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赋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
到明代中期,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以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赋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副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衙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其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贳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膏血。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5小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5种生物之间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烟草花叶病毒②酵母菌③硝化细菌④蓝藻⑤烟草A. ①③④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 ①②③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异养的C. ②③④⑤都具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D. ①和⑤的遗传物质是DNA2. 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酸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都蕴含了遗传信息B. 维生素D属于固醇,能促进人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C. 斐林试剂含有C u2+,在碱性条件下可被果糖还原成砖红色D. 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3.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促进钙和磷的吸收B. 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C. 自由水可以参加某些生命活动,例如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D. Mg虽然是微量元素但在光合作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不可缺少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水的相对含量较低B.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C. 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缺磷会影响ATP的合成D. 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5. 下列属于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的共性的是()A. 都含有DNA和蛋白质B. 都含有RNA和蛋白质C. 都含有蛋白质,都能产生ATPD. 都含有RNA,都能产生ATP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B. 叶肉细胞中的CO 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C. 将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中,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D. 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 -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7.下列关于有关淀粉和淀粉酶的实验,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淀粉酶是否起催化作用,可用碘液检验,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检验B. 淀粉和淀粉酶能用来探究温度、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 若利用淀粉和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D. 若利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证明酶的专一性,不能用碘液检验8.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
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精品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二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等温线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甲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B.该地典型植被为温带草原,适宜放牧C.该地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D.该地为典型的红壤,土壤肥沃2.影响乙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3.甲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水利建设,扩大耕地的灌溉面积B.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适当发展农畜产品加工C.积极开展生态退耕工作,大力增加单位面积草场载畜量D.大量外迁人口,减轻当地的人口压力百度热力图以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空间表达处理,最终呈现给用户不同程度的人群集聚度,热力度越高代表人口越密集。
下图为某城市19时的百度热力图,完成4—5题。
4. 绘制百度热力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GISC. VRD. GPS5. 图中高热区最可能为A. 绿化区B. 住宅区C. 工业区D. 商业区下图为我国某湿润地区的不同时期土地水体转化示意,读图回答6—8题。
6.有关图示地区土地各种水体转化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区早期,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量相对平衡B.雨水主要转化为土壤水和地下水,两者总和达85%以上C.水体转化比重从以地下水量为主转变为以土壤含水量为主D.地下水量逐年增加,土壤含水量持续贫乏7. 该地区水循环特点是A.下渗较弱B.地下径流为主C.地表径流丰富D.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输送到达8. 该地区生态环境演变进程,最可能出现的是A.土地沙漠化B.石质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D.耕地沙化近年来研究发现,亚洲钳嘴鹳无规律性的季节迁徙现象,其食性极度“偏食”,食物除少量蚌类外九成以上为福寿螺。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二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
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
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
《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
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
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
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
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
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
化学---福建省长汀一中、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神舟飞船的返回舱与大气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高温,其表面涂一层容易汽化的材料,该表面材料可能A铝合金B合金钢C复合陶瓷D塑料2.《天工开物》记载“火法”炼锌:“炉甘石十斤,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炭饼作用为燃料和还原剂B.装泥罐内有利于达到反应温度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 高温Zn+3CO↑D.在“冷淀…”过程中,为更快冷却,泥罐不必封口3.化学与环境、生产、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B.用袋装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延长保鲜时间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开发高效氢能、太阳能等新型电动汽车,以解决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4.如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2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 AB.0.1 mol/L NH4Cl溶液中Cl-离子数目为0.1 N AC.58.5g氯化钠固体中约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D.硅晶体中,有N A个Si就有2N A个Si—Si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是单质,HD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B.汽油、漂白粉、水玻璃均为混合物C.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D.CO2 、NH3·H2O均为电解质,且都为纯净物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Na +、Fe2+、ClO-、SO42-B.Ba2+、Na+、I-、NO3-C.Na+、NH4+、SO42-、SO32-D.K+、Ba2+、HCO3-、PO43-8.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福建省连城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

