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频响波特图的研究和技巧_杨小平

合集下载

4.6.1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下)

4.6.1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下)

4.6.1 复频域分析方法(下)
多极点系统频率响应
如图所示的三级理想电压放大器(各级R i →∞,R o →0)。

试画渐近波特图,并求 H 。

已知R1 C1> R2 C2> R3 C3。

例:A
(j
v
例:A
(j
v
负实数根极、零点的低通系统渐近波特图画法幅频渐近波特图:
自中频增益A v I(dB)的
水平线出发,随着频率的增
大,每过一个极点ωpn,幅
度按–20dB/十倍频的斜率
下降;每过一个零点ωzn,幅
度按+20dB/十倍频的斜率
上升。

负实数根极、零点的低通系统渐近波特图画法相频渐近波特图:
极点ωpn引起的滞后相移
在0.1ωpn~10ωpn范围内以
–45︒/十倍频的斜率下降;
零点ωzn引起的超前相移在
0.1ωzn~10ωzn范围内以+45︒/
十倍频的斜率上升。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负实数根极、零点的低通系统渐近波特图画法多极、零点系统:
是各极点、零点、
A vI的波特图叠加。

整理并忽略高阶小量得到上限角频率为:
若主极点
m为极点的重数
谢谢观看!。

精编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资料

精编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资料

第六章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6.1知识点归纳一、基本知识•对放大器输入正弦小信号,贝U输出信号的稳态响应特性即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在小信号条件下,且不计非线性失真时,输出信号仍为正弦信号。

故可以用输出相量X o与输入相量X i之比即放大器的增益的频率特性函数A( j J来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的特性。

• A(j 0-X o /X i =A C ')e j” ), Ac )表示输出正弦信号与输入正弦信号的振幅之比。

反映放大倍数与输入信号频率的关系,故称A()为增益的幅频特性,'A()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它反映了放大器的附加相移与输入信号频率的关系,故称'A CO为增益的相频特性。

•由相量法分析正弦稳定响应的知识可知,A(j-)是关于j■的有理分式。

•放大器在低频段表现出增益的频率特性的原因是电路中的耦合傍路电容在频率很低时不能视为交流短路,使交流通路中有电抗元件,从而造成输出的幅度和附加相位与信号频率有关;放大器在高频段表现出增益的频率特性的原因是晶体管内部电抗效应在高频时必须考虑(如PN 结电容的容抗不能再视为吆),使等效电路中存在电抗,造成输出与频率有关。

1•当信号频率降低(或升高)到使A()下降到中频段增益A0的-2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放大器的低频截止频率f L (或高频截止频率f H )。

•放大器的通频带是B W定义为B W =f H -f L, B W又称3dB带宽。

•当对放大器输入频带信号,若输入信号频率的范围超过B W时,输出波形会因此发生畸变,此即放大器的频率失真。

频率失真分为幅频失真和相频失真。

前者是A(')变化所致,d A后者是百不是常数(或即'A不与••成正比)所致。

•频率失真与非线性失真的重要区别是:对于前者,输出信号没有新的频率分量,且只有输入频带信号时才有频率失真的问题。

•在直角坐标系下画出的A(「)~ •曲线称为幅频特性曲线;'A C 0 ~ ■曲线称为相频特性曲线。

第五章波特图补充

第五章波特图补充

20 lg 2 3dB 当 f f L 时, 20 lg A u
对数幅频特性:
/ dB 20lg A u
高通特性:
0.1 fL fL 10 fL
0 3dB 20
f
20dB/十倍频
40
幅频特性
最大误差为 3 dB, 发生在 f = fL处
对数相频特性
f 相角: 90 arctan ( ) fL
答案:B|B|B|C
答案:37 20 10
例题 已知图(a)所示电路的幅频响应特性如图(b)所示。 影响fL大小的因素是____,影响fH大小的因素是____。 A、晶体管极间电容, B、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 C、耦合电容
+V CC Rb C ui uo Rc . 20lg Au
O (a)
fL
(b )
fH
f
答案:C|A
. 20lg A u / dB 60 40 20 0 1 10 f / Hz 102 103 104 105 10 6
0.1 fH fH 10 fH 45º /十倍频 5.71º 90º
对数相频特性:
0
f
arctan
f fH
45º
5.71º
图 5.1.3(b)
低通电路的波特图
小结
(1)电路的截止频率决定于电容所在回路的时间 常数τ ,即决定了fL和fH。 (2)当信号频率等于fL或fH放大电路的增益下降 3dB,且产生+450或-450相移。 (3)近似分析中,可以用折线化的近似波特图 表示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90º
45º 0 误差 5.71º 45º /十倍频 5.71º 0.1 fL fL 10 fL f

