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SAP的饲养管理教材
(完整版)猪饲养管理手册

(完整版)猪饲养管理手册猪饲养管理手册1: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猪舍构建与管理2.1 设施选址2.2 猪舍设计2.2.1 猪舍类型2.2.2 猪舍规模2.2.3 猪舍布局2.3 环境控制2.3.1 温度控制2.3.2 通风系统2.3.3 照明系统2.3.4 噪音控制2.4 清洁与消毒2.4.1 猪舍卫生管理2.4.2 饲槽与饮水设备清洁 2.4.3 消毒程序3:饲料与营养管理3.1 饲料选择与采购3.1.1 饲料成分3.1.2 饲料种类3.1.3 饲料供应商选择3.2 饲料的配制与储存3.2.1 饲料配方3.2.2 饲料储存管理3.3 喂养管理3.3.1 喂养计划3.3.2 喂养量控制3.3.3 饲料投放方式3.4 营养补充3.4.1 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 3.4.2 蛋白质补充3.4.3 药物添加剂使用4:疾病防控与兽医保健4.1 健康监测4.1.1 疫情监测4.1.2 猪群健康检查4.2 预防措施4.2.1 疫苗接种4.2.2 内外寄生虫防治4.2.3 咨询兽医4.3 疾病识别与治疗4.3.1 常见疾病识别与防治 4.3.2 应急抢救与处理5:猪群管理与繁殖5.1 种猪的选购与管理5.1.1 种猪品种选择5.1.2 种猪健康管理5.2 发情控制与人工授精5.2.1 发情周期监测5.2.2 人工授精技术5.2.3 妊娠诊断5.3 产仔管理5.3.1 分娩准备工作5.3.2 分娩监测与干预5.3.3 仔猪后备管理6:行为管理与福利保障6.1 行为观察与评估6.1.1 猪群行为观察6.1.2 不良行为处理与纠正 6.2 动物福利与合规性6.2.1 动物福利标准6.2.2 合规性监测与报告7:附件- 扩建猪舍的图纸- 引进新品种种猪的合同范本- 饲料配方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 《畜牧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业相关的法律体系,包括养殖管理、安全与卫生、动物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 《动物防疫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于猪只的疫苗接种、防疫措施等有详细说明。
《猪的饲养管理》课件

饲料的选择和分配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和配方。科学合理地分配饲料,以满足猪的营养 需求。
பைடு நூலகம்
猪舍的建设与设计
为确保猪的舒适和生长环境的卫生,猪舍的建设与设计需要考虑通风、光照、温度调节等因素。
猪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
定期进行疾病预防接种和检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疾病防控,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长。
猪的生长与发情控制
通过科学管理控制猪的生长和发情期,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肉质品质。
饲养猪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饲养猪不仅可以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具有 广阔的市场前景。
《猪的饲养管理》PPT课 件
猪是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我们将在本课程中探讨猪的饲养管理、经济效益 和市场前景,以及如何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饲养猪的原因和意义
猪肉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品之一,而饲养猪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还可以为农民带 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猪的饲养要求和管理要点
饲养猪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水源和环境条件。控制疫病传播、定期检查和 健康管理等是确保猪健康生长的关键要点。
《母猪的饲养管理》课件

《母猪的饲养管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教材第六章第二节,主要详细讲解母猪的饲养管理。
内容包括母猪的生理特点、饲养环境要求、饲养技术、繁殖管理以及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母猪的生理特点,掌握母猪饲养管理的基本知识。
2. 学会母猪的饲养技术和繁殖管理方法,提高饲养效益。
3. 掌握母猪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母猪饲养管理中的繁殖技术和疾病预防。
教学重点:母猪的生理特点、饲养技术和繁殖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母猪饲养管理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母猪饲养场的图片和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母猪的生理特点(2)饲养环境要求(3)饲养技术(4)繁殖管理(5)常见疾病预防3. 例题讲解:讲解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具体实例,如饲料配方计算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母猪的饲养方案。
5.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母猪的生理特点2. 饲养环境要求3. 饲养技术4. 繁殖管理5. 常见疾病预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母猪的生理特点。
(2)列举母猪饲养环境要求。
(3)计算母猪饲料配方。
(4)分析母猪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母猪饲养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参观当地母猪饲养场,了解实际饲养情况,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母猪饲养管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母猪的生理特点2. 饲养技术3. 繁殖管理4. 常见疾病预防一、母猪的生理特点1. 生殖系统:母猪具有双角子宫,有利于胎儿发育。
在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繁殖周期的调控,提高繁殖效率。
2. 消化系统:母猪的消化系统较为特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强。
生猪养殖生产系统对接SAP的研究与实现

