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资料(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资料(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复习资料(含答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目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21、长江之歌——————————22、三亚落日——————————33、烟台的海——————————64、记金华的双龙洞———————8习作1 练习1—————————105、卢沟桥烽火—————————116、半截蜡烛——————————13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15习作2 练习2 —————————178、三打白骨精—————————179、词两首——————————1810、螳螂捕蝉—————————1911、读书要有选择△——————20习作3 练习3 —————————2012、夜晚的实验————————2114、学会合作—————————22习作4 练习4—————————2415、天游峰上的扫路人—————2616、最大的麦穗————————2917、山谷中的谜底———————31习作5 练习5—————————3218、广玉兰—————————3320、古诗两首—————————36习作6 练习6—————————3722、理想的风筝————————3823、孔子游春—————————4024明天,我们毕业———————43习作7练习7—————————4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第一单元:壮丽山川4、《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1、《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2、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歪着红扑扑的脸蛋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油菜花儿春天的田野上,到处是金黄的油菜花儿,一簇(cù)簇,一丛丛,一垄(lǒng)垄,一片连着一片,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春风一吹,菜地里飘起一阵阵浓浓的菜花儿的香味。

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儿上飞来飞去,久久也不离去。

(1)油菜花儿是什么颜色?______①雪白②金黄③淡黄④火红(2)短文中“像铺了一地的金子”,这“一地的金子”指的是______。

(3)油菜花儿是在什么季节开的?油菜花是在______开的。

(4)油菜花儿的香味是______①淡淡的②浓浓的③不浓也不淡(5)“成群的蜜蜂,在油菜花儿上飞来飞去,久久也不离去”是因为______①花儿太美了,它们在欣赏美丽的油菜花儿。

②它们抓紧时间在采花粉、采花蜜。

③油菜花儿的香味吸引了它们。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

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

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小虫子一______尿(2)多音字组词。

好hǎo______ hào______都dōu______ dū______看kān______ kàn______(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 伙伴——______(4)你认为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为什么?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

在一次战争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功劳,但不幸被敌人的一颗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德国人办的医院,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

刘伯承要求不要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药到病除会伤害人的脑神经。

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有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到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

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手术开始了……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刘伯承(忍耐接受承受)着巨大的(困苦艰苦痛苦),汗水湿透了手术台上的被单,双手抓破了补单,但是他(自始至终从头到尾)没喊一声。

他这种(坚定坚强坚决)的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

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沃克大夫敬佩地说:“对的,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他那出众的军事才能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刘伯承元帅是一们伟大的“军神”!(1)根据内容给文章拟一个题目。

(2)给第六自然段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

(忍耐接受承受)______着巨大的______(困苦艰苦痛苦)(自始至终从头到尾)______没喊一声(坚定坚强坚决)______的意志(3)按分好的段,写出第二,三段的段意。

(4)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意思是()(5)沃克医生说刘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意思是()2. 阅读下在的语段,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然后按要求答题。

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

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

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施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

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海滨小城的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2.请用“﹏﹏﹏”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小城庭院的特点是_________,作者重点写了_____和_____,分别写了它们_____、_____的特点。

4.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句话写凤凰树开花的景象,突出花开得多,开得旺盛,就像一片片红色的云彩。

B.这句话是说凤凰树开花了,小城呈现出一派喜庆、热闹的景象。

5.文段中画“_____”的语句把____比作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的特点。

6.作者写小城的街道,主要突出了它_____的特点。

二、课外阅读。

迟到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

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城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

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梳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

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

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三亚落日》。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1. 文中“赤朱丹彤”的意思是()。

2. 从短文中找出“渐渐”的两个近义词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像(),一会像(),一会像()。

4. 这两段主要描写了三亚落日时的景象,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请选两句写下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三亚落日景象十分美丽,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1. 我能认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我能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

(3)我能找出文中体现詹天佑身体力行不顾条件恶劣,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

______(4)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横线上写出来______。

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①总结②承上启下③烘托2.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秋天到,秋天到。

园里果子长得好。

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pú)萄(táo)。

黄澄澄(dēnɡ)的是梨,红通通的是枣。

(1)这一段话共有______句。

(2)这段话中写了颜色的词语有______ ______。

(3)这段话写了哪几种果子?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年级二班的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

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啦!”老师思忖________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

(小升初)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小升初)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石凳
(搬 、掀 、扔)到十几米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
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 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注音。
1、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表示。
2、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拟人句用(“———”)
七、(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14 课《学会合作》。)新课标第一网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算 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就从乐师的嘴 唇边、指缝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
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
一、(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 2 课《三亚落日》。)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 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 感 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 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 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 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 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 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 , 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10篇)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10篇)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练习(10篇)一、阅读理解。

美丽的歧视①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打击。

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

而我刚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②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日大伟忽然在校园里寻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员了。

③“祝贺你——”我说。

“是该祝贺。

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我被强迫去复读——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可你现在……”我迷惑了。

