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训练:专题训练三 语法知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同步练习班级姓名计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9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煞.白(shà) 深邃.(suì) 稍逊.(xùn) 寒噤.(jīn)B.褴.褛(lán) 骈.进(pián) 丝缕.(lǔ)嗤.笑(chī)C.阔绰.(chuò) 旁骛.(wù) 陨.落(yǔn) 愕.然(è)D.弥.留(mí) 诅.咒(zǔ)鄙.夷(bǐ) 腆.着(diǎn)【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噤”读第四声;B“缕”读lǚ;D“腆”读t iǎn,答案为C。
点评:判断汉字拼音正误,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注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棱角发窘襁褓媚上欺下B.抽泣恍忽田圃润如油膏C.怜悯谀词凌架刻骨铭心D.忐忑繁衍佝偻无与论比【答案】A【解析】分析: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
B“忽”为“惚”,C“架”为“驾”,D“论”为“伦”,答案为A。
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3、给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3分)(1)辛苦辗转..() A.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B.经过曲折,间接 C.翻(2)素.不知道() A.本色 B.平素向来 C.白色的(3)阴晦.() A.昏暗 B.夜晚 C.夏历每月的末一天来覆去,来回转动【答案】(1)A (2)B (3)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义,根据词义推断加点字词的含义。
点评:汉语词汇丰富,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义,加强识记。
4、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3分)(1)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__________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同步练习 配套练习

专项复习(三)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一、选词填空。
1.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C)(1)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________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2)将受到历史________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3)“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________。
(4)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________……A.杜绝治理落地生根蔑视B.拒绝制裁落地生根轻视C.杜绝制裁根深蒂固蔑视D.拒绝治理根深蒂固轻视2.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A)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________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________;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________让人欣喜,________让人着迷。
A.唤醒勇气不仅还B.震撼勇气虽然但是C.震撼喜悦因为所以D.唤醒喜悦即使也3.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D)央视《汉字听写大会》________。
正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节目________了荧屏的生态结构,吸引了社会对汉字的关注,________了关于汉字的深层思考。
总之,它传递了文化的________。
A.可圈可点更换激发生命力B.叹为观止改变促进正能量C.叹为观止更换促进生命力D.可圈可点改变激发正能量二、成语运用。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A.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和敬业乐群....的态度,都是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
B.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阅读,特别是深度阅读,是人们保持判断力和思想定力的不.二法门...。
C.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品类增多,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73752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解答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1. 表达与交流。
题目:我的诚信故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到诚信的?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自己的诚信故事吧。
要求: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端正。
2. 某校七年级同学在举办的《西游记》成果展示活动时,对唐僧形象的认识有较大分歧。
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辩题是“唐僧是否可敬?”。
下面是反方的说辞,如你是正方,针对这一说辞,请你结合全书唐僧的表现来反驳他们?反方:我方认为,唐僧不可敬。
他胆小懦弱,每次遇到妖怪都惊慌失措,无力应对;他是非不分,常常听信猪八戒的挑拨,错待孙悟空一片忠心;他本性昏愚,对待妖精总是心慈手软,对待孙悟空却爱乱施惩罚;他缺乏抗争精神,在西天面对传经者索要的“人事”,他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他实在不可敬!正方:________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错过季节的西瓜秧孙道荣①盛夏,我在棉花地里锄草时,发现了一棵西瓜秧苗。
②这很不对头,这个季节,不是它该发芽的时候。
我的锄头,在它旁边停下。
我犹疑着要不要将它像其他杂草一样,锄掉。
对棉花地来说,除了棉花株,其他的都是杂草,都理应被锄掉,好腾出空间和营养,让棉花株成长。
我承认,我犹疑了两三秒钟,最后,我手中的锄头,围着那棵西瓜秧苗,转了一圈,我将它周边的土松了松,这样,它可以更畅快地呼吸和成长。
我还将我喝的水,拿来浇灌它,那是父亲早晨为我泡的茶水,对一棵西瓜苗来说,可能苦了点,但这块沙土地的周围,没有水塘,我找不到更清的水了。
我在弯腰浇灌它时,请它谅解,它摇了摇它的两瓣嫩叶,这也许表明它听懂了我的话。
③我接着锄地。
烈日当头,口渴难耐,我却将剩下来的水,都浇灌在一棵没什么希望的西瓜苗上了。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同步训练(含详细答案)(72页)

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自然歌咏1沁园春雪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
(1)江山如此多jiāo(),引无数英雄jìn g()折腰。
(2)惜秦皇汉武,略输wén cǎi()。
(3)一代天jiāo(),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diāo()。
2.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
