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_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课件设计
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观课报告5篇

道德与法治一《地球-我们的家园》观课报告(一)身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看到道法领域的大神们,苦心孤诣打造的一堂堂优质课,当然不会浪费这一绝佳的学习机会。
3月5日,我抱着崇敬的心情点开了**小学**老师的新课《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这堂课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归纳起来:好课就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关于地球的教学,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关于地球的教学,很容易陷入知识性学习的误区。
这一点,蔡老师拿捏的十分精准到位。
她首先简单地给我们梳理了新单元新课的宏观认识,进而通过《流浪地球》电影片段,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关注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而后结合图片、视频资料,仅用3分钟完成对“地球”的认知教学。
并且将落脚点落在“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上。
蔡老师的这一略,有效地避免了把道法课上成地理课。
本节课的重点亦是突出。
重点一:充分挖掘课本活动园中关于“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的探讨,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无可替代。
这一部分的活动设计十分巧妙:以活动探究的方式从曾递进,环环相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例如,为了能讲清楚“移居”其他星球暂时无法做到这一点。
蔡老师创设了一个星球博物馆并展示星球们“迷之自信”的自述,而后出示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语文《宇宙生命之谜》课文片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后反转击破星球们的自述从而得出结论。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道法课的综合活动性,还锻炼了孩子的思维探究能力。
站在学生视角的我,不得不感叹,这堂课太有趣了!重点二:通过素材的补充,使同学们感受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本课教材的第二个活动园,是一个在线上较难实施的活动内容,蔡老师为了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线下跟随活动,播放展示了课前收集的“学生探究成果”,以孩子的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认知,蔡老师还挖掘了大量教材以外的资源作为补充,拓宽孩子们视野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顺应、利用、尊重自然”的理解。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师:环保的道路还很长,目前,我们肥城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老师送给大家一句环保标语来共勉。来,齐读——(出示标语: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文明城市你我共享)
五、布置作业
师:为了让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都能加入到环保的队伍中来,课下,让我们来设计一些环保标语来提醒大家吧!
三、假如离开了地球
1、看表格,谈想法。
师: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真的重要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离开了地球,还能生存吗?请看下面的表格!(出示月球和火星的对比表格)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这张表格要传达的信息?
生介绍。师:听完之后,你想说么?生自由发言。师:看来,人们能移居到月球、火星的希望几乎为零。
生3:……
2、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也越来越喜欢地球了。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财富”吧.
(播放几组图片:四季风雪雨露山川河流矿产等资源)
师: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想说什么?
生:……
师总结:是呀,我们要感谢地球,它不仅孕育了人类,还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和生活的保障,可以说,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补充课题:我们的家园)
(2)出示日本水俣病案例视频,启发学生思考:这个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3)你还发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
3、发出呼吁
地球妈妈生病了,你想对地球说什么?你想对人类说什么?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五、总结:
教师:是呀,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且随意破坏,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板书:不尊重受惩罚)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让我们一起伸出双手,保护地球妈妈吧!
小学思想政治_《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并能举例确证地球就是球体。
2.能够运用数据举例描述地球的大小,初步感知地球的外貌。
3.会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
4.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5.感受地球的美,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初步感知地球的外貌。
2.会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
教学难点:对地球的形状;在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一个地球仪,教学课件、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旋转的地球)同学们,认识它吗?2.师:对,地球日夜不停地旋转着,它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了解人类生存的的家园-地球【板书】人类生存的的家园-地球二、了解地球的外貌(一)、地球的形状【板书】地球形状师:地球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生: 师:同学们都有不同的认识。
1、活动一: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班内展示,汇报交流。
师:那么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同学们课前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你知道了哪些? 请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交流前老师送你一个温馨提示。
(出示温馨提示)指学生读哪个小组愿意来给我们汇报一下呢?小组展示汇报(带着自己可书写的材料、搜集的资料)其中1组:有我们小组给大家汇报。
还有其他小组们补充、评价和质疑吗?生:补充质疑:还有吗?生:我们小组有个问题,古人们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种说法对吗?生评价师:同学们知道了解的真多。
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从猜想到用事实证明,地球是圆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麦哲伦用行动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这就是麦哲伦航行路线图(演示)2.生活中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生:(1)登高望远(2)海岸观船(3)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4)太空第一人:加加林,第一个看到地球是球体3.地球是个正球体吗?师: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幻灯片)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生归纳一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科学数据表明:(齐读)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说课稿1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12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数据,展示了地球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保护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他们对地球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入了解地球、关注环保方面还存在不足。
此外,学生们的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地球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情况,地球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地球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4.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人类的家园—地球》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2、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3、感受地球的美,地球上生命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多个地球仪。
