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完整全册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教材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52元钱。 18+27=45(元)
答: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45元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口 算 两 位 数 减 两 位 数
复习导入
口算
46-30= 16 38-9= 29 79-9+10= 80 15+13= 28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后用乘法 计算,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巩固练习
现在才早上8:40,我 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 的信息有哪些?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巩固练习
﹥
24分 ﹤ 4时
﹥
﹤
﹥
﹦
课后练习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60)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复习导入
2.照样子填一填。
23
20 3 69
60 9
35 30 5
57 50 7
探探究究新算法知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
1 车票?
35+34=
你会口算吗?
35+34= 69
35+34=69
30 4
30 5 30 4
65
60 9
先算35+30=65, 再算65+4=69。
先算30+30=60, 再算5+4=9, 再算60+9=69。
答:她上午在校4小时10分钟。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说课课件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 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 有趣的、有用的,初步了 解数学的价值。
3.1.2 教学设计
例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数学思想、方法
一、“新龟兔赛跑”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之后,兔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 足,觉得应该向坚持不懈的乌龟学习。今天,他们准备再比一次,乌龟 要围着长方形跑道跑一圈,兔子要围着正方形跑道跑一周。但是,比赛 还没开始,他俩就嚷了起来,乌龟说:我跑得路多。兔子说:不对,是 我跑得多。
统计与概 率
分数的初步认 识
分数的简单 计算
编码
四边形
四边形
平行四 边形
周长
综合实践 与应用
数学广 角
集合
1.3 知识的立体整合
1.3知识立体整合
知识的纵向结构
数 与 代 数
一年级下册 百以内加减法
二年级上册 表内乘法
二年级下册 表内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万以内加减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倍的认识
首次出现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2. 一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32人,一年级一共 有多少人?
3.1.2 教学设计
例2:周长——数学概念课
教学目标:
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 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 念,来了解测量周长的方 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 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 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 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_电子课本精品PPT课件

2020/1/4
2020/1/4
2020/1/4
2020/1/4
2020/1/4
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一族们,工作日中总是被大量的的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所裹挟,常常因为七七八八的事情压得我们透不过来气。 实际上,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是意志,而是行动。 以至于很多人会在失落时忘却,时常违背了自己少年时期的志向。 总是自认为通情练达,自认为精明。 从前的我们多单纯,多纯粹。 而现在,丢弃了单纯与纯粹的我们,也总算是看透了,想穿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逐渐就变成了少年时间的自己最憎恨的那种人。
我看过一本专门写日本木匠的书,叫《匠人精神》。很多人可能知道出自日本家具职人的精品家具“秋山木工”,但并不知道一个家具职人是如何修炼出来。
在大多数人眼里,好像木匠没什么好学的,是一个虽带技术却传统古老的行业,可创始人秋山利辉,不但为家具行业培养出杰出的人才,也成为各行业企业管理的典范。
一个木匠,从进入“秋山木工”开始学艺,需要长达八年的学习时间,期间还要经过这样那样的锻炼和筛选。就像秋山利辉说的:“想做事先要做人”。整整八年时间,秋山利辉用在修人上的时间95%,花在传授技艺上的时间是5%。这完全和现代人“短”、“平”、“快”的思想,形成强烈的反差。
请问,你怎么选择?真实情况是,好多人嘴上会说选A,但最终大都会选B。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选B,只有傻子才会选A。
谁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到头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快速获取、及时行乐是人们的天性,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是由几万年基因的进化决定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制作:李坤艺
平和县秀峰中心小学
2020/1/4
2020/1/4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第二单元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第二单元课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24-5=19-4=43-7=19153655-30=84-30=73-40=255433看谁都能算正确。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两位数减整十数,可以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减,再加个位上的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减,再加整十数。
如果被减数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一、复习旧知怎样列式计算?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65-54=?48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504 151165-54=你会口算吗?先算65-50=15,再算15-4=11。
说一说65-54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探究算法408251765-48=先算-=再算-=40652525817怎样口算呢?说一说65-48你又是怎样口算的。
(二)探究算法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说一说。
504151165-54=408251765-48=1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今天学习的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65-54是不退位的减法,65-48是退位的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三)观察对比1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先算-=再算-=(一)说一说,填一填81-37=先算-=再算-=30815151447447090202041690-74=16两位数减两位数,如果个位相减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70-18=46+17=61-19=14+47=57+23=45-22=59-23=23633680426134-17=52(二)小猫过河17(三)解决问题36-8=28(岁)50-28=22(岁)方法一:50-36=14(岁)8+14=22(岁)方法二:妈妈今年36岁。
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我今年8岁。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第三单元全部)