1.这首词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语法知识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 语法知识专项练习题题组一词性1. (2019•德州模拟)下列各组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词性相同的一组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B.即是陋室,惟吾德馨。
微斯人,吾谁与归?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吴广素爱人。
2.(2017•德州模拟)下面四句话中,“跟”字的词性依次列出四种,其中正确的一项是()①跟着好人学好事②我跟他是同桌③我跟他学唱歌④那鞋的跟高得没法穿A.①动②介③连④名B.①介②动③动④名C.①动②介③连④形D.①动②连③介④名3.(2017•德州模拟)对“下”的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老虎正要①下山,老猎人躲在石岩②下,抡起虎叉,突然给了老虎一③下。
A.①动词②方位词③量词B.①介词②方位词③量词C.①动词②助词③量词D.①介词②助词③量词4.(2017-泰安中考)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A.我从此便整天地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第1页共12页B.这一回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5.(2019•临沂模拟)下面对画横线的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明天早晨我和李光、王平同学在学校集合去爬山。
A.副词连词代词连词动词B.副词介词代词介词名词C.名词连词名词介词动词D.名词介词名词动词名词6.(2019•临沂模拟)下面对画横线的词语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画的画儿得奖了。
②他的态度不对,对他要进行教育。
A.①动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B.①名词名词②形容词介词C.①动词名词②动词副词D.①动词动词②副词介词7.(2019•临沂模拟)下列词语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宝贵光荣骄傲战友B.制造报答提高寻求C.角色语文经常兴趣D.非常偶尔绝对风景题组二短语结构8.(2019•四川宜宾中考改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第2页共12页A.“智慧平台”“核心价值”“民族复兴”这三个短语结构上都属于偏正短语。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33128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李贺分别被称作“诗仙”“诗鬼”。
李白与杜甫并称“大李杜”,而李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B.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如“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下列这些称谓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始龀”“弱冠”“豆蔻年华”。
C.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河之南为“阴”,山之南、江河之北为“阳”。
《愚公移山》中的“汉阴”“河阳”就是指江水南岸和黄河北岸。
山东省的蒙阴县则位于蒙山之北。
D.被鲁迅先生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作者是东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
其著作大多收在《饮冰室合集》中。
它的体裁是议论文。
B.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
C.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D.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
他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被后人称作“诗仙”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20分)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灯笼》不仅写了作者一些关于灯笼的记忆,更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2)《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学艺的问题。
()(3)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与老子并称“老庄”。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谥号“武侯”,后世称其为“武乡侯”。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和诸葛亮有关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4、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本文出现的成语: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指日而待(计日而待)5、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收服东川、西川排八阵:排八阵图阻陆逊七擒:七擒孟获六出:六出祁山五丈原:病卒五丈原四十九盏明灯:五丈原施法续命三顾:三顾茅庐平南蛮:平定南方叛乱东和:联吴北拒:抗曹水面偏能用火攻:火烧赤壁6、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出师伐魏之前。
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上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泉香酒洌(liè) 伛偻提携(lǚ) 觥筹交错(gōng) B.朝晖夕阴(huī) 宠辱偕忘(jiē) 淫雨霏霏(fēi) ...C.樯倾楫摧(jí) 浩浩汤汤(tāng) 水声潺潺(chán) D.岸芷汀兰(dīng) 薄暮冥冥(míng) 金樽清酒(zū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B.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D.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玉盘珍羞直万钱 B.山肴野蔌 C.百废具兴 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去国怀乡 C.上下一白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然则北通巫峡满目萧然..C.前人之述备矣四时之景不同 D.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6.名篇名句默写。
(8分)(1)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2)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4)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
7.走进一个宁静的乡村,村庄道路宽阔平坦,古朴而又充满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气息。
遗憾的是,门上的对联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只留下上下联的上半部分,请你根据下面给出的词语,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补全对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训练三语法知识
1.下列加点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那雪白
..的海潮啊!
