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引言马克思是伟大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他对人的本质、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等问题的思考,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为主线,探讨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1.人的本质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指人的可变本质和不变本质的统一。

在人类的不断实践中,人的本质通过劳动和社会关系的形成得以实现。

人的社会存在是指人与社会的多种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存在形态。

马克思关注人的本质与其社会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

2.人的本质的基本特点根据马克思的思考,人的本质具有以下基本特点:-创造性:人通过劳动创造,并在创造中实现自我。

-社会性:人是社会动物,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我。

-自由意志:人的意识和行为是自由的,但受制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

3.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剥夺了工人的自由和自主性,使其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人的本质的扭曲和异化。

马克思主张通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来恢复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的意义**1.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强调了社会存在与人的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关注人的本质及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

2.对社会变革的理论支撑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剥削现象,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念,主张通过社会主义的建立来达到人类解放的目标。

这对于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者深入探讨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积极影响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与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深刻地解释了阶级矛盾和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人的解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了我们的目标。

本文将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解放和主义社会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的解放,将人的自由和平等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剥削阶级对劳动者的压迫和剥削导致了人们的束缚和不平等。

“解放劳动者”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目标。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被剥夺了劳动成果,被迫为资本家创造财富,失去了自主权和尊严。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解放的路径,即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人的解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解放,更是思想上的解放。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通过意识形态的压迫和宣传,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意识。

马克思主义主张进行阶级斗争的觉醒,让劳动者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从而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解放需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关注每个人的自由与平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以人的解放和社会公平为中心。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归集社会,消除了剥削和不平等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社会主义社会将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源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分享社会的发展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通过集体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对生产资料进行管理和调控。

这种经济体制的变革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基础,让劳动者得以摆脱对资本家的依赖,实现从被动的生产者到积极的参与者的转变。

劳动者不再仅仅为了生存而劳动,而是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发展而努力。

除了经济领域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念还对教育、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主义社会致力于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通过普及教育,人们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增强他们的阶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及其现实价值[论文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

由于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本质有不同的表述,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理解也有不同。

对此,我们应该深入马克思的原着,结合他当时的写作背景从整体上找出不同历史阶段关于人的本质观的内部联系,从而更完整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从哲学开始产生,人的问题就成为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哥拉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有一条万世不渝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将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文艺复兴时期更是歌颂人的伟大、提倡人的尊严。

但几千年过去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进展缓慢,只有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完整理解。

一、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历程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人的解放,因此人的本质理论始终是他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不是即成的,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而逐步深入的。

马克思在他的第一部哲学着作《博士论文》巾就表现了他对人的问题的关心,他接受了黑格尔“自我意识”的观点,并看到“自我意识”和周同世界的联系,但是此时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思维领域。

在《莱菌报》时期,受到费尔巴哈“类本质的影响,他主张“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肓》中开始转向现实的人,马克思提出了新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是人的真正本质的批判,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异化的观点,并且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关于认识主体能动性的合理思想,认为人在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中创造着自己的生活,改变着整个自然界。

“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他认识到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肯定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同动物的区别的实质,为马克思形成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奠定了基础。

略论马克思的“定在中的自由”观

略论马克思的“定在中的自由”观

20191.078摘要:马克思的“定在中的自由”观,是对伊壁鸠鲁“自由”和“定在”的扬弃。

马克思的“定在中的自由”,意味着“自由”是在相关规定性中的自由,因而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自由”在运动中产生,因此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可变性;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因此不是客观的,具有主观性;它是脱离抽象的个别性的存在,因此不是抽象的,具有现实性。

关键词:马克思;自然哲学;定在中的自由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9)01-078-004雷 蕾《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重要在于它是“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学说的逻辑起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开端。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含注释)中,“定在”概念一共用了26次,“自由”范畴则在20处用到。

他在批判和扬弃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自由”和“定在”的基础上,提出了“定在中的自由”这一十分重要的范畴。

