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十九 捕蛇者说同步训练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19.捕蛇者说(共28张PPT)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3A19.捕蛇者说(共28张PPT)
乎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③叫嚣乎东西。
于 ①吾祖死于是 ②余将告于莅事者 ③积于今六十岁矣 ④苛政猛于虎也
兼词,于此 之,代蛇 语气词
吗 呢 于,在
在 给 到 比
整体·感知
结构
一(1) 简要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
功效,并交代了永州人争相捕蛇的缘由。


二(2-4)通过蒋氏自述,揭露苛捐杂
新课·讲解
姓蒋的人十分悲伤,眼泪汪汪地说:“您是要哀怜我想 让我活下去吗?然而我干这差事的不幸,还不如恢复我赋税 不幸那么厉害呢。假如以前我不干这差事,就早已困苦不堪 了。自从我家三代人定住在这个乡里,一年一年算到现在已 经有六十年了。可是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们把 田里出产的东西都拿出去了,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都拿出去 了,(被苛捐所迫)他们哭着喊着,辗转迁徙,又饥又渴, (劳累得)跌倒在地上;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酷暑,呼 吸着毒气,处处是死人成堆。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那 些人家现在十家剩不到一家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现在十 家剩不到两三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现在十家剩不 到四五家了。他们不是死了,就是逃荒去了。可是我靠捕蛇 而独自存活下来。
体裁·介绍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
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 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 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 《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特点是在末了点明 主旨,即所谓“卒章显其志”。我们在学习时要 注意研究这点。
为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做
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做
③故为之说。
为了
已 ①可以已大风。

九年级语文上:第19课《捕蛇者说》课件(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第19课《捕蛇者说》课件(苏教版)

不到四五家 不是‥就是‥

因为
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是。而吾以捕蛇独
助词,无义
于,在
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
表修饰
即使
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表顺接
表修饰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
表顺接 有滋味地
田里的产
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品吾齿。盖
‥的危险

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
即使
于,在
晚,名作动
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怎么
怨恨
又安敢毒耶?”
这件 事
(四)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 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1、涕(tì):眼泪。2、君将哀而生之乎: 将,要,想。哀, 哀怜,可怜。 生,活着,生存,这里是“使……活着”,
三 我怜悯他,并且说道:“你怨恨干这差 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 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样?”
1.蒋氏“貌若甚戚”的原因是什么?
“三个死”说明捕蛇给他家三代带来沉重的灾难。
2.第二段第一句中,“专其利”的“利”如何理解?
所谓的“利”是用生命换来的。隐含着无限 的辛酸和痛苦。 第二段主要内容: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文中有何 作用?
自从我家三代人定居在这里,到现在已经有六十 年了。而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们把 田里出产的东西全部交了税,他们家里的其他收 入也都交了税,他们哭着喊着,辗转迁徙,又饥 又渴,倒毙在地;他们顶着狂风暴雨,冒着严寒 酷暑,呼吸着毒气,常常是死去的人叠压在一起。 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乡邻,现在十户中难得 有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乡邻,现在十户 中难得有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乡邻, 现在十户中难得有四五户了。他们不是死了,就 是搬走了。然而我却因为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捕蛇者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捕蛇者说》同步练习 苏教版

《捕蛇者说》复习目标:1、记住重要的文言字词,能正确翻译全文2、能理解文章内容并正确默写复习课时:二课时复习方法:归纳并练习复习过程:1、学生背诵全文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3、学生强记重要知识点4、练习(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永之人争奔走焉。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黑质而.白章()(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3)可以已.大风()(4)岁赋.其二()2、“异蛇”的“异”主要表现在:(1)外观“异”。

(2)毒性“异”。

(3)功能“异”。

3、“太医以王命聚之”的原因是。

4、“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

5、本文段暗示了。

6、翻译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14题。

蒋氏大戚,汪然而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敢安毒耶?”余闻而愈悲。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汪然而出涕.()(2)则久已病.矣()(3)乡邻之生日..蹙()(4)谨食.之()8、蒋氏在文段的自述中,从哪几方面进行比较?[答]9、蒋氏自述的话中有两层内容,请用简洁的话予以概括。

第19课《捕蛇者说》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九上)

第19课《捕蛇者说》ppt课件(苏教版语文九上)

第19 课《捕蛇者说》ppt 课件(苏教版语文九上)

捕者说柳宗元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理解对比的写法。

三、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蛇变色蛇:剧毒。

北美洲的
葡萄树蛇魔鬼蛇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
神秘而令人恐惧的喜玛拉雅白头蛇
正宗太攀蛇,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蛇类之一,它一次可以分泌出60 毫克的毒素,足以使数人毙命五步蛇“蛇”是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动物的统称。

世界
上现存约2500 种,主要在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树栖、穴居、淡水和海水中均有。

最小者长100 毫米,最大者如南美的水蟒长达10 米以上。

蛇知识中国也是一个拥有蛇类比较丰富的国度。

据我国着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教授等人的最新统计,认为中国有蛇亚目8 科64 属209 种。

除了家喻户晓、体形庞大的蟒,剧毒的眼镜蛇和竹叶青等外,还有众多的种类不被人们所知,诸如盲蛇、瘰鳞蛇、盾尾蛇、游蛇、海蛇、蝰、蝮等等。

中国还拥有一些特有的种类:产于台湾高雄、恒春的恒春盲蛇;生活在海南等省的海南闪鳞蛇;在中国分布的脊蛇属8 种中就有5 种为我国特产种……中国的传统医药业和饮食业是蛇类受到威胁的主要因素,此外,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使蛇类无处栖身。