牛伯伯
300 千克
小鹿妹妹
500 千克 100 千克
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你知道 1 吨有 多重吗?
1 吨 = 1 000 千克
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 1 吨。
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 25 千克, 40 个学生的体重就是 1 吨。
1袋大米重20千克。 想一想:2袋这样的大米有多重呢?
千米。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我还会根据其 中的一部分估计 出总长度。
1.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 远的路程时,一般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 里)=1000米。
2.把高级单位“千米”换算成低级单位“米”, 或者把低级单位“米”换算成高级单位“千 米”,都是根据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的,所 以必须牢记1千米=1000米。
1、连续点击“30mm”7次。 2、连续点击“2cm5mm”6次。
量一量:同学们再拿出尺子 想办法量一量课桌的长是多 少?
1.动一动,在直尺上比划一下1毫米、 1厘米。
2.动手比划,1分米、1米有多长。 3.找一找教室里那些物体的长度 大约是1分米。
跑到长400(米 ). 小明的身高是132( 厘米 ).
4
5
这根铁钉长( 28 )毫米
对
准
看终点刻度
0
刻
度
4
2
3
5
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正确吗? 为什么?
× 1、(
)
0厘米 1
2
3
4
5
6
× 2、(
)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大头针长3 ( 厘米 ), 粉笔长75( 毫米 ) 曲别针长28( 毫米 ), 楼房高20 ( 米 ) 钢笔长14 ( 厘米 ), 橡皮长35 ( 毫米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第十单元全部)

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小棒的3倍多2根。
如果老师想让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3倍,老师应该怎 么办? 如果老师想让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老师又应该 怎么办?
说一说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
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标准量)=几倍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怎么计算?
用乘法:一个数(标准)×倍数
答:买票一共要用3700元。
天下第一奇险山-华山
分数的初步认识
知识岛
分数的认识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3 4
其中的几份 平均分的份数
读作:四分之三
比较分数大小
1 3
>
1 8
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 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越小。 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
被减数 被减数 差
验算:
聪明小法官。
1、在减法中,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和有可能是三位数, 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求比458多198的数是多少,正确的 列式是458+198。 4、在加法中,和总比两个加数都大。 (x ) (√ ) (√ ) (x )
口算。
300+200= 500 990-790= 200 360+240= 600 560-60= 500 180+220= 400 350+650= 1000 1000-340= 660 800-450= 350 720-700= 20 600-200= 400 740+160= 900 270-160 = 11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课件
第十单元
2016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总
复
习
知 识 岛
分数和初步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 时、分、秒 四边形 万以内的加减法 倍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完整)

二、探究新知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 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 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前面 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过5分)
(过15分)
整理 7 :20
初稿:汤国英(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 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 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 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二、探究新知
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 二谁用的时间少?你是怎 么想的?
因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 也就是120分,所以熊大、熊二用的 时间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80秒=( 3 )分,你是怎么想的?
想:因为1分是60秒,60秒是1分,180秒里有3个 60秒,也就是3分。所以, 180秒=( 3)分 。
3分=( 180 )秒
600分=(10 )时
二、探究新知
1时=( 60 )分 1分=( 60 )秒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阅读与理解
需要利问用题哪是些什信么息??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7:45到校。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怎样解答?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 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 是15分钟。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 分钟对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全册课件

