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南卷)

合集下载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

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13日发表的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国有3份报纸进入前20名:《参考消息》以日发行量270万份排在第9名,《人民日报》以日发行量186万份排在第18名,《羊城晚报》以日发行量150万份排在第20名。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

仅次于中国的是日本,日销量是7080万份。

按照日销量8200万份、13亿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数量为63份,比1999年增长了7份,但数量仍然偏少。

日本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545份,美国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198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早在1996年,世界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就已经达到96份,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60份,发达国家平均每千人拥有日报的数量为226份。

1999年,按平均每个人拥有日报的数量算,挪威排第一,每千人583份。

美国是报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E&P提供的数据,美国拥有日报1468种(2001年的数据),非日报7689种(2000年的数据)。

人口远多于美国的中国报纸数量应该相应多于美国。

美国的报业发达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因此目前两国还不具有可比性,但这至少说明2002年2137种报纸的数量远非中国报业规模的极限。

然而,目前中国城乡人口比例悬殊,人口总体教育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水平及全国经济水平都处于较低阶段,对报纸的需求必然只能保持在一个有限的水平上。

目前总体状况是:就数量而言,乡村人口报纸拥有量极度稀少,而城市人口拥有量相对饱和;就质量而言,前几年报业成长主要都是规模扩张、数量膨胀,在质量方面提高很小,优秀报纸的种数远未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2004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2004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等地用)一、基础知识部分:1、【答案】A。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每一个选项中的加点字的形旁和声旁都不相同,而读音又都基本相同,是考查考生对同音字读音的辨别,加之题干要求选出“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这就相对降低了考生答题的难度。

A项中加点字都读chì。

B项中“唆使”中的“唆”读“suō”,其他读“sù”。

C项中“同仇敌忾”中的“忾”读音为“kài”,其余为“qì”。

D项中“溘然长逝”中的“溘”读“kè”,其余都为“hè”。

本题不足之处:A项中“叱诧风云”的“诧”(chà)应为“咤”(zhà)。

“诧”有夸耀、惊讶等意思,“咤”有怒吼、哀叹等意思。

没有“叱诧风云”只有“叱咤风云”。

这是命题人的疏忽。

2、【答案】B或D。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词语、成语、习惯用语放在一起考查,考查的是由于同音字、形近字而造成易错现象。

特别是五个字以上的习惯用语已经不是第一次考查,使得该题的难度不大。

A“有志者事竞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

C:“毛骨耸然”应为“毛骨悚然”。

D:“天随人愿”这个成语可以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汉大成语大词典》中找到。

意思是上天顺从人的意愿,形容事态恰如所望。

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四册课文《窦娥冤》中也有“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的唱词。

而查许多大词典都找不到“天遂人愿”的影子。

“遂”是满足,完成的意思;“随”是顺从,依从的意思。

就是不管什么成语不成语,也应该说“天随人愿”、“天遂人愿”两个都行。

所以,此题答案不唯一。

本题中容易错误的有如下几项:A中“梦魇”中的“魇”和“靥”相混。

B中的“置喙”中的“喙”是个较生僻的字,考生可能易混,“轻歌曼舞”中的“曼”容易和“漫”相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南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D 都读guān,意为帽子或形状像帽子的东西,是名词;作动词时读guàn。

A项:“暑假”的“假”读jià,指按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其它读jiǎ,意为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假定,假如。

B项:“口供”、“供认不讳”的“供”读gòng,意为供词,受审者陈述案情;其它读gōng,意为供给,供应。

C项:“唱主角”的“角”读jué,意为角色,另有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演员,古代五音之一,竞赛、斗争。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重点是多义字的注音,难度可以说适中,学会据义定音是做好此题的重要方法。

2.C A项:“诫”应为“戒”,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

B项:“灌”应为“贯”,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

D项:“缔”应为“蒂”。

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需说明的一点是B项:中的“具”在卷上是写成“俱”,考试时由监考老师将其改过来,其实没必要,它不影响答题,也许命题者考虑到命的严谨性与一致性——每个错误选取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

3.C 全题共三个句子留下六个空,每句两空。

根据平时训练用排除法留下A与C是不太难的,再根据对报刊文章熟悉的便利,第四空选“整改”而不选“整顿”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但很多考生可能还没有仔细阅读第三句,就习惯性地要选表转折关系的“虽然/但是”这一组而委屈了第四空。

其实,如能认真阅读第三句,其内在逻辑是较为明显的:这个复句中的一、二句与第三句之间为第一层,转折关关系,第一个分句是委婉地说我珍重这些荣誉,第二句承前句进一步表明我对这些荣誉的态度,与第一句构成第二层的并列关系,第三句轻轻一转,表明我工作的目的不是追求这些荣誉。