频率响应的波特图分析

频率响应的波特图分析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课程研究性学习报告频率响应的波特图分析目录一.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 (2)1. 概念 (2)2. 研究频率响应的意义 (2)3.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4. 放大器产生截频的主要原因 (3)二.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3)1. 电路的传输函数 (3)2. 频率响应的波特图绘制 (4)(1)概念 (4)(2)图形特点 (4)(3)四种零、极点情况 (4)(4)具体步骤 (6)(5)举例 (7)三.单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 (7)1.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7)2.共基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9)四.多级放大电路频响 (10)1.共射一共基电路的频率响应 (10)(1)低频响应 (11)(2)高频响应 (12)2.共集一共基电路的频率响应 (13)3.共射—共集电路级联 (14)五.结束语 (14)一.频率响应的基本概念1.概念我们在讨论放大电路的增益时,往往只考虑到它的中频特性,却忽略了放大电路中电抗元件的影响,所求指标并没有涉及输入信号的频率。

但实际上,放大电路中总是含有电抗元件,因而,它的增益和相移都与频率有关。

即它能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输出信号将不能按原有增益放大,从而导致失真。

我们把增益和相移随频率的变化特性分别称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统称为频率响应特性。

2.研究频率响应的意义通常研究的输入信号是以正弦信号为典型信号分析其放大情况的,实际的输入信号中有高频噪声,或者是一个非正弦周期信号。

例如输入信号i u 为方波,s U 为方波的幅度,T 是周期,0/2ωπ=T ,用傅里叶级数展开,得...)5sin 513sin 31(sin 22000++++=t t t U U u s s i ωωωπ 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电压增益仍然是由交流通路求得,总的输出信号为各次谐波单独作用时产生的输出值的叠加。

但是交流通路和其线性化等效电路对低频、中频、高频是有差别的,这是因为放大电路中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和三极管结电容对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复阻抗是不同的。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电路波特图画法总结

高二物理竞赛课件电路波特图画法总结
电路波特图画法总结
电路波特图画法总结
1、一般画法:
两个趋势(左趋势、右趋势) 特殊点(拐点) 取十倍频程
①先求fH 、fL和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uSM ②幅频特性:(三段折线)
在fL与fH之间作一条LA=20lg|AuSM|的水平线。 从fL向左作一条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的斜直线。
从fH向右作一条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的斜直线。
2、图上的0dB只代表纵 坐标的坐标原点,不代 表横坐标的坐标原点。
波特图的一般画法 (a)幅频特性; (b)相频特性
2. 归一化画法 幅频特性
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采用归一
化方法表示,即求下面的比值
AuS
1
AuSM (1 j fL )(1 f )
f
fH
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步只需计算
fL及fH两个要素就行了,无需
f
20 lg AuSM 20 lg
1 ( fL )2 f
f
f L时,
20 lg
1 ( fL )2 0 f
f fL时, 20lg 1 ( fL )2 20lg fL 20lg f
f
f
fL
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
折线近似带来的误差不超过 3dB,发生在fL处。
4、相频特性波特图(低频段)
180 arctan fL
③相频特性:(五段折线)
10fL和fH之间作一条Φ=-180°的水平直线。
fL向左作一条Φ=-90°的水平直线。
10fH向右作一条Φ=-270°的水平直线。
fL至10fL 及fH至10fH之间,作两条斜率为 –45°/十倍频程的直线。
中频段
C1, C2 , Ce -短路 C' , C' -断路

干货小议运放构成的放大器的频响与稳定性

干货小议运放构成的放大器的频响与稳定性

干货小议运放构成的放大器的频响与稳定性首先要说明,本帖只针对电压反馈型运放构成的放大器,电流反馈型运放不适合本帖讨论的所有结论。

为了简单,文中用“增益”字样描述电压放大倍数。

先简单描述一下电压反馈型运放运放的开环幅频特性。

通常这种运放在频率相对较低的位置有一个主极点,当频率远低于主极点频率时,运放的增益是A0;在接近主极点频率时增益下降,在主极点频率处大约下降3dB;频率高于主极点后,增益趋于按照-20dB/dec斜率滚降,将此斜率一直延长到增益为0dB处的频率被称为增益带宽积(GBP)。

由于运放存在高阶极点和可能的零点,开环频率特性在接近0dB处的斜率通常要改变(常见的是低于-20dB/dec),所以开环频率特性经过0dB的频率通常并不与GBP相同,尤其是非完全补偿型运放更是相差很大。

