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暴发性术后伤口脓肿分支杆菌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一例的诊治过程分析

• 66 •中国防病杂志2021 年1月第 43 卷第1期Chin J Antituberc,January 2021,Vol. 43,No. 1•论著.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一例的诊治过程分析张开义吕正煊刘永莉张乐朱江春喻明丽【摘要】目的探讨脓肿分枝杆菌致病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9日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 访、转归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本例患者于2017年7月因“发热、咳嗽1月余”就诊于澜沧县人民医院,以肺部感染治疗2周无效后转至普洱县人民医院,再以“肺结核”诊断性抗结核药品治疗至2017年12月,咳嗽及发热 症状较前有缓解。
但12月20日患者因发热、咳嗽突然加重并伴胸闷而人住普洱市人民医院,以肺结核并发肺部 感染继续行抗结核和抗感染治疗。
1个月后因效果不佳而转诊至昆明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诊治后的病情仍无改 善,于2018年2月14日回原住地,在当地医院门诊间断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5月8日患者因病情再次加重且 伴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于云南省某肿瘤医院,淋巴结手术标本病理检查未检出恶性细胞,考虑“耐药性肺结 核可能”,于6月9日转至我院。
经我院血培养、淋巴结脓液培养、肺泡灌洗液分枝杆菌22项分子诊断检测鉴定为 “脓肿分枝杆菌”,给予“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氯法齐明、阿米卡星、克拉霉素”联合治疗40 d好转出院,且随访预后 良好。
结论当疑似结核病患者反复抗酸杆菌检测阻性且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效果差,除考虑耐药结核病外,还应 积极行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排除NTM病,以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非典型性;分枝杆菌,龟亚科;疾病特征;诊断技术和方法;药物疗法,联 合;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A case of multisystemic disseminated infection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abscess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processanalysis ZH ANG K a i-yi, L Y U Zherig-xuan, LIU Yong-li, ZH ANG Le, ZHJJ Jiang-chun, YU M in g-li.Department o f Interventional Tuberculosi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 f K u n m in g, K unm ing 65004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YU M in g-li, Email:373664633@qq. com【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Mycobacterium abscess,helping clinician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 and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well as follow-up and prognosis of a multisystemic disseminated infection in a patient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abscess admitted t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ming on June 9, 2018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patient visited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ancang County in July 2017 with the chief complaint of fever and cough for more than one month. Then,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Pu?er County because of two-week ineffective anti-pulmonary infection treatment for, and was treated with “tuberculosis” diagnostic anti-tuberculosis drugs until December,2017. The symptoms of cough and fever were relieved. However,on December 20th,2017,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Pu’er City People's Hospital because that fever and cough suddenly worsened with chest tighness, and continued to be treat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and anti-infectiv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One month later, 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due to poor effect, however, the condition did not improve after treatment. On February 14, 2018, the patient returned to the original residence,and received intermittent anti-infection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 the outpatient clinic of the local hospital. On May 8,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a tumor hospital in Yunnan Province due to the aggravation of the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的开放科学计划以二维码为入口,提供丰富的线上扩展功能,包括作者对论文背景的语音介绍、该研究的附加说明、与读者的交互问答、拓展学术圈等。
