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讲座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家讲座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家讲座
• 结合临床评价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 意义 应依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判断
经验性治疗方案有效性,方便参考“培 养+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取作用强敏 感抗生素。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家讲座
第34页
治疗性应用基本标准
• 选取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抗 生素
• 要注意及时更换抗生素 要依据临床
疗效或(和)微生物检验结果来决定是 否需要更换所用抗生素普通感染患者用 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就可 依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所用抗生素有效性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家讲座
第42页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输
• 患者隔离预防:
• 首选单间隔离,也能够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 者或定植者安排在同一房间。
• 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旁隔离,不能与 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 免疫功效抑制患者安排在同一房间。
• 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设 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 预防无关人员进入。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家讲座
第35页
治疗性应用基本标准
• 合理治疗终点或疗程 普通感染待症
状、体征及试验室检验显著好转或恢复 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就可终止抗 感染治疗;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如结核病等。
• 重视综合治疗 充分认识人体免疫力
主要性,过分依赖抗生素功效而忽略人
体内在原因常是抗生素治疗失败主要原
因之一。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专家讲座
第36页
治疗性应用标准
• 尽可能防止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假
如局部感染较轻,或感染较重,但全身 用药在局部感染病灶难以到达有效浓度 时,可考虑局部用药,不允许私自将全 身用制剂在局部使用。

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变迁讲座

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变迁讲座

细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性变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朱德妹思考排在临床重要病原菌第一位的是哪种细菌?克雷伯菌属对哪类药物最为敏感?什么是细菌的耐药性?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是什么?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有哪些特点?一、细菌耐药性的现状导读:熟悉临床各菌株的耐药性机理,并掌握它们产生耐药性的相关机制;掌握临床重要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措施和策略,尽量防止和限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看看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分布情,本文采用的资料是中国CHINET 2008年的资料,这部分资料已经发表在中国感染和化疗杂志2009年的第5期。

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2008年全年检测的细菌有36000多种,包括门诊、住院的病人。

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0%,革兰阳性菌占30%,其中革兰阴性菌中,主要是肠杆菌和细菌,占53.7%,非发酵菌占40.6%,其他包括流感杆菌等一些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中主要是以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总体占53.4%,还包括近30%的肠球菌,8%肺炎链球菌,和其他的等等。

在3万多细菌中间,前十位细菌,比如大肠AX食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金葡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这些细菌就是构成了36000多里非常主要的细菌。

1.金葡菌MRSA菌株检出率从下面图表上可以看到在个人阳性球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耐药菌组——金葡菌中的MRSA菌组。

MRSA菌组MRSA就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的缩写。

那么在整个2008年中国China监测治疗中,从12家医院的总体来讲检出率大概是55.7%,但是看每个医院MRSA的检测情况是不一样的,最低的上海儿科医院的检测是14.8%,最高的是华山医院是77.5%,所以12家医院大概的MRSA检测率是14.8%到77.5%之间。

