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作文指导(分单元共六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课内同步作文指导

201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答题卷一、书写。
(4分)二、基础知识及运用。
(38分)1.(4分)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2.(2分)( )3.(2分) ( )4.(2分)()5.填空。
(11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7.(5分)【探究一】,__________ 。
【探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8分)(一)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48分)(一)(12分)9. (3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3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分)()12. (3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11分)1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质脆易碎→→15.(3分)()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4分)17.(4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8.(2分)()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四)(11分)22.(3分)()2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指导汇编(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指导汇编(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学指导汇编(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
因此,如何搞好初三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九个多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初三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为此我们必须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使我们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初三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从而决胜中考。
因此,特制定初三语文学年度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两班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
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近两年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的培养,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但总体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甚至还有考不及格的学生存在。
优生的比例太小。
初三中,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
二、教材分析我们采用人教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
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
六个单元有阅读,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我觉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利教便学;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全册

第一单元作文指导:《雨的诉说》【作文目的】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训练要求】1、多文体、多题材、多角度进行写作,扩展思维,激发灵性。
2、细致观察,用心聆听,抓住景物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3、写作时适当采用各种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4、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写心中故事、描绘雨中景胜、抒发内心真情、阐述鲜明观点等。
5、适当运用联想和想像思维,抒发积极健康的情感。
【思路提示】文题1:聆听雨的诉说“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本身没有特别之处。
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怅;在得意人那里,雨别具一番情趣。
这些不同都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用心与自然交流,就会发现自然的精彩。
要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有一双慧眼、一颗情心。
1、写出特点。
不同季节的雨有各自的特点,春雨滋润柔软、夏雨猛烈刚性、秋雨缠绵清冷,即使同一季节的雨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在写作时要加以注意,切忌模糊不清。
这就要求观察细致,用心体会。
2、情景交融。
对雨的描写耍和个人的情感抒发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不是一加一的加法,最好不耍写成一段描写加上一段抒情的粘贴形式,要在字里行间渗透情感,使每一处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让雨“活”起来。
3、真情实感。
文章中的情感要发自内心、发自真心,自然而然,不要无欢而喜、无忧而戚。
避免要么平铺直叙,感情苍白;要么用语气词来凑,矫揉造作;要么口号不断,套话连篇;要么政论文章,临高训人。
如果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一般不要轻易“抒情”。