2017—2018学年连城一中上期第二次月考高二 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不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和磁场的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电场或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B .两条磁感线一定不相交,电场线可能相交 C .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而磁感线是闭合曲线D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 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磁场力也越大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通电螺线管接通电源,电源的左端为正极,螺线管内部中心为O 点,P 为螺线管外一点,且位于O 点正上方,Q 为螺线管外靠右端的一点,则( )A. O 点磁场方向水平向左B. P 点磁场方向水平向右C. P 点磁感应强度比Q 点大D. Q 点磁感应强度比O 点小3.一灵敏电流计,满偏电流为I g =500μA ,表头电阻R g =200Ω,若将它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应( )A .串联一个1800Ω的电阻B .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C .并联一个1800Ω的电阻D .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4.如右图所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环形线圈互相垂直地放置,它们的圆心位于一个共同点O 上,当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与一个线圈单独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是( )A .1∶1B .2∶1 C. 1∶ 2 D .2∶15. 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则( ) A. 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 点大 B. 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 指向a C. b 点的电势一定比a 点高 D. 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6.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带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Q 为质点先后通过电场时轨迹上的两个点,由此可知( )A .质点一定带正电B .质点在P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Q 点的电场力C .质点通过P 点时动能较大D .质点通过P 点时电势能较大7.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等的,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小球,以相同速率在带电平行金属板的P 点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落在A 、B 、C 三点,则( )A .落到A 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到B 点的小球带负电,落到C 点的小球不带电 B .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C .三小球到达正极板的动能关系是E kA <E kB <E kCD .三小球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关系是a C <a B <a AP8.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 为固定的导体芯, B 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体,C 为导电液体,把传感器接到图示电路中。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高三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赋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
到明代中期,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以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赋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副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衙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其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贳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膏血。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斩 精品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人A. 贵族生活腐化B. 社会等级森严C. 音乐发展迅速D. 血缘色彩浓厚【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等级森严。
B项符合题意要求;A项与题意差距较大,可排除;C属于材料信息的误读;D属于宗法制特点,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特点。
2. 宋代从乾德元年(963年)开始,朝廷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祐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A. 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B. 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C. 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D.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答案】D【解析】材料中主要是朝廷任命地方县的官职,这一措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说明县已经取代州,故A错误;材料县的设置早已有之,不是地方制度的变迁,故B错误;朝廷任命不能说明君主的随意性,故C错误。
3. 右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A.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耕织户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工,说明当时手工业出现了专业化的倾向,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耕织户的分工更细化,不是强调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错误;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且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
中国先民把黍米放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
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
《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
中国的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念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
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
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平安。
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
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观点影响最大。
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图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
共餐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说,《礼记》中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
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
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