细菌耐药及应对策略ppt课件

细菌耐药及应对策略ppt课件
2019 23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
• • • • • 在医院感染标本中检出 耐药速度产生相当快,多重耐药株, 对三代头孢: 噻污, 曲松, 他啶高抗性 耐亚胺培南较低: 美罗培南对其耐药率12.5% 其它多重耐药在增加: -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其它>50% • 医院间传播的亚胺培南耐药不动杆菌出现: 泛耐株/革兰阴性MRSA
4
2019
难治细菌感染特点 及抗生素选择
2019
-
5
肠球菌-Enterococcus
• • • • • 条件致病菌-组织脏器严重感染 为医院感染致病菌 NISS将其列为医院感染第二病原菌 位居金葡,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氏菌后 泌尿道(尿路置管), 皮肤软组织(腹部,骨盆), 生殖道, 胆 道 • 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比例上升 (7升至2) • 严重:菌血症 (其-引起3-心内膜炎), 脑膜炎和腹腔 • 患有危重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 -发病,病死率高 • 分离菌为多重耐药菌 (ARE, HLAR, VRE) 2019 • 治疗难题
2019 -
11
肠球菌属耐药性变迁 1999-2003
• • • • • • 氨苄西林, 青霉素保持较稳定的抗菌活性,耐药率< 50%. 活性最强:替考拉宁, 万古霉素 VRE< 5% 耐药率上升最快环丙沙星 呋喃妥因耐药率最低-适宜于尿路肠道感染 重症感染时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氨基糖甙类 协同作用50% • 注意检测氨基糖甙类药敏实验 -联合用药出现协同作用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素选择 • 治疗院内晚发性肺炎主要针对其, 对其它也具活性 • 多选择: 五类药间交叉耐药不重 • - 内酰胺类: 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胞哌酮,头胞哌酮/舒巴坦, 头胞他定,头胞匹污, 亚安培南, 美罗培南, 替卡西林/克拉 维酸 加酶抑制剂vs. 不加酶显示抑菌优势; 美罗培南>亚安培南 • 喹诺酮(*环丙沙星), 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少单多联) • 对其而言: 高耐药潜能: 头胞他定, 亚安培南, 环丙沙星. 庆大霉素 低耐药潜能: 哌拉西林, 阿米卡星 , 头胞哌酮,头孢匹污, 17 美 2019 罗培南

《细菌耐药与对策》PPT课件

《细菌耐药与对策》PPT课件

50
40
30
20
10
0
1989 1991 1993
Source: NNIS data
1995
Year
19971Βιβλιοθήκη 992001Japan
Special lecture notes
ABPC, ampicillin; AMPC, amoxicillin; PIPC, piperacillin; SBTPC, sultamicillin; CCL, cefaclor; CEZ, cefazolin; CMZ, cefmetazole; CTM, cefotiam; CAZ, ceftazidime; SBT/CPZ, sulbactam/cefoperazone; FMOX, flomoxef; IPM/CS, imipenem/cilastatin; LMOX, latamoxef; ABK, arbekacin; AMK, amikacin; DKB, dibekacin; EM, erythromycin; MINO, minocycline; DOXY, doxycycline; CLDM, clindamycin; NFLX, norfloxacin; OFLX, ofloxacin; LVFX, levofloxacin; FOM, fosfomycin; VCM,
1940s — 1970s 抗生素的黄金时期
300
294
3链0300霉0 素
250 252050
200 202000
200
庆2大7霉0素
150 151050头孢菌素
卡那霉素
100 101000 50 5050 0 00
75
5050 45 7氯霉素19 红霉素

细菌耐药性和临床PPT讲稿

细菌耐药性和临床PPT讲稿

4、细菌一旦形成耐药性,则很难回复敏感状态(需周期性替换 用药)。
5、人畜共患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加和蔓延,进而通过食物链 传播给人。
△耐药机制: a、各种酶的产生;
b、 抗生素渗透障碍; c、 靶位的改变(PBP); d、 主动外排作用; e、 生物膜的产生等。
8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八页PPTT,共三十五页。
11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一页PPTT,共三十五页。
二、全球多重耐药细菌现状:
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包括MRSA: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959年甲氧西林问世,1961年英国首例报道了MRSA,随
后几十年中,MRS感染遍及全球,很多地区已达90%以上,
2、耐药株一般生长缓慢,在30℃,PH7.0及高渗条件下可提高生长 速度;
3、多重耐药性,除对甲氧西林耐药外,还对其他β-内酰胺类、氨基糖 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脂类耐 药。
4、目前尚不能可靠地推测出对耐酶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葡萄球 菌,故检出MRS时即使体外敏感亦报耐药。
13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三页PPTT,共三十五页。
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源菌之一,因此开展MRS的检测,
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MRS耐药机制:质粒介导的 耐药是产β--内酰胺酶所至,染色体介导耐药是PBP的改变。
12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二页PPTT,共三十五页。
△MRS耐药特点:
1、大部分为不均一耐药,二个亚群,多数敏感株,少数耐药株;
△MRS检测:
由于MRS对其他耐酶半合成青霉素也耐药,且苯唑西 林在贮存过程中药效不易降低,对不均一耐药性检测效 果更好,因此,美国临床医学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推荐用苯唑西林代替甲氧西林。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new)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new)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童明庆刘根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药效动力学研究室(210029)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