蛇浑身是宝,人们贪婪地利用蛇的每一部分,甚至榨取它们每一滴鲜血——蛇蜕、龙衣,即皮膜;蛇油,即脂肪;以及蛇胆、蛇肉、蛇卵、蛇血、蛇。

优秀课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捕蛇者说》 课件

优秀课件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9课《捕蛇者说》 课件

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与
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 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文成就很高,今存《 柳河东集》。 柳 宗 元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中期到唐宪宗元和初期,战争频繁, 先后发生过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等,全国户口锐 减,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巧立名目,旧税加新税使
人民负担日益加重,百姓苦不堪言。本文是柳宗元被
播放视频,请听课文朗读
通假字 谨食之
(“食”通“饲”,喂养)
非死则徙尔 (“尔”通“耳”,罢了)
古今异义
向吾不为斯役
(古义:假使;今义:方向) 则久已病矣
(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生病)
以尽吾齿 (古义:年龄;今义:牙齿)
虽鸡狗不得宁焉
(古义:即使;今义:连词,虽然) 去死肌 (古义:去除;今义:到……地方)
社会现实的希望寄托在“观人风者”——封建统治 者的身上,幻想最高统治者能够体察民情,从而能革 除弊端。 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观点是作 者思想局限性的表现。但是,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对劳动
捕蛇者说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泣 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站起身来靠在横木 上,派遣子路去询问那个妇人。子路说:“你哭得 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不幸的事。”那个妇人说:“ 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 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子路问:“那为什 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 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 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4)学生齐读第2自然 段,概括本段中所反映出的 蒋氏的遭遇。
蒋氏一家三代从事捕 蛇的差使,蒋氏的爷爷、 父亲都死于毒蛇之口,蒋 氏自己也是九死一生。
(5)齐读第5自然段, 讨论:这段议论性文字的核 心是什么?哪句话集中体现 了作者的看法?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9捕蛇者说课件 (共45张PPT)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9捕蛇者说课件 (共45张PPT)

齐读第一段,思考: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毒蛇的?用哪一个字突出 了蛇的特点?最“异”的是哪一点? 2.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说明了什么? 蛇可以“当其租入” ——是为了免受赋税之苦 。 反衬出赋敛之毒比蛇毒还要厉害。 黑质而白章 异蛇 尽死 (外形) 无御之者 (毒性)Leabharlann 可以已大风…… (医疗效用)
熙( xī )
谨食( sì )之
以俟(sì )夫(fú)
永州之野产 异蛇,(异蛇 )黑质而白章;( 异蛇 ) 触草木,( 草木 )尽死;( 异蛇 )以 啮人,( 人 )无御 之者。然 得 而腊之以为饵,可以 已 大风、挛踠、瘘、疠,去 死肌,杀三虫。其 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 赋其二,募有能捕 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② “时而献焉”
③ “今其室十无一焉”。

有甚是蛇者乎。
吾尝疑乎是。
永州的野外生长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皮 肤上有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 木)全部枯死;如果咬了人,没有(能够) 抵挡蛇毒的办法。然而捕捉到(这种蛇), 把它晒干用来作为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 挛踠、瘘、疠,还可以消除腐肉,杀死人体 内的各种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 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招募能够捕蛇 的人,(准许用蛇)抵他的税收。永州的百 姓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二、请选出全文的主旨句( C ) A.苛政猛于虎也;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作者的感情: 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
余悲之 余闻而愈悲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你如何看待这句话?
作者把变革黑暗现实的希望寄托在“观人风 者”身上,幻想最高统治者能体察民情,从而革 除弊端,这是他思想局限性的表现,但作者对人 民疾苦的关心和同情是真实的,深切的。

初三语文上册19捕蛇者说课件1苏教版

初三语文上册19捕蛇者说课件1苏教版
• A.苛政猛于虎 昔者吾舅死于是 • B.吾夫又死焉 今吾子又死焉 • C.何为不去也 苛政猛于虎也
• 2、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 (1)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有个妇人在墓旁悲哀的哭着
• (2)小子识之
•你要记住这个道理
• 3、文中的“苛政“指什么?《捕蛇者说》 中引用孔子的话,其中“苛政”又指什么 ?柳宗元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话?
•天天 •即使
•于,
•晚,在……后,名 作动
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在,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怎么
•怨恨
•这件事
,又安敢毒耶?”
•风檐展书读———揣摩文意
•自己低声读2——4节.边读边思: •第二节的内容:•简述蒋家三代捕蛇的遭遇 • 本节先说蒋氏“专其利三世矣”,看来令人 •羡慕,请问“利”指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 •这个“利”字的?
•吾吊•提胆恂心地恂而•地起,•那视其缶•缸瓦,而•吾表接顺蛇尚存•放,心子则的样弛然而修•表卧饰 。谨心•小地 •养喂食之•蛇代,时而•蛇到献的())规焉时定候。献 退而甘顺•表接食其土•味有地滋之有,•田产以里品的尽吾齿•指龄年。盖
一岁•之代蛇犯死者•‥的险二危焉;其•余(献,来蛇)则回 熙熙•而来乐。•里哪岂若吾•乡估句计首邻语,气表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你知道他们的含义吗?
•之
•永洲之野产异蛇 •的.助词 •若毒之乎 •它.代捕蛇之事 •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指代“我”,蒋 •悍吏之来吾乡•助词.氏用在主谓之间.变句子为短语 •谨食之 •代词.它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的.助词 •故为之说 •这,代这件事
• 1、下列倾斜的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 一组是( •B )
•当其租入 •(暗示租税之害有甚于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