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必背18个文言虚词,给你总结记忆口诀!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完整版)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高考语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整理(完整版)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之以而其于 若所为何乎 乃且焉也因 与则者二、教材中另外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然遂惟已矣犹哉P.S.为的读音[ wéi ]1.做,行,做事:~人。

~时。

~难。

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当做,认做:以~。

认~。

习以~常。

3.变成:成~。

4.是:十两~一斤。

5.治理,处理:~政。

6.被:~天下笑。

7.表示强调:大~恼火。

8.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姓。

[ wèi ]1.替,给:~民请命。

~虎作伥。

~国捐躯。

2.表目的:~了。

~何。

3.对,向:不足~外人道。

4.帮助,卫护。

成分作用今译例他、它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我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第三人称代词(有时活用为一、二人称代词)你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与妻书》)代词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这、此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结构助词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主谓间 取独\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定语后置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补语标志得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褒禅山》音节助词时间/动词后\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顷之v.到……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拿、用、把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即凭借)凭、靠、凭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整理想你念你)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整理想你念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

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编了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让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8个虚词口诀】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1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与【速记口诀】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谐音: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

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记忆(最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记忆(最全)

18 个虚词记忆方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记忆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要点:而且、而后、然而、如果、你、你的三而(且后然),如果你你的1)递进:而且、并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2)承接:而后。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3)转折:然而、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4)假设:如果。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5)通“尔”: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相关词组而已: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何况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要点:为什么、什么、怎么、哪、呵呵,4w(why、what、how、wher e)1)为什么、怎么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什么、哪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3)通“呵”,呵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相关词组奈何:怎么办①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何其: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奈……何:对……怎么办①虞兮虞兮奈若何。

何以:以何(关注以的用法)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不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3、乎要点:乎=于1)语气助词:吧呢吗啊呀2)介词:相当于“于”(介词后必须跟名词)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8个虚词及其记忆口诀

18个虚词及其记忆口诀





பைடு நூலகம்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 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 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 于”“在”“给”“向”“到”“被”“比”等。 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 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 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 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 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 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 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 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 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 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 游公司。





【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 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 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例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句中不 译) ②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句末不译) ③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词尾不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呢) 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 ;疑问代词,译 为“什么”“哪里”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它,指蛇。) ②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 于鄢》)(什么) ③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哪里)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从这里”等。 例如: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哪里)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安徽蚌埠一中吴金昌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

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编了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让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8个虚词口诀】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

文言文十八个虚词顺口溜

1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奇思妙想】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于【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

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

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

例如: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左忠毅公逸事》(自、从)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由于)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④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⑤余将告于莅事者。

(《捕蛇者说》)(给)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到)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与【速记口诀】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谐音: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奇思妙想】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

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课)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课)

(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
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
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⑩燕王欲结于君。(和)
【奇思妙想】今天我去渔夫家,渔夫说烧 鱼给我吃。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 鸟,其名为鹏。这么大的鱼,吃起来很费 劲,吃个尾巴都要用锯子锯,还很难锯下 来。鲲的鱼鳍,也就是将来鹏鸟的长翼, 被称作鱼翅。不吃鱼尾了,反过来截鱼鳍。 什么?不知道那里居然带刺,《茶馆》看 过吗?相当于是之扮演的王掌柜家的茶碗 那么粗。我说:“渔夫,怎么吃啊?这哪 里是吃鱼翅,简直是啃大树。”
【释义举例】 助、代、兼、副词
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 从这 里”等。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在其中)
②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 源记》)(从这里)
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 “哪里”。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哪里)
(《《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 ③然则废衅钟与?
(《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
3 虚词——焉
【速记口诀】句尾词尾常不译 反诘语气常译呢 代词什么之哪里 兼词相当于是之 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锯尾吃尾常不易 反截鱼鳍长翼呢 带刺什么知那里 见刺相当于是之 渔夫怎么和哪里
3 虚词——焉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也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