脓肿分枝杆菌脓毒血症1_例并文献复习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3), 4752-4758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3680脓肿分枝杆菌脓毒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王义翔1,2,程兆忠2*1青岛医学院,山东 青岛 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青岛收稿日期:2023年2月27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9日摘要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指除外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之外的其他分枝杆菌,其种类多样,大部分为寄生菌,仅少部分致病。
我国以戈尔登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较为多见。
非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肺部和肺外的病变,多累及肺部、淋巴结、骨骼、关节等组织器官,临床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多见,但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脓毒血症极为少见,指南中对其治疗方案未做详细阐述,我国近年来已发布《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以指导临床。
常规的治疗方法以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联合乙胺丁醇方案为主,该方案虽然能延缓病情发展,但远期疗效欠佳,药物耐药性较高,患者的预后较差。
本文以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脓毒血症为例,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脓毒血症的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脓肿分枝杆菌,脓毒血症Septicopyemia Caused by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Yixiang Wang 1,2, Zhaozhong Cheng 2*1Qingdao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Feb. 27th , 2023; accepted: Mar. 22nd , 2023; published: Mar. 29th , 2023Abstract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 are mycobacteria other tha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通讯作者。
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一例的诊治过程分析

项目&云卫医发53)(T6(4号()重症感染性疾病机械通气技术中心项 目03)(,2"V&技(2(,1
作者单位!-4))?(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介入结 核 科 &张 开 义' 吕正煊'刘永莉'朱江春(#重症医学科&张乐(#药学部&喻明丽(
通信作者!喻明丽#567'8!+T+--?-++!dd/<&6
积极行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排除 K[N 病#以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关键词分枝杆菌感染#非典型性)分枝杆菌#龟亚科)疾病特征)诊断技术和方法)药物疗法#联
合)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2(-+&*;:$)3,+5+3&:,(7,++&:,1-3&7,1;&(3,*1(-$+&7%5 !"#$%&#'()*+, &%.#(.. 7,-01*+3,(-173'&-3:&13/'*(&++ -1-)5+,+ U6/8P ]4&)E&#J[7 U+-,5)Q"4,#J?7 [%,5)#&#U6/8P J-#U67 G&4,5)3+",#[7 D&,5)#&> K-'420:-,0%$?,0-2O-,0&%,4#I"1-23"#%.&.#0+-I+&2(L-%'#-2.6%.'&04#%$]",:&,5#]",:&,5YTRR=;#*+&,4 *%22-.'%,(&,54"0+%2
【总页数】4页(P187-190)
【作 者】李伟华
【作者单位】信丰县人民医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63;R915
【相关文献】
1.某院2019年~2020年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2.某院2017年—2019年91例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3.76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4.某院普外科Ⅱ类手术切口手术患者并发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5.某院外科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某院外科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李伟华
【期刊名称】《抗感染药学》
【年(卷),期】2024(21)2