(选自2016年01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所以说,“礼”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B.我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并且按照人类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从而创造了祭礼文化。
C.中国人并不赞同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而是十分重视饮食筵宴,并将其作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
D.“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不但音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巧合,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B.《礼记?礼运》中记载,我国先民“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
C.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D.世界上许多民族对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十分相似,这对理解中国礼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题3】下列关于“礼”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B.“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通过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来请求神的庇佑。
C.关于“礼”的起源,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与我国的看法完全一致,如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共餐”制之说。
D.“原始的礼”指的是“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它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选择题2.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期(qī)功央浼(měi)巢穴应接不遐B.窸窣(suō)迤逦(yǐlǐ)愁怅碎琼乱玉C.逋(bū)慢省(xǐng) 亲岑寂轻鸢剪掠D.优渥(wó)贮(chǔ) 存泅水锱珠必较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归纳正确的一项是()①俊采星驰②川泽纡其骇瞩③《齐谐者》,志怪者也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⑤谨拜表以闻⑥襟三江而带五湖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⑥/②③/④/⑤C.①④/②⑤/③/⑥D.①④/②③/⑤/⑥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B.于是怅然慷慨C.腹犹果然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5.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复驾言兮焉求A.而刘夙婴疾病B.而莫之夭阏者C.宇文新州之懿范D.访风景于崇阿6. 下列选项中,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草衔环:典出魏颗和杨宝两个施恩受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C.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
后泛指写定著作。
D.仲秋:时节纪月法,“伯”“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
如《归去来兮辞》中“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一句中的“仲秋”是指农历八月。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全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鲁迅的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人,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②导师告诫他,在应聘顺利时,当你的经历获得赏识,眼看可能拍板成交的当口,切莫得鱼忘筌。
③在这次成语大赛中,他虽然没有胜出,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④我们本着让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不期而遇的目的,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⑤他为人严谨,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很值得提倡。
⑥三明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里不但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而且还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⑥D.②④⑥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一些公务接待活动出现了讲排场、比阔气、用公款大吃大喝,这些现象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极大地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B.客家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古代正统汉族文化、南方土著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老师经常教导我们,不要说大话假话,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计划付诸于实施。
D.一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上,只有让阳光也照亮“井居者”、“蜗居者”的生活,我们才能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成篇,。
,。
,,。
因而,本书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绪便显得十分复杂。
①成为深藏于作者胸间的锥心透骨的痛②全书整体上又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③湘西居民古朴原始的生活与生命形式固然使人倾心神往④其中人事情景、古今未来滚动交织,融成一片⑤浸透着作家发自内心的乡土悲悯情怀⑥未来湘西的何去何从又让作者困惑、迷茫A.④①②⑤⑥③B.③②⑥①④⑤C.②④⑤③⑥①D.⑤②⑥③④①三、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
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
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
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
”书再上,不报。
及胡沙虎弑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顾也。
宣宗即位,胡沙虎诛,又言:“自兵兴以来,将帅甚难其人。
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委任责成,使得尽其智能,则克复之功可望矣。
《易》称‘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圣人所以垂戒后世者,其严如此。
今大兵纵横,人情汹惧,应敌兴理,非贤智莫能。
”上深善其言。
二年三月,上书言:“近日朝廷令知大兴府胥鼎便宜计画军食,鼎因遣参知政事奥屯忠孝括官民粮。
民粮止两月又夺之。
大兵在迩,人方危惧,或生他变,则所得不偿所损矣。
”兴定二年,出为彰化军节度使。
行信始至泾,即上书曰:“马者甲兵之本,方军旅未息,马政不可缓也。
又闻蕃地今秋薄收,鬻马得银辄以易粟。
冬春之交必艰食,马价甚低。
乞今所司辇银粟于洮、河等州,选委知蕃情、达时变如桓端者贸易之。
”崇庆中,又曰:“大定间,尝立送宣礼,自五品以上各有定数,后竟停罢。
彼军士效死立功,仅蒙恩赏,而反以馈献为苦,是岂朝廷之意哉?乞令有司依大定例,参以时务,明立等夷,使取予有限,无伤大体,则上下两得矣。
”上多采纳焉。
正大八年二月乙丑,薨于嵩山崇福宫,年六十有九。
初游嵩山,尝曰:“吾意欲主此山!”果终于此。
(节选自《南史·张行信传》)【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赂遗权贵,将复进用遗:送给B.今命将若不以文法拘绳、中旨牵制绳:约束C.近日朝廷令知大兴府胥鼎便宜计画军食便宜:低价D.鬻马得银辄以易粟鬻:卖【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B.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C.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D.胡沙虎残忍凶悖∕跋扈强梁媚结∕近习以图称誉∕自其废黜士庶∕莫不忻悦∕今若复用∕惟恐为害更甚前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行信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劝谏。
胡沙虎残忍骄横,想重新得到任用,对此满朝官员不敢表态,只有张行信敢于上奏,建议不要任用胡沙虎。
B.张行信心系时局,积极建言献策。
战事兴起以来,朝廷很难得到合适的将帅,他建议对将领委以重任而不牵制,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全部才智。
C.张行信处事谨慎,国势识见深远。
看到地方官员搜刮民间存粮时,他怕因此失去民心,上书分析在大兵压境的情势下,再发生其它变故会得不偿失。
D.张行信才干出众,善于处理政务。
大定年间对送给宣读使者的礼品数目并没有规定,他请求援引成例,让收取和奉送能有限度,使上下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