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

大学物理实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5篇)高校物理试验论文范文第1篇物理学是一门试验科学,物理试验是物理学进展的基础。

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

高校物理试验作为一门独立设制的课程,是同学动手、观看、制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力量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行替代的作用。

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洁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

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

要在全学年试验中,致使综合力量有全面“质”的飞跃。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熬炼实效,这就要求试验老师在每个试验过程中乐观引导同学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同学的爱好光学是讨论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讨论,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

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

《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据先的地位。

《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似乎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看试验发觉,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

墨家依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

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依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试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当将试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同学明白其有用与便捷。

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洁叙述。

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试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

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看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

大学物理20xx字论文篇一:大学物理下小论文浅谈电磁感应在生活中的应用班号:姓名:学号:摘要: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电磁感应,电磁炉,电磁炮正文:电磁学从原来互相独立的两门学科——电学、磁学,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个完整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即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和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这两个实验现象,以及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的感应电场和位移电流的的假说,奠定了电磁学的整个理论体系。

如今,电磁学已成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电磁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是电工学、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其他新科学、新技术发展的理论依据,而且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电磁学在生活中应用。

先来谈谈电磁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安全卫生的炊事用具逐渐接受,电磁炉也进入千家万户。

电磁炉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它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而让热直接在锅底产生,因此热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电磁炉的功率一般在700~1800W之间,它的结构主要由外壳、高级耐热晶化陶瓷板、PAN 电磁线盘、加热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显示电路板、风扇组件及电源等组成。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

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在电磁炉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15~40kHz 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励磁线圈),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有关大学物理课程小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物理课程小论文范文

有关大学物理课程小论文范文随着物理学快速的发展和巨大成果的取得,它对其他学科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明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物理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物理小论文范文篇一:《试谈大学物理第一堂课教学》摘要:大学物理是工科院校本科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积极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教师如何在大学物理第一堂课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方法;学习兴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结构、性质、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所有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物理学包含了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理,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可以在物理学中找到解释。

大学物理学是一门面向非物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它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走出校园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强,他们更倾向于重视能对就业有直接帮助的学科,如专业课、英语、计算机以及其他与考证相关的学科。

对大学物理这门逻辑性和理论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学生则认为不用花太多心思,只要拿到学分即可。

这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学物理的第一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如何在第一堂课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带领学生顺利迈入大学物理的门槛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结合实例讲述大学物理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大学物理的重要性,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应说明大学物理与他们的专业密切相关。

如对于道路桥梁方向的学生,缺少大学物理中的力学知识则无法修建道路和桥梁。

其次,教师结合当今大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比如人们时刻不离手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用于文件传输的优盘等等,其中的核心技术都源于物理。

物理教学论论文(10篇)

物理教学论论文(10篇)

物理教学论论文(10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注重大学物理教学的文理渗透和美学教育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电生磁和磁生电、物质与反物质等空间对称性,角动量守恒体现了宇宙的空间转动对称性,能量守恒体现了宇宙的时间平移对称性。

1.简约美在一个艺术家眼里,简洁就是一种美。

物理学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摸索,曾经是很繁琐的,随着物理学家对自然规律一步步探究,他们逐渐总结出了反映物理本质属性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

例如,宇宙中的种种作用力可归纳为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四种;牛顿三定律解释了低速条件下的物体动力学特征;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解释电磁学的许多问题;爱因斯坦相对论内涵很神奇,它的原理却十分简单明了。

二、注意文理科生大学物理教学的差异性文理科生物理基础差距大,理科生熟悉的内容,文科生可能并不了解。

文科生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理科生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强。

为解决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的需求,教师应从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出适合高等院校实际的、能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

3.教材和考核方式不同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是在理工科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必修基础课,而文科生大学物理为选修课。