[4]顾武军,俞向前,瞿瑜萍,等.对浦东地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的思考[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6):52-53.[5]XIAO Q ,ZHANG Z ,SUN H ,et al.Pudong white pig:a unique genetic resourcedisclosedbysequencingdata [J].Animal ,2016,11(7):1117-1124.[6]周立新.德国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及启示[J].四川畜牧兽医,2012,259(5):8-10.[7]肖倩,张哲,孙浩,等.浦东白猪及其杂种猪胴体与肉质性能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48(2):49-53.[8]肖倩,张哲,孙浩,等.浦东白猪杂交试验报告———繁殖性能与育肥性能[J].畜牧与兽医,2016,48(5):70-72.[9]肖倩,张哲,孙浩,等.浦东白猪遗传多样性及繁殖性能的变化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7,44(4):1095-1101.[10]赵颂,朱弘焱,于百平,等.猪抗病基因Mx1第14外显子多态性与免疫性能的相关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2,44(2):11-14.[11]董晓君,张绍祥,陶勇.中国地方猪种分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种业研究,2007,3(9):35-38.【责任编辑:刘少雷】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将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建立愈发完整的集养殖、生产、采购、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1-2]。
传统的生猪养殖生产系统控制着公司生产、采购、销售、库存、饲料、质检等过程的运作,同时配备专业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系统,生产系统为公司提供了该财务系统所需要的接口,以便于将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到财务系统中。
这样的养殖生产系统在使用中有它自身的优势:业务之间交互性强、界面操作简单、功能简单实用。
猪饲养管理手册

猪喂养管理手册康地饲料添加剂(北京)有限公司 (美国康地集团在华独资公司)商品猪喂养管理手册第一单元第一部分 分娩和哺乳的管理第一节 分娩管理目录第一单元(喂养管理)分娩、哺乳的管理 断奶、保育的管理 生长、育肥的管理第二单元 健康的定义防疫方法 健康管理 防病原则分娩准备 准备清单 1. 产圈维修2. 补饲槽的移动、清洗和消毒3. 地面(产床)光滑4. 水嘴的功效正常5. 分娩圈的清洗、消毒和空圈的干燥6. 进入产圈之前用温肥皂水洗刷母猪7. 加热灯运作正常,悬挂高度适宜—图 08. 每天搔挠母猪和初产猪的后背 9. 每日清扫粪便造成造成 增加效益的 数的增加每窝猪成活 最适宜的分娩和仔猪的管理10.检查母猪的健康状况分娩过程1.分娩前母猪的行为2.分娩持续时间和出生间隔分娩时间范畴平均30 分钟 2.5 小时 6 小时3.分娩护理4.助产:①烦躁②极度的紧张③出生间隔时间不不大于45 分钟5.死胎产后1.调节温度的行为:子宫中39℃出生需34℃,而母猪最适温度20℃2.新生仔猪寻找和固定乳头的行为第一阶段寻找乳头第二阶段抽定乳头第三阶段保护乳头第四阶段固定乳头3.吃上初乳第二节哺乳的管理喂养参数体重周数温度密度1.4~7kg 0~4 34℃~27℃0.2m2初生仔猪的管理 1.剪牙齿2.注射铁剂3.脐带护理4.去势补饲 1.补饲的因素①0~4 周一头母猪分泌180 公斤奶,满足9 头仔猪的规定:28 天后母乳下降,补饲仔猪。
②出生后第一、二周,猪只消化奶蛋白(酪蛋白)、奶糖(乳糖)、葡萄糖和脂肪,未形成消化淀粉、蔗糖和非奶蛋白所需的消化酶。
③饲槽中消失的饲料中有25%左右被仔猪采食。
2.补饲的战略①在断奶前,确保给仔猪采食适宜数量的饲料,方便增进肠道内酶的产生和减少断奶后对饲料的敏感性。
②仔猪在断奶前必须采食400~600g 的补饲饲料。
③为了减少仔猪断奶后对固体饲料的负反映,补饲的饲料要不含抗原(例如通过解决的大豆蛋白)。
母猪饲养管理教材课程

