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看法精选作文1500字
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

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中国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西方洋节的文化也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洋节与传统节日的作文有哪些?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_传统节日与洋节作文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篇1结论一:传统节日获胜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许多传统的节日文化,都沉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走亲访友,互致祝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老老少少,团团圆圆,全家幸福,和谐美满,该是多么愉快的节日呀!清明节,我们可以踏青、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我们对已逝亲人的哀思。
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在花前月下,赏桂花,吃月饼,品美酒,话别离,孝敬长辈,关爱晚辈,其乐融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情风俗,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勇猛机智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类精神遗产!结论二:西方洋节夺魁当人情越来越冷,人心越来越远时,我们是否需要一个节日,抑或是说一个借口,来重温昨日的温情?当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负荷越来越大时,我们是否需要一个理由来为自己放假呢?当愚人节到来时,朋友的一个玩笑,可能会让你露出已失去好久的笑容;平安夜的时候,桌子上的那只苹果可能会让你重亲体验被人关怀的滋味;当圣诞节的早晨,你醒来时,发现床前悄悄摆放的圣诞老人,墙上袜子里的小礼物时,你是否想到了那充满天真烂漫的遥远童年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洋节弥补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面对社会的竞争和生活的压力,平日里我们的步伐太快了,快到照顾不到了家人、朋友,而与之同时,我们得到的关爱也太少。
以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历史小作文

以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历史小作文
《传统节日的魅力》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国家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传统节日呢!
春节的时候,到处都是红彤彤的,大家会贴春联、挂灯笼,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还能收到长辈给的红包。
晚上,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可漂亮啦!
端午节就更有意思啦,会包香香的粽子。
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投江后,老百姓怕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把粽子扔到江里。
而且,还会有精彩的赛龙舟比赛,大家一起喊着口号,用力地划船,那场面可热闹了!
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
月亮又大又圆,就像一个大大的盘子挂在天上。
一家人坐在一起,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多温馨呀!
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它们有着特别的意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咱们可不能忘了它们哟!
《洋节也有趣》
小朋友们,除了咱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还有一些洋节也很有意思呢!
比如说圣诞节,一到那天,街上会有好多漂亮的圣诞树,上面挂满了小彩灯和礼物。
圣诞老人会在晚上偷偷地把礼物放进小朋友的袜子里。
还有万圣节,大家会穿上奇奇怪怪的衣服,戴上吓人的面具,去别人家要糖果,还会说“不给糖就捣蛋”。
不过,虽然洋节很有趣,但咱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才是最棒的!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咱们在过洋节玩得开心的同时,可别忘了好好感受咱们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哟!。
传统节日与洋节作文

传统节日与洋节作文传统节日与洋节作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与洋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节日与洋节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等“洋节”在神州大地上火爆起来。
相反地,我们的传统节日则呈现出不断“淡化”的'趋势。
洋节,是国内众多年轻人青睐的节日,也是众多商家盼望的节日。
因为在这天许多年轻人会在朋友间互换礼物,这无疑是为商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促销机会。
我们的国家就如一座花园,洋节就如生长在花园中的一朵朵小花,传统节日就如生长在花园中的高贵的牡丹。
本是想用一朵朵小花来衬托高贵大气的牡丹,却没想到,小花越长越盛,气势逐渐超过了牡丹,成为了花园中最耀眼的花。
(删去本段。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春节,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正月初一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延续至今。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也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端午节有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纪念孝女曹娥,迎涛神等众多传说。
除春节和端午节外,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每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是我国青少年们热宠的“洋节”。
在这一天,世界上大多数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别的礼拜仪式;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不仅仅是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愚人节等,这些节日里,我国的青少年也开始随波逐流,盲目模仿西方人的样子开始过节。
这种种现象,能让中国的青少年体验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节日的氛围,也能更加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了解西方人的历史,以便于更能很好的和世界接轨,使得中国逐步走向世界,世界开始拥抱中国。
以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四年级800字范文