大学物理课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课时比较紧。

教师选用好的物理教材,可启发潜在的物理人才,精进其物理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参照教育部制定的《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选择了由程守珠和江之永主编的《普通物理学》(上、下册)作为主要教材,该教材还有配套的习题分析与解答、思考题分析与拓展、学习指导书等资料。

文科生选取的是由倪光炯和王炎森主编的《物理与文化》,是以传递物理文化和科学精神为主的教材。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

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5篇)物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本文提出的针对于理论物理教学与实践的探究方案,是遵循微观到宏观,理论讨论到详细实践,单体到多体的挨次绽开的,一共包括三个学问单元,它们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

为了使得同学充分把握理论物理学问,我们需要结合教材中原有的三个单元的学问体系,改善原有体系中学问的规律性,合理支配各个学问的所占比例,以帮助同学循序渐进的把握学问点。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主要是讨论宏观物体。

宏观物体主要是由微观粒子组成,因此,在这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依照宏观到微观的挨次绽开讲解,并遵循统计学和宏观物体的联系。

以一般物理学为背景,循序渐进,引入量子统计理论,渐渐激发同学对量子力学的学习爱好。

由此引出其次个学问单元。

量子力学学问单元。

在其次个学问单元里面,我们首先讲解单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渐渐引入到多原子分子量子理论,最终引出第三个学问单元——固体物理。

在第三个学问单元里面,先讲解理论,在注意实践应用,引导同学实现创新。

这样,三个学问单元相互联系,前后连接,最终贯穿成为一个整体,赐予同学整体上对于理论物理学的学问。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物理理论较为抽象,即便是来源于详细的事例,同学学习起来也具有肯定的困难。

因此,在理论物理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同学从感性上熟悉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培育同学的感性熟悉,一方面可以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着手,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同学从物理试验中不断培育。

本质与非本质的熟悉影响着同学对物理概念的熟悉,因此同学熟悉物理规律会有肯定的困难。

物理试验能够供应给同学最详细、最直观的感性熟悉,由于这些出来的物理试验,是最通俗易通,简明扼要表达物理理念的感性材料。

与生活中的现实例子有所不同,物理试验也有自己的特点,例如:物理试验比较典型,可以代表肯定的物理现象;物理试验需要有动手操作,有肯定的趣味性;物理试验定性定量的表明白全面性。

同学通过物理试验,可以积累制造意识,同时可以帮助同学科学的讨论理论物理。

大学物理小论文

大学物理小论文

大学物理小论文大学物理小论文导语: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大学物理小论文(1)新课程改革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提高驾驭新课堂的教学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下面结合笔者在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淡笔者的思考与认识: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首先,教师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应该是愉快的,精神是饱满的。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教师的话就很容易被他们接受,师生间容易擦出理解信任的火花。

教师的情绪和精神极易感染学生,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教学或操作实验时,学生会感到压抑,从而使得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

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其次,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不死板,善于创设各种情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物理》“机械运动”一节内容比较平淡,几个基本概念显得抽象、分散,学生听课容易厌倦。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诗词引入法:“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再配上动画效果,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验到自然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美丽的。

然后笔者又创设情景:“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旅行,让我们在从郑州到北京的旅途中来学习几个物理量。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大学物理论文3000字(精选5篇)

⼤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 ⽆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作中,⼤家都尝试过写论⽂吧,借助论⽂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的。

你知道论⽂怎样写才规范吗?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学物理论⽂3000字(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学物理论⽂篇1 摘要: 电磁运动是物质的⼜⼀种基本运动形式,电磁相互作⽤是⾃然界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之⼀,也是⼈们认识得较深⼊的⼀种相互作⽤。

在⽇常⽣活和⽣产活动中,在对物质结构的深⼊认识过程中,都要涉及电磁运动。

因此,理解和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磁学。

关键词: 电磁学,电磁运动 1.库伦定律 17xx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扭秤实验测定了两个带电球体之间的相互作⽤的电⼒。

