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托石对钾离子的吸附_解吸动力学研究
植物体内钾离子的吸收与转运机制研究

植物体内钾离子的吸收与转运机制研究植物对钾离子的需要量很大,因为钾离子在植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钾离子参与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维持渗透压,影响酶活性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过程。
为了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要,植物必须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钾离子,随后转运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中。
本文将探讨植物体内钾离子的吸收与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根吸收钾离子的机制根系是植物吸收土壤中钾离子的重要器官。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植物根系吸收钾离子的机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对钾离子的吸收主要包括两个过程:根毛吸附和主根吸收。
根毛是植物根部的吸收器官之一。
钾离子被带负电荷的根毛吸附到表面,然后通过离子渗透解离到根毛内部。
研究表明,根毛吸附钾离子的速率与植物种类、土壤环境和根毛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某些植物在土壤中缺乏钾离子时,会增加根毛对其的吸附量,从而提高吸收效率。
主根吸收钾离子的机制比较复杂。
主根的绒毛层是植物根系吸收钾离子的主要部位。
钾离子在主根内部通过两个途径:乘背式和侧枝式。
乘背式是指钾离子沿植物根系的主轴向下移动,穿过多个细胞膜到达根部。
侧枝式是指钾离子从主根散发到不同部位的分支及根毛中。
植物体内钾离子的转运机制一旦钾离子被吸收到植物根系中,就需要通过体内的转运机制被转移到其他组织和器官。
植物钾离子的转运机制包括两个方面:内源性转运和外源性转运。
内源性转运是指植物体内的钾离子重分配。
在细胞内,钾离子可通过KUP/HAK/KT家族的蛋白质进行运输。
这些转运蛋白质分布在不同的细胞器中,如细胞膜、质膜和内质网等。
每个转运蛋白质都是高度特异性的,只对特定类型的离子有效。
研究表明,内源性转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密切相关。
外源性转运是指从外部环境中吸收钾离子。
当植物的环境中缺乏钾离子时,它们会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钾离子,然后将其运输到其他部位。
外源性转运可以通过离子通道、离子转运蛋白和质体转运蛋白等途径实现。
改性累托石对水环境中氟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

改性累托石对水环境中氟离子的吸附行为研究作者:师新业张水军白翠萍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6期师新业1,张水军1 ,白翠萍(1.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宁波 315000;2.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摘要:本文对改性累托石去除水溶液中的氟离子性能进行了研究。
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等因素对吸附剂除氟性能的影响情况。
反应系统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100 min。
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3 g/L。
pH值是影响吸附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最佳反应pH范围为5.0~7.0。
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改性累托石除氟剂吸附等温线方程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
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动力学数据较好的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本研究对改性累托石除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氟离子;吸附;改性累托石;机理中图分类号:X142;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2-0136-04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发育必不可少的,但长期饮用高氟水会引起诸如氟斑牙、氟骨症等疾病[1-2]。
高氟水的成因主要有人为和天然两种因素。
人为的氟化物污染主要来自电子工业、玻璃工业、金属加工业等的酸蚀、酸洗废水和来自各种冶炼工业、磷酸生产厂、火力发电厂以及垃圾处理厂等的尾气洗涤废水。
而在水循环系统中,氟盐的溶解是形成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仍有很多人饮用高氟水,地方性氟中毒事件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研究一种经济有效、操作简单的除氟方法也越来越重要。
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除氟技术主要包括过滤、电渗析、吸附过滤和混凝沉淀法等[3-5]。
吸附法因其较高的交换容量、简单的操作装置和较低的运行费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累托石是一种含铝、镁等为主的含水硅酸盐层状矿物粘土,是二八面体云母和二八面体蒙脱石组成的1:l规则间层矿物,其晶体结构由类云母结构单元层和类蒙皂石结构单元层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有规则地交替堆垛而成,蒙皂石层间域中存在着可交换的水合阳离子和层间水。
钍在伊利石上的吸附与解吸实验结果与讨论

