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每课练习与单元检测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四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完成下列词语。
阔chuò() chàn ()水附hè( ) zhàn ( )酒Zhàn()出俯kàn ( ) 星xiù( ) 避huì( ) 2.请你根据语言或心理活动,填出人物的名字。
①()......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②“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
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
”()③()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使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④()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⑤()忽然说:“孔已己好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3.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早晚要收拾你!”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举中“裹紧”的动作是为掩饰自己反复“变色”却又不无难堪的感觉。
B、“我哪里还要杀猪!有我这贤婿,害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这句语言描写极其精彩的描写了胡屠户无耻的恭维,一个“靠”字道破天机。
C、《孔已己》中的“我”是孔已己悲剧遭遇的见证人,作者通过自己的回忆,再现了孔已己的遭遇,激起人们对孔已己的同情。
D、本单元的四篇小说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告诉我们,古今中外都有自私的人。
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B、《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的“谴责小说”,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其作者是吴敬梓。
C、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以自然界中皮肤颜色会随周围物体颜色而变化的小动物变色龙来比喻在处理狗咬人过程中不断出尔反尔、自食其言的奥楚篾洛夫,由此引起人们的深思,进一步使人认清其丑恶的面目、卑劣的本质。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说明本卷共计23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一)积累(12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空格内。
(2分)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激动,令人精神zhèn奋。
红紫烂màn的春天,多么活力充pèi,生气péng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我们对它的赞叹和歌颂,同时也不fǎng对它作一科学的解释。
(选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默写。
按要求写出初中以来学习的诗文。
(8分)(1)表达爱国情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远大抱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自然美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言。
按要求分别写出1句名言。
(2分)(1)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用(8分)4.仿照下面两句话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再写两句。
(4分)云在告别,去向天涯,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
船在告别,去向海角,舍弃了港湾的安宁与轻闲,才有搏击风浪的雄姿和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二课堂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二课堂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初二课堂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苏教版八下语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课海燕第一单元积累与运用1.高尔基春天的旋律暴风雨的预言者《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散文诗歌 3.shēn y ín cuàn qiè fěi háolüèwān yánhǒu 4.A 5.(1)压冲(2)碰箭(3)抱甩摔 6.(1)比喻拟人(2)排比(3)反复(4)比喻 7.(1)“高傲”: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海燕藐视狂风乌云,充满自信,压倒一切邪恶势力的气概。
(2)“飞窜”,四处逃窜,写出海鸥的惶惶不可终日,与海燕的矫健勇猛形成对比。
理解与鉴赏1.通过声音(呻吟)、动作(躲藏)、外形(肥胖)、心理(恐惧)等方面,作者将海上群鸟害怕暴风雨的各种丑态揭露无遗。
反衬出了海燕的英雄形象。
2.连用“抱”“甩”“摔”等几个动词,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表现了风的猖狂气焰。
3.拟人。
“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4.说明光明必将战胜黑暗,革命必将战胜反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5.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雷电象征沙皇反动统治;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广大人民群众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象征那些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6.(1)B(2)A (3)E拓展与提高1.略提示:举生活中遭受困难挫折的事例,紧扣勇敢顽强、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回答。
第二课白杨礼赞积累与运用1.《见闻杂记》茅盾沈德鸿雁冰《子夜》《林家铺子》 2.抒情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崇敬而赞美黄土高原非常平坦磨刀石 3.zǎi娑虬jiànɡ综颀qiàoyùn 怠nánqiánnáo恹恹逸 4.(1)扑入(2)翻起(3)涌起5.你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含解析) 苏教版

第2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头晕 B.晕船 C.晕圈 D.眩晕答案:C解析:分析:C项“晕”读yūn,其他都读yùn。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折磨(zhé)折本(zhé)折腾(zhē)B.参天(cān)参差(chēn)参考(cān)C.纵横(héng)横行(héng)蛮横(hèng)D.倔强(jiàng)强壮(qián)强迫(qiǎng)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折本”的“折”应读“shé”;B项中“参差”的“参”应读“cēn”;D项中“强壮”的“强”应读“qiáng”。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对下面是对课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B.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
C.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白杨树的“不平凡”。
这“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D.作者先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而后指出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答案:D解析:分析:“扬”和“抑”,“扬”指好的方面,“抑”指不好的方面,二者都是写作艺术上的一种强调手段。
具体写法上有两种形式,即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
D句中先写的是白杨树不好的方面,后写的是好的方面,故应是先抑后扬。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掌握。