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抗生素一旦问世,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株,产生耐药株的时间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表1)。

目前,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的严重问题,为此WHO专门发表了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专家建议()。

本文就如何认识和克服细菌的耐药问题试从几个方面作一些阐述。

表1 ANTIBIOTIC DISCOVERY ANDRESISTANCE DEVELOPMENT1 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1.1 产生灭活抗生素的各种酶1.1.1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共同具有一个核心β-内酰胺环,其基本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产生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可借助其分子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与β-内酰胺环结合并打开β-内酰胺环,导致药物失活。

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300种,1995年Bush等将其分为四型:第1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头孢菌素酶;第2型为能被克拉维酸抑制的β-内酰胺酶;第3型为不被所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的金属β-内酰胺酶(需Zn2+活化),可被乙二胺四乙酸和P-chloromercuribenzate所抑制;第4型为不被克拉维酸抑制的青霉素酶。

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酶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AmpC酶)和金属酶。

1.1.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 ,ESBLs) ESBLs是一类能够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 属Bush分型中的2型β-内酰胺酶,其活性能被某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所抑制。

ESBLs 主要由普通β-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和SHV-1等)突变而来,其耐药性多由质粒介导。

细菌的耐药和对策课件

细菌的耐药和对策课件
? 多重耐药指细菌通过互不相系的耐药机 制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结构完全各异的抗 生素出现耐药,Mar即多重抗生素耐药性 (multiple-antibiotic-resistance)
?多药耐药的机制 主要有外膜蛋白的改
变和主动排出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临床表明,对 MRSA感染有效率为 91%,对万古 霉素无效的屎球菌有效率为 67%
常见不良反应:恶心( 4.6%) 呕吐(2.7%) 腹泻(2.7%) 皮肤发红( 2.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1)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如 MRSA 的 PBP-2”使其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不敏感
? (2)PBP的结构改变,使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的亲和力下降而导致耐药,如淋球菌、肺炎链 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细菌多重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机制
? DNA促旋酶通过暂时切断 DNA双链,促进 DNA 超螺旋松解。喹诺酮类药物嵌入断裂 DNA链中 间,形成 DNA、拓扑异构酶、喹诺酮类三者复 合物,阻止 DNA拓扑异构变化,妨碍细菌 DNA 复制,转录而杀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大环内脂类
恶唑烷酮类(oxazolidinones)抗菌药
? 利奈唑酮( Linezolid):作用于50S核糖体亚 基,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中的“起始复合物”形 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细菌耐药讲座》课件

《细菌耐药讲座》课件

细菌耐药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05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合理使用抗菌 药物: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 抗菌药物,避 免滥用和过度
使用
制定抗菌药物 使用指南:医 疗机构应制定 抗菌药物使用 指南,指导医 生 管理:医疗机 构应加强抗菌 药物的管理, 确保抗菌药物
的合理使用
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
细菌进化:细菌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产生耐药性
耐药性传播:耐药性细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治疗难度增加:耐药性细菌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需要研发新的抗 生素和治疗方法
细菌耐药性的传播途径
04
医院感染
传播途径:接触、空气、飞 沫、血液等
医院环境:病房、手术室、 实验室等
推广使用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和消毒剂,减少细菌滋生
定期对食品和水源进行抽样 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源受 到污染,确保饮用水安全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动物和人之间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耐药性细菌的传播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卫生管理,防止细菌的传播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药物管理,防止滥用抗生素 加强动物和人之间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耐药性细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YOUR LOGO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细菌耐药性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细菌耐药性 的概念
03.
细菌耐药性 的现状与危 害
04.
细菌耐药性 的传播途径
05.
细菌耐药性 的预防和控 制措施
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27
英文缩写
MRSA---------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E---------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MSS----------- 葡萄球菌 MRS----------- 耐甲氧西林葡萄葡菌 MSSA---------- 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 MRCNS-------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013-8-27
11
耐药菌——国内数据