【摘 要】目的:分析医院外科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切口分泌物标本行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结果:108例并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7株(占35.61%,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83株(占62.88%,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和真菌2株(占1.5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60.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低于15.00%;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均高于75.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氨曲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低于20.00%。结论:医院手术患者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性均较强,临床在进行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两例

的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 1 ] D A N I E L M , W A T E R S D , C H E N C , ct al. P o s t e r i o r tibial n e r v e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李丹阳【摘要】目的回顾分析阑尾切除术后感染切口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普通外科6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切口脓液行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切口脓液中检出细菌56株(其中有5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种类11种.排在前3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81.6%、78.9%、100.0%.结论大肠埃希菌是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术后切口感染建议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9)007【总页数】3页(P822-824)【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作者】李丹阳【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8急性阑尾炎是普通外科常见急腹症、多发病。
普通外科住院患者中有18%~30%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阑尾切除术,如阑尾化脓坏疽、穿孔、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再行手术,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2],如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
术后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为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脓液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本研究选取咸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5月-2016年5月期间6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切口脓液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6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实施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出现感染的62例患者。
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18~ 71岁,平均38.5岁。
剖宫产术后暴发切口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nn i e,Th s lt swe e ie tf d a d d t r ie h r g s s e t i t n t eb s so a i r wi g M y o a t r 一 e io a e r n i e n e e m n d t e d u u c p i l yo h a e fr p d g o n c b ce i d i b i “ Re u t Of 0 p te t ,1 a i n s io a e 4 s r i so a i r wig M y o a tr u ,a l r y o a r — Ⅲ. s l s a in s p te t s l t d 1 t an fr p d g o n c b ce i m 2 1 l we e M cb ee i t u a ses m b c s .Al s r i swe e s n iie t r t r my i ,ca i r my i l t an r e st O e y h o c n lrt o cn,a ih o cn a d a k cn,me i m e s— v h zt r my i n mi a i du s n i
wi y o a tr u a s e s n p cme s we e p ro me a t ra u t r n r m t i i g a d a i—a ts a — t M c b ce i m b c s ,a d s e i n r e f r d b c e ilc lu e a d g a s a nn n c f s t i h d
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误诊为孢子丝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误诊为孢子丝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刘亚美曹育春黄永初*,武汉430030关键词脓肿分枝杆菌;皮肤感染;误诊中图分类号R6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1768/nkjwzzzz20200317脓肿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MA)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较为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易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出现丘疹、结节、脓肿、窦道等多种非特异性皮疹。