4.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B.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C.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微不至....。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试卷(无超纲)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为某届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A.游泳B.皮划艇C.蹦床D.举重2、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下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是图中的()A.B.C.D.3、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跳起,则他的落地点在()A.起跳点的前方B.起跳点的后方C.起跳点的右方D.起跳点处4、如图所示,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比赛中,当两人僵持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人对布带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B.布带发生了弹性形变C.两人所受地面摩擦力大小相等D.每个人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5、如图所示实例中,主要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铅球沿曲线B.气球被压扁C.弹簧被拉长D.跳高时撑杆6、如图所示光滑小球与水平面和台阶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小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小球受重力、小球对水平面的压力B.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C.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台阶的弹力D.小球受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台阶的弹力、水平面的摩擦力7、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曾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A.爱因斯坦B.杨振宁C.牛顿D.阿基米德8、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自由下落的雨滴B.环绕地球匀速飞行的神舟飞船C.减速进站的列车D.匀速直线下降的“祝融号”火星探测车9、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规则形状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但是一定在几何中心处B.投篮时,球离手后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C.用力蹬自行车,车会前进,不蹬车后自行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用不同的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同10、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所受的总阻力为f,人和伞重分别为G人和G 伞,它们的关系是()A.G人=f-G伞B.f+G伞=G人C.G人+G伞>f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同一小车从同样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种不同表面的水平轨道上继续运动。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一单元咏物抒怀检测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八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一单元咏物抒怀检测题(90分钟 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1)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fěi( )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2)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
(3)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jué()而不枯jí( ),清新而不柔媚。
(4)我只是zhù()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番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辫,任你用怎样析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堖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错别字改正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B.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5分)(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2)(作者)在《马说》中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的一句是:,(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曲笔表现在国运衰微的时候,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在酒楼中过着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的诗句是:,。
(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里头显得很突出。
5.名著阅读。
(3分)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和蔼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他并不凶恶,也不可怕。
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无情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解析版)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3课《活板》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夜半三更B、更正C、自力更生D、更加2、下列句子含有通假字一项是( )。
A、若止印三二本B、持就火炀之C、用讫再火令药熔:D、更互用之,瞬息可就3、下列加线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持就火炀之。
(动词,接近、靠拢)B、第二已具。
(准备好,齐备)C、更互用之。
(交替,轮换)D、瞬息可就。
(成就)4、《活板》第二段文字的表达方式主要是()A、记叙B、议论C、说明D、描写5、选出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和纸灰B、和平C、和睦D、和谐6、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B、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C、旋刻之(旋转)D、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
)7、解释下列句子中“为”的意思有误一项是( )。
A、唐人尚未盛为之(做,采用)B、未为简易(作为)C、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是)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8、选出对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②火烧令坚③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A、①崇尚②让③蒙、盖④框子B、①还②让③蒙、盖④框子C、①高尚②让③冒犯④框子D、①还②命令③蒙、盖④典范9、选出对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满铁范为一板②持就火炀之③己自布字④则第二板已具A、①全部②烤③另外④准备好B、①排满②烧③另外④准备好C、①排满②烤③别自④具有D、①排满②烤③别自④准备好10、选出对加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更互用之②瞬息可就③兼与药相粘④有奇字素无备者A、①交替②完成③并且④奇特B、①更加②完成③并且④生僻C、①轮流②成就③并且④生僻D、①交替②完成③并且④生僻11、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活板》原文意思的一项:()。
A、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
B、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
苏教版八下第十章图形的相似单元自测卷含答案

第十章 图形的相似 单元自测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某旅游风景区中两个景点之间的距离为75米,在一张比例尺为1:2 000的导游图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相当于 ( )A .一根火柴的长度B .一枝钢笔的长度C .一枝铅笔的长度D .一根筷子的长度2.如图,A 、B 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 外任选一点C ,连接AC 、BC ,分别取 其三等分点M 、N ,量得MN =38 m ,则AB 的长是 ( ) A .152 m B .114 m C .76m D .104m3.已知234a b c ==≠0,则a bc +的值为 ( ) A .45 B .54 C .2 D .124.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6 cm 、7.5 cm 、9 cm ,△DEF 的一边长为4 cm ,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则△DEF 的另两边长可能分别是 ( )A .2 cm 、3 cmB .4 cm 、5 cmC .5 cm 、6 cmD .6 cm 、7 cm5.如图,在长为8 cm 、宽为4 cm 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使得留下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与原矩形相似,则留下矩形的面积是 ( )A .2 cm 2B .4 cm 2C .8 cm 2D . 16 cm 26.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B =∠ACD ;②∠ADC =∠ACB ;③A C A BC D B C=;④AC 2=AD ·AB ,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 ∽△ACD 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 7.