运放的开环相频特性是:在远低于主极点频率处,相位为0度;在主极点处约为-45度;高于主极点频率后趋于-90度;在幅频特性接近0dB附近由于高阶极点的影响,相位再次下降,通常全补偿型运放在0dB处约为-140度到-150度左右(也有超出此范围的,但肯定不到-180度),非全补偿型运放在0dB处的相位接近-180度甚至低于-180度。

如果不考虑高阶极点等影响,只用一个主极点描述运放的开环频率特性,那么其表达式是A(jf)=A0/(1+jf/fp),其中fp就是主极点频率。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表达式是GBP=A0*fp.下面考虑运放加入反馈后的闭环情况。

为了避免混淆,用Ac表示闭环后放大器的频响。

先考虑一个最简单的情况:反馈网络全部由电阻构成,此时反馈系数F是一个实数。

令反馈电阻为RF,运放反相输入端对地电阻为RG,则F=RG/(RG+RF).根据负反馈理论,闭环后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是Ac(jf)=A(jf)/[1+A(jf)*F]可以证明,在F较小(即放大器增益较大)的条件下,运放的高阶零极点对于闭环后放大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因此用前面只考虑主极点的运放开环频率特性代入上述关系,得到Ac(jf)=(1/F)*{1/[1+jf/(F*GBP)]}所以,闭环后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是Ac(f)=(1/F)*{1/sqr[1+(f/(F*GBP))^2]}由这个关系就可以推导在F较小时放大器的幅频特性,以及Ac、f 与GBP三者的关系。

5.1高频电子线路的频率特性

5.1高频电子线路的频率特性

开路时间常数τ1 :
2)频率很高时:耦合电容C1可视为短路
短路时间常数τ2:
电压传输函数的幅频特性Bode图
低频端的转折频率 或3dB频率 是开路时间常数 的函数
高频端的转折频率 或3dB频率 是短路时间常数 的函数
4. 二阶系统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为
对数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对数幅频特性Bode图
相频特性曲线
传输函数的总相移:
相位变化范围:
3. 短路和开路时间常数
当电路两个电容的容抗 是不同的数量级时,可 分别考虑每一个电容的 影响。 即: 若C2<<C1 且 R1 和 R2 在同一数量级上,则 C1和C2 产生的Bode图转折频率的数量级不同
电路的电压传输函数:
1)频率很低时:负载电容C2可视为开路
相频特性采用半对数坐标纸。
对数坐标图(Bode)
特点
① 横坐标ω取对 数刻度,扩大频 率范围,可同时 表达低、 中、高 频段的特性 ② 可将 向 量 的 相 乘转化为相加 ③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可用渐近线表示
L ( ) 20 lg A ( j ) dB
( ) A ( )
第5章
5.1 5.2 5.4
放器的频率特性 负反馈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稳定性
5.1 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放大器增益与输入 信号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频率响应分析 (1)频率响应表达式: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2)带宽BW、
上限频率 f H、下限频率f L
ω>ωp1 →信号被传输且为恒值。
传输函数的总相移 相频特性:
相位变化范围:
→相位为零 →电容C1相当于开路,对电路没有影响
相频特性曲线:

应用新方法探索建立放大器的频响特性图

应用新方法探索建立放大器的频响特性图
共 射 极 放 大 电路 的剖 析 发 现 ,可将 本级 的 R S看成 是 前 级 放 大 器的 内 阻 。 而将 本 级 的
R L看成是后级放 大器的输入 阻抗 。经过这样 处理 , 该级放 大电路 中影响频 率的因素便 只剩 1个,并归于输入 回路来讨论频 率和容抗之 间相互影响性 问题就显得 简单化 了。 因而提 出用归纳 法来分析放 大器的频率特性。该方法是 建立放 大器频响特性 图的新途
组成的等效 电路 。放大器的净输入电压 V 值 , 不但受 V 分压影响 , 同时 还受 c容抗 的影响使 减小 ; 同时 放大器的净输 电压 V 值也受 着 。 的分压以及 容抗 的分 压影 响而变小 。该单极放大 电路 巾有两组影响 频 率的 素 . 容抗 又是频牢 的函数, 而 这样存 分析 频率与 电容相 互影响 关 系时 得较为麻烦。 如果我们做这样的处理 : 该级 的 看成是前线 放大器的内阻 ; 把
这样处理 , 共射极 放大 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便成为网 l b 的形 式。 () 22 建立归入等效 电路 . 观察图 lb 可发现 该图的特点 : () 它是 南两个相同的 RC串联 电路 而
我 们可以仿效传统 的川作渐近线 的方法来做 { 放大器 在低频段 时 _ l j
的频 响特性 图。
21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的演 绎 .

