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合集下载

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需求预测

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摘要: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现代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基础和促进作用可以通过物流发展带来物流体系的改善,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本文以淮海经济圈为例,探讨了区域物流需求与GDP 、区域货运量的关联度。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物流需求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数据显示,2007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 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正因为物流业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我国各地区都在大力促进现代化物流园区的建设。

但是我国地区产业结构雷同、物流园区重复建设严重,又没有形成规模优势,造成运营成本过高,因此,各地区如何依托资源、区位优势从事物流园区的合理建设,形成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协作,合理推动我国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区域物流的发展条件分析1.1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促进分析现代物流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国家的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这一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

经济越发达越有可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比较厚实的物资条件,同时对物流的需求也就越高[1]。

1.2 淮海经济圈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分析1.2.1 淮海经济圈地理位置条件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四省十四个地、市组成,十五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四省的二十个地级市。

包括江苏省的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山东省的菏泽、济宁、临沂、枣庄、日照、泰安、莱芜;安徽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亳州;河南省的开封、商丘、周口,共有97个县(市)、51个区。

中心城市为徐州。

经济区总面积17.8万公里,2000年总人口1.19亿人,约占全国面积的1.8%和总人口的9.3%。

1.2.2 淮海经济圈经济基础条件分析 2002年,淮海经济区实现GDP729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人均GDP6060元。

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摘要:1.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2.淮海经济区的定义和范围3.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4.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预期成果和前景正文: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一、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淮海经济区是中国最早的区域协同发展倡议之一,自1986 年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在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 年是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淮海经济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协同发展,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淮海经济区的定义和范围淮海经济区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包括江苏、山东、河南、安徽等四个省份的接壤地区。

淮海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工作重点包括:1.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2.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协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竞争力。

3.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4.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政策协同,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水平。

四、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预期成果和前景2023 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预期将实现以下成果: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陈宏伟【期刊名称】《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1【摘要】Under the "One Belt,One Road" strategy,the importance of Xuzhou constructing the center of regional trade and logistics in Huaihai Economic Zone is proposed.In fact,the current situation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main problems in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that is the level of Xuzhou's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not high enough,the support of large enterprises are not strong enough,agglomeration effect is not better enough,the regional trade logistics "first degree" is not high enough,logistics enterprises lack "going out" awareness and experience,there is short of modern logistics talent.As a result,for Xuzhou to construct the trade and logistics center,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de logistics each other,improve the regional collaborative logistics system,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Xuzhou business district,strengthen regional linkage development,improve the trade logistics system,implement the trade logistics talent strategy.%分析徐州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性.从商贸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徐州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够高、大项目大企业支撑不够强、商贸物流“首位度”不高、企业缺乏“走出去”的认识和经验、现代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徐州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可从6个方面完善:促进国内外商贸物流相互贯通,完善区域协作物流体系,加快徐州商圈建设,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实施商贸物流人才战略.【总页数】5页(P5-8,16)【作者】陈宏伟【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相关文献】1.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J], 陈宏伟;;2.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的对策研究 [J], 陈伟博;3.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科教中心的因应之策 [J], 简晓彬;李敏;4.新时代推进区域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的路径——以淮海经济区徐州市为例 [J], 彭明唱5.做强做优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研讨会观点摘编[J], 沈正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挥交通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淮海经济圈现代物流产业

发挥交通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淮海经济圈现代物流产业

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淮海经济圈现代物流产业
佚名
【期刊名称】《大陆桥视野》
【年(卷),期】2009(000)011
【摘要】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淮海经济圈借助交通区位优势,发挥陇海兰新铁路作用,整合铁路、高速路、航空等资源,对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总页数】2页(P58-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9.22
【相关文献】
1.曲靖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J], 董志胜
2.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 [J], 许胜余
3.打破格局,发挥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关于张家口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思考[J], 张育频
4.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促进陕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J], 王龙
5.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促进陕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J], 王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省际边界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省际边界区域物流网络构建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0 7年 第 1 2期
L gs c c- e h N 1 o i i S iT c ts o 2,20 07