学生:收集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说起地球,老师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热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
(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二、美丽地球。
(一)地球概貌1、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给我们带来了光和热:而每月十五的夜晚,我们又可见到月球象一个明亮的圆盘,将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银光。
那么,你对我们居住的地球了解多少呢?(学生联系资料和生活交流:地球之最、地球的有关知识、地球适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方)要求:一组选一个方面,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多。
2、出示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观察地球,说说地球的外形特点。
(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椭圆形的球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
假如小朋友手拉手想把地球围成一圈,须4000万人呢!(2)地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海洋与陆地地球很美,有五彩的颜色,蓝色是海洋,黄色是陆地,白色是云彩。
因而地球还是一颗由蓝色海洋、五彩陆地组成的美丽天体。
(课件出示:海洋陆地)3、请同学们再仔细瞧瞧,地球美丽的外衣上是蓝色的海洋面积大,还是五彩的陆地面积大?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
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
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二)洲洋天地1、过渡: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所以我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的工具——地球仪。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名师教案.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名师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名师教案课题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主备人教学目标1.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2.了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并积极投身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2.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并积极投身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
教法与学法谈话交流法、资料展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生:地球师:回答正确。
(板书:地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一段难忘的地球学习之旅。
二、我眼中的地球1、师:说到地球,你了解它吗?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地球。
预设:生1:地球存在与浩瀚的宇宙中,是一颗蓝色的椭圆形的星球,不仅会自传外,还会围绕太阳进行公转。
生2:地球上生活中许多生物,不仅有植物、动物和人类,还有美丽的大自然……生3:……2、师: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也越来越喜欢地球了。
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财富”吧.(播放几组图片:四季风雪雨露山川河流矿产等资源)师:看了这几幅图片,你想说什么?生:……师总结:是呀,我们要感谢地球,它不仅孕育了人类,还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和生活的保障,可以说,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补充课题:我们的家园)三、假如离开了地球1、看表格,谈想法。
师:地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真的重要吗?现在就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离开了地球,还能生存吗?请看下面的表格!(出示月球和火星的对比表格)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这张表格要传达的信息?生介绍。
小学道德与法治_人类生存的家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2.《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一、猜谜导入: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猜谜语,认真听: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
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
(板书:地球)同学们很聪明,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叫地球(PPT),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也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板书课题:人类的家园——地球),,是我们人类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
二、认识地球:1.地球的形状要想了解地球,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只要有地球的照片就可以,你有办法给地球拍照片吗?为什么,因为地球太大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要想给地球拍照,就得离开地球,飞出地球,这点谁做到了,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中,通过卫星为地球拍照,这两张就是通过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PPT),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个圆球,椭圆形的球体。
大家想想,你平时见到的篮球,足球。
中间部分像人的大肚子,有点鼓,这是赤道,再看两头,北极和南极,两极有点扁,所以说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圆形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好,我们刚才讲的是地球的形状,那这个圆球大不大,到底有多大,你知道吗?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PPT),如果小朋友想手拉手把地球围成一圈,需要4000万个小朋友呢。
3.认识地球仪正是因为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它,聪明的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的工具-地球仪(出示地球仪)4.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我们的地球很大,也很美。
你看,地球仪上有五彩的颜色,蓝色代表海洋,剩下的颜色如黄色代表陆地,请同学们仔细瞧瞧,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还是陆地的面积大。
(1)老师给你准备了一张平面图(PPT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黄色的部分是陆地,蓝色的部分是海洋,看出来了吗,谁的面积大?地球表面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地方被海洋覆盖,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三十,所以我们的地球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1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第12课《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讲述了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资源。
本节课通过讲述地球的特点、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地球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地球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但部分学生对于如何保护地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特点、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地球等方面知识。
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3.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践行环保行动,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人类如何保护地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激发他们的环保情感。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如何保护地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做起,践行环保行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案例等。
2.准备教学PPT,设计好每个环节的课件。
3.准备环保活动道具,如垃圾分类桶、绿色植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地球的魅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吗?地球对人类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地球的特点、地球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如何保护地球等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