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益峰生态系统复习1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态系统》复习资料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态系统》复习资料1生物与环境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因素生物因素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生物在种内关系上,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寄生、共生、竞争、捕食,等等。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环境也影响生物。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结合具体的实例了解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影响和适应)。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生物对干旱的适应(2)生物对寒冷的适应(3)生物对风的适应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生物使土壤疏松(2)生物能防风固沙(3)生物能净化空气(4)生物能增加空气湿度2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里,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组成:一般都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消费者是植物为食的动物和人。
分解者是微生物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a、阳光b、空气、水d、温度e、土壤等生态系统生产者——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和人分解者——真菌、细菌4食物链:生物之间通过取食的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食物链。
如营养性食物链:草→兔→狐、草→蝗虫→青蛙→蛇→鹰。
腐生性食物链:动植物残骸——蚯蚓——线虫——节肢动物寄生性食物链:牧草——黄鼠——跳蚤——鼠疫杆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
生态系统复习提纲

《生态系统》复习提纲一、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南桔北枳()南橘北苹()春兰秋菊,不同季节花的开放()2、生态因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北极熊皮下脂肪厚()②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______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互助、寄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_____适应寒冷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适于______环境、保护色、警戒色、4、生物影响环境:①_____环境②______环境,如植物通过________可增加空气湿度。
二、生态系统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态系统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硫细菌等)__________: 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人和寄生微生物)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食腐动物如:蚯蚓、粪金龟子)3、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联系。
①正确的食物链是() A.太阳→草→昆虫→青蛙→蛇 B.昆虫→蛙→蛇C.草→昆虫→蛙→蛇→细菌 D.草→昆虫→蛙→蛇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其包含的食物链:4、食物网: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关系构成的网状联系。
写出图中包含几条食物链:5、生物富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和能量通过_______________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内容: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复习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知识网络:一生态系统范围概念图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三知识点总结1、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大气圈下层,水层,岩石圈上层)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的特点:人为作用突出,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无机环境)主要是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细菌,光合细菌蓝藻组成成分1、结构营腐生生物的细菌及真菌,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分为无机物。
动物,蚯蚓,蜣螂蘑菇(营养结构)2,各种组分之间的关系:无机环境呼吸作用(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无机物光合作用分解者生产者有机物消费者有机物①生态系统中各组分之间紧密联系,才能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
②联系生命界与非生命界的成分:生产者及分解者③构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无机环境。
④食物链:主要为捕食关系,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其起点:(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⑤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一呈不变的,⑥食物网越复杂,则生态系统就越稳定,抵抗力就越强。
(如果有某种生物消失,就会有其它生物来代替。
)⑦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3 营养级4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植物昆虫青蛙蛇鹰①如果生产者减少或增多,则整条食物链的所有生物都减少或增多。
②如果蛇减少,则会发生如图所示情况。
四、习题巩固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2.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着“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这一条食物链B.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C.食草动物和小型食肉动物能够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是()A.树→虫→鸟B.在某一群落食物网中,鹰占据两个营养级C.狼属于消费者D.金丝桃因能分泌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从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5.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不可能是无限的B.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都是唯一的C.能量只能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D.各营养级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6.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7.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最新中考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复习课 优质课件

解题思路:草乘以20%(等于蝗虫体重)再乘以20%等于青蛙 体重增加10克。
250克
考点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 有益的部分。例如:农田除草、灭虫
(2)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的粪便进入沼 气池,发酵产生沼气做燃料;桑基鱼塘等
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通过光 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考点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不能逆向流动或循环流动,图中看出能量 流动是单方向的不可逆的;
考点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生物所处 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个体的数量就越少。
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一块农田中,蝗虫吃植物,青蛙吃蝗虫,蛇吃青蛙,这种营养关系形成的食物链 是(B ) A.蛇→青蛙→蝗虫→植物 B.植物→蝗虫→青蛙→蛇 C.植物←蝗虫←青蛙←蛇 D.阳光→植物→蝗虫→青蛙→蛇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链书写原则:
①起点是生产者;②箭头方向是由
考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考点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点三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来源(输入): ①生产者体内能量来源:太阳能。 ②第二三营养级体内的能量来源:前一营养级。
(2)去向(传递和散失): ①一是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一是通过分解者分解作用; ③一是通过食物链流入下一营养级。 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个生态
生态系统一轮复习

•1.食物链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
食物链 草 →兔→狐 →狼 次级 消费者 第三 营养级 三级 消费者 第四 营养级
生态系 统的成分
生产者
初级 消费者 第二 营养级
营养级别
第一 营养级
1.(2013广东卷· 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 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 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请分析各字母 之间的关系?
a=b+c b=d+e e=f+i+j
3.能量流动特点及原因 (1)单向流动 ——捕食关系不能逆转且散失的热能 不能利用。 (2)逐级递减 ——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未 被利用 4.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能量传递效率= × 100% 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一般说来,能量传递的平均效率大约为 10% ~ 20%。
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例1】►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2、营养结构
(1)食物链 •a.含义: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 ⑥________关系,不断传递⑦________所固定的 能量的⑧________的营养关系。
分解者 总计:3.5 0.5 15.0
植食类 动物
微量
15.0 4.5
3.0 7
肉食类动物
3.0 1.8 1.2
70.0 呼吸作用 总计:29.3
未利用 总计:78.2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11 cal/(cm2.a)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3.5% 由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效率为 20%
生态系统复习计划