4.A 今年湖南这道题没有与时俱进考查熟语,以求稳出之。

难度也不大。

“无出其右”,意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的。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南卷)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湖南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一次交互分配法)会计分录:(1)交互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666.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666.6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5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500(2)对外分配:借:制造费用——一车间2299.8——二车间1533.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833.4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4355.2——二车间3811.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8166.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法)实际费用与按计划成本结转数的扎一应该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分配。

修理车间差异分配率=920÷(6000+4000)=0.092基本一车间应负担成本差异=0.092×6000=552(元)基本二车间应负担成本差异=0.092×4000=368(元)运输车间差异分配率=280÷(8000+7000)=0.0187基本一车间应负担成本差异=0.0187×8000=149.6(元)基本二车间应负担成本差异=0.0187×7000=130.4(元)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600 制造费用——一车间1800——二车间12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36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520 制造费用——一车间4160——二车间364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8320(3)差异分配:借:制造费用——一车间552——二车间368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920借:制造费用——一车间149.6——二车间130.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28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代数分配法)设修理车间每工时成本为x,运输车间每吨/公里成本为y,列方程式如下:4000+1000y=12000x8000+2000x=16000y解得:x=0.3790y=0.5480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758 制造费用——一车间2274——二车间151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4548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548 制造费用——一车间4384——二车间3836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8768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0——乙产品 1875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12.50管理费用 312.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54.66——乙产品 1272.88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18.22管理费用 454.24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37.18——乙产品 744.16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32.55管理费用 186.11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000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运输车间费用分配率=(3000+300)÷(15000-1000)=0.2357机修车间费用分配率=(2000+700+188.56)÷(5000-300-400)=0.6718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 300——机修车间 700——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00——乙产品 1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50管理费用 25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0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 188.56——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89.94——乙产品 1319.92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29.98管理费用 471.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3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209.24——乙产品 1074.88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35.90管理费用 268.5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888.56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法)(1)交互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300——机修车间7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10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200——机修车间1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36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120——运输车间1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80(2)对外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160——乙产品 162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70管理费用 27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32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86.16——乙产品 1314.88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28.72管理费用 470.2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1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80——乙产品 96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00管理费用 24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580会计分录(计划成本法):(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312——机修车间728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80——乙产品 156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60管理费用 2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2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230——机修车间184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66——乙产品 1288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22管理费用 4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345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3450——运输车间144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92——乙产品 768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40管理费用 19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400(2)差异分配:如果实际费用和计划成本差异额不大,为简化核算,可直接将差异额计入管理费用。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集(含答案)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集(含答案)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集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 (2)参考答案 (7)200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之二.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 (9)参考答案 (13)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之三.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 (16)广西卷答案 (2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之四.青海) (21)试题答案及解析 (2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28)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北京卷)参考答案 (3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34)(天津卷)语文参考答案 (39)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上海卷) (40)上海卷答案 (4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45)(重庆卷)参考答案: (5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51)参考答案 (55)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57)答案: (61)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省试题 (62)(湖南)语文试题答案 (6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68)(湖北卷)参考答案: (73)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74)浙江卷参考答案 (78)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80)(江苏卷)参考答案: (84)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86)(辽宁卷)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91)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语文第Ⅰ卷(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语文第Ⅰ卷(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_____。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想起许多往事。

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南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湖南卷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1、(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假jiǎ暑假假嗓子假以辞色假模假式B.供ɡònɡ口供供销社供认不讳供不应求C.角jiǎo角膜唱主角钩心斗角凤毛麟角D.冠ɡuān皇冠冠心病衣冠楚楚冠盖相望2、(3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彗星白炽灯莘莘学子言者无罪,闻者足诫B.艺苑入场券如雷灌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D.精湛孵化器洞若观火瓜熟缔落,水到渠成3、(3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他们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脊梁、群众的楷模,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

②“六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要求建立各级政府负责的环保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要通报批评,责令限期。

③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我承认它很有价值,我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A.典型/典范整治/整顿虽然/但是B.典范/典型整理/整改虽然/不过C.典型/典范整治/整改并且/不过D.典范/典型整理/整顿并且/但是4、(3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5、(3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语文第Ⅰ卷(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憔悴粉碎猝不及防出类拔萃C.啜泣拾掇缀玉连珠苦学不辍D.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班配藏污纳垢草菅人命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凌厉怙恶不悛不落巢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懵懂挺而走险流言蜚语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怄气徒有虚名鬼斧神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旨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地________。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_______想起许多往事。

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同学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

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秦山第二核电站”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