以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四年级800字范文传统节日与洋节传统节日与洋节各有不同,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节日,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而洋节则是西方国家的传统,因为文化交流,现在也在中国深受欢迎。
传统节日与洋节各有千秋,都给人们带来喜悦与欢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习俗,比如春节的舞狮、放鞭炮、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等。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
除了传统习俗,还有一些民间传说与传统风俗,比如过年贴春联、贴窗花、踩年糕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之一。
传统节日不仅仅是传承文化,更是家庭团聚的日子,每到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交融,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也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这些洋节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他们往往会在这些节日里举行各种活动,比如圣诞节的礼物交换、情人节的情人表白、愚人节的整蛊活动等等。
虽然这些节日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在当今社会却有着很深的影响,人们也将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
传统节日与洋节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都是为了让人们放松身心,感受到欢乐的氛围。
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弘扬民俗,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国家;而洋节则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们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加了生活的色彩。
通过传统节日与洋节,人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增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友谊。
在我看来,传统节日和洋节各有各的魅力,都是值得人们庆祝的,既可以弘扬我们自己的文化,又可以体验其他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节日,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传统节日和洋节无论如何,都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愿我们每一个节日都能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中国传统节日最大卖点似乎是以吃为主,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还是吃,生猛海鲜,海味山珍。
过去生活水平不高,大家都盼着过节能吃好的,穿好的。
可现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在压力过高的同时,大家特别希望能在过节时,放松平常绷得太紧的神经、宣泄心中压抑太久的情绪,就想找个机会大家聚一聚,玩一玩,乐一乐。
有些洋节,过起来却很有人情味。
在父亲节,母亲节时,给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送上最温馨的祝福,最真挚的感情。
给母亲买一条围巾,买一束可人的康乃馨;给父亲买一个精美的打火机,给家里买一块精致的桌布……礼轻情义重。
“洋节”恰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家的这种需求,因此越来越被人们青睐。
同时,我还认为,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要进行改革。
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化社会中,许多形式和内容已经不适应了,我们必须赋予其新的内涵,注入新的血液,才能焕发古老文化新的生命。
我们应该在保留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尽可能地充实一些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新形式、新内容,让大家在新的包装形式下都乐意过这样的节日。
这样,中国的传统节日才有出路,中国的传统文化才
能得以发扬光大。
绝对不能再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搞成“吃节”、“美食节”,那样真的会彻底断送中国的传统文化。
如何看待洋节作文800字

如何看待洋节
中国人喜欢过节,哪怕是舶来的洋节,这在当下已不算什么新鲜事,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感触应该更深吧。
而在所有西方节日中国化的进程中,圣诞节可谓是风头正劲的一个节日。
对于这些洋节,我向来是不太感兴趣的,不是排外心理作崇,归根结底是心里不喜欢的。
就拿今年来说吧,当圣诞老人已经到来的时候,我们这终究还是没有盼来一场雪儿,这会不会也令他老人家多少有点失望或者是不习惯呢。
而这节日却不因为你不喜欢就立马消失掉。
平安夜的整个白天,办公室几个小姑娘热情四溢的议论声就没有停息过。
她们有的不间断地浏览着手机逛淘宝,议论着哪家的衣服搞活动了,哪家咖啡屋又推出了圣诞套餐;有的则忙不迭地打开滴滴作响的短信儿,时刻注意着身边各大商场的促销信息,那股儿津津乐道的兴奋劲儿早已忘记是在办公室里了。
商家都有过节的嗜好。
不管是大节还是小节,也不论是中国节还是外国的节,经过这些商家一宣传,便迅即热闹起来,这也许就是这些洋节在中国日渐盛行的原因吧。
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某商家就打出全场商品进价销售的...。
正确对待传统节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正确对待传统节日篇一:怎样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在国内被炒得相当红火。
与此同时,我国的传统节日却被忽视,节“味”越来越淡。
从20XX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都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节日与假日融为一体。
然而放假仅是形式上的“发扬”,缺少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即便放假也很难挽救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和仪式,但现在都变成了饮食节、消费节。
如果缺乏文化自觉,放假的节日也只不过是让人们多了一个购物节、狂欢节而已。
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我们面对的是如何继承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除了端午以外,都跟“合家团圆”有关系。
但处在家庭小型化初期的中国,年轻人的家庭观念是相对淡薄的。
而且中国人总是习惯性的把某种节日和食品联系在一起,仿佛除了吃这种食品过节就没别的了。
总之,这都是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所导致的。
传统节日是有生命力的,等到整个社会重新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力、重新找回传统文化的价值时,也就重新重视传统节日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人民的骄傲,我觉得从小学就开始传播一下我们的伟大文化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从小就培养一种爱我国文化的意识。
做为当代的大学生看待中国的传统节日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中国有5000多的光辉历史,祖祖辈辈过的节日是必须认真去做。
第二:我国的创痛节日代表着一份份坚心,来之不易的传统节日。
第三:随着高层次认识到传统节日,应认真对待。
第四:做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所谓传统,是不是就意味着久远,久远的东西首先不能轻易破坏,然后要好好保护,这就是说,我们要好好过传统节日,不是把那些传统节日保护封存起来,而是应该将其发扬光大...传统节日是必须要过的,这是一种遗产,精神遗产!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洋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的增多,在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同时,西方的民俗文化也随之扑面而来。
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