库伦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的规律,即库仑定律: 在真空中,两个静⽌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其⼤⼩和他们电荷的乘积成正⽐,与他们之间距离的⼆次⽅成反⽐;作⽤的⽅向沿着亮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这是电学以数学描述的第⼀步。

此定律⽤到了⽜顿之⼒的观念。

这成为了⽜顿⼒学中⼀种新的⼒。

与驽钝万有引⼒有相同之处。

此定律成了电磁学的基础,如今所有电磁学,第⼀必须学它。

这也是电荷单位的来源。

因此,虽然库伦定律描述电荷静⽌时的状态⼗分精准,单独的库伦定律却不容易,以静电效应为主的复印机,静电除尘、静电喇叭等,发明年代也在1960以后,距库伦定律之发现⼏乎近两百年。

我们现在⽤的电器,绝⼤部份都靠电流,⽽没有电荷(甚⾄接地以免产⽣多余电荷)。

也就是说,正负电仍是抵消,但相互移动。

──河中没⽔,不可能有⽔流;但电线中电荷为零,却仍然可以有电流! 2.安培定律 法国物理学家安培(Andre Marie Ampere, 1775-1836)提出:所有磁性的来源,或许就是电流。

他在18xx年,听到奥斯特实验结果之后,两个星期之内,便开始实验。

大学物理总结论文

大学物理总结论文

大学物理总结论文大学物理总结论文(通用10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物理总结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总结论文篇1牛顿定律为基础的力学理论被称为牛顿力学或经典力学,它曾经被尊为完美普遍的理论而兴盛了约三百年。

尽管在二十世纪初发现了它的局限性,其在高速领域被相对论所取代,在微观领域被量子力学所取代,但在一般的技术领域,如机械制造、土木建筑,甚至航空航天技术中,经典力学仍保持着充沛的活力而处于基础理论的地位。

另外,由于经典力学是最早形成的物理理论,后来的许多理论,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形成都受到它的影响。

后者的许多概念和思想都是由经典力学的概念和思想发展、改造而来。

经典力学在一定意义上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

经典力学中的质点力学和刚体力学基础是大学物理中的必修内容,而质点力学又是大学物理中的开篇内容。

质点力学在中学物理中就开始讲授,但在中学物理中质点力学仅限于处理质点作匀速、匀变速运动,质点受恒力作用问题,而在大学物理中的质点力学,不仅仅讲述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而且将物理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来,这对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后继内容,乃至后继的相关课程都很重要。

本文从三方面分析。

一、建立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质点力学中建立的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物理模型是质点,它从两个方面反映了运动物体的主要特征:几何点反映了物体的位置;质量反映了物体的惯性。

一个物体如果作平动,它的各个部分具有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即具有相同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可以用一个点的运动代表物体整体的运动。