B.暮色苍苍
..。
C.照亮
..夜行的路。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公开道歉”“热烈欢迎”“千秋万代”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劳动人民”“用旧了的自行车”“三尺讲台”“低空飞行”都是偏正短语。
C.“这座桥不但形式优美”中“形式优美”是主谓短语。
D.“他喜欢打篮球”中“打篮球”是动宾短语。
3.下列对句子成分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这个句子中的“椅子”是宾语中心语。
B.“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个句子的谓语中心语是“执行”。
C.“这个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
”这句话的主干是“面孔上笼罩着阴影”。
D.“《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
”这句话中“写实性很强”在句中充当补语。
4.下列复句类型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
(假设复句)
B.他瘦得教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
(转折复句)
C.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
(选择复句)
D.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并列复句)
5.下列对句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单地说,还是详细地说?(选择问句)
B.哪里都能种梨树吗?(是非问句)
C.不用来了,饭都做好了!(感叹句)
D.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反问句)
6.[2018·扬州]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园林藤萝阳台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
”他在心里默念了三、四遍。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7.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他委屈地离开了教室”中的“委屈”在句中作状语。
B.“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洗衣服”“洗干净”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8.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
这时离海水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
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停泊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的不下三万人。
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按在鼻子上。
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A.“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
B.“因为我有了这种防御,所以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C.“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按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
D.“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9.阅读下面的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
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
那些将一生的时光都花在了阅读中并从书籍中获取智慧的人,就像是从旅行者的描述中
了解一个国家的详细状况的人。
这些人
...可以提供关于这个国家的很多信息()但实际上他们对此地的真实情况并没有连贯()清晰()透彻的了解。
而那些一生致力于深思的人,则像是亲自到过某个国家的人。
只有他们才真正知道自己所谈的事情,他们对此地的状况完全
了解,说起来如数家珍
....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
....。
因此,每个真正独立思考
A.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依次为:逗号、顿号、顿号。
B.文中“这些人”指的是“真正独立思考的人”。
C.“他们对此地的状况完全了解,说起来如数家珍
....”中加点词使用正确。
D.文中“独立思考”是一个偏正短语。
10.[2018·名校联盟一]阅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国产电影,将《西游记》《庄子》等古籍里的角色元素进行全新的故事设计,配合精良的制作,收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用“追逐争霸”的现代擂台
展现诗词文化,以“明星演绎”的形式介绍中华“国宝”,《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节目让传统诗词、历史文物收获了“新粉丝”,掀起了新热潮。
传统文化因融入了与时俱进的创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语段中的“进行”“配合”“演绎”“焕发”都是动词。
B.语段中的“国产电影”“明星演绎”“传统诗词”三个短语的结构一致。
C.语段中画线句子的主语是“传统文化”。
D.语段中的四处引号都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11.阅读下面的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十二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人
..组成部分,充分显示
们选择了十二种自然界的动物,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顺序排列。
这十二种动物被赋予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这些动物的性格之间也相互补充,成为祖先对
后辈的期望。
比如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
一个人如果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
....。
而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会失去原则
....。
所以()是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诚,对团队的忠诚,()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真正保持内心深处的忠诚。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君子和而不同。
A.“重要”是名词,“显示”是动词,“排斥他人”“失去原则”都是动宾短语。
B.“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一直坚持的外圆内方,君子和而不同”中的“这”指“忠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
C.选文中括号内可填入关联词依次是“无论”“还”。
D.“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和“以和为贵”的“和”意思相同。
12.[2018·百校联考一]阅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励志电影是正面再现民族、地区或国家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片。
这类影片有振奋人心、激励斗志、洗涤灵魂等功能。
2018年上映的好莱坞儿童电影《奇迹男孩》,以面部有
缺陷的小男孩奥吉在上学之后的种种遭遇为主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善良
..的故事。
网友评
论:“故事非常温情,朴实,情感十分动人。
从第十分钟开始我就一直在擦泪,被孩子们单纯
..的友情
温暖
..、..到了。
”“每个人不论多大年龄,都曾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质疑、泪水、冷眼、误解、嘲讽挣扎,这部电影让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影子,产生共鸣。
”
A.“励志电影”“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B.文中画线句“这类影片有振奋人心、激励斗志、洗涤灵魂等功能”中的谓语是“有”。
C.“故事非常温情,朴实,情感十分动人”这句话中,“温情”后的“,”应改为“、”。
D.语段中加点的“善良”“单纯”“温暖”“嘲讽”都是褒义词。
教师详解详析1.C 2.A 3.D 4.C 5.C 6.A7.B
8.[解析] B本句是因果关系复句。
9.B10.B11.A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