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
1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100
讨论: 1米为什么等于100厘米? 1分米为什么等于100毫米?
这节课你学到了 什么知识?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我一定要继续努力, 学习更多的知识。
谢谢 !
第3单元 测量
口 长 16厘米 16分米 16毫米
盅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3( 米 )
2( 毫米)
22(厘米)
3. 在横线上填上 适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厘__米_ 大头针长3_厘__米_
粉笔长75_毫__米_ 大桥长200__米__ 楼房高15_米___ 课桌长10_分__米_ 铁钉长50_毫__米_ 铅笔长2_分__米_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 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一千米有多长呢?
探索新知
几 圈 是 1000 米 ?
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
2圈是800米,半圈是200米, 所以2圈半就是1000米。
对 , 1000 米 用 较 大 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2 千米的认识
学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 单位换算。 3.在生活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景导入1
北京的出租车是如何计价的呢?
起 步 价 : 13.00 元 ( 3 千 米) 单价:2.30元∕千米
这只蚂蚁的长
度是4( 毫米 ).
地砖的边长是
2( 分米 ).
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长 这本书长2(分米) 宽14(厘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 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 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 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二、探究新知
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 二谁用的时间少?你是怎 么想的?
时、分、秒
秒的认识
一、新课引入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秒针共走过1大格,也就 是5小格,是5秒。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秒针共走过4大格,也就 是20小格,是20秒。
二、探究新知
试一试1分钟能做些什么, 把结果记录1下秒来有。多长呢?
我1分钟跳绳120下。 我1分钟可以写20个字。
做熟饭大约需要 25( 分 )
三、知识运用
3. 谁是冠军?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名
小小 军军
小小 明明
小小 刚刚
成绩
17秒
15秒
18秒
小小 亮亮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2
3
4
<
<
<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做一做”,第1题。 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3题。 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 的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
二、探究新知
7:30过15分钟就是7:45, 15分钟是对的。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 分钟对吗?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三、巩固新知
﹥
﹥
﹥
﹤
﹥
﹦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新知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 信息有哪些?怎么解决?你有哪 些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 什么?
答:我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三、巩固新知
“晚点”是什么意思? 问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因为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 也就是120分,所以熊大、熊二用的 时间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80秒=( 3 )分,你是怎么想的?
想:因为1分是60秒,60秒是1分,180秒里有3个 60秒,也就是3分。所以, 180秒=( 3)分 。
3分=( 180 )秒
600分=(10 )时
二、探究新知
(1)核对一下,每人估计的 30秒实际是多长时间。
(2)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 估计得最准。
(3)请估计得最准的同学说 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你打算怎样调整自己估 计的方式?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例1“做一做”。 第7页练习一,第5题、第6题。
时、分、秒
解决问题(例2)
一、复习旧知
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时、分、秒。
我的脉搏大约1分钟75次。
二、探究新知
这些表都可以计量“秒”。
三、知识运用
1. 填一填。
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秒针,它走1小格是 (1秒),走1圈是( )60秒,也就是( )1分。秒针 走半圈是( 30)秒。
三、知识运用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时)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秒)
1分15秒 > 65秒
3时 <200分
1时30分 =90分
三、知识运用
3. 选一选。
4时=( B)分 A. 400 B. 240 C. 140
2分20秒=( C)秒 A. 220 B. 120 C. 140
300秒=( C)分
A. 3
B. 30 C. 5
三、知识运用
4. 小组同学中的一人计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坐在座位上。 如果你认为过了30秒,就把手举起。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个60秒。
二、探究新知
5时=( 30)0 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三、知识运用
1. 填一填。
3时=( 18)0 分 3分=( 18)0 秒
1时25分=( 85)分 150秒-30秒=( 2)分
2. 在 里填上“>”“<”或“=”。
9分 >90秒
1时=( 60)分 1分=( 60)秒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阅读与理解
需要利问用题哪是些什信么息??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7:45到校。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怎样解答?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 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 是15分钟。
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1分=( 60)秒 1时=( 60)分
二、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60+60=120
2时=( 120)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二、探究新知
120秒=( 2)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60+60+60+60=240
4分=( 24)0 秒
第一单元:时、分、秒
秒的认识
初稿:汤国英(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计量很短的时间, 常用秒。秒是比分 你更看小到的了时什间么单?位。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因为都是7时多,我 直接用减法计算。
45-30=15(分)
拨一拨表,验证一下。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了我们的 问题,但解答的对不对呢?
30+15=45(分), 7:30过15分钟就是 7:45 。解答正确。
45-30=15(分)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上学 7 :25
到校 7 :40
三、知识运用
2. 想一想,说一说。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 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 时候能到达?
晚点25分钟是 什么意思?
在9:15 的基础上再过 25分钟才能到达。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7页练习一,第8题。 第8页练习一,第11题。
第一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二、探究新知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 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 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前面 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起床 6 :40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过5)分
整理 7 :20
(过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