平动物体可按质点模型处理,如图1所示。

如果一个物体自身的线度与它的运动范围的线度相比微不足道,或者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允许忽略物体各部分运动状态的差异,这样的物体可按质点模型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论文
-2-
若有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取其所在位置为坐标系原点 O。将一试探点电荷 q 放置在电场中的位置 r 处,用库仑定律知道,q 所受静电力为
其中,r 为试探点电荷 q 到点电荷 Q 的距离,
为点电荷指向试探点电荷方
向的单位矢量。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得点电荷 Q 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此式为点电荷电场在空间的场强分布公式,其中 Q 为点电荷的电量。若点电荷 带的是正电荷,即 Q>0,则 E(r)的方向为以 Q 为原点的位矢方向,若点电荷带 负电荷,即 Q<0,则 E(r)的方向为以 Q 为原点的位矢反方向。E(r)的大小与点 电荷的电量 Q 成正比,与到点电荷 Q 的距离 r 的平方成反比,点电荷形成的电 场呈球对称分布。 ⑵点电荷组的电场强度(电场叠加) 关于电荷组产生电场的叠加,我们先从静电力的叠加开始讨论,N 个点电荷 q1,q2,……qN 组成的点电荷组对位于 r 处的一个试探点电荷 q 的静电力为
一、静电场中的几种物理量
电荷: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头 发等轻质物体。后来发现,摩擦后能吸引轻质物体的现象并非琥珀所独有,例如 丝绢与玻璃棒或毛皮与橡胶棒经相互摩擦后也能吸引轻质物体。此时,我们称这 样的两个物体为带电体,说它们带有电荷。并且在 1747 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 林把自然界中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与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上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电场:任何电荷都会激发电场,电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它看不见,摸
均匀带电球面内的电场强度为 ( 例 3、求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周围的电场分布 设带电体的面密度为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中部的有限区域内电场是均 匀的,带电平面就是对称中心,因此可以选取高斯面为一系列不同高度、不同半 径的有限圆柱面, 圆柱的侧面垂直于带电平面,则电场线垂直于圆柱面的两个端 面。通过所求点 P 作一高斯面,P 点在圆柱面的端面上,端面面积为 S0,这两个 端面关于带电平面对称,由高斯定理有
电场强度:当试验电荷△Q(△Q 电量和体积很小的带电体)置于某给定电 场的任意一点 A 处,△Q 受到一个电场力 F,当改变△Q 的大小时,F 也随着改 变,但是 是一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值,与试验电荷的电量大小和符号无 是一个反映电场空间各点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将其记作 E, (如果取△Q=+1,即单位正电荷时,E=F,电场中某
物理论文
学院: 姓名: 班级: 时间:
有关电场强度求解的若干问题
摘要:本文以静电场为基础,介绍静电场中的基本概念,如电荷、库仑定律、
电场、电场强度、高斯定律的基本定义。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从库仑定律、 高斯定律出发,探讨在几种静电场中关于电场强度的求解方法。
关键词:电荷;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高斯定律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Solution Of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This article bases on Electrostatic field, Introducing the basic concepts of electrostatic field.For example,the basic definition of Electric charge,Coulomb law,Electric field,Electric Field Strength,Gauss theorem 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cepts. Base on Coulomb law and Gauss theorem, to discuss the solution of several electrostatic field strength. Key words:charge;electric field; Coulomb law;electric field strength;gauss theorem
物理论文
-4-
① 当 p 点落在带电直导线的中垂线上时,由对称性得

为零,只剩下
②当带电直导线为无限长时,即 ③当带电直导线为半无限长时,

, ,
,则 ,则


,
④当
时,

⑷均匀带电细圆环轴线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有一半径为 R 的圆环,其带电量为 q。以圆环的圆心为原点,轴线为 x 轴建 立之间坐标系(如图所示)。 在圆环上任意取一电荷微元为
物理论文
-3-
设一小段均匀带电直导线的长度为
, 则这一小段直导线所带的电量大小为
。p 点与直导线两短点连线的夹角分别为 Ɵ1、Ɵ2。 在 p 点形成的电场
的电场强度为