2001年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耐药香港65%,广州59.7%
2002-2003年中国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增加,其中:PISP为 23.7%,PRSP为22 .7%(46.4%)。杭州(PISP 20.8%, PRSP 31.9%)武汉(26.2%,27.9%)上海(20.8%,31.9%) 沈阳(21.5%,13.8%)北京(21.5%,8.6%) 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达80%以上。沈阳100%, 杭州90%,北幼90%,上海武汉80%以上。化脓性链球菌 对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仅为5.5%
希杆菌主要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2、肠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主要产AmpC 酶。
2013-8-27
23
(二)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

ESBLs
ESBLs菌株,据NCCLS规定,细菌室必须报告青霉素、 头孢菌素、氨曲南耐药。 ESBLs治疗首选碳青霉烯类、头霉素、β内酰胺酶抑 制复合剂(舒普深)、氨基糖苷类有一定敏感性。
2013-8-27 28
(三)总结
“限制使用抗生素”, “轮换使用抗生 素”的方法,不如同时联合使用多种具
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菌药物,总之,
合理用药就能减少细菌耐药。
2013-8-27
29
2013-8-27
30
耐药菌——国内数据

2000年4月1日至2001年3月31日,上海地区细菌耐 药监测,9家医院的资料:
大肠埃希菌中ESBLS 15.5%—21.3% 克雷伯菌属中ESBLS 24.3%—54.9% 肠杆菌属中ESBLS 8.2%—38.6% 枸橼酸杆菌属中ESBLS 13.4%—39% 葡萄球菌中MRSA 62.7% 葡萄球菌中MRCNS 76.9% 铜绿假单胞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耐药率16.7%,环丙沙星 27.5%。 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耐药>50%,对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 耐药率高达45%—60%。
当前仍是MRSA、肠球菌所致重症感染的首选药。 对MRSA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其他链球菌属细菌,包括 对大环内脂类耐药者均敏感,对大多数肠球菌也敏感 (部分屎肠球菌耐药)。
与磷霉素或利福平联合用药:
治疗重症葡萄球菌感染
与氨苄西林等联合疗用:
治疗肠球菌性心内膜炎
2013-8-27 16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应用注意
2013-8-27
21
(一)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其他药物(常作为重症感染联合用药之一):
氨基糖苷类 西夫地酸(褐霉素) 磷霉素 利福平
2013-8-27
22
(二)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β 内酰胺酶的问题。
1、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
青霉烯类(Penems):
除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外,对肺炎链球菌, 包 括PISP、PRSP均具有高度抗菌活性,对粪肠球菌亦有抗菌作 用。
2013-8-27 19
(一)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链阳霉素类(Streptogramins):
奎奴普丁/达福普丁( Quinupristin Dalfopristin) 对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 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均有强大 抗菌活性。
2013-8-27 27
(二)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株的控制措施
①细菌室是前哨。要提高检测ESBLs.AmpC水平。 ②切断传播途径:载手套、隔离服、洗手、医用器械、 消毒液 ③集中管理ESBLs患者 ④教育医护人员 ⑤病人转出要标明“ESBLs”患者 ⑥有暴发流行,经验治疗,暂停或限制三代头孢的使用 ⑦使用有效抗生素 ⑧用药前的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尤为重要
对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及敏感者)、肠球菌、肺炎链球菌 等链球菌的抗菌活性与万古霉素大致相仿。
对部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溶血性葡萄球菌和部分表皮 葡萄球菌呈现中度耐药。 消除半衰期长达70—100小时,主要从肾排泄,用药后80%经 尿排出。
不良反应较少,且可逆,局部静脉炎明显少于万古霉素,可 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不发生红人综合征。
2013-8-27 18
(一)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β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类:头孢托仑酯(Cefditoren pivoxil)和头孢
泊肟酯(Cefpodaxineproxetil)
二者均为口服三代头孢菌素,除对革兰阳性菌有高度抗菌活 性外,对低耐菌有中等抗菌活性,对 MRSA、肠球菌 属耐药。

