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学物理”课程考试体系改革与实践论文
新高考方案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论文

新高考方案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最近几年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的高中物理基础比过去较明显下降,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难学,对大学物理课没有兴趣。
针对学生在学习大学物理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积极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效果明显。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045-02最近几年全国和部分省、市实施新高考方案,许多没有选物理的理科考生和文科考生被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工科各专业。
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物理基础打的不牢,在学习大学物理课程时遇到的困难较多,如上课听不懂,习题不会解,实验不会做等。
这个问题在全国各高职院校中都存在,直接影响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为此,我们积极进行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高考“指挥棒”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影响1.1 学生素质下降、对大学物理课没有兴趣最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开始实施新高考方案,如江苏从2008年起实施“语、数、外+必修+选修”的新高考方案。
江苏新高考方案把物理学科的考试分为必修物理的学业水平测试和选修物理的高考两种。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全省各地重点高中到了高二就提前进行了选科分班,没有选修“物理”科目的学生,“物理”课都不开了。
高二阶段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静电场和磁场,直流电路和电磁感应等,学生都没有学过,这些知识在大学物理中占较大分量,至于近代物理基础知识部分就更没有学了。
而高职院招生时都没有选科限制,这样许多没有选物理的理科考生和文科的考生被录取到高职院校的工科各专业。
这些学生只参加了必修物理的学业水平测试,实际上也就是高一的物理基础,学生素质比过去较明显下降。
大学物理是高职院校工科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学物理理论性较强,概念多,原理和定律多,需要用高等数学知识分析与解题。
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难学,上课听不懂,课后习题不会做,对大学物理课没有兴趣。
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1 】 刘瑾 , 王海涛.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卟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 0 1 0 , 2 7 ( 8 ) : 1 8 3 — 1 8 4 , 2 0 3 .
一
合作 , 和谐共处 ,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力量 , 使实验室 的发展进入一个滚动前进 、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和模式 嗍 。同时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成长 的宽松科研环 境, 通过构建和谐 的实验室文化 , 使人人恪守职责 , 乐于奉 献,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 从而推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司 。
2 0 1 4年 4 月 第 1 8 期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 CA TI ON T EA CH I N G F O RU H
Apr . 2 01 4 N O. 18
【 教改创新】
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
贾天俊 , 高光珍 , 李 荣
滨州 2 5 6 6 0 3 ) ( 滨州学院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 理论物理研究所 , 山东
( 一) 进一步建设与管理 目标 继续实行P I 制管理 , 在P I 的带领下 , 通过 自身努力和各 级主管部 门的支持 , 改善实验室研究条件 ; 修订和完善研究 室管理和考评制度 ; 加强对外宣传 , 丰富和不断更新实验室 网站 ; J J n 强大型仪器设备 的使用登记和监督管理 ; 引进和培 养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增强青年教师课题 申报和组织科 研 的能力 , 提高课题组的整体实力。 ( 二) 进一步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 实验室将 以水稻 和油菜 等我省主要农作物为研究对 象, 以耐逆农作物资源创新为主要研究 目标 , 同时开展作物 品质改 良等相关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 ,争取形成有 实验室特色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方 向。整合实验室 各研究 团队研究方 向和力量 , 争取在油菜分子育种 、 水稻抗 稻瘟病和耐旱 、 耐高温分子机理 、 基因克隆鉴定和转基因种 质创新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 三) 进一步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 1 )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旧的管理制度很难适应不断发 展的实验室, 因此 , 需要进一步制订并完善实验室现有的管 理体制和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本实验室健 康运行的管理办法 , 使实验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 同时通过 对各项管理制度的细化 强化 ,把对师生 的关 怀落实到实 处, 更好地实现了人的价值。 ( 2 ) 加大资金投入 , 促进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 实验硬件设施的先进与否反映了实验室的现代化程度 和水平【 3 ] 。 因此 , 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 不断更新仪器设备和相 应配套设施 , 使其与科研发展相协调 , 实现设备的最大利用 率, 充分满足师生的需求。 ( 3 ) 充分发挥P I 制的优势 , 优化实验室人才 队伍 充分发挥P I 制的优势 , 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 , 派遣年轻 教师出国进修 ;鼓励和支持实验室成员参加 国内外学术交 流活动 , 增强青年教师课题 申报和组织科研 的能力。另外 , 在首席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 ,引进一批优秀的科研人 才充实到实验室队伍 中来 ,努力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 师队伍 , 最终实现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全面优化闯 。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思路分析论文3篇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思路分析论文3篇关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思路分析论文3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大学物理教学现状研究摘要:“大学物理”课程是所有大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它的覆盖面较广,且对大学生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时也感觉比较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需求对长治学院部分学生做了调查,也对我校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1)教师上课讲得比较枯燥;(2)大学物理的内容难,知识点比较多,使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3)大学生求知欲不足,对待物理学习缺乏兴趣;(4)我校教学条件发展落后,教学设备配置不足,教学方式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做了问卷调查,并就我校情况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想法和意见,目的是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
关键词:长治学院;“大学物理”;学习需求;教育现状;调查;教学质量1简述“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学生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对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
然而很多大学中所设的物理课程都是千篇一律,老师也是照本宣科,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在物理方面的需求,这就使得学生不爱学习“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再加上“大学物理”知识比较难,内容比较多,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进展不顺利。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需求,从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本身的理解和观念入手,对我校2014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题为“‘大学物理’课程学生需求调查问卷”的纸质调查问卷,于2016年5月7日至5月13日进行,一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问卷98份,问卷回收率为98%。
2结果分析2.1学生对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问卷中第一问是对“大学课程”是否感兴趣,一半的学生认为没兴趣;第五问是学习“大学物理”这门课有什么目的,50%的学生回答以修学分为目的,这反映了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周战荣赵云芳沈晓芳(火箭军工程大学物理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25)摘 要 大学物理考试是评价大学物理教学、检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方式,也是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主要手段。
针对大学物理课程考试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了“重视形成性评价,考试形式多样化”“重视命题科学性,考试内容丰富化”和“重视考试分析,考试管理规范化”的考试改革方法。
通过几轮考试实践,考试改革实现了以考促教、以考导学,考、教、学有机统一,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互融和互进。
关键词 大学物理;考试改革;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分析大学物理作为高校理工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内容和思想对后继课程的学习和科学素质的培养都具有深远而持久影响[1]。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是实现大学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教和学两个方面中都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
大学物理课程考试不仅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促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是教学相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设置科学、正确的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2,3]。
因此,我们在致力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同时,为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和积极功能,在调研多所军地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考试的基础上,对现行考试制度、考试模式、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几轮考试改革探索性实践,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法,现与同行交流,以求指正。
1 大学物理考试存在问题多年来,大学物物理考试是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种考试模式,其存在很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4-7]:1) 注重统一考核忽视了个性发展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为了便于评价和比较,通常是全校统一命题或多所学校联合命题。
高职类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