0.80.6Equati on y = Weight No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2Adj. R-SquareVa StBIn BSlo39SBA0.40.2钍在伊利石上的吸附与解吸实验结果与讨论3.1 Th 溶液的标准曲线的绘制用移液枪分别取不同体积 (0、0.50、1.00、1.25、1.50、2.00、2.50、3.00、 3.50、4.00mL )的Th 4+标准溶液1.4109 X 1(fmol/L 于25mL 容量瓶中,依次 加入1.00mL 的HNO 3 (0.5M ), 2.0mL 偶氮胂(川)溶液(0.1%),用去离 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显色15min 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664nm 处测其吸光度。
从图 1可以看出Th 4+的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y=39777.41245x-0.05749 (y 为吸光度值,x 为Th 4+的浓度)0.00.000000 0.000005 0.000010 0.000015 0.000020 0.000025C 「(mol/L)图一 Th 4+溶液的标准曲线0.420ml/min 0.840ml/min 0.280ml/minV/V °图2流速对吸附的影响图3不同流速下的穿透曲线0.70.40.3 0.20.10.00.60.5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流速对于Th4+溶液在伊利石上的吸附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Th4+溶液在不同的流速下(0.280、0.420、0.840ml/min )通过伊利石时,从图2可以看出,他们开始穿透的孔体积大概为18V。
、14V。
、9V。
,穿透之后C/C0开始迅速增加,而且他们的增快程度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最后的洗脱过程中有一些拖尾。
从图3可以看出,在动力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流速越大吸附越快,且增长的速度也越快。
从表一可以看出,随着流速的增大,Q1/Q0逐渐增加,说明随着流速的增大,吸附效果逐渐变好。
210995775_累托石负载阳离子吸附处理含氰废水实验研究

【环境工程】累托石负载阳离子吸附处理含氰废水实验研究牟淑杰(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摘要:采用硫酸和高分子絮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对累托石进行改性,通过实验研究改性累托石处理模拟含氰废水。
结果表明:废水pH值为4.5,改性累托石用量为2.5g/L,吸附时间75min,反应温度25℃,氰的去除率可达99%。
改性累托石对氰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关键词:累托石;吸附;含氰废水;阳离子中图分类号:P619.231;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09)02-0054-03Study on Adsorption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Cyanide withRectorite Carried CationicMou Shujie(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Chemical Technology, Fushun 113001,China)Abstract: The rectorite is modified by sulfate and the macromolecular flocculant Poly-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the treatment for wastewater containing cyanide with modified rectorite absorption i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moval rate of cyanide can be 99% with pH is 4.5, the dosage of modified bentonite is 2.5g/L and the contacting time is 75 mi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25℃. The absorption accords with Langmuir absorption isotherms. This technology has advantages of good treatment efficiency, easy operation, and so on.Key words: rectorite; adsorption; wastewater containing cyanide; cationic含氰废水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矿物提取金、银、铜、氰化电镀、炼焦、化工等行业排放废水。
固定化生物累托石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研究(Ⅱ)——固定化生物累托石的吸附机理

2 固定 化 生物 累 托石 吸 附 等 温 线
吸附是 一个 由迅 速 扩 散 和缓 慢 扩 散 两个 阶段 构 成地 双速率 过 程. 于 累托 石 吸 附剂 吸 附而 言 , 对
经 大量试 验研 究 确 定 , 择 吸 附平 衡 时 间 为 4 h 选 .
大 多为 多 层 吸 附 , 验 性 的 F e n l h公 式 常 常 经 ru di c 与 实 际 吸 附 过 程 吻 合 得 更 好 . 于 L n mur公 对 ag i
量 为 9g L, / 固定 化生 物 累托石 用量 1 0g L, 附 0 / 吸
时 间为4 h 得到 的 吸附等 温线 . 所
。
改 性 累托石 粉末 置 于 2 0mL红 色水 溶 液 中 , 康 0 在
氏振荡 器上 进行振 荡 吸 附 , 隔 2 n测 其 吸 光 每 0mi
1 试 验 方 法
根据 文献 [ 3 1 的研 究 结 果 , 文 主要 探 讨 所 制 本
备 的 固定化 累 托石 的吸 附机 理. 色度 吸附 试 验 是 取 适 量 固定 化 生 物 累托 石 /
1 . 1温度 为 3 )图 0℃ , 聚糖 改 性 累 托 石 粉 末 用 壳
维普资讯
第3 O卷第 4 期
20 0 8年 O 7月
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V0 . O No 4 13 .
J W u a Is. . h n nt
Te h c.