这一范畴,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奠定了坚实的真理性的基础。

一、马克思“定在中的自由”的基本含义根据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关于“自由”、“定在”、“定在中的自由”的相关话语,“定在中的自由”的基本含义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定在中的自由”是在运动(用当下的话语,运动即变化即发展)中产生的。

因此“自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

马克思指出,原子的偏斜表[1]明,原子在运动和关系中“作为一个特殊的定在为另一定在所规定”。

这一论(P35)[1]述还可表达为:“原子从与它相对立的定在中抽象出来,并且偏离了它。

”这(P35)种偏斜所包含的原子对于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以肯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定在中的自由”在相关的规定性中表现出来。

因此“自由”不是绝对的,它具有相对性。

马克思指出:“与原子有关系的定在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因而也同样是一个原子,由于原子本身是直接被规定的,由于“每一个规定都被设定为特殊的定在,所以,除了前面两种运动以外,不增加了作为第三种[1]运动的排斥”。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有意识的摆脱纯粹抽象的思辨而把现实的生活世界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篇一关键词:人的生活意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地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产物,黑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哲学的出发点是直观的感性,即直观的感性世界和直观的抽象的人。

马克思批判神秘主义的“绝对精神”使哲学的出发点回归于感性世界,又批判直观的感性,使哲学落脚于人的生活,落脚于由于人的活动而历史地变化这的生活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纯粹的思辩而回归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使得自己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哲学,包括古希腊哲学,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黑格尔的哲学以及费尔巴哈的哲学在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相区别的——特征,即这些哲学都是在思维中提出抽象的问题同时又试图通过抽象的思辩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古希腊的本体论哲学追问世界的本原,按其不同的逻辑线索可分为两支。

其中一类哲学家往往将一种具体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泰勒斯的“水”和赫拉克利特的“火”以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其实这些哲学家只是借用了这些具体的物质的名称。

一旦“水”成为泰勒斯世界的本原,并以此为起点描述世界的演化图景,“水”就不是泰勒斯看见的水而变为思维的符号,成为泰勒斯表达想象中世界本原的符号。

另一类哲学家则把一种纯粹的思维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

如柏拉图的“理念”,他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当作世界的本原。

这两种哲学的共同点在于都在追问世界的本原,并都把只是存在于哲学家头脑中的非感性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并以脱离经验的方式对世界作出解释。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世界本原问题的提出本身是抽象的,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各种解释也只是假说,是思维的游戏。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葛宇宁;张四化【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自由的体系,是一篇自由的宣言。

自由具有偶然性之维,只有打破必然性命运的束缚,人才能获得自由。

自由的基本因素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人的能动性之所在。

马克思追求的自由是定在之中的自由,也就是现实性的自由。

这种自由通过世界的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来实现。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ovides us with a set of ideas of freedom .The essence of freedom is chance ,and the freedom is that the man breaks the fate of the bound .Human self -consciousness manifests the independence and initiative that are the expressions of freedom .The freedom that Marx preached in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not adream ,but a freedom of reality .At last ,he thought that the way of realizing the freedom was that the world becomes philosophical and the philosophy becomes worldwide .【期刊名称】《胜利油田党校学报》【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4页(P44-47)【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偶然性与自由;自我意识【作者】葛宇宁;张四化【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河南省高级法院法警总队,河南郑州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A811马克思博士论文即《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的第一部学术性著作,它可以被看作马克思一生思想的起点。

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

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

浅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论文关键词:(资本论)人的全面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怨经历了从孕育、初步形成、到成熟的逻样演变。

他在(资本论)中第一次科学详尽地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形态、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子,所以说,(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怒的成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的这一思怒对于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基本纲领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轨迹人的全面发展思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其过程而言,它经历了从孕育、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演变。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并基于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尽管当时尚没有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概念,但却孕育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如“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恩格斯《在爱北裴特的演说》(1845年)和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一-1846年)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的职贵、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驶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贵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向往的”。