R i

丐 1


式巾 :矾 + R , 而电压放大倍数 和相移公式为 :
= rt a cg
我们 以典 型的共射极放大 电路 为例 ,并作 小其 相应 的微变等效 电 路, 见网 l a 。通过分析陔电路 可知 的阻值较大 , 【) 可将其分 流作州 忽 略不 计; 存输出回路巾, 电流源形式等效转化为电压源 V 把 形 式。经 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性分析:输入只是简单的 &’ 串连,!" 是 ", 流经 +,0 形成的 (见图 "). 如以 ", 为基准,可以画出各电压 的关系,见图 $。由图 $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超前网 络。+ & !1 " 超前源输入电压 !# 一个 / ) ! # 附加相移 & , 且 ) 越低,此 / ) ! 越大 (0 !1 ’.);+ & !1 % 和!1 " 恒为 +$(1,但 !% 和 !# 的差别将小于 2 +$(。
DOI:10.16525/14-1134/th.2005.03.019
第 ! 期 # 总第 -& 期 ’ 34, ! # 56) 34, -& ’
机械管理开发 )789:3;8:< ):3:=7)73( :3> >7?7<@A)73(
%$$+ 年 " 月 BCD , %$$+
放大器频响波特图的研究和技巧
# ! & )* 的含义:实际当 ) 4 )* 时,7 21 3 7 的实际值 (虚 线所示),为 2 !<= # + 4 ’(: ) & ,依据 = 4 !’ 4 & 可得到,当 ) 4 )* 时的实际功率为:@A 3 8 # + 4 ’(: ) & ! 9 ’ 4 & 3 = 4 ’, 故 )* 时为半功率点。
+首先在输入回路找到所有的电阻 (并联),所有 的电容 (折合之后再并联),代入 ./ K J L &% !"(- 即可, 求得 ./。(& / 2 ("!" 越小,./ 越高)
+ (&) 在共 2 组态有(J O 01)倍扩大,而在共 3 组 态中,(&) 却不扩大,在共 N 组态里,(&) 也不扩大,P 共 3、共 N 组态的 ./ 要比共 2 高出几乎 01 倍,即频响 ./ 更高更好。 ( 总频率响应
引言 “波特图”用于表达放大器的频响是很形象的,但
一般 “电子线路”教材对此的分析或流于形式、或梳于 肤浅,且各版本亦大致雷同,反而成为学习的难点。本 文以最基础的阻容耦合放大器为例,将问题剖析、归 纳,分析的方法,简单明了,其中的一些技巧和结论易 于掌握、使用和推广,为今后深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 影响放大器频率响应的主要原因
定量分析:这时只需搞清 !" 和 !# 的关系即可,而 !" 和 !# 的关系是已知的。 23 3 !1 " 4 !# 4 &" 4 # &" / + 4 56’" & 3 + 4 # + / + 4 56&"’" & 3 + 4 # + / 5)* 4 ) & ;# &" 3 &# 7 8,0 & ;式中: )* 3 + 4 ’! &"9". " 3 ’! )。而得到附加) ! 3 / 56 2 + : )* 4 );& ; 7 21 3 7 3 + 4 8 + / # )* 4 % & ’ 9 (: )。+ & 当 ) ; ; )* 时(中、高频):/ ) ! 3 (1,7 21 3 7 3 + # +((; & 。’ & 当 ) 4 )* 时:/ ) ! 3 %)1,7 21 3 7 3 + 4 ’(: )(2 !<= 即 "(; )。! & 当 ) < < )> 时:/ ) !/ ?(1。而 7 21 3 7 有以下规律:7 21 3 7 0+ 4 8 # )* 4 ) & ’ 9 (: ) 3 ) 4 )>。 取 ) 3 + 4 +( )>,7 21 3 7 3 + 4 +(,# 2 ’(<=;称作 2 ’(<= 4 +( 倍频 & ;取 ) 3 + 4 +(( )>,7 21 3 7 3 + 4 +((,# 2 %(<=;仍为
(()由于 $’ 是 ) 的函数,则一级放大器有二个影 响 )* 的因素,但如果采用如下的观念:+ & 将 &# 看成是 前级放大器的内阻 &#(&’);’ & 将 &* 看成是后级放大 器的输入阻抗 (如 +,-.)则每级放大器影响 )* 的因素将 只有一个,并归于输入回路/ 再讨论 )* 和 $" 的影响就 较为简单了。