J1 2 0 u. 08
文 章 编 号 : 6 4—2 6 ( 0 8 0 17 8 9 2 0 ) 4—0 5 0 1一O 3
和 F e n l h2公 式 . a g i 式 假 定 吸 附剂 ru di L c ] L n mur公 表 面均 一 , 附质之 间无 相 互作 用 , 附限 于 单 层 吸 吸
《苯在坡缕石、海泡石结构中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范文

《苯在坡缕石、海泡石结构中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孔材料因其独特的吸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坡缕石和海泡石作为典型的天然纳米多孔材料,其吸附性能的研究对于理解其结构与性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苯在坡缕石、海泡石结构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坡缕石和海泡石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多种有机物。
其中,苯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在环境、工业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苯在坡缕石、海泡石结构中的吸附行为,不仅有助于了解这两种多孔材料对有机物的吸附机制,还能为实际环境治理和材料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通过构建坡缕石和海泡石的模型,并利用力场参数描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模拟苯分子在坡缕石、海泡石孔道中的运动轨迹,分析其吸附行为。
四、模拟结果与分析1. 坡缕石中苯的吸附行为模拟结果显示,苯分子在坡缕石孔道中的吸附主要受孔道尺寸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较小的孔道尺寸能够限制苯分子的运动,使其更容易被吸附在孔道内表面。
此外,坡缕石的表面化学性质也对苯的吸附起到关键作用,如表面的极性基团能够与苯分子形成氢键等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其吸附能力。
2. 海泡石中苯的吸附行为与坡缕石相比,海泡石具有更为复杂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
模拟结果表明,海泡石对苯的吸附能力更强。
这主要是由于海泡石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为丰富的孔道类型,能够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
此外,海泡石的表面基团与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更为复杂,包括静电作用、范德华力等,进一步增强了其吸附能力。
3. 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可以得出苯分子在坡缕石、海泡石中的扩散系数、吸附速率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理解苯在多孔材料中的传输行为和吸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五、讨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深入探讨了苯在坡缕石、海泡石结构中的吸附行为。
金属盐类改性累托石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0 引 言
累托 石 ( R E C) _ 】 ] 是一种天然矿物材 料, 具 有 特殊 的层 状 结 构 l _ 2 ] 、 优 良的 吸 附性 能 和 阳离 子 可 交 换 性 能E 3 3 . 对 累托 石 进 行 改 性 处理 能充 分 利 用 累托 石 的优 良性能 , 增加 吸附 容 量. 目前 采 用 的改
性方 法 主要 有 : 酸化改性 、 高温焙烧改性 、 钠 化 改 性、 柱撑 改性 和有 机改性 l 4 ] .
的I i C 0。・ H C : ( ) 4 溶液、 2 0 g / I 焦 磷 酸 钠 溶 液 均
为分 析 纯 , 亚 甲基 蓝 、 孔 雀 石绿 、 甲基 紫 、 中性 红 ;
同染 料 污 染 物 废 水 的 吸 附 性 能 与 吸 附 差 异 的 机
理.
出, 用 蒸馏 水洗 涤 2 ~ 3次直 至 上 清 液 无 色 , 这 一
过程 中 液 固 比需 保 持 不 变 ; 测定样 品上清液 p H
值, 加 入少 量 Na HC O。 , 搅 拌 调节 至 静置 后 上清 液
第 3 6卷 第 1 l 期 2 0 1 4年 1 1月 武源自汉J .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VoL 3 6 NO. 11
NO V. 20 14
Wu h a n I n s t .
Te c h .
文章编号 : 1 6 7 4—2 8 6 9 ( 2 0 1 4 ) 01 1 —0 0 3 2—0 5
金 属 盐 类 改 性 累托 石 的制 备 及吸 附性 能
杨光忠, 汪 媛, 王营茹
武 汉工 程 大学化 学与环 境 工程 学院 , 湖 北 武汉 4 3 0 0 7 4
铁改性累托石高效吸附及可见光催化降解rhb的研究

铁改性累托石高效吸附及可见光催化降解
rhb的研究
铁改性累托石(Fe-leucophosphate)是一种兼具吸附和光
催化降解性能的新型复合催化剂,它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如甲醛(RhB),从而被广泛用于净化水体和空气污染物。
本文将介绍铁改性累托石高效吸附及可见光催化降解RhB的
研究过程。
首先,为了制备Fe-leucophosphate,我们将累托石和铁盐
经过特殊的处理过程制成。
这种特殊的Fe-leucophosphate复
合物含有铁离子和磷酸离子,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吸附性能。
其次,为了研究Fe-leucophosphate的吸附性能,我们对
其进行了吸附实验,并且将其与其他材料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Fe-leucophosphate具有比其他材料更高的吸附性能,能够
有效地捕获并降解RhB。
最后,为了研究Fe-leucophosphate的光催化性能,我们
对其进行了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Fe-leucophosphate具有良
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降解RhB。
以上就是铁改性累托石高效吸附及可见光催化降解RhB
的研究过程。
该研究表明,Fe-leucophosphate具有良好的吸附
性能和可见光催化活性,能够有效地降解RhB,为净化水体和空气污染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图 4 可知: 随着解吸时间的延长, 解吸量逐渐 + 增加, 而单位时间内释放出来的 K 量越来越小。7 pH 值为 5 的 HCl 溶液对 K + 的解吸 种解吸溶液中, Ca2 + + Mg2 + 浓度为 25. 6 mmol / L 的溶液解 量最小, 吸量最大, 其解吸 270 min 时达到的解吸量为 10. 21 mg / g, 相应的解吸率约为 70% , 其他解吸溶液介于
发缓释钾肥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对海水提钾、 土壤改 良及杂卤石矿等其他含钾原料中钾元素的分离也具 有一定R—累托石; I—伊利石; Q—α - 石英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502008 ) 。 62101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 汪 惠( 1989 —) , 女, 本科生, 59 号。
+ + + +
3
3. 1
试验结果与讨论
吸附量与吸附时间的关系
吸附量与吸附时间关系的试验结果及其与 ExpAssoc 模型的拟合曲线见图 2 。ExpAssoc 模型表达 式为 q = q0 + A1 ( 1 - exp( - t / a1 ) ) + A2 ( 1 - exp( - t / a2 ) ) .