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识、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九年级上作文教学计划及单元作文指导

九年级上作文教学计划及单元作文指导一、教学计划九年级是中学阶段的一年,对于学生来说,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九年级上学期,我们要通过系统的作文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提升作文质量,为升学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阶段:培养写作兴趣和习惯(第一、二周)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信心。
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日记、随笔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同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第二阶段:提高叙事能力(第三、四周)叙事是作文的基本功,叙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等练习,提高他们的叙事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事件的细节,通过具体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事件的内涵。
第三阶段:提升描写能力(第五、六周)描写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恰当的描写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写景、状物、写人等练习,提升他们的描写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点,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使作文更具表现力。
第四阶段:培养抒情能力(第七、八周)抒情是作文的灵魂,是作文的情感表达。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写景、叙事、写人等练习,培养他们的抒情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感受,使作文更有感染力。
第五阶段:提升议论能力(第九、十周)议论是作文的思维方式,是作文的思想表达。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写议论文来提升他们的议论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论点,运用事实、道理等论证方法,使作文更有说服力。
第六阶段:综合训练(第十一、十二周)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作文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尝试不同类型的作文,也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作文比赛,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

九年级上六个单元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第三单元:青春随想【阳光花季,青春无悔】 [写作导航]同学们,你们对“话题”并不陌生吧。
可是“话题”就是作文的论题吗?如果认为两者一样就错了。
“话题”是人们谈话或者描述、议论的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由来。
因此,话题不完全等同于某一个论题,也不等于描写对象本身。
尽管一个话题里包含着某一论题或某一描述对象本身,但它们不能直接和话题画等号。
话题作文,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写出来的文章。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要运用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方法,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体现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话题作文有几种常见的命题形式:(1)命题式话题。
如以“足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引言式话题。
如以“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在这个要求前有一段话“有人说…有两种东西,一旦失去后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
‟其实,失去后才知道可贵的又何止于此。
”它的作用是把我们引到话题上来。
(3)材料式话题。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有文字材料,也有图画材料。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题就是这种形式。
怎样写作话题作文呢?一、审清题意,确定话题内容。
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题目、范围宽,选材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化大为小”,将话题锁定在某一内容上,以缩小选材的范围,迅速捕捉写作的切入点。
例如:“树”是个总话题,写作时可就其某一方面来写,如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树被人类乱砍乱伐;也可以从某一角度来写,如赞美默默无闻地为别人提供养料的树根;赞美不计名利为红花作陪衬的绿叶。
二、选择文体强项,明确写作文体。
话题作文的不限文体,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因此,擅长叙事的可选择记叙文,擅长说理的可选择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可选择散文,擅长想象的可选择童话,擅长讽刺的可选择杂文。
例如:以“书”为话题,文章主要内容与书有关就可以了。