“图 /”是最基本的共 E 放大器电路,图中使用了 耦合电容 !"# # 、!$ 及分布性和结构性 (虚线所示)的所 有电容。就我们对电容特性的了解,直观地指出一些 结论性的原因:
(%)凡在 “等效”电路中处于 “串连”状态的电容, 将以分压的形式影响信号的传输,是造成低频响应 &’ (下不去 ) 的主要原因,如 !"、!$ 这些用于耦合的电容 (!* 数量级)。
随着输入信号频率 & 的下降, !"、 !$ 所表现的 0 J / K # %$ &. ’ 将增大,于是等效电路将如图 "(H)所 示,在输入回路中将 ;, 的分流作用忽略,在输出回路 中将电流源转成电压源 :$> 7 8 # ",;. 其内阻为 ;.,至
作者简介:杨小平,男,/*+/ 年生,/*1" 年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工程师。
由 图 ++ 可 以 得 出 : ) !,’ 4 !" 2 (2 23!B)3 !" # + / 23 & 根据电容的充电公式:) !’ 3 ) ? 4 9。即 9 3 ) ? 4 ) !’ 3 ) ? 4 !B # + / 23 & ; (+ / 23)9,’ 3 ) ? 4 ) !B 3 9,’@。
可以得到:等效的电容对 !" 以 (+ / 23)9,’ 的形 式对 !" 在分流,而当从输出看 9,0 的分流作用时,9,0 几乎没有扩大地折合到输出端,此时电路等效图为图
· !" ·
第 ! 期 " 总第 #$ 期 %
机械管理开发
&’’( 年 ) 月
J&,并简化为图 J!。
图中!"# K !$* %&’,(&)# K (&’*(&)#!(&)#,!*# K !* L !+= (*# K (&’* (&’= ,$# K ,$%&’ L " !$ - %&’ % = ,* K ,*$!+ L " !) - !+ % 。这样,输入、输出又是二个一致的 MN 网络, 且当我们把输出电路视为下一级的入口时,每级仍只
# % & 当 ) < < )* 时,电路仍有足够的放大倍数,但 以每下降 +( 倍的频率, 23 对应降为中值的 + 4 +( # 2 ’(<=;故称 2 ’(<= 4 +( 倍频 & % 高频段的分析 ()> 的形成)
有了之前的分 析,当输入频率 ) 升 高,并联电容的分流 作用将愈亦明显,得 到图 +( 的等效电路: 可以明显看出 9,0、9’0 对输入、输出电流的 分流作用 (对地),而 9,0 的 分 流 作 用 并 不 直观,倒是将 9,0 视为 反馈更合适一些,然 而从反馈概念分析更加复杂,按密勒效应我们作如下 简化:
2 ’(<= 4 +( 倍频 & 。 采用前述的作
图方法 (波特图),得 到图 ?,幅频、相频 图,本图近似地以直 线 (折线)形象地表 达了变化情况。
几点说明和技 巧:
# + & 7 21 3 7 是接无源网((<=)画出,如考虑放大倍数, 只需按 <= 向上平移即可。
# ’ & )* 的确定:0 )* 3 + 4 ’! &" 9" 只需找到输入回 路所有的电容和电阻,则可以求得(# * 4 &"9" 也称时间 常数),且所有的电阻、电容均为串连 (有时电阻、电容 需折合)
所谓中频系指某放大器所对应的输入信号的频率 & 使电路的容抗 0. 处于二种极端,即凡耦合电容的 0.,$, 视为信号的通路 (短线路);凡分布性电容的 0.,-,视为信号的断路(开路线);于是可将图 / 等效 为图 ! 电路,再将三极管代入,得到图 & 所示电路,用 于等效 &,6 7 &+ 8 &’ 的情况。
有一个影响 ./ 的因 素 (注意下一级也存
在 (J O 01)(&5 的折 合)(由于只分析输
入 回 路 ,P ,*$ 1 ,*$#)。
定性分析:仍以
"" 为 基 准 ,) 2 ," 较 ,$ 滞后一个 7 ) !,而 ,*$ 2 3 01," 相对输入 ,$ 之总 ! 将大于 7 J#’Q(7 J#’Q 7 ) !),见图 J$。
" J % 单级放大器:
04 1 2 (J - 5
01=
.+ .
)·(J
-
5
。 .) ./
其) ! K O 78 7 9 " .+ L . % 3 78 7 9 " . L ./ % ;
04 1
2
J

2[J - (.+: .)&]- [9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