+ 各上清液的 K 浓度, 可得解吸量与解吸时间之间
的关系, 并将解吸曲线与有关模型进行拟合 , 以得出 K + 解吸量与解吸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 。
总第 424 期
金
属
矿
山
2011 年第 10 期
结果及其与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和 Freundich 等 温吸附模型的拟合曲线见图 3 ( 图中 q e 为平衡吸附 c e 为 K + 的平衡浓度) , 拟合结果见表 1 。 量,
我国对钾肥的需求量很大, 但钾资源相对不足, 且钾肥施入土壤后随水流失严重 , 利用率不高 组成的 1∶ 1 规则间层矿物
[45 ] [13 ]
1
1. 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累托石是一种二八面体云母和二八面体蒙脱石 , 其结构中蒙脱石层间 的水化阳离子可以被大量其他无机、 有机阳离子交 能吸附各种无机离子、 有机分子和气体分子, 并 换, 且这种交换和吸附是可逆的。我国湖北钟祥累托石 矿床矿石储量和品位均为国内外罕见, 是目前全球 最具工业价值的累托石资源
Series No. 424 October 2011
金
属
矿
山
METAL MINE
总 第 424 期 2011 年第 10 期
累托石对钾离子的吸附 / 解吸动力学研究
汪 惠 刘爱平 冯启明 余 娟 吴 胜
(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摘 要
*
以 KCl 为钾源, 研究了湖北钟祥累托石对钾离子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累托石对 K
2
2. 1
试验方法
不同时间下的吸附试验 将 8 份累托石 ( 每份 1 g ) 分别加入到 100 mL
初始浓度为 1 g / L 的 KCl 溶液中, 置于振荡器上, 在 室温下振荡吸附不同的时间, 离心分离, 采用原子吸 收光谱仪测定上清液的 K 浓度, 根据测试结果计 算各吸附时间下累托石对 K 的吸附量, 确定达到 并将吸附曲线与 ExpAssoc 模 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 型进行拟合, 以得出累托石对 K 的吸附量与吸附 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 2. 2 不同 K 初始浓度下的吸附试验 将 9 份累托石 ( 每份 1 g ) 分别加入到 100 mL
+
+ 的吸附速度很快, 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 ExpAssoc 模型, 吸附平衡时间约为 30 min; 累托石对 K 的等温吸附过程符 + Ca2 ++ Mg2 + 混合溶 饱和吸附量为 14. 588 mg / g; pH = 5 的 HCl 溶液对 K 的解吸量最小, 合 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式, + 2+ 2+ Elovich 模型和指数模型( 双常数模型) 可较好地描述 K + 的解 液对 K 的解吸量随着Ca + Mg 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2+ 2+ 吸过程; 累托石是较好的钾元素缓释载体 , 环境中Ca + Mg 浓度越低, 缓释效果越好。
Freundich 模型拟合曲线
表1
等温吸附试验数据与模型拟合结果
拟合结果 8. 760 × 21. 182 c e 1 + 8. 760 c e 相关系数 R2 0. 980
▲ —19. 2 mmol / L 混合溶液 ; △ —25. 6 mmol / L 混合溶液
拟合模型 Langmuir 模型 kq m c e qe = 1 + kc e Freundich 模型 /n q e = Kc1 e
· 158·
汪
惠等: 累托石对钾离子的吸附 / 解吸动力学研究 2. 4
2011 年第 10 期 吸附量 q、 解吸量 q d 和解吸率 r 的计算 q = ( c0 - c ) × V / m , q di = ( c di × V di ) / m d , qd =
以分析纯 KCl 为钾源, 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 使用 CaCl2 、 MgCl2 为解吸剂。 HCl 稀 以分析纯 HCl、 CaCl2 和 MgCl2 配制成不 释至 pH = 5 的溶液使用,
关键词
累托石
钾离子
吸附
解吸
Research of Dynamic Adsorption / Desorption of Rectorite to Potassium Ion Wang Hui
Abstract
Liu Aiping
Feng Qiming
Yu Juan
Wu Sheng
(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 South 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y using KCl as potassium source, the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property of Zhongxiang rectorite
· 159·
+
+ 作为解吸 溶 液。 称 取 饱 和 吸 附 K 的 累 托 石 7 份
( 每份 5 g) , 分别加入到 50 mL 上述 7 种解吸溶液 5、 15 、 30 、 60 、 90 、 中, 振荡解吸, 每份样品分别在 1 、 120 、 150 、 210 、 270 min 时进行离心分离, 取出全部上 清液, 再补加 50 mL 相同的解吸溶液, 然后测定所取
5. 0 g / L 的 KCl 溶液中振荡 30 min, 制得饱和吸附 K + 的累托石样品, 对其进行解吸试验, 解吸量随解 吸时间的变化如图 4 所示。
图3
▲—与
等温吸附曲线
Langmuir 模型拟合曲线;
■— HCl
图4
◆ —6.
