而吸引读者往下读,引人人胜。

如《第二次考试》。

运用倒叙一定要把事件起因交代清楚,而且要衔接自然,如处理不当,则会使文章前后脱节,出现混乱。

3、插叙,就是在记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如《故乡》中插叙了对闰土少年时代的回忆。

恰当地运用插叙,可以扩大题材,丰富内容,深化主题。

4、补叙,即在记叙过程中,用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

如《这不是—颗流星》中,“我”回忆后,用对话补说阿婆已经“走了”。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手段,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大体可以分记人记事两大类,写时要根据需要来确定内容和中心。

写人时,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实来表现人物,切忌冗长、空洞的鉴定式的介绍说明,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

叙事主要通过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意旨。

这就涉及记叙的顺序,只要运用得好,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使用一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运用只要运用得恰当,就能使文章的结构更多变,安排更灵活,从而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记事和写人不能截然分开,只能相对地有所侧重。

记事不能没有人,写人也离不开事,因为任何事件中都必然有人物活动,而人物也只有在事件中才能表现得活泼有力。

记事为主的文章,事件应记叙完整,写人为主的文章,重点在于表现人物,事件则不一定写完整。

二、中考作文题型1、命题作文按照规定的作文题目写作,题目中往往一个词或一个短语就概括了写作范围和内容,绝大多数没有审题障碍。

如广州市2000年的作文题《我二十年后的某一天的日记》;2001年是《我和水》;2004年的作文题“我也是富翁”、“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上海市2004年的作文题“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的视线”等。

2、半命题作文通常有三种形式:命题部分在前,如《珍惜所拥有的_______》(安徽考题);命题部分在后,如《_____让我陶醉》(江苏考题);命题部分在中间或两端,如《当我面对_____的时候》。

2001年广州市中考题是《发生在的纠纷》。

3、给材料作文命题者从预设材料中引申出作文要求或题目,学生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文。

材料作文的审题至关重要,必须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重点,弄清要求,按照明确规定作文。

如这样一个材料: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山东考题)。

而2000年广州市中考题也是“围绕自己身边的环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话题作文所谓“话题”,即谈话的中心。

话题作文是从命题者设计“材料”中引发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

话题作文具有导向性、灵活性、宽泛性的特点,近几年被广泛使用。

如2002年广州市中考题以“阅读自然,阅读社会,阅读人生”为话题,2003年广州市中考题以“简单、智慧、勇气”为话题。

三、中考叙文写作技巧(一)紧扣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拿到作文题目后,要先弄清楚题目的意义、范围、中心,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字数要求,再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合理布局谋篇,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1、确立准确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1)思维的发散在落笔成文前,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

①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获得写作内容如:也许你被真挚的母爱感动过,也许你被善良的帮助感动过,也许你为奥运会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流过热泪,也许你为无私的友谊掀起过情感的波澜??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作文题中的“也许?也许??也许??也许??”的提示语,没有内容写的同学完全可以把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写母爱、帮助、友谊等带给自己的感动。

②开辟独特、新颖的角度A、类似联想如由“花与刺”联想到阳光与阴影、成功与挫折、优点与缺点等。

B、内敛式联想由如“英雄”联想到课堂上的英雄、公交车上的英雄、联欢会上的英雄等C、逆反式联想如由“心事”联想到“我没有心事”;由“感动”联想到自己是不懂感动的人,在母爱面前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被感动的过程。

D、虚实转换联想如写“位置”,可以实写班级的座位、一个人的职务等,也可以虚写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等。

(2)思维的归纳① 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不要选择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作为写作材料。

② 写自己能驾驭的内容——由自己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

2、突出明确的中心(1)符合题意准确把握文章题目的范围和内涵,注意培养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此,可在文章内容构思好后,围绕中心编写几句(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2)提升中心的品位① 要有深刻的思想② 有小中见大的眼光③ 有化实为虚的能力④ 有时代意识⑤ 有新颖的角度例如:以“风”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化实为虚,由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联想到不同性格的人;可以联系时代,写社会上的各种风气;可以联系自己,写中学生中流行的一些风气;可以由风想到沙尘暴等社会问题;由风想到关于风筝的记忆┅┅(二)构思1、探究下笔的角度(1)视角的转换同样一件事,观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结论也不会相同。

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视角来叙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发掘出新意来。

如同样是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有位同学的满分作文就改变了习惯的视角,借一位需要座位的老大爷的心灵和眼睛,生动表现了一位中学生在让座与不让座之间徘徊犹豫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2)故事新编对于人人所熟知的材料,我们可以结合主题,从全新的角度下笔,设计出合理的细节,使自己地文章脱颖而出。

如“诚信”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题材出自《三国演义》中关羽走麦城一节,通过虚构的赤兔马与伯喜的对话,对比董卓、吕布、关羽等人在诚信方面的表现,最后得出“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的观点。

故事新编必须注意三个方面:①对原著有较清晰的印象,避免张冠李戴,闹出笑话;③ 想象要合理;③要突出中心。

(三)表达技巧1、重视描写的运用(1)描写人物语言——生动活泼、有个性(2)描写人物动作——细描个体动作、精写连续动作(见片段1、2)(3)描写人物心理——以景物映衬、以动作和神态暗示(4)描写人物肖像——个体神态、描画笑容(5)描写景物——映衬写景(衬托人物心理)、以景析理(情景交融)2、精妙的表现手法(1)借物抒情,化直接为含蓄,如《背影》(2)妙用修辞,蕴深意于物象,如片段3(3)双线展开,相得益彰,如片段4(4)借助蒙太奇(将全文所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地镜头,然后有机地组合起来,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如片段53、展示才情和文化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