摘 要 :物 流 网络 的 构 建 是 在 一 个 地 区 内形 成 更 牢 固 , 更 平衡 空 间 结构 ,增 加 凝 聚 力 的 基 本要 求 。 城 市 结 点作 为 区域 物 流 网络 系统的 重 要 组 成部 分 ,不 能 囿 于传 统 理 论 上 行 政领 土 的连 续 性 ,而 应 建构 在 经 济 中心城 市或 结 点 问 的 轴 线 ( 物流 ,信 息流 )
之 上 。 依 据 现 有 资料 , 选取 1 5项指 标 , 通过 对 我 国典 型 的省 际边 界 区— — 淮 海 经 济 区 2 0个 城 市 的 物 流 综合 实 力进 行 主 成 分 分
析 和 聚 类分 析 ,得 出以 济 宁一 , 一 沂 为核 心 轴 三 角 , 以泰 安 、 盐 城 、 枣庄 、淮 安 和连 云港 为二 级 物 流 中心 . 以其 余 1 徐k 临 l 1 2个 三级 物 流 中心城 市为 支撑 的省 际边 界 区 “ 一 ” 物 流 网 络 空 间格 局 轴 辐 关键 词 :省 际 边界 区 ; 区域 物 流 网络 ;淮 海 经 济 区 ; “ 一 ” 轴 辐
b r s ce t i t e o t ut f a mi it t e a e s u h u d b ul i e i e f d v lp d e o o e i s a .B e e t t d wi n h c n i i o d n s a i r a ,b t s o l e b i n t ct s o e eo e c n mis n t d i r h n y r v t h i e y

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

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一、引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然而,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中央提出了建设淮海经济区的战略部署。

2023年将是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的关键一年。

本文将对2023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工作要点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评估1. 经济发展淮海经济区由江苏省的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安徽省的徐州组成,这些地区都拥有较为丰富的产业资源。

然而,目前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为了实现协同发展,区域内的各市应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发展高端制造业、先进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 交通网络建设淮海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但目前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

为了促进协同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各级政府应共同合作,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多元化的交通网络。

这样可以提高区域内外的物流效率,降低交通成本,进一步促进淮海经济区的协同发展。

3. 政府协同淮海经济区涉及江苏、安徽两个省份,各级政府在协同发展方面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建立跨地区政府协调机制,制定统一的协同发展规划,加强各项政策的协同推进。

政府还应加强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激发区域的发展活力。

三、建议1. 跨地区合作淮海经济区各市应加强跨地区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机制、组织交流会议等方式,促进各地之间的经济合作。

特别是在共同关心的项目和重点产业上,加强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2. 创新驱动创新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各市应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还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 产业协同淮海经济区各市在产业发展上应实现协同,避免同质化竞争。

可以通过产业协同平台的建立,促进各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

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

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徐州淮海国际陆港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综合性物流枢纽,也是全国重要的内河港口。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得到了高度重视,其建设也在不断加速。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的高标准建设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发展背景淮海经济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心,地处中国东部沿海腹地,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淮海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其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和支持,具有重要的地缘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淮海国际陆港将成为国家重要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标准建设的重要性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具有重要意义。

高标准建设将使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更加高效、科学。

高标准建设将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高标准建设将提升淮海国际陆港的服务质量,增强其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元化的支撑。

在高标准建设的背景下,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将全面提升其综合交通运输、货物仓储、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现代陆港。

由此,淮海国际陆港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的转型升级等重大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高标准建设徐州淮海国际陆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系统性、整体化、高效化的发展目标。

具体包括:一是要实现淮海国际陆港的规模扩大,形成更加完善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体系;二是要提升淮海国际陆港的综合运输能力和物流服务质量,构建现代高效的陆港运输网络;三是要推进港口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港口贸易、港口航运等相关产业。

区域物流资源融合发展探讨

区域物流资源融合发展探讨

区域物流资源融合发展探讨淮海经济区于1986年3月成立,是全国第一个跨省横向联合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由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4省14个地、市组成,包括97个县(市),总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国的2.3%,2010年末户籍人口占全国的11%,中心城市为徐州,淮海经济区东接齐鲁、南连江淮、东接淮海、西临中原,拥有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的突出区位,承担着中国经济东靠西移接力站的重任,从全国的经济总局来看,加快淮海经济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如何推动淮海经济区物流资源军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军用资源和民用资源的相通性、相关性、替代性越来越明显,军民融合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比由之路。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规划计划将物流资源军民发展目标有效融合、直接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不仅为军事物流建设节省了大量资源和建设成本,提高了经济生产能力,而且有效地统筹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

目前,在西方军事强国中,约85%的军事物流资源同时也是民用资源,80%以上的民用物流关键技术及设施设备等被直接运用于军事物流。

美国是积极推行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建设的典型国家,冷战结束后,美国通过建立跨部门的联合协同机构,构建军民融合型企业,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法规,实施各种军民融合建设专项计划,逐步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建设体系,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目前,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体系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军后勤创新发展的根基。