解吸量随解吸时间的变化
■ — 试验曲线 ; ● — 与
溶液; ●—1. 6 mmol / L 混合溶液; ○—3. 2 mmol / L 混合溶液; 4 mmol / L 混合溶液; ◇—12. 8 mmol / L 混合溶液;
2+ 2+ 2+ 2+ 同 Ca + Mg 浓度( Ca 和 Mg 的物质的量各占一
∑ q di ,
半) 的混合溶液使用。 1. 2 试验仪器 JA - 1104N 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SHA - C 型 80 - 2 型电动离心机, AA700 往返水浴恒温振荡器, 型原子吸收光谱仪。
r = q d / q m × 100 % , q 为吸附量, mg / g; c0 为 K + 的初始浓度, mg / 式中, L; c 为吸附后溶液的 K + 浓度, mg / L; V 为吸附时 KCl 溶液的体积, L; m 为吸附时累托石的质量, g; q di 为第 i 次解吸量, mg / g; c di 为第 i 次所测解吸液的 K + 浓度, mg / L; V di 为解吸时加入的解吸液体积, L; q d 为总的解吸量, mg / g; m d 为解吸时累托石的质 g; r 为解吸率, % ; q m 为饱和吸附量, mg / g。 量,
0. 2 、 0. 4 、 0. 6 、 1. 0 、 2. 0 、 4. 0 、 5. 0 、 初始浓度 为 0. 1 、 6. 0 g / L 的 KCl 溶液中, 置于振荡器上, 在室温下振 荡 30 min 使吸附达到平衡, 离心分离, 采用原子吸
+ + 收光谱仪测定上清液的 K 浓度, 计算各 K 平衡浓 + 度下累托石对 K 的吸附量, 确定单位质量累托石
[6 ]
试验材料 以钟祥累托石矿样为吸附剂, 其主要矿物为累托 石、 伊利石和 α - 石英( 见图 1) , 阳离子交换量为 0. 36 mmol / g。矿样经 105 ℃ 干燥后加工至 - 140 目备用。
。 本试验研究钟祥
累托石对钾离子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行为 , 考察吸
+ + 附时间和 K 初始浓度对 K 吸附量的影响及不同 + 解吸液对 K 解吸量的影响, 为利用钟祥累托石研
3. 2 、 6. 4 、 12. 8 、 19. 2 、 25. 6 mmol / L 的 度分别为 1. 6 、 混合溶液( 其中 Ca
2+
和 Mg
2+
的物质的量各占一半 )
附平衡, 相应的平衡吸附量 q e 为 4. 994 mg / g。 试验数据与 ExpAssoc 模型的拟合结果为 q = - 0. 198 06 + 2. 386 75 ( 1 - exp( - t / 0. 750 34 ) ) + 2. 809 50 ( 1 - exp( - t / 6. 084 06 ) ) , R2 = 0. 999 9. 根据拟合公式, 可以计算出 t 无穷大时的吸附量为 4. 998 mg / g, 在 5 min 左右时吸附量达到 t 无穷大时 的 75% , 在 30 min 时 吸 附 量 达 到 t 无 穷 大 时 的 99. 6% 以上, 因此可将 30 min 作为平衡吸附时间。 3. 2 等温吸附曲线 由不同 K 初始浓度的吸附试验所得等温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