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adagli--老油田开发中强化采油方法的选择

合集下载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途径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途径

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途径作者:周晶宇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采油地质工作是油田企业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油田企业开发的进程。

采油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对单井油样进行化验,并计算出单井的总共产油量,以及将采油工人所录取的单井报表进行有效的整理,然后输入到电脑系统中,以此形成更大范畴的石油生产报表,以此更好的向上级单位进行汇报。

笔者针对采油地质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采油地质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采油地质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采油地质;工作;加强途径当石油企业进行石油开发时,采油地质工作就贯穿在石油开发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采油地质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为采油工、采油地质工、采油地质技术工、采油化验工。

通过这些工人对油井的量油测气,采油化验,促使油田企业能够对油井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掌握;通过这些工人对相关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有效提高了油井的产油量;通过这些工人认真细心的工作,对各项资料全面的采集,才能够促使油田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掌握到最为基础与准确的采油地质资料,并对其进行探究与分析,以此不断的完善油田企业石油开发方案,提高石油开发效率。

因此,油田企业应该加强采油地质工作,促进企业良好的发展。

1 采油地质工作的现状加强采油地质工作,有利于油田企业的健康、稳定的生产与发展。

然而,在现阶段的采油地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为采油地质工作通常是由采油地质队实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采油地质队的特别是一线的采油地质队对这项工作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1]。

其中采油队是采油地质工作的重要主体,而地质队是采油地质工作的终端,采油队工作对油井的产油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阶段,采油地质工作通常口号喊的比较响,却没有过多具体的实质性有效措施,致使采油工的工作重点转移为规格化管理井站上,而地质员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各项资料的准确性上,忽视了油井动态变化数据的分析,造成采油地质工作流于表面,从而致使采油地质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很难进一步的提高。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石油开采是世界能源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石油产量的提高一直是各国能源政策的重点。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采用一些增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石油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文将对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1.水驱油技术水驱油技术是石油开采中常见的增产技术之一。

在使用该技术时,将大量的水注入到油井中,从而压缩油层,促使原油向井口运移。

由于水的压力比油的压力大,因此在注水的过程中,水会挤压原油,从而增加了油井中的压力。

这种技术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效果明显等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井。

不过,使用水驱油技术时要注意注水速度和水质,避免对油井产生过大的压力和破坏。

2.二次采油技术二次采油技术又称油藏改造技术,是在油井处于初级生产后期时应用的一种增产技术。

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特殊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改变油藏中原油的性质,使得原油可以更容易地流入井口。

例如,可以向油井中注入一些化学药品,促使原油表面张力降低,从而流动性更强。

此外,还可以使用超声波、微波等物理手段来刺激原油的流动。

二次采油技术具有节能减排、提高产能、增加油井寿命等优点,因此在石油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增产技术,该技术采用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使得油藏更有效地开采。

水平井技术的操作方法是将钻出来的油井在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增加油井的开采面积,即可取得更多的原油。

水平井技术的优点是可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局部储油形态复杂、油井生产不稳定动荡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增产技术。

4.人工降压技术人工降压技术是通过降低油井中的压力,使得原油更容易地从井口流出。

该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人工降低油井中的压力,使得原油的流动性更强,从而更容易地从井口流出。

例如,可适当调整注水量、进水量等因素,降低油井中的压力以促进原油更容易地从井口流出。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探讨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探讨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探讨石油能源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推动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就给油田开采技术与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为确保油田的长期、稳定、高效开采,实现油田开采率、开采量的提高,必须加强对采油工艺的重视与研究,充分利用能够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

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及其进展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标签:石油开采;稳产;高产;采油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石油开采工艺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石油储量不断减少、石油开采环境越来越复杂、石油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为确保油田的长期稳定、高效生产,应合理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的采油工艺。

1 我国石油开采现状石油资源是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中都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地位。

自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进步,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地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我国的石油资源储存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存储数量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资源只会越来越稀缺,这一现状导致了对石油开采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

其次,就我国现今已经发现的几个大型油田来看,其在开采过程中含水量会不断上升,这进一步增加了石油开采难度。

鉴于此,若想节约石油资源,使我国的石油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石油开采工艺技术,尽可能地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

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推广强化采油工艺,尤其要大力将化学驱技术和分层开发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石油开采作业中,以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

2 确保油田长期稳定、高效生产的对策首先,石油开采工作的危险性相对来说较高,基于这样的原因,确保石油开采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对所有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确保石油开采的安全性,才能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