生态系统复习计划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份关于生态系统的复计划,以帮助他们准备考试。
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它对于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复内容1. 生态系统概念- 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生态系统的定义-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2. 生态位和食物链- 理解生态位的含义和重要性- 研究食物链的层次结构和能量流动3. 群落和生态演替- 了解群落生态学的概念和群落的组成- 掌握生态演替的过程和各个阶段的特点4. 生态系统服务- 理解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和意义- 研究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和其价值5. 生物多样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 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测量方法和保护措施复方法1. 深入阅读- 阅读教材中关于生态系统的章节,并做好笔记- 针对每个复内容制定问题并找到答案2. 制作思维导图- 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生态系统的各个概念和关系-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复内容3. 组织小组讨论- 找到一些同学,一起讨论和分享复内容- 可以互相答疑和提供不同的理解和观点4. 做练题和模拟考试- 找到相关的练题,并尝试解答- 完成模拟考试,检验复成果时间安排- 第一周:阅读教材,整理思维导图- 第二周:小组讨论和答疑,解答练题- 第三周:模拟考试和复总结总结通过本文档提供的复习计划,希望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复习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并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生态系统是生物学的基础,掌握好这些概念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祝愿每位学生取得成功!。
--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菁选2篇)

**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菁选2篇)**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1生态系统「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原理,尤其是典型生态系统在生产力、生物量、食物链等能流方面的特征;掌握生态*衡和生态失调等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了解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调节物质循环的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定义3.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4.生态系统的组成5.生态系统的功能6.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流的概念(1)能源(2)能流的途径2.热力学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耗散结构理论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2)食物链与食物网(3)有毒物质的富集(4)生态金字塔(5)生态效率4.能源与人类社会(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2)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3)能源策略(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力l、生产力概念(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力(3)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2.生物量(1)生物量的'定义(2)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3)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3.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1)环境条件(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1)补加能源的作用**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2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专题21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讲解部分) 2021版高考生物(山东)复习课件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功能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概念理解
2.第二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1)第二营养级能量的来源:同化量=摄入量-① 粪便 量。 (2)第二营养级能量的4个去向
思考:家兔粪便中的能量与尿液中的能量都属于同化量吗?
提示:不都属于。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家兔同化量,但尿液中( 如尿素)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被食”的关系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概念和原因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① 自我调节 能力,其基础为②负反馈 调节。
二、反馈调节的种类
比较 项目
调节 方式
实例 分析
正反馈
负反馈
使原系统工作的效果进一步加 使原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无机物、有机物、气 候、能源等
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和 能量的根本来源
(1)绿色植物 (2)光合细菌和蓝藻 (3)化能合成型细菌
(1)合成有机物,储存能 量 (2)为消费者提供食物 和栖息场所
(1)绝大多数动物 (2)寄生植物、寄生细 菌
(1)加快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 (2)帮助植物传粉和传 播种子
(2)依据所含能量(生物量)构建
(3)根据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构建
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
重金属含量 0.003 7
0.003 7
0.035
0.035
0.34
(μg/kg鲜重)
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 所有物种为食。食物网构建方法如下:
提升二 生态系统5个重要模型的分析解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原因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当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 坏。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自然因素(如火 山喷发、地震、海啸、泥石流等)和人为因 素(如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 牧等),同时人为因素可以强化自然因素。
农药进入人体的途径
有毒物质随食物链 流动是怎样的? 某些有害物质 会随食物链不 断积累,营养 级越高,有害 物质浓度越高 (富集现象)
能量金字塔: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 中逐级递减(10%~20%).愈向食物链的后端, 生物体的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也愈少。
能 量 金 字 塔
生 物 数 量 金 字 塔
绿色植物 生产者
太阳能,热量, 水,空气,矿物 质
非生物物 质和能量 分解者 真菌、细菌
消费者 动物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的。
太阳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
呼吸热 呼吸热 呼吸热
生产者 (植物)
尸 体 落 叶
初级 消费者
尸 体 粪 便
次级 消费者
尸 体 粪 便
分解者(微生物和腐生生物)
呼吸热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为10%~20% )
作业:完成中考1号相关练习
• 结束
写出下面的食物链 草 草
生产者
鼠 鼠
蛇 鹰
鹰 鹰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蛇
草
3.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D A、阳光→草→兔→狐 B、田鼠→蛇→鹰 C、草→羊→鹿→狼 D、小麦→田鼠→蛇→鹰
)
5 问题: 1、共有多少条食物链? 2、写出所有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 错成网状结构,形成了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 中,正确的是( D ) A、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太阳能→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者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 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结构上的平衡) 2、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功能上的平衡) 3、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 入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 (输出和输入物质数量上的平衡)
(2)常见的生态系统
类
型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 态 系 统
生 物 部 分
生产者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 动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 分解者 动植物尸体粪便)
物质:土壤、空气和水等
非生物部分
能量:阳光温度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 (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 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 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联系就是食物链。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食物链的起点是 生产者 .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小都中学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成分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 累 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密切的联系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 B A Bபைடு நூலகம்B B
1、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 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比如:一片草原、一片农田、一条河流、 一个池塘、校园等都是生态系统。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生活在 地球上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
[例2] 图4—1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图示 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条食物链。 5 草→鼠→蛇→鹰 (2)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 (3)对鹰来说,通过哪条食物链能量损失较少? 草→鼠→鹰或草→兔→鹰 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 鹰和狐。该食物网中的 鼠、兔 ____会大量增加, 后又减少,达到新的稳 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___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的成分 组成来看,图中还缺少 分解者 的成分有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