你可以记叙与“书”有关的自身成长的过程,可以用抒情散文的形式讲述自己对书的认识、书籍对自己的启迪,也可以议论中学生如何择书读书,甚至可以以书的口吻介绍书籍的发展过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5篇精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5篇精选曹操,字孟德,是今天的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不知你们是否喜欢曹操呢?下面将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作文训练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训练5篇精选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题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吧,说的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在那金戈铁马的年代,一个并非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家,也无皇室血统,仅仅是宦官过继之子的后人,于乱世之中,挺身而出行刺董卓。
曹操以个人魅力自立于乱世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一统北方,成就霸业。
世上之人,天子为大,天子事便是天下事。
有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北士之滨,莫非王臣。
”而曹操竟敢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看来,曹操便成了一个不忠不孝的奸臣。
其实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没有人能理解他,因为它的思想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正所谓曲高和寡也。
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招也不过是曹操的战略措施,况且那个汉献帝也挺“配合”的,让封谁就封谁,让下昭就下昭。
曹操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官场战场,屡屡得意。
曹操之乐亦为民之乐。
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真正得到好处的是老百姓们。
如果没有曹操,天下大乱几时休?没有曹操,三国动荡局面还真难控制。
所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无罪反而有功,只可惜曹操竟为此背上了千年的骂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唉,文人啊文人,特别是在忠君思想下“洗脑”过的文人,谁会说曹操好话。
他们只不过是当权者的口舌,他们怎么会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想事情呢?不过曹操也应值得庆幸,在灭了袁绍父子后,青州和幽州的百姓是很高兴,很痛快的。
曹操啊,你应乐!当你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数多勇将,亦成你左膀右臂。
曹操啊,你应乐!当你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失东关中,用武之国,亦成你的疆城。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共6份 人教版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选用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进行诗歌创作,就是要写身边景,叙身边事,用书中典,抒心底情。
一、从捕捉意象开始意,即人的意识、情感;象,即客观事物;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捕捉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
诗歌写作忌有意无象,也忌有象无意。
二、以创造意境为佳意境是指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审美情感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诗人把真挚强烈、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浓缩于有限的生活图景中,使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即“情景交融”。
三、让想象放飞翅膀诗是靠想象力飞翔的,只有想象才能把社会与自然、现实与理想、平凡与神奇、天上与人间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想象是创造诗歌的主要手段,作者只有凭着大胆、丰富的想象,“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打破上下古今的限制,才能把自己最感动、最钟情的生活素材熔炼为诗歌的意象,创造出动人的意境,既感动自己,也感动读者。
四、让语言精练优美诗歌的语言首先要求精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丰富的意境空间,言简而情深,发人深思。
其次,要注意韵律和节奏。
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须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文题目】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写作例文】乡愁春天乡愁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我在上头故乡在下头,春天,风筝最常见。
用“风筝线”喻乡愁,形象且蕴含古典韵味。
,夏天乡愁是一眼清清的泉水我在尽头故乡在源头,把乡愁比作“泉水”,形象地写出了乡愁的绵延悠长,永不枯竭。
,秋天乡愁是一个甜甜的苹果我在地头故乡在心头,把乡愁比作“苹果”,视觉上蕴含期盼团圆之意,味觉上蕴含故乡总给人以甜美的回味之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课内同步作文指导九年级(上)【文题设计】(一)雨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雨作为描写的对象,抓住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参考题目:春雨霏霏残荷听雨雨中物语冬天,想念雨雨中的回忆冬雨夜行【写作指导】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强的文章,,要善于借雨烘托气氛,抒发感情,不管抒发是喜怒还是哀乐,都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本文贵在有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的体验,切不可无中生有,无病呻吟,或矫揉做作。
从内容上说,可以写雨景,写雨中的情思。