哺乳母猪饲料的营养水平、饲喂量、环境条件和管理措 施均可影响其泌乳量。
4、哺乳仔猪头数
哺乳仔猪头数多少与其泌乳量有密切的关系,有试验证明, 母猪每多带1头仔猪 ,60天的泌乳量可相应增加26。72kg。
一窝仔猪数对母猪泌乳量的影响
一窝仔猪数 母猪泌乳量
仔猪吸乳量
(头)
(kg/ 日)
(kg/头.日)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繁殖成绩直接影响到养猪经济效益
不同的生产水平其经济效益不同
单位:头
母猪头数
高水平 正常水平 低水平
100
1700-1900
与高水平相比
1500 200-400
1200 500-700
600
10200-11400 9600
与高水平相比
600-1800
7200 3000-4200
种猪是基础,养好种猪是养猪生产的关键
母猪配种时要详细记录配种日期,一旦断定母猪妊娠就要 推算出预产日期,便于饲养管理,做好接产准备。
母猪的妊娠期为110-120天,平均为114 天,推算预产期按 114天进行,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推算。
1、三、三、三法 即把妊娠期记为三个月三个星期零三天 2、配种月加三,配种日加二十法 3、配种月加四,配种日减六法 4、查表法
PMSG:800--1000IU或HCG:100IU+LRH-A2/A3 7、饲喂Vic, ViE, 叶酸
Vic:500g, ViE;200g, 叶酸:200g 8、治愈疾病,尤其是生殖系统疾病
(三)母猪的发情征状和发情周期
1、发情症状 神经症状 外阴部变化 是否接受公猪爬跨
2、发情周期 发情前期 发情中期(发情期) 发情后期 休情期(间情期)
第三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

《猪养殖技术》
一、种公猪的饲养
(一)饲粮供应 (二)饲喂技术
二、种公猪的管理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 (二)分群 (三)运动 (四)刷拭和修剪
(五)定期称重和检查精液品质
(六)防寒防暑
第三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专用教材
《猪养殖技术》
三、种公猪的利用
(一)后备公猪的初配年龄
(二)配种强度 (三)利用年限
四、适时出栏
(一)根据育肥性能和市场要求确定出栏体重
(二)以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确定出栏体重
结束
第三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
二、合理加工调制饲料
(一)常用的加工方法
(二)选择适宜的料形
第三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专用教材
《猪养殖技术》
三、采用正确的饲喂方法
(一)限量饲喂
(二)自由采食
四、饲喂技术
(一)提倡生喂 (二)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第三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专用教材
《猪养殖技术》
(一)预防疾病发生 (二)断奶及饲养
四、合理分群与调教
(一)合理分群和并群 (二)耐心调教
第三单元
猪的饲养管理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送教下乡专用教材
《猪养殖技术》
学习任务6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任务描述】 培育后备猪的任务是获得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 品种典型特征和种用价值高的种猪。过高的日增重、过度 发达的肌肉和大量的脂肪沉积都会影响后备猪的繁殖性能。 后备猪即青年猪,是猪场的后备力量。及时选留高质 量的后备猪,能保持种猪群较高的生产性能。根据种猪生 长发育的特点做好后备猪的选择工作,适时掌握配种月龄, 并制定后备猪的免疫程序。从仔猪育成阶段到初次配种前, 是后备猪的培育阶段。
《猪饲养管理技术》课件