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

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

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后期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需要采用一系列增产技术。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水驱技术:水驱是油田开发中最常用的增产技术之一。

采用水驱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油藏的压力分布,提高油藏采收率。

水驱技术主要包括注水和驱油两个阶段。

注水是将注入的水通过井口注入到油层中,增加油层中的压力,从而促使原油流动起来。

驱油是指注入水使原油将更多的地方固定在固体表面上,并随着施加的压力逼迫油层中的原油向井口运移。

通过合理地选择注入水的类型、压力和注入量等参数,可以使得水驱技术达到较好的增产效果。

3. 增压输送技术:在油气田开发的后期阶段,由于油井的产能逐渐下降,需要对原油进行增压输送才能将其从井口输送到地面处理设备。

增压输送技术主要包括增压泵、增压站和增压管线等设备和设施。

通过增加压力来推动原油的流动,可以提高原油的产量。

增压输送技术需要根据油井的具体情况和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并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来达到增产的目的。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主要包括水驱技术、气驱技术和增压输送技术。

通过合理地应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改造与增油技术

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改造与增油技术

石油开发中的油藏改造与增油技术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油藏资源,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成为了石油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此,油藏改造与增油技术应运而生。

一、油藏改造技术油藏改造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人工干预手段,对原有油藏中进行技术上的改造,以提高油田的开采效率。

油藏改造技术主要包括地质改造、物理改造和化学改造。

地质改造是通过地震勘探等手段科学确定油藏的地质结构与性质,进而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

地质改造需要充分了解油藏的地层情况,通过改变油藏物理性质的方法来改进油田开发。

比如,使用水平井、水力裂缝压裂技术等手段,以增加油田的开采效果。

物理改造主要是利用物理现象和原理,在油藏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以改善油藏压力与渗透率,促进油液流动。

常见的物理改造技术包括注入高压水、注入气体等方法,以增加油藏的生产能力。

化学改造利用化学方法对油藏进行改造,通过将一些添加剂注入油藏中,改变油藏中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油藏的开采效果。

例如,使用聚合物驱油剂、表面活性剂等,以改变油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油藏黏度,提高采收率。

二、增油技术增油技术是指通过对油藏进行一系列的工程措施,以提高产能和采收率,从而实现油田增产的目标。

常见的增油技术包括水驱、气驱和聚合物驱等。

水驱技术是指向油藏中注入水来驱使油液向井口移动,以增加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方法。

水驱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油藏中的流体分布,降低油水间的黏度,提高采收率。

气驱技术是利用压力差和气体的压力来推动油体运移,以达到增强油藏采收能力的目的。

通过注入气体,减低油藏的黏度,改变油水饱和度,从而驱使原油向井口移动。

聚合物驱技术是指将聚合物溶液注入油藏中,通过增加流体黏度和降低相渗透性的方法,改变原油在孔隙中的流动特性,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除了上述常见的增油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在油田增油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

保持油田长期稳产高产的强化采油工艺与进展摘要:我国目前油田的含水量不断增加,随着油田采油的程度不断增加和油田整体储量的不断降低,要保证油田的高产和稳产已经变的十分困难。

因此,要不断发展能够提高采油收益率的采油工艺,以保证油田的产量。

本文介绍了强化采油工艺的进展。

关键词:油田稳产高产采油工艺我国是世界上大力推广强化采油工艺的国家,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很多创新,特别是在使用化学驱技术和分层开发的技术提高石油采出率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展。

随着油田含水量不断上升的现状,尤其是我国的老油田含水量已经普遍达到90%左右,大庆油田更是达到了93%,石油采取的难度和石油储备都不断减少,都使石油的稳产和高产难度增大,因此研发一批提高石油采出率的强化采油工艺,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1、高弹性驱高弹性驱是在聚合物驱发展之上产生的。

由于普通的聚合物驱含有很低的溶液浓度,这种聚合物驱工作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溶液的粘度改变流度比,进而使驱油波和体积不断增大。

通过大量现象的实验可以证明,聚合物驱不仅仅可以提高驱油波和体积,更可以提高驱油的效率。

聚合物的溶液是一种具有粘弹性的液体,除了具有弹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粘性,正是由于这种溶液具有的弹性性质,当溶液流动并遇到残余的石油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不同的力。