可以写看雨,也可以写听雨,还可以回忆雨中的往事,抒发友情、亲情……本文可以尝试写成诗歌,初中生学写诗歌至少可以丰富情感,锤炼思想,大有裨益。
具体写法可以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写景之中,将现实与想象结合起来,虚实结合;也可以采用象征、对比的手法,写四季雨的情致;还可以把雨作为一条线索,将古今一些名人事例连结一体,表达出健康的主旨。
【例文引路】雨中物语谁说在你刚刚闲下来想出去玩的时候,天上下起了雨是件倒霉事?真要是想放松一下,就打把透明的伞,穿双厚底的鞋,出去走一走。
灰色的天空,光线是那么和谐。
雨水擦亮了刚抽芽的嫩叶,在眼前闪烁着欢乐的光芒。
透过伞仰望天上的雨丝,我似乎体会到了“无穷远”这个词的真谛。
于是我这半个世外之人,此时又站到了雅的一边。
灰色的街道,只有路人们的雨披显出一片一片的色彩,但在他们飞驰的身影里,我找不到清晰的面容,只觉得一阵阵无声的风带着急归的气息,不断离我远去。
于是我笑对身边这斑斓的色彩,无限的动中,只有我依然静立。
这时我想听听天使的声音,他们已穿过树枝,在我身边飘了很久。
我知道他们想拉起我的手,带我远行。
但尘世中,始终有让我留恋的……这时我想与他们告别,因为远处灯光已明,我的心也朦胧了许久。
我知道他们看出我的心思,别我而去。
但天堂中,也一直有我所怅惘的……当周围的灯光足以使我辨清归路时,我已决定收起伞,信步回到尘世中,继续凡夫俗人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雨的诉说题解1.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不同的季节里,雨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雨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它带给你的某一种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2.要求:题目自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左右。
范文春雨刘凌啊,一场如烟似雾笼罩万物的春雨降临了。
苏醒了的大地睁开惊喜的眼睛,无声地享受着春雨的滋润。
雨雾雨丝润湿了山,润湿了树,润湿了房上的炊烟,也润湿了人们的心田。
我倚在窗前,接受春雨的爱抚。
凉丝丝的雨中散发出泥土的清香。
啊,真好,新年竟是在这场春雨的洗礼中到来的。
窗台上那盆玫瑰,枝丫上已长出了片片新叶,一个小小的、包得紧紧的花蕾已经露了出来。
春雨染绿了它们,噢,岂止是这一枝玫瑰呢?看,远处,近处,满眼都是清新悦目的“绿”。
春雨洗净了大自然身上的尘埃,万物都泛出了一层诱人的绿光。
不知是渴望还是企慕,我真想,真想拥抱这无边的“绿”,这笼罩于濛濛春雨中的“绿”。
透过雨幕,我看到那春雨笼罩的大桥上,五颜六色的雨伞组成了一条缓缓移动的彩虹。
人们沐浴在春雨下,轻快地走向自己的岗位,开始了这一年中的第一天。
春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春雨给人们带来了“绿”的遐想……下吧,春雨,大自然将因你而充满生机;下吧,春雨,你可知道,我们曾怎样急切地呼唤过你……潇潇之春雨陈秀秀“你给我滚,滚出去,别再回来了。
滚!滚!”这是妈妈颤抖的声音,听了真叫我心碎。
十四年了,妈妈第一次对我发这么大的火。
从下午唠叨到现在,居然真狠下心肠叫我滚。
我一赌气,走了,只抛下一句冷冰冰的话:“滚就滚!”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天上没有星星,阴沉沉的,本就不快的心情更加沉重,街上没有什么人,汽车也少得可怜。
我的肚子已饿得咕咕叫了,摸摸身上却只剩下五毛钱。
只好继续向前走去……腿越来越重,我只好在电线杆旁坐下。
“到底我有没有错?……或许真有,才惹得妈妈那么生气……不,不,我没有错……”我想着想着,眼前又出现了下午的那一幕。
刚考完试的我快活得像一只飞出樊笼的小鸟,现在自由了!我借了几本书,准备一饱眼福。
一到家,妈妈就端出一碗早已准备好的鸡蛋汤叫我喝。
我把书往洗衣机上一放,就喝起鸡蛋汤来。
不料喝完蛋汤刚转过头来,就见妈妈正怒气冲冲地对着我。
我愣了,妈妈的脸色从来没有这么难看。
她拿着我刚借回来的书,像审问犯人似的质问我:“这书是从哪儿来的?”“向同学借的。
”我说。
“你好大胆,敢去借这类书看,你是不是不知道?这是爱情小说,爱——情——小——说!”妈妈大声训斥着。
“妈妈,您知道我是个小作文迷,听人家说,琼瑶的文章感情真切、文笔细腻,就借来看看,这有什么不好?”“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对你有什么好处?你知道吗?你爸爸和我离婚就是因为老看这类书,才变了心的……如今,你竟然也看这类书!”“妈妈,您不要这样说……”我使出浑身解数想说服妈妈,可她就是听不进……沉沉的夜色笼罩着一切,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心中痛苦地呼唤:妈妈,女儿理解您,您爱我十几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养育我。
您与爸爸分道扬镳使您心头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创伤,这我明白。
可是,您也该理解女儿呀!女儿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妈妈,您放手让女儿走自己的路吧,不要再对我生气了。
我真想回去……雨,不知不觉地下起来,越来越大。
帘中,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秀秀——秀秀——”那身影近了,我看到了一个浑身湿透、步履蹒跚的身影,是妈妈,我的好妈妈! “妈妈——”发自内心的呼唤,划开夜幕,冲得很远。
我噙着热泪扑向妈妈……“妈妈,那书……”妈妈轻轻撩开我淋湿的头发说:“妈妈想过了,你这么大了,妈也相信你会懂得该怎样做。
你向来很乖,很听妈的话……”雨中,是亲切的话语;雨中,是我们的身影。
秋风·秋雨·秋叶童年时的我,对四季的概念比较模糊。
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
随着岁月的流淌,人渐渐地长大,慢慢地我爱上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爱上了夏天在水池里的嬉戏,冰淇淋的刺激;爱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惟独秋天,让我觉得枯燥无味。
尤其是家乡的秋天,整天只看到叶子发枯发黄并一片片地凋落。
无聊之余,最多也不过是几丝忧愁。
自从学习了英语,我便给一年中的四季起了名。
春天叫“warm”,夏天叫“hot”,秋天叫“cool”,冬天叫“cold”。
也许是秋天的名比较酷吧,我对它有了少许好感。
上了高中,语文老师说,家乡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当时我并不完全相信,总有些怀疑。
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观察秋天,感受秋天。
秋雨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