高职类院校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索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
这是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的一种尝试。
首先,在考核内容方面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传统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考试题目大多是计算题和简答题,导致学生只注重于记忆和背诵理论,而缺乏对物理实验和应用的了解。
因此,现在一些高职类院校开始改革考核内容,增加实验和应用题目的比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会得到提高,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考核形式上的改革也是必要的。
传统的考核模式主要以笔试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消化和记忆。
而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更加强调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和操作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考试中设置一些实验操作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物理实验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除了笔试外,还可以采用口试、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的考核,从而全面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进行一些改革和探索。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单一的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潜力很难综合考虑。
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开始尝试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项目作业、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之,高职类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改变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这样不仅符合教育的发展需要,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普通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与考核模式探讨

普通高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与考核模式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与
考核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探讨和改革。
本文将就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形式以及课程内
容进行探讨。
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思考。
传统的物理课程教学方
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现代的物理课程教学方法则更加注重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实际实验、数学建模、计算机模拟等多种
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课程的考核形式也需要进行改革。
传统的考试形式主要以笔试为主,注重对学生
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察。
而现代的考核形式应更加综合,可以包括实验报告、课堂
讨论、小组项目等多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还能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能力。
物理课程的内容选择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传统的物理课程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但往往缺乏实际应用和前沿研究的内容。
现代的物理课程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引入前沿研究的内容和应用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锻炼学生的
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普通高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与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和探讨。
教学方法应更加注重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核形式应更加综合,内容选择要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和前沿研究。
这
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大学物理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

DOI:CNKI:41-1398/C.20110916.1731.030 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6 17:31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41.1398.C.20110916.1731.030.html第28卷第4期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8月 V ol. 28 No. 4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Aug. 2011大学物理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李士军,于秀玲,史明非,樊娟娟(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长春130118)摘要:分析了当前大学物理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方法和建议,并提出了加强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考试的引导和反馈功能,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学物理;物理考试;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326(2011)04–0368–02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Physics Examination ReformLI Shi-jun, YU Xiu-ling, SHI Ming-fei, FAN Juan-juan(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resent exist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physics course exam ination, putforward the reform method and suggestions, strengthening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students‘studyprocess, strengthening the guide and feedback function of exam, which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quality.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s; physics examination; reform0引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应根据教育的本质要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析论文