“你接着听我说。

有一次那个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

那会儿我正读一本武侠小说。

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糟蹋爹娘的钱,()耗费自己的青春。

()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没有文盲了。

”我当时仿佛要炸开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

”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

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数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④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

⑤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张老师突然老泪纵横。

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了一张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⑥张老师说:“2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我头朝地向下转三圈……’”⑦“后来呢?”我问。

“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言语哽咽着说,“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⑧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⑨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了女友悠闲地购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六年级下册课内阅读题一、(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2课《三亚落日》。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文中“赤朱丹彤”的意思是()。

2.从短文中找出“渐渐”的两个近义词写在横线上:3.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像(),一会像(),一会像()。

4.这两段主要描写了三亚落日时的景象,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请选两句写下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喜欢的语句:喜欢的理由:喜欢的语句:喜欢的理由:5、三亚落日景象十分美丽,请你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

二、(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烟台的海》。

)片段一: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fù pù)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tī、dī)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搬、掀、扔)到十几米的马路中央。

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注音。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表示。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拟人句用(“———”)3、划线的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4、读读这段话,说说文中“千万头”说明“数百斤”说明了;“十几米远”说明,这些关键词语,让你体会出。

这是我们描写事物常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5.这一段文字写出了烟海的和烟台人的,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6.仿词写词。

气势汹汹:前赴后继:片段二: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天烟台的海常常(),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

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

()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

傍晚,平静的海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是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

1. 把文中()补充完整,在□里添上标点符号。

2. 在文中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暴躁()3. 用∥给文章分层。

写出段意。

4.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用“----”画出,并说说原因。

三、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6课《半截蜡烛》第五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写出四个“截”的同音字:()()()()2.“你不用蜡烛就部行吗?”这句话如果用商量的语气说应该是:。

3.“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一句中的“仿佛”能去掉吗?为什么?4.这段话通过描写人物的()、()、()等,刻画伯若的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周旋的情景。

5.你觉得文中的“大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假如你是文中的大儿子,你默默地坐待着那儿,心理会想此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四、(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螳螂捕蝉》。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上,树上有一只蝉。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他呢。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1.这段话写了少年向吴王讲述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讲述时,少年抓住了,,的动作,蝉是,螳螂是黄雀是。

少年讲得生动,传神,其实,这是少年借题发挥,以蝉、螳螂、黄雀影射国事。

少年想告诉吴王的道理是:。

这段话表现了少年的。

2.从少年这翻话中我们想到了的成语是:。

五、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夜晚的实验》第2到6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从短文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在下面括号里。

()-----()()-----()2.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可,都是“瞎子”呀。

这句话引号的用法是()(1)表示引用的话;(2)表示特殊含义;(3)表示着中论述的对象。

3.“难道它薄漠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这是一个反问句,请你不改变句子原意,换一种方式表达。

4.斯帕拉捷为了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有共做了几次实验?从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5、用上画横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假如它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安中灵巧地躲过障碍物,并且敏捷地捕捉飞蛾了。

六、(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3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

)片段一: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滔)汹涌。

自从人类社会(诞延)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蜜)切。

海洋给予人类提供(gōng gong)了航行的便(biàn pīán)利;它慷慨地给(gěi jǐ)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

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晴)地掀翻船只,冲(跨垮)海堤(dī tī),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 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汉字和读音。

2. 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并说说这段话围绕中心句是从那几方面来写的?3. 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人们畏惧海洋,是因为片段二:科学家发现()海洋是个聚宝盆()它蕴藏(cáng zàng)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锡()锰()硫等()目前陆地上的煤、石油等矿藏(zàng cáng),由于长期开采,已越来越少,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

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屹立耸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洋深处,新近的海洋探测器已潜入深海大显神威。

1. 在文中方框内加上标点。

2. 用“﹨”画掉文中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3.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海洋是聚宝盆?4. 读读画“——”的句子,用带电的词造句。

5. 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6.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除了这段介绍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七、(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学会合作》。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你一定在音乐厅或电视里看到交响乐团的演奏吧,这算是人与人合作的典范呢了。

你瞧,指挥家轻轻一扬手里的指挥棒,悠扬的乐曲就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倾泻出来,流向天宇,也流进人们的心田。

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我想,这住要是依靠高度统一的团体目标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每人必须具有的协作精神。

1. 写出下列次的近义词。

典范()倾泻()和谐()2.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的乐曲()的力量()的目标()的精神3.说说文中两个问句的作用。

⑴⑵4.从这个事列中,你明白了什么?八、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七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 文中“得意”的意思是:你觉得“我”得意是原因是()2.“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这句话的破折号表示()3.用“~~~”标出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你从中感觉了什么,把你感觉到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说“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我”为什么要倒抽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四字成语,再任选一个造句。

九、阅读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八、十二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 用“√”给下列画横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瘦削(xue xiao)削苹果(xue xiao )2. 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打量——()慈善——()3. 阅读文章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读透文字背后的意思。

你觉得“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这一句话文字背后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段文字,你最想对天游峰的扫路人说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选自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第16课《最大的麦穗》。

)片段一: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有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