第一个与牛顿流体流动相反的力是,类似于“活塞流”的在毛细管中流动的力。

溶液在毛细管边缘流动的速度大于牛顿流体流动的速度,并且和中部流动的速度相类似。

因此,当液体流过边缘残余的石油时,必然会产生流线变形的状况,因此流线产生的流速的变化和变形远远大于牛顿流体,所以产生的动能力也很大。

第二个与牛顿流体流动相反的力是,当溶液经过残余的石油时,溶液的流线会变形,粘弹性的流体会产生一个反弹的力量,具体来说就是在流线产生形变的地点,会产生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力,就是变形反抗力。

正是由于这两个与牛顿流体流动相反的力,当这种粘弹性的液体流经残余的石油时,还会产生因为流线形变而引起的弹性力和因流线改变速度和方向而产生的动能力。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

分析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石油是现代产业的重要能源源之一,其开采与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日益加剧的全球能源需求,如何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生产量,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因此,采用一系列的增产技术已成为增加石油产量的必要途径之一,下面就分析一下石油开采中增产技术的运用。

1.水力压裂技术水力压裂技术是将水或其他液体注入油藏岩石中的一种增产技术,以破坏岩石结构,促进石油流动。

通过压缩机将高压液体推入油井中,产生压力从而撑裂油井岩石中的裂缝,从而使石油流出。

由于压力强大,有助于分离石油与瓦斯的混合物,将更多的石油从岩石中释放出来。

因此,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石油开采效率。

2.水驱技术水驱技术是一种使用水将地下石油推向油井的技术。

水将岩石中的石油推向油井,然后通过泵抽出石油。

水驱技术实施时需要先将注入油井中的水进行能量分配,在岩石不同位置及不同厚度控制不同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速度,从而达到均匀注水、最大压力、最大驱替效果的目的。

水驱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并且具有环保优点。

3.提高模拟技术提高模拟技术又称为数字化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电脑等工具进行模拟计算的技术。

石油开采中的提高模拟技术主要是针对油藏的储层特征和工艺参数进行模拟,通过精确计算找出最优操作参数获得最佳产量。

这种技术可以预测石油开采中产量、井筒温度、井筒压力和石油物质的组成等参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水平钻探技术水平钻探技术是指利用钻机将钻头钻进石油含油层,在一定深度后改变钻头的方向,使钻孔沿着地层水平方向进行钻探,以更好地接触含油层。

钻探过程中,需要根据含油层的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大的开采效益。

水平钻探技术通常能够增加开采的产量,特别是在不同复杂和厚度的地下石油储存区域中,提高了采油率。

总之,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开采中的增产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油田采油技术的类型与分析

油田采油技术的类型与分析

油田采油技术的类型与分析油田采油技术是指为了有效地提取地下油藏中的石油资源而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特征,油田采油技术可以分为常规采油技术和非常规采油技术两大类。

常规采油技术是指传统的石油开采方式,主要包括压力驱动采油、抽油机驱动采油和水驱采油等。

压力驱动采油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常规采油技术之一。

它是通过自然的地下高压力将石油推向地面,使得石油能够顺利抽出。

随着油田的逐渐开采,地下压力会逐渐降低,导致产能下降。

为了继续进行有效的采油,人们引入了抽油机驱动的采油技术。

抽油机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将石油从地下抽出,并提高了采油效率。

水驱采油也是常见的一种常规采油技术,主要是通过注水的方式,提高油藏中的压力,推动石油流向产油井,以加快石油的开采速度。

非常规采油技术是指相对于传统采油技术而言的一种开采方式。

它主要应用于那些难以传统手段开采的油藏,如页岩气、致密油和油砂等。

非常规采油技术包括水力压裂与水力喷射、水平井和油藏改造等。

水力压裂与水力喷射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高压水、液化碳酸气体等来破裂油页岩、裂缝致密油的技术,从而提高油气的产能。

水平井则是一种将钻井井段向地下倾斜的技术,以增加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采油效果。

油藏改造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原油物理性质和流体性质等方式,提高原油采集率的技术。

通过注入化学物质、燃烧等方式,改变油田的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促进原油的流动和采集。

在选择采油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油藏类型、油藏储量、地下水位、下地条件和经济因素等多种因素。

不同的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定期检测和分析数据,优化采油方法,提高采油效率和产量。