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飘零着。
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树叶上不断地渗出颗粒饱满的雨滴。
到了黄昏时,风和雨都放慢了节奏。
太阳又从云层里爬出来,将她的余晖送给大地。
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红,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
秋风飘过的地方,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好听,风大时,黄叶就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风的伴奏下,载歌载舞。
此时,恰好有三两个人从飘落着的黄叶中走过,这不是绝美的画面吗?可又是那样的转瞬即逝,犹如昙花一现,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
我惋惜这短暂的美,更惋惜秋叶的刚烈。
它如此奋力地挣扎,是为了摆脱大树的约束,但是,难道它不知道叶落终要归根吗?为了如此短暂的自由却将自己永远地埋在深深的树根下,值得吗?可我又想,这也许正是秋叶的精神吧。
它们挣脱大树束缚的真正目的,也许并不在那刹那间的自由,它们是为了将自己最后的注入树根,好让大树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充足的养分。
在来年的春天,树枝上又会长出新的、更茁壮的新叶,那些新叶子不正是它们当年的身影吗?想到这里,我又为秋叶感到骄傲,没想到它们竟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太不可思议了,或许是神秘的大自然赐予的吧。
春天的风让人昏昏欲睡;夏天的风让人感到闷热难受;冬天的风让人感到寒冷刺骨。
惟有秋天的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既不闷热,又不寒冷,还能让人清醒不少。
我简直怀疑秋风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再加上凉丝丝的秋雨,这再好不过的药引子,一服名贵“天然药草”恐怕就形成了吧。
秋风与秋雨可能是这世上最完美的一对搭档。
秋风吹着秋雨,秋雨伴着秋风,它们能让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莹的光泽,反射出秋的高雅。
也许它们能修剪出一幅美丽的秋的图画,看着它们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到:秋风吹吹,秋雨飞飞;秋风爽爽,秋雨凉凉。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着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
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
没有风,雨不会飞,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润,叶不会害羞;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
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
大自然赐予了春天鸟语花香,赐予了夏天欣欣向荣,赐予了冬天美丽雪景,当然不会忘记赐予秋天。
于是,她赐予了秋天神秘和美丽。
看来,大自然是不会偏爱谁的。
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天分是差不多的,要想超越别人,取得非凡的成就,恐怕非得吃得非凡的苦不可。
秋,让我领略到了它的美丽,又让我领悟了一些道理。
秋,果真是硕果累累。
冬雨·老人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冬天的雨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场雨。
冬天的雨不像春雨,让人感到可贵;冬天的雨不像夏雨,使人感到舒爽;冬天的雨不像秋雨,令人感到诗意。
冬天的雨继承了冬天的一切,然而,我从它身上所能感受到的却只有寒冷。
冬天的雨下得很细,很密,也很冷,竟令我想起了老人。
老人,经历了朝气蓬勃的少年;精力旺盛的青年;经验丰富的中年;如今,正夕阳西下。
冬雨是看着老人长大的,老人是看着冬雨成长的。
一年又一年,老人这一生中不知看了多少场冬雨,一年又一年,冬雨在老人的一生中不知看了多少次老人。
不知哪一天,看到一位老人在冬雨中走着。
他没有打伞,也没有穿雨衣,只在头上戴了一顶小帽。
难道老人不怕淋雨吗?我天真地想到。
我不止一次看到老人在冬雨中走着,不打伞,也不穿雨衣。
忽的,我的心头滑过一道寒战:老人也许是想在烛光消逝前多感受点冬雨。
难道老人不怕冬雨的寒冷浇灭了那束微弱的烛光吗?我不禁替老人担心。
转念一想,我又何必自作多情呢?也许老人早就淡漠了名利,看破了生死。
这些恐怕是我现在所领悟不到的。
冬雨逝去了,第二年还会再来;老人逝去了,还会再回来吗?我埋怨大自然的不公平,可是仔细一想,大自然的那座天平仍是平衡的。
冬雨确实是永无休止的,它可以与天地同寿。
然而,一千年前的冬雨和一千年后的冬雨有什么区别吗?是的,它们没有区别,它们都传播着一个主题——冬天。
老人却不同,他们虽然一去不复返,可是他们把一生中积累的经验、教训都传给了子孙后代,让子孙后代们变得更好、更强。
老人在生命的跨度上永不及冬雨,可是老人在生命的精度上远远的胜过了冬雨。
冬雨爱生命的长,老人爱生命的精。
这也许就是生命的精华所在,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奥秘。
夏天的雨那个夏天的晚上,天气突然变凉,我关着窗户睡到了次日清晨。
第二天清晨,从一夜酣睡中醒来,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带着泥土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新鲜的空气真是一味药,一味可以提神、润肺的良药。
呀!昨夜已下过雨了。
天依然是阴阴的,似乎雨孩子们又在天上呆不住了。
开始,先是一声小小的雷声,随着雷声,无数小小、小小的雨滴开始向地面俯冲。
它们一个个倒也挺厉害,“进攻”没多会儿,地面就又变得湿漉漉的。
但它们仍是一声不响,静静的、静静的,逐渐地“占领”着地面上的一切。
忽然,一声响雷,一道闪电,几十朵更大、更黑的云团使人忘记了方才的微微细雨,相继而来的,则是落在地面上就溅出雨花瓣的中雨。
雨声大了起来,嘈嘈杂杂的,地面开始喧闹起来。
街上的雨伞多起来了,红的、绿的、蓝的、花的、透明的……宛如雨后鲜艳的蘑菇,宛如春天争艳的百花。
雨声也有所不同,从淅沥、淅沥变成了哗啦啦、哗啦啦,更强时则宛如千军万马,浩瀚无垠。
渐渐地,千军万马远了,雨又细起来,细起来,像牛毛似的在变明的天空中柔柔地飘着。
最后小雨也无影踪了。
哇!彩虹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像条彩带斜挂在天边。
太阳也笑呵呵的,像个孩子似的。
就在此时,大地上春光一片,就仿佛这是春天,而不是夏天。
夏天的雨,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