电影院呈阶梯或下坡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 )A .为了美观B .盲区不变C .增大盲区D .减小盲区8.在△ABC 中,AB =12,AC =10,BC =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 ( ) A .9.5 B .10.5 C .11 D .15.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9.如图,在Rt △ABC 中,AC ⊥BC ,CD ⊥AB 于D ,AC =8,BC =6,则AD =_______.10.如图,在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DE 、AC 交于点F ,则EF DF=_______.11.如图是用杠杆撬石头的示意图,C 是支点,当用力压杠杆的A 端时,杠杆绕C 点转动,另一端B 向上翘起,石头就被撬起.现有一块石头,要使其滚动,杠杆的B 端必须向上翘起10 cm ,已知杠杆的AB =2 m ,BC =40 cm ,则至少要将杠杆的A 端向下压_______cm .12.已知△ABC ∽△DEF ,它们对应边的比为3:2,如果它们的面积和为78 cm 2,那么△DEF 的面积为_______ cm 2.13.如图,DE ∥BC ,CD 与BE 相交于点O ,S △DOE :S △COB =16:25,则AD :DB =_______.1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0)、B(0,8),点C 为AB 的中点,点D 在x 轴上,当点D 的坐标为_______时,由点A 、C 、D 组成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 三、解答题(共58分) 15.(8分)如图,AB ∥CD ,AD 、BC 相交于点O ,若OA =2,OD =4,AB =3.试求:(1)OBOC的值. (2) CD 的长度. 16.(8分)如图,一位同学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AB),他在某一时刻测得高为1m 的竹竿影长为0.9 m ,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因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CD),他先测得留在墙上的影高(CD)为1.2 m ,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BC)为2.7 m ,他测得的树高应为多少米?17.(10分)如图,一段街道的两边缘所在的直线分别为AB、PQ,并且AB∥PQ,建筑物的一端DE所在的直线MN⊥AB于点M,交PQ于点N,小亮从胜利街的A处,沿着AB方向前进,小明一直站在点P的位置等候小亮.(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恰好能看见小明时的视线,以及此时小亮所在的位置(用点C标出).(2)已知MN=20 m,MD=8 m,PN=24 m,求(1)中的点C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18.(10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M是BC的中点,DE⊥AM,E是垂足.求:(1)△ABM的面积.(2) DE的长.(3)△ADE的面积.19.(10分)电线杆上有一盏路灯O,电线杆与三个等高的标杆整齐划一地排列在马路的一侧,AB、CD、EF是三个标杆,相邻两个标杆之间的距离都是2m,已知AB、CD在灯光下的影长分别为BM=1.6 m、DN=0.6 m(如图).(1)请画出路灯O的位置和标杆EF在路灯灯光下的影子.(2)求标杆EF的影长.20.(12分)如图,在等腰Rt△ABC中,∠A=90°,P为BC的中点,小明拿着含45°角的透明三角板,使45°角的顶点落在点P,且绕P旋转.(1)如图①,当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E、F时,试说明△BPE∽△CFP.(2)将三角板绕点P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三角板的两边分别交BA的延长线和边AC于点E、F.①探究1:△BPE与△CFP还相似吗?(只需写出结论)②探究2:连接EF,△BPE与△EFP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1.A 2.B.3.B 4.C 5.C 6.C 7.D 8.D二、9.6.4 10.1211.40 12.24 13.4:1 14.(3,0)或(73,0)三.15.(1) 1 (2)616.4.2m17.(1)图略(2) 16 m18.(1)6 (2)4.8 (3)8.6419.(1)图略(2)0.4 m20.(1) 略(2)①相似②△BPE∽△PF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第四册每课练习及每一单元测试卷
设计:江苏省宿迁市马陵初中徐建军
第一单元
1、《海燕》课文同步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28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
白(mò) 深渊() 一(huǎng) 蜿蜒()
胆(qiè) (fěi)翠掠起()困(fá)
2、辨字组词。
(6分)
崖()翡()末()
涯()蜚()沫()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4分)
(飞翔飞窜)
①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__________!
②海鸥在大海上__________。
(叫喊呼叫)
③就在这鸟儿勇敢的__________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④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__________,跟狂风争鸣。
4、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5分)
A、散文诗,经过文学家们的不断创造和开拓,终于水到渠成,成为常见的一种文学形式。
B、近十年来,我天南地北地跑了不少地方。
C、强化舆论监督力度,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D、相敬如宾是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
5、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分)
A、《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用象征手法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B、能否做好教学工作,决定于老师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
C、中国飞人——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刘翔的名字,可能对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D、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
二、语言表达:(17分)
6、默写:(4分)
(1)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
和。
(2)默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末尾一句。
7、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不肯出门,_______。
A、但终于被父亲带走了
B、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C、但他终于把他带走了
D、但他终于和他父亲一同走了
8、仿写:(8分)
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
爱心是,。
三、阅读理解(55分)
阅读(一)(20分)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他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9、这段文字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自传体三部曲《》、《》、《》。
(4分)
10、第一至三段对海燕的描写表现在三个方面,试从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写在横线上。
(6分)(1)从情态上描写的句子:
(2)从动作上描写的句子:
(3)从声音上描写的句子:
11、句子分析:(6分)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两个“一会儿”的并列句和“它叫喊着”,着重表现了海燕的什么精神品质?
12、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4分)
阅读(二)(15分)
(1)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雷声轰响。
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3)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4)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5)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6)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7)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
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8)──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9)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10)──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3、将(1)—(5)段文字划分层次。
(用“︱”标出)(3分)
(1)(2)(3)(4)(5)
14、分析下面的句子的含义。
(6分)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
15、“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它作全诗结束语好在哪里?(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