这些都说明,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自己的权利和愿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旧的分工等原因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已初步形成。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自由,其最一般意义是指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人的自由即人的解放,也就是人从自然力的奴役下、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人自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

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对未来社会本质的高度概括。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解放,而且获得了政治上和精神上的解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的个性、才能、智慧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

恩格斯认为,除了《宣言》中的这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话语能够准确地将社会主义或说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的了。

可以这样说,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与一切旧社会的本质区别。

自由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自然意义上的自由。

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人是生而自由的。

这种自由恐怕不仅仅是人类的天性,动物界乃至一切生灵都是如此。

正所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是法律意义上的自由。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和强迫的权利。

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等。

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三是社会意义上的自由。

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人压迫人、人奴役人的现象。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制度。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就具有独立性和个性,就有奴役工人的自由。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则没有独立性、个性和自由,他们一无所有,他们要生存,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资本的奴役以外,别无他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对自由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因而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有益探讨。

马赛曲中曾写到:“不自由,毋宁死”,美国实用主义者威廉.詹姆士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问题比这个自由问题更值得研究。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
个特性,因而,自由是人所特有的。

然而,他们将人的自由局限于认识论领域进行研究,缺乏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去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宗旨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出发,把实践和辩证法引入认识领域,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对人的自由问题做了科学的说明。

本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更深刻的揭示关于人的自由的科学内涵,从
实践的角度出发,对人的自由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且展现这-理论对当代人类社会,当代中国以及每个个体的发展具有的重要价值。

本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内容。

第二章是对中西哲学上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历史回顾,分析各个时期和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对人的自由问题的认识。

第三章主要论述...
【英文摘要】Pursuit of freedom is human nature and the value of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thus thinkers of every historical period have done a lot of useful study on this issue.
La Marseillaise in the once wrote:No Free or Die, American pragmatist William James said:I do not know which one issue is more than worthy of the freedom. Since the Renaissance,Some Western thinkers believe freedom is unique to people,because Man is a rational animal, rational feature is different from animal. However, they limited the free...
【关键词】马克思人自由问题实践和谐社会
【英文关键词】Marx people freedom practical harmonious society
【目录】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研究摘要
3-4Abstract4引言7-8第一章绪论
8-11 1.1 选题背景8-9 1.2 研究意义9-10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0-11 1.3.1 研究思路10 1.3.2 研究方法10-11第二章人的自由问题的历史回溯
11-18 2.1 西方哲学家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研究
11-15 2.1.1 古希腊哲学家的自由观11-13 2.1.2 近
代英法哲学家的自由观13-14 2.1.3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自由
观14-15 2.2 中国哲学家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研究
15-18 2.2.1 儒家的自由观15-16 2.2.2 道家的自由
观16 2.2.3 佛家的自由观16-18第三章马克思关于
人的自由问题的基本思想18-29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
论的发展过程18-20 3.1.1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的发韧
18-19 3.1.2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的形成
19 3.1.3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理论的系统化
19-20 3.2 人的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20-26 3.2.1 马克思关于自由的界定20-22 3.2.2 人的自由的基本内容
22-26 3.3 人的自由的基本特性26-29 3.3.1 自由的具体性26 3.3.2 自由的相对性26-27 3.3.3 自由的历史性27-29第四章人的自由实现途径及当代价值
29-39 4.1 人的自由实现途径和条件29-33 4.1.1 人的自由发展的基础,源泉和动力是实践29-30 4.1.2 人的现代化——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主观条件30-31 4.1.3 社会的现代化——为人的自由发展创造客观条件31-33 4.2 马克思人的自由理论的当代价值33-39 4.2.1 人的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33-34 4.2.2 人的自由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34-35 4.2.3 人的自由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35-39结语39-40参考文献40-4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4-45致谢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