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1949-2008: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

合集下载

新中国60年能源发展

新中国60年能源发展

新中国60年能源发展能源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终结了“贫油”、“缺电”历史。

作为经济发展血液的重要基础产业,能源生产一直得到高度重视,60年的建国史同时也是能源生产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6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08.5倍,年均增长8.3%,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

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0.32亿吨扩大到2008年的27.93亿吨,增长86倍。

原油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1.90亿吨,增长1580倍。

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185万千瓦,2008年末达到7亿多千瓦,发电量由1949年的43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8年的34669亿千瓦小时,增长805倍。

能源工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1954年至2008年,能源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00945亿元,年平均增长14.7%。

其中电力投资年平均增长15.8%。

通过大规模的投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迅速增强。

2008年,原煤产量达到27.88亿吨,是1949年的87.1倍。

1995年组建的神华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企业。

2008年,原油产量1.9亿吨,是1949年的1583倍;天然气产量为789亿立方米,是1949年的11276倍。

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海洋石油工业,随着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成立,获得了高速发展,海洋油气产量从1982年的9万吨迅速升至2008年的4293万吨油当量。

2008年,电力生产量达34669亿千瓦小时,是1949年的806倍。

到2008年底,发电装机达79273万千瓦,是1978年的13.5倍。

其中火电60286万千瓦,水电17260万千瓦,分别是1978年的15.1倍和10倍。

自1985年第一个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以来,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到2008年,已形成885万千瓦的发电装机容量。

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1949-2008:全国自然状况和自然资源

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1949-2008:全国自然状况和自然资源

(10 000 hectares)
Forest-coverage Rate
(%)
Total Standing Stock Volume
(10 000 cu.m)
Stock Volume of the Forest
(10 000 cu.m)
Water Resources
Total Water Resources Volume (100 million cu.m)
Cultivated Area
(10 000 hectares)
Major Mineral Basic Reserves
Petroleum
(10 000 tons)
Natural Gas
(100 million cu.m)
Coal
(100 million tons)
Iron
(Ore, 100 million tons)
(km)
Mainland Shore
Island Shore
Climate
Percentage of Climatic Zones to Total Area of Territory
Humid Zone
(aridity<1.0)
Semi-Humid Zone
(aridity 1.0-1.5)
Semi-Arid Zone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万吨) (亿立方米)
(亿吨)
铁矿
(矿石,亿吨)
锰矿
(矿石,万吨)
铬矿
(矿石,万吨)
钒矿
(矿石,万吨)
原生钛铁矿 (矿石,万吨)
Territory
Area of Territory

2008中国能源统计

2008中国能源统计

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2000-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逐年增加,其中原煤比例最高,从2004年起一直维持在76%左右;原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天然气所占比例成缓慢增长的趋势;水、风、核电的比例基本持平,在8%左右。

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由以上统计图表可以看出:2000-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其中,原煤的消费比例经过缓慢的增长基本维持在69%左右,煤炭仍是我国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原油消费比例缓慢下降,从开始进口到进口1亿吨,中国用了11年时间;从进口1亿吨到逼近2亿吨,却只用了3年时间,现在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近50%;天然气消费比例缓慢增长,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却非常小,与天然气消费占世界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24.3%相比,我国的天然气消费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水、风、核电消费比例有所起伏,变化不大,在7%左右。

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年际变化200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吨,比上年下降5.95%。

与2005年相比,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8.95%,不仅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

其原因是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三大措施稳步发挥效益。

一是工程减排,全国新增燃煤脱硫机组容量9712万千瓦,此外,还新建成一批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等,通过工程治理措施,二氧化硫减排量135万吨;二是结构减排,关闭小火电机组1669万千瓦,通过淘汰关停落后产能,二氧化硫减排量81万吨;三是监管减排,2008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各地减排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陆续建成,企业达标排放水平稳步提升,全国燃煤脱硫机组脱硫综合效率由2007年的73.2%提高到78.7%,提高了5.5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