油田采油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加高效地开采和利用地下石油资源。

通过常规采油技术和非常规采油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Giant Field Discoveries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868-99
Number of Fields
Oil giants
Gas giants
1900-09
1910-19
1920-29
1930-39
1940-49
1950-59
1960-69
17
Tertiary Gas Injection Applications
18
Tertiary Chemical Injection Applications
19
Surfactant Flood: Incremental Recovery
Loudon Field: 13 years primary, 38 years waterflooding. Remaining oil: 50 % OOIP
16
Tertiary Recovery – Field Applications
•Immiscible gas injection -Double displacement -Inert gas •Miscible gas injection -HC gases -CO2 •Chemical (surfactant) injection
1960-69
1970-79
1980-89
1990-99
2000-09
OGJ, Feb. 3, 2014
Time, years OIL FIELDS IN THE WORLD: 30,000
Additional reserves are from new discoveries or existing fields?
Primary funding is provided by
The SPE Foundation through member donations and a contribution from Offshore Europe
The Society is grateful to those companies that allow their professionals to serve as lecturers Additional support provided by AIME
3
What is a Mature Field?
? ? ? ? ?
Time, years
q bbl/day
• Rate: Producing but declining • Recovery Factor: 50% - 60 years (99% water cut) • Recovery Factor: 10% - 60 years (0% water cut)
14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Yates Field
•Discovered in 1927 •1.3 billion barrel produced •Strongly heterogeneous mixed wet carbonate •1100 producers - 57 injectors (1992)
SECONDARY RECOVERY o Pressure maintenance o Waterflooding o Gas (immiscible) injection TERTIARY RECOVERY o Gas (CO2, hydrocarbon-rich) o Chemical (surfactant, micellar) o Thermal (air)
1970-79
1980-89
1990-99
2000-09
OGJ, Feb. 3, 2014
Time, years OIL FIELDS IN THE WORLD: 30,000
OIL FIELDS IN THE WORLD: 30,000 TOTAL RESERVES: 150 MMMm3 33 Fields: 50%
Log-Inject-Log
Relative Permeabilities
Sample 32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Bond, Hocott, Poettmann (Eds.), Interstate Oil Compact Comm., 1978 12
8
What is Mature Field?
q bbl/day
Time, years
TERTIARY
vs.
SECONDARY
Recovery is lower - Investment is higher Company’s cut-off limit for cost: $10, $30, $50/bbl? Your target is residual oil reduction rather than rate?
RT CHFR 2002
OWC 2012
28 ft
OWC 1978
RLLD 1978
Cement squeeze Re-perforate
Remaining Oil
Oil: From 34 to 253 bbl/d Water: Completely stopped
(Petrophysics, 2004 no.4)
5
2010-12
Giant Field Discoveries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868-99
Number of Fields
Oil giants
Gas giants
1900-09
1910-19
1920-29
1930-39
1940-49
1950-59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CORE FLOOD RESULTS
Oil Saturation,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Residual Oil After Waterflooding
5-30%
Final Oil Saturation After Surfactant Flood
15
Borehole filled with gas, no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SPE 63216
Comparison: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 (ROS)
ROS (Core, log, tracer) < ROS (Material balance) ROS (Pulsed Neutron Capture) = ROS (Resistivity) ROS (Single well tracer) < ROS (Logs)
Professor and NSERC-IRC in Unconventional Oil Recovery University of Alberta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Distinguished Lecturer Program
/dl
PROBLEMS ܴܽ௪ ܵ௪ ൌ ߮௠
ଵ ௡
n and m between 1 and 5 (in space - time)
SOLUTION : NMR Alternative to resistivity saturation. Insensitive to gas Oil/water by diffusion coefficien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t qi e d it
q D (t D )
P
log(t)
11
Remaining Oil Saturations – Different Methods
(33 sandstone fields)
50 45 40
Residual Oil, %
35 30 25 20 15 10 5 0
Material Balance Resistivity Pulsed Logs Neutron Water-Oil Capture Ratio
No tertiary oil recovery More wells between producers Tertiary oil recovery Oil in isolated pockets Infill
1 2 3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Bond, Hocott, Poettmann (Eds.), Interstate Oil Compact Comm., 1978 13
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Distinguished Lecturer Program
/dl
1
Development of Mature Oil Fields: Enhanced Oil Recovery Option
Tayfun Babadagli
7
Development of Mature Fields
Advantages
Data and experience gained History Modern technologies
Disadvantages
Cost Efficiency Time to start the project
•Incremental OIL (How much) •Recovery TIME (How fast) •COST (How expensive) •Company Size •Long/Short Ter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