在点 p 处形成的电场的大小沿 x 轴 y 轴分解
又因为
,则
,
,由上式联立得,

所以在 p 点的电场强度为
,其大小为

当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时的电场强度为:
所以
,有对称分析可得
,则
物理论文
-5-
又因为
,所以
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电场强度为: ①当 ②当 时,为圆环的中心点,由对称关系可知 ,即 时,圆环相当于点电荷, ,所以
⑸均匀带电圆面轴线上电场强度分布情况 现在有一均匀带电圆面,其半径为 R,面电荷密度为 ,求圆面轴线上任一 点的电场强度。 把均匀带电圆面看作是由许多细圆环组成的,取一半径为 r 宽度为 的细圆 环,则此带电细圆环在轴线上 P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为
关。由此可见, 称为电场强度,即
点的电场强度在量值和方向上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点处所受的力)。
二、几种电场强度的求解方法
定量描述电场的电场强度 E 是一个矢量。电场空间的每一点都对应于一个矢 量 E,用来描述该点的电场情况,因此电场是一个矢量场。电场中 r 处的电场强 度 E(r)的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在该处所受电场力的大小, E(r)的方向与正电荷在 该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对于电荷分布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荷产生的静电场来 说, 其电场强度 E 只是空间位置 r 的函数, 不同位置 r 处的电场强度 E, 其大小、 方向一般都不相同。若电场空间各点处电场强度 E 的大小、方向都相同,则这种 电场称为均匀电场。均匀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电场。 下面来讨论具体电场的电场强度。 ⑴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
例 1、求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周围的电场分布(线电荷密度为>0) 设带电体的线密度为,无限长直线以直线为轴的对称性,以直线为圆柱空 间的对称中心选取一系列不同高度、不同半径的有限圆柱为高斯面。通过所求空 间任一点 P 作一半径为 r,高度为 l 的圆柱面,上下两端面面积分别为 S1、S2, 侧面积为 S0。很明显,电场线只通过侧表面,根据高斯定理有
物理论文
-1-
不着, 但是确实存在。相对于观察者静止的电荷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电场称为静 电场。 库仑力力: 用丝绢摩擦过的两个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两个橡胶棒接近时, 相互排斥; 而用丝绢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近时, 相互吸引。 由此可知,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电荷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叫 做库仑力或静电力。 库仑定律: 处于真空中的两个静止点电荷 Q1 和 Q2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 Q1 及 Q2 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 们的联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令 F12 表示 Q1 对 Q2 的作用力,r12 表示从 Q1 指向 Q2 的矢径,F21 表示 Q2 对 Q1 的作用力,r21 表示从 Q2 到 Q1 的矢 径,则库仑定律可表示成
其中,fi 为点电荷组中第 i 个点电荷 qi 对试探电荷 q 的作用力。根据电场强度的 定义,点电荷组产生的电场在空间 r 处的电场强度为
这Hale Waihona Puke ,为点电荷组中第 i 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产生的电场在 r 处的电
场强度。上式表明:若干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 时产生的电场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称为电场的场强叠加原理。 ⑶均匀带点直线周围的电场强度 有一条长为 l 的均匀的带电直导线,其电荷的线密度为 ,导线周围有一点 p,求均匀带电导线在点 p 处形成的电场的电场强度。 以均匀带电直导线所在的线为 y 轴,以经过 p 点,且与均匀带电直导线垂直 的方向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学》上册,任敦亮、李海宝、姜洪喜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电磁学》第二版,张玉民、戚伯云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7 《电磁场理论基础》陈重,催正勤、胡冰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电磁学》赵凯华、陈熙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电磁学》第二版,徐游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4
式中, 为被闭合曲面包围的源电荷, 为连续分布的源电荷的体密度;V 为包围在闭合曲面内的源电荷分布的体积。 注:① 是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是所有曲面包围的电荷产生的总电场强 度,与电荷的分布无关。 ② 是通过闭合曲面的总电通量,只与闭合曲面所包围的电荷量有关,与 电荷的分布无关。 一般来说, 由高斯定理很难直接确定场中的各点的电场强度,但是当电荷分 布具有某种对称性时,如当电荷分布具有轴对称性、球对称性、面对称性时,可 以用高斯定理很方便的计算它在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应用高斯定理求场强的要点:分析 的对称性;选取合适的高斯面,其原则 是需通过待求 的区域,让曲面上待求 处 其余处必须有 即 或 。 且 E 等大,使 ,
式中, ,方向沿轴线。由于组成圆面的各圆环的电场方向都相同,所 以 P 点的电场强度为
其方向沿轴向。若 为正,则沿轴向指向远方;若 为负,则沿轴向指向圆面。 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电场强度为: ①当 ∞即 时, ,则圆面可视为一无限大平面,此时
②当
时,圆面可视为一点电荷,此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