传统节日与洋节为话题的作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传统节日与洋节不可避免地开始相互影响和交融。
传统节日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洋节则是外来文化的一种表现。
本文将探讨传统节日与洋节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传统节日是每个国家都有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中国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另外,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也是世界知名的节日,是基督教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日子。
这些传统节日凝聚了人们的情感和记忆,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与传统节日不同,洋节则是外来文化在其他国家传播的产物。
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和万圣节等节日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热烈欢迎。
这些洋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商业价值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成为大众传统节日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然而,传统节日与洋节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过程。
许多国家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吸收、接纳和创新外来的文化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比如,中国的元宵节融入了西方的焰火表演和灯光秀,使得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
另外,西方的圣诞节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庆祝,成为中国人和外国人交流的桥梁,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尽管传统节日和洋节各有其特点和意义,但它们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已经开始融合和互相渗透。
传统节日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强文化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洋节则可以带来新鲜和刺激,使人们体验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风情和习俗,促进文化的多元共融。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与洋节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传统节日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洋节是外来文化的一种表现,两者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
希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能够加强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传统节日和洋节的结合将会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快乐,让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展现和传承。
愿传统节日和洋节的魅力永远在人们心中闪耀,成为世界文化多彩斑斓的一道风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看法精选作文1500字
对传统节日和洋节的看法
古有王安石的“爆仗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春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清明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重阳节……是啊,这些无疑证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个非常注重民俗节日的国度。
如今,曾经深入寻常百姓家的传统节日日渐惨淡,代之而来的是那些所谓的“洋节”。
那些古老的民族节日,似乎只能在古籍中才能寻觅得到,或者在老者的脑海中渐渐沉寂。
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如今,洋节渐渐成了我们的热点节日,而传统节日却被搁浅在了另一个世界……种种不适,却让人感到好似传统节日的“葬礼”一般。
洋节只是挥霍无度的一个理由而已。
20XX年12月24日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不仅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在网上也引起剧烈争论……该校认证微博称“应发扬传统节日”。
但学生认为,是否过西方节日,学生应有选择权。
或许问问他们为什么过洋节,他们会说仅仅只是为了快乐而已。
但是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这是一个挥霍金钱的手段和理由……又有谁能保证在平安夜这天不互送苹果,不花钱呢?为什么要偏偏过洋节呢?与其过洋节,不如攒几个钱在重阳节的时候孝敬自家老人。
一个苹果,包装的花里胡哨、“花枝招展”的,就犹如穿着婚纱的女子一般,可
是这婚纱下又有多少旧“伤疤”呢?谁又能使伤疤痊愈呢?真是“吃饱了撑的”。
不如这样说,对于洋节日“大街上扔钱的土豪”,不如拿钱去做做慈善。
别找任何借口,因为洋节日只是一个大手花钱的理由而已。
洋节只是好聚好散的一个理由而已。
据说3月14日是白色情人节,年轻人往往会选择在这天给女友一个惊喜。
前几天还在网上看过相关事例:男子穿上西装,手捧鲜花,再在鲜花的中央放一个十克拉的钻戒;还有的用百元大钞折成玫瑰花……总之,怎么狂欢怎么搞。
在情人节那天,明星王祖蓝台庆求婚李亚男,陈建州求婚范玮琪,赵元同求婚梁静茹……
这些人,却让人觉得有几分张狂。
爱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的,是中国人为何却在洋节那天求婚?浪漫的方式很多,求爱的方式也很多;我觉得真正长久的爱,是不用在洋节日那天求爱的。
呵呵,写到这儿禁不住一笑。
谁又能保证在洋节那天求婚会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娱乐圈里的明星往往是选择在情人节那天求婚……可是,不是也没能长久吗?重视洋节、无视传统节日,只会使得民族文化丧失殆尽,不利于文化开展。
是明星更要重视祖国文化的开展,起带头的作用;反之,怎么能称得上是明星呢?洋节只是好聚好散的一个理由罢了!
洋节只是逢场竿木的一个理由而已。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过一次“公众过圣诞节状况”调查。
在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14个城市,电话访问了2000名青年后得出结论:
近9成受访青年表示今年会过圣诞节。
但调查中,有超过7成以上的人表示过圣诞是为了凑热闹,“圣诞节其实不能取代传统节日在心目中的地位”。
貌似凑热闹这个是可以没有的,认真回味,你会发现诸如佛山爆炸、上海踩踏、哈尔滨大火、湖南郴州工地坍塌这类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总有一堆凑热闹和看热闹的人群。
特别是死亡36人的上海踩踏事故,凑热闹的人群更是悲剧的罪魁祸首。
我没有过过一次洋节,因为我看过一篇文章,文章里写到:我不是不喜欢过洋节,你正在吃着巧克力,过着情人节、圣诞节……时你还记的那古老的中国节日吗?它们正如巧克力、礼品各种食物正被吃掉。
其实,我不希望你去抵抗洋节,但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不要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被搁浅的梦。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不要自家人把传统节日推上“葬礼”,适当了解外国的文化过过洋节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有度,不要让其泛滥就行。
指导教师:蔺青春
【每日写作指导:中小学语文写景精选作文写作方法】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巧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
t262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欣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
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
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
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