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析论文一、教师素质不高,影响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
就算是物理实验教学,也有部分教师依照教材所示方法给学生讲解和演示,或要求学生依照其事先拟好的方案进行实验,这完全违背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影响了教学质量。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素质不高。
有些教师因忙于科研工作而忽略了教学,有些教师则是因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乏创新精神导致难以引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或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成绩考核体系不科学。
现大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课程考核多是采取笔试成绩为主、实验成绩为辅的方式,其中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平时的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但很多学生的实验报告只是在网上搜索的,有些甚至是抄袭的,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教师也难以全面了解;笔试又多是考理论知识,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既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本科院校立足于教育市场的有效方法。
大学物理是很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可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4]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存在的问题必须解决。
第一,更新教学内容,实施“模块组合”教学。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教学内容的组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
首先要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前沿成果融入教材当中,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其认识到大学物理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如在讲波动光学时可引入激光、光信息、光刻等方面的技术知识,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光盘记录、激光防伪等技术,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大学物理的课时有限且多为公共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将其模块化,并科学、合理地进行组合,实施“模块组合”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校“大学物理”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 本文对当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大学物理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并分别从考核内容改革,考核形式改革及创新能力考核改革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大学物理考核创新人才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逐渐使得精英变得“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不仅要充分体现出“培养一切的学生”,也需要体现“培养学生的一切”的宗旨[1-4],唯有如此,教育才能真正满足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为满足高层次学生受教育的需求,高等学校的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必须和谐发展。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下,考试是仅仅是“教”与“学”的指挥棒,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目标,对如何发挥好这个指挥棒做过积极的探讨。
西方一些学者在对一些发达国家大学一年级的学习进行研究后发现[1],考试任务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对付不同的考试任务。
因此,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厚基础、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是迫切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中国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模式基本上是采用
“2+2”的培养模式,即前两年集中强化基础教育,后两年根据专业主攻专业课,并在学科负责人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两年教学
计划,用以加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因专业课因更新快、知识面狭窄而导致的在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质量上的弊端已在我们的高等教育中越发体现了,而基础课所传授的知识正好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
大学物理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以高等数学为工具,研究物质的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电工基础”、“理论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电磁场与电磁波”等专业课的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打好基础,积极为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强调精英教育,强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素质教育。
但往往在谈到素质教育时,人们普遍只是简单的偏向于是应把考试淡化,或是对考试无可奈何,只是简单的希望学校、老师、学生不要把考试看的太重。
实质上,在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的形势下,考试同样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手段,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不能忽略考试在课程学习中的功能,应该发挥课程考试既具有选拔功能和检验功能,又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和激励功能。
通过课程考试及测试分析能客观、准确的反映教学情况,分析和评估教学得质量,推动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才是考试的真正目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应试”与“素质”对立起来。
但也不能过分的夸大考试的功能,高等教育的考试不仅仅是单纯的笔试,而应该是各种可以测评学生各项素质的、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要推动和深化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克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推动课程考核制度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强调“技能教育”和“应用教育”的过程中,考核方式必须指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中突出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即打基础又掌技能。
要兼顾好这几点,大学物理课程的考核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改变“重课本、轻实践”的传统模式。
积极改变“大学物理”课程考试考核中的内容大多是教材知识点的再现弊端。
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个人专长、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考察,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其次,改观考核内容的结构不合理而致使大部分学生把注意力和时间都花费在有限的课本
知识里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学习的积极性。
(2)初步制定多阶段、多形式的综合课程测评体系
依据教学进度,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测评方法,作为大学物理课程考试最后成绩的依据。
在我校现阶段的“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成绩+期末测试成绩=总成绩”的基础上,注重章节的细分化,根据各章节的特点,通过限时规定作业等模式达到对物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的巩固学习,同时督促学生课后定期的复习;并通过由教师给定一些有意义和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查阅有关的参考资料,或由学生自由选择题目完成小论文,也可对一些章节
写些综述性论文,并将论文的质量及深度作为一部分的考核分,通过小论文的撰写,可使得学生学会基本文献的查阅和搜集资料的方法,同时加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而口试不仅能较高层次的考察学生的掌握水平,同时对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能够起到很好的区分,在大学物理教学的不同阶段,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口试时间和内容,通过现场的口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还可考察学生灵活应用既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测评体系中命题的改革
将大学物理水平考试改为真正的课程考试,注重“学什么,考什么”,而不是“考什么,学什么”。
适当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受约束,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及学科前沿知识,适当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尽量消除“题库”的片面性及知识面的狭隘性,增加主观讨论题的比例,并采用多种题型,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在最终的课程评分体系中做好各环节的比重分配,有助于培养课堂及课后学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发挥大学物理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以及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知识体系的更新而不断进行变化。
同时,我们深知,大学物理考核方式的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因校因人而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探索和足够的智慧才能才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a.craf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rontdedge[m].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94.
[2]郭奕玲,沈慧君.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8.
[3]张志颖,付申成.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长春
理工大学学报,2007,20(1):71-72.
[4]赖传伟,姜国安.大学物理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j].大学物理(教育专刊).2008.
注:
项目资助:上海教育委员会教育科研项目,b1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