2013-8-27
4
细菌耐药性 定义:

又称抗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 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 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是由细菌变异引起,而且是细菌对某种抗菌药 物由敏感变为耐药的变异。 有些细菌还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 多耐药(MDR),泛耐药(PDR)。
5


主要为肠杆菌属和枸橼酸杆菌属细菌 SSBL: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耐药细菌
2013-8-27 8
耐药菌——国外数据

美国1997年PRSP发生率为40%,匈牙利58%,西 班牙44%。 在美国肠杆菌属造成医院感染菌血症5—7%。 2000年PRSP发生率:日本37%,韩国77%,香港45%,中国 3—5%。 2005年10月希腊分离出27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 类不敏感。 08年4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8thECCMID欧洲微生物 学和感染病年会对MRSA特别是CA-MRSA给予高度的关注。
13
2013-8-27
三、细菌耐药的控制策略

限制高耐药可能性药物的使用,改用低耐药可 能性药物的替换用药,如铜绿假单胞感染:
用头孢吡肟取代头孢他啶 用阿米卡星取代庆大霉素 哌拉西林对铜绿假单胞有高度抗菌活性,单一治 疗不增加耐药。 2006年检测铜绿假单胞2323株药敏阿米卡星敏感率为 70.1%,特治星为65.69%,头孢他定为64.6%



为了人类的健康,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2
2013-8-27
一 .耐药细菌感染的后果
直接后果 增加住院时间 增加死亡率 增加感染发病率 增加医疗费用 间接后果
无法治疗的感染 对生产力损失
美国每年估计损失40亿美元
2013-8-27 3
二. 细菌耐药性

在普遍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中仍以细 菌耐药为最常见、最重要。 耐药菌可引起医院感染,也可引起 社区感染。
细菌耐药与临床对策
2013-8-27
1
挑战病原菌
耐药细菌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

抗生素诞生以来,人类开始藐视感染性疾病 的危险,对抗菌药物的应用也变得为所欲为。 我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菌素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不断增长给临床治疗带来很 大的困难,并成为当今医学上的重要问题。尤其 是对常用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 物的耐药非常突出。 我国耐药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人数占住院感染患者 的30%
2013-8-27
6
英文缩写
PISP--------- 低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RSP--------- 高耐青霉素肺炎球菌 PSSP--------- 青霉素敏感肺炎球菌 VRE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ESBL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Gˉ所产生染色体介导的头孢菌素酶 SSBL --------ESBLs+AmpC
2013-8-27
20
(一)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Linezolid,
斯沃)
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噁唑烷酮类抗生素, 全面覆盖G+病原菌,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包括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均有良好抗菌活性。 治疗MRSA感染显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强大的体液/组 织穿透性,快速、足量达到肺部和其它感染部位。肾功能 不全,轻、中度肝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600mg(300ml)/q12h iv (90-120min)疗程10-14天。可序贯 治疗,600mg/q12h po 。12岁以下患儿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2013-8-27
14
四、适当、合理使用抗生素
2005年ATS、IDSA对适当的新定义: 需符合以下4条:
1 、选用正确的抗生素
2 、使用最佳剂量 3 、给药途径正确 4 、必要时联合用药
不适当治疗增加耐药和病死率
2013-8-27 15
(一)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1、均有肾毒性、耳毒性 2、应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给药剂量 及间期。以达到个体化给药,减少毒性 反应的发生,使体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以保证疗效。 3、肺内血药浓度低。

2013-8-27
17
(一)治疗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

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பைடு நூலகம்(Teicoplanin、壁
霉素)、(他格适):
26
(二)治疗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的治疗
铜绿假单胞——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舒普深、哌拉西林 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舒普深 铜绿假单胞+不动杆菌—— 头孢吡肟、或碳青霉烯类、或 头孢他啶、或氨曲南、或环丙沙 星、或舒普深、或哌拉西林±氨 基糖苷类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 替卡西林/棒 酸、舒普深、莫西沙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