本文报道误诊为孢子丝菌病的皮肤脓肿分枝杆菌感染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右上肢结节,脓肿4个月余”于2018年8月2日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手无名指、小指末端指节曲侧及其手掌部疼痛不适10d 有余,于当地诊所行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
次日出现一元硬币大小的红斑,无明显痛痒不适。
1周后沿右上肢内侧逐渐出现数个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丘疹、结节,呈串珠样排列,自觉疼痛,按压加重。
在当地诊所予以抗生素治疗后,皮疹增多。
遂至同济医院皮肤科求治。
查体:右手臂及手背部见数个呈串珠状排列的、蚕豆至樱桃大小的暗红色结节,见图1(A、B、C),组织病理检查示肉芽肿病变,呈肉芽肿性炎,见图2。
诊断为皮肤孢子丝菌病,予以伊曲康唑及碘化钾治疗,右上肢丘疹结节短暂缩小,疼痛减轻。
2周后加重,结节变大,数目增多,手背结节出现脓肿,破溃后有脓液渗出,再次至同济医院就诊。
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关节疼痛等症状。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正常范围。
体格检查:T36.2ħ,P 82次/min,R19次/min,BP132/86mmHg。
右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右手臂及手背部见数个呈串珠状排列的、蚕豆至樱桃大小的暗红色结节,右手背及手腕处多发暗红色脓肿,有轻微波动感,见图1(D、E、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i o C i Mei n , o e b r 0 0 V 1 , o 2 u e f hn d a dc e N v m e 2 1 , o 8 N . i . 3
临床研究 I 2 3 2
8  ̄ 暴发性术后伤 口脓肿分支杆 菌感染 的 临床病理学研 究 6m J
例 中的6例 ,可明显见 到病变组 织内的纤维化 ,新老病变 的反复交替 5 共存 ,并最终 以纤维化的 形式愈合 。对 8例行Zeh—el n 6 i l e e法抗酸染 c N s 色 ,其 中3. (88 )查见抗酸杆 菌。 2 % 2, 6 6
3讨 论
枝杆 菌… 引起的感 染。我们 针对8例 手术后 患者手术 切 口处脓 肿分枝 6
虑与结核 肉芽肿、真 菌病 肉芽 肿等可形成 类是 肉芽肿 的疾 病进行近一
步 鉴别。
一
此 16 2 例感染患 者 ,根据感 染情 况 和患者 的病情 ,对其 中8例 进 6
行 了组 织活检 ,通过二 次手 术切 除坏 死组织 5 份 ,取 活检 l 份 。其 9 2
中手术切 除的组 织标本 进行切开 观察 并取材 ,冰冻切 片0 c . m取材 一 5 次 ,取材 的组织 首先 以l% 的 甲醛固定 ,石 蜡包 埋切片 ,进行HE O 染
1 方法 . 2
体类 型 ,需要仔 细鉴别 。随后 出现 化脓性结核样 肉芽肿 ,表 现为以小
脓 肿为 中心 ,周边覆盖 郎罕 巨细 胞、类上皮 细胞及淋 巴细 胞,构成明 显 的结 节状态 ,与周 围分 界清楚 。上诉特点 为标准的病变 。也有少数 情 况 ,镜下表现为干 酪样坏死 ,很难与结 核区分。
杆菌 感染的临床 资料 及对应 的病理 学报告 ,进 行了分析 。 目的在于探
讨此 类病变组织 的病 理特点及 临床价值 ,提 醒广大同仁 ,提 高认识脓 肿分 枝杆 菌感染的认识 。
脓肿分 枝杆 菌是 一种广 泛于 自然界 中存在 的条件致病 菌,其危害
的表 现往往在 医源性创 伤的手术部 位 。 此类 细菌感染是 一种迟 发性变态 反应 ,镜 下观察 ,其病理 变化主 要 为渗 出,增 生和坏 死性 病变 ,而且多可 见新老病灶往 往在同一组织 内的共 同交 替存在 。从以上数据 的分析显示 ,真皮和 皮下脂肪组织 以 及 深层肌 肉后 ,其感染 特点首先 侵犯浅表 部分 ,包括 真皮层 和其下脂 肪 。随后侵 犯肌 肉层 。相应 的局 部淋 巴结 也可能被感 染。早期为急性
瞿 新
【 要 】 目的 探 讨 术后 切 口脓 肿 分 支杆 菌感 染 的 临床 病理 学特 征 ,评 价 其 诊 断价 值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感染 组 织 的病理 学特征 。结 果 8 摘 6
例术 后 切 口感染病 理 改 变主 要 为 肉芽肿性 病 变和 非特 异性 慢性 化脓 性 炎 症 ,前者 见 于所有 病 例 ,后 者 见于 7 5例 ( 81 。脓肿 分支杆 菌 8 . %)
感 染的 肉芽肿 有化 脓 性 结核 样 肉 芽肿 、不典 型 结核 样 肉芽肿 、 结核 样 肉茅肿 3 形 态 ,其 出现率 分别 为 7 - 种 33 %、2 . 9 %、6 . 2 1 %。8 3 6例 行 抗 酸染 色,其 中 2 例 (26 8 3. %)抗 酸杆 菌 阳性 。结论 多数脓 肿 分 支杆 菌 感染 的 组织 学 与结核 等 存在 一 定 的差 异 ,结合 临床 感染 病 史 ,有
分枝 杆菌是一大 类细菌 ,其分 支在 菌体组 成和抗原性有 很多类是
或相同地地方 。较统一 的病理表 现细胞增殖 和肉芽肿形成 ,不同分支 之 间 ,由于其 毒力和 宿主反应 的程 度不 同,形 成各类 肉芽肿,脓肿分
枝 杆菌与结 核杆菌形成 的肉芽肿有 时难 以鉴 别。故在病理 中,需要考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湖北医药学 院附属 人民医院 自2 1年 1 00 月至5 月期间 ,共计 发生术 后伤 口爆发性感 染为 J6 ,此 期间 ,湖北医药学 院附属 人 民医院共 2例
炎症 、渗 出,然后病 变包括 硬结 、脓肿和 窦道的逐渐 形成。组织学显
示 ,慢性 化脓性炎症 和混合性 肉芽肿病变 ,肉芽肿再早期不 易鉴别具
重要 的 临床意 义 。
【 关键 词】 分 支杆 菌 ,脓 肿 ; 1感 染 ; 伤2 ' 病理 学
中 图分类 号 :R 7 38
文 献标 识码 :B
பைடு நூலகம்
文章 编号 :17 - 14 (m o 2.23 O 6 1 89 2 )3_ 2— 2 0
脓 肿 分 支 杆 菌 为 一 种 非 结 核 分 支 杆 菌 (1 n U e c l u 1 t b iuo 0 ' s m cbc r , M)。非结 核分枝杆菌 的临床研 究 ,目前 重点是 在 yo at i NT ea 流行病学 和治疗领域 ,病理方 面的报道很 少。近年来 ,由非结核分枝 杆 菌引起的院 内及医源性感 染的报道 明显增 加 ,特别是快速 增长的分
计行手术2 6 ,此 间感 染率为5 . (2/ 6 2例 5 % 16 2 )。对此 16 6 2 2 例术后切
口感染进 行的临床流 行病学调查 和近一步实验室 细菌学鉴定确 定菌群 为脓肿分 枝杆菌 。16 中男性 1例 ,女性 l5 ,年龄 8 2例 l l例 个月-4 , 8岁 全部病例 的临床表现 为术后 出现切 口红肿 ,部分 可见切 口处分 泌物 , 部分 经挤 压切 E附近组 织 ,见脓 血性分 泌物 渗 出 ,可 见皮 下硬 结形 l 成 ,部分病 例合 并窦 道 ,切 口部 位对应淋 巴可扪 及肿大 ,切 口感染迁 延约半 年 ,全部病 例经过针对性敏 感抗生素 ,换 药 部分行坏 死组织 切除等方法 ,感染 切 1 以愈合。 3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