经过军队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军事物流军民融合式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2008年雪灾、“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行动中,军事物流以军民融合的方式向部队提供了物资保障,满足了救援部队的物资需求,基本完成了保障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R go a c n my a dr go a gsisae itr e e d n n t al eno cn nt , h o n ain o c n mi rw h a d te rl sr c : e in l o o n e in l o it r n ed p n e t d mu u y r ifr ig u i t ef u d t f o o cg o t n o e e l c a l y o e h
作者简介 : 尹菲(9 3 , , 18 一)女 安徽蚌埠人 , 英国桑德兰大学商务研究硕士 研 究生。
O 引 言
天 已发展到四省的二十个地 级市。包括江苏省 的徐 州、连 云港、 淮 安、 城、 盐 宿迁 ; 山东省 的菏泽、 宁、 济 临沂、 枣庄、 吕照、 安、 芜 ; 泰 莱 安徽省 的淮 北、 宿州 、 阜阳 、 蚌埠 、 亳州 ; 河南省 的开 封、 商丘 、 口, 周
客 户 管 理 诚 信 化 , 而 提 高 企 业 的决 策水 平和 效 率 。 从 行 薪 酬 激 励 制 度 的 设计 。 立 以绩 效 为 中 心 的 绩效 管理 体 系 。 重 建 从 23确 保 通 畅 的 资金 渠道 ,创 造 良好 的发 展 环 境 企 业 应 看 准 视企业 目标的企划到 形成 一套有效 的业绩指 导、业绩评价和 业绩 . 市场 , 舍得把 资金投 在看好产 品的扩大再生产 规模上 , 争取政 府支 辅导 改进体 系 , 以及建立 以此相适应 的报酬激励制度 、 员培 训与 人 持, 积极与银行 沟通 , 敢于 融资贷款 , 为长久 发展 打牢坚 实基础 ; 舍 开发计划制度 、 人员进退升迁 制度 。具体说 来 , 必须做好 以下几点 :
( 国桑德 兰大 学 , 国 ) 英 英
( nvri f u d r n , U ies yo n el d UK) t S a
摘要 : 区域 经 济 与 区域 物 流是 相 互依 存 , 互促 进 的统 一体 , 代 物 流对 经济 增 长的 基础 和 促进 作 用可 以 通 过物 流发 展 带 来物 流体 系的改 相 现 善 , 而对 经 济增 长产 生作 用 。本文 以 淮海 经济 圈为 例 , 讨 了区域物 流需 求与 G P、 从 探 D 区域 货运 量 的 关联度 。
文章编号 :0 6 4 1 (0 0)5 0 9 — 2 10 — 3 1 2 1 0 — 0 10
1 区域 物流 的发展条 件分 析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不 断 发 展 , 流 产 业 在 国 民 经 济 中的 地 位 越 来 越 物 11区域经济发展对 物流 的促进分析 . 重要。数据 显示 ,0 7年 , 国社会物流 总费用 为 4 4 6亿元 , 20 全 50 同比 现 代 物 流 被 认 为 是 经 济 发 展 到 一 定 阶段 的 产 物 , 个 国 家 的物 一 增 长 l.%, 幅 比 2 0 8 2 增 0 6年 提 高 47个 百 分 点 。正 因为 物 流 业 对 经 流 业 的发 展 状 况 与 这 一 国 家 的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密 不 可 分 。 济 越 发 达 . 经 济 的 巨大 拉 动 作 用 , 国各 地 区 都 在 大 力促 进 现代 化 物 流 园 区 的建 越 有 可 能 为 物 流 业 发 展 提供 比较 厚 实 的物 资 条 件 , 时对 物 流 的 需 我 同 设 。 是 我 国 地 区 产业 结构 雷 同 、 流 园 区 重 复 建 设严 重 , 没 有 形 求也就越高… 但 物 又 。 成规模优 势 , 造成 运营成本过 高 , 因此 , 各地 区如何依托 资源、 区位 12淮 海 经 济 圈 区域 物 流 业 发 展 的 必 要 因素 分 析 - 优势从事 物流 园区 的合理 建设 , 形成 区域 间合理 分工和协 作 , 合理 121淮海经济 圈地理位置条件 淮海经济区于 18 -. 9 6年 3月成 推动我国区域物流业 发展 ,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 由江苏 、 山东、 河南和安徽 四省 十四个地、 市组成 , 十五年后 的今
关 键词 :区域 物流 ; 区域 经 济; 流 需求 物
K e r s e in llgsis r go a c no y wo d :rgo a o itc ;e in le o my;o it sd ma d lgsi e n c
中图分类号 :2 2 F 5
文献标识码 : A
Vau n i e r g l e E gn e i n
・9 ・ 1
淮海经济 圈区域物流 需求预 测
Hua ha on i iEc omi ne Re i c Zo g ona lLog si sDe an For c tng itc m d e asi
尹菲 Y nF ir lgsis a r u h h d v lp n flgsis s se fp o tn fmo en o it c n b o g tt e e eo me to o it y tm,t ma e a fe t n c n m i go h n h s a r ttk s te c c o k n efc o e o o c r wt .I ti p pe,i a e h e a l fHu ia c n mi o e t ic ste c reain b t e h e in llgsisd ma n x mp eo ah ie o o cz n O ds us h o rl t ewe n te rgo a o itc e nd a d GDP nd rgo a r ih . o a e in lfeg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