实施养殖计划: 按照计划进行饲 养管理,定期检 查和调整
评估养殖效果: 定期评估养殖效 果,总结经验教 训,不断优化养 殖计划
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析
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60%70%,包括饲料原料、加工、 运输等费用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10%20%,包括员工工资、福利、 培训等费用
设备成本:占总成本的5%10%,包括设备购置、维护、 更新等费用
管理费用:占总成本的5%10%,包括行政管理、财务、 销售等费用
环保成本:占总成本的5%10%,包括环保设施建设、 运行、维护等费用
风险成本:占总成本的 5%-10%,包括市场风险、 疾病风险、自然灾害等风 险
销售市场的拓展与营销策略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分析竞争对手 产品定位:确定目标市场,制定产品策略 营销渠道: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如线上、线下 营销活动:制定营销活动,如促销、广告、公关等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市场反馈:收集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营销策略
无害化利用:高温 处理、生物降解、 化学处理等
病死猪的检测:实 验室检测、现场检 测等
病死猪的追溯:建 立病死猪追溯系统 ,确保食品安全
Part Seven
猪饲养的经营管理
养殖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确定养殖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 资金状况、技术 水平等因素确定
制定养殖计划: 包括品种选择、 饲料配方、饲养 管理、疾病防治 等方面
哺乳仔猪的饲养 环境:保持清洁、 干燥、通风良好
哺乳仔猪的饲料: 选择优质、营养 全面的饲料
哺乳仔猪的饮水: 提供充足、清洁 的饮水
哺乳仔猪的疾病 预防:定期进行 疫苗接种和驱虫 处理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SAP的饲养管理前言现代养猪“细节决定成败”SAP的基本概念:我认为,猪场盈利能力的80﹪取于母猪、仔猪阶段的营养模式及管理,而此三阶段的关键是母猪,即母猪最佳的繁殖状态(Status状态)、乳猪最佳的消化吸收(Absorption吸收)、仔猪最佳前能(Potential潜能)。
英文缩写:SAP。
养猪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将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仔猪数16头提高到22—24头,有趣的是主要不是通过提高窝产活子数来时现的,而是通过营养知识的传播,改进日粮配方、改善经营管理以及知识、猪舍条件和改变猪场场长的观念,提高其技能等途径来实现。
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对种猪的强化选育,母猪的体脂脂肪下降了50﹪,使现在的母猪与其祖先比较对饲料中的营养浓度变得更加敏感。
如果我们忽视现代种猪的营养需要,低投入还想高产出使决对做不到的,我们必须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营养。
繁殖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母猪质量,使生产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延长使用年限,让大部分母猪都有希望生产到七胎,尽量减少导致母猪过早淘汰的各种原因。
繁殖的目标是增加排卵。
提高受精率。
提高胚胎着床率。
减少胚胎死亡率。
分娩时生产大量均云、健康、活泼仔猪。
提高哺乳期饲料营养摄入量。
减少母猪组织损失(控制哺乳期减重)。
发挥母猪最大泌乳潜力,提高断奶窝重。
缩短断奶发情间隔期。
表1 繁殖阶段主要技术指标一、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妊娠母猪饲养关键是如何能做到“严格限饲”。
妊娠母猪限饲程序1.断奶至配种:使用加有油脂的高能蛋白哺乳母猪料自由采食,一般采食量在3.0千克/日左右。
因为哺乳母猪饲料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母猪排卵(多1-2枚),特别是哺乳期减重较大的母猪效果更明显。
原因:不饱和脂肪酸是卵巢西生成的重要基本物质。
错误作法:断奶后立即改用妊娠母猪料(轻视空怀期营养),由于缺少不饱和脂肪酸和能量过低,排卵数减少而导致产子数下降。
阶段管理注意事项:一般经产母猪断奶后2-5天,初产母猪断奶断奶后3-7天开始发情配种;流产母猪第一次发情不配种;断奶后第一次母猪如果哺乳期减重过多,体况过搜第一次发情不配种,饲养21天后第二次发情再配种,可增加产仔1.5头,这样对保护母猪以后的连续生产能力非常有好处。
本交配种最好两次,在早晚进行。
人工授精一般在母猪发情后12 小时(有静立反射后的稳定期)进行第一次输精,间隔12-14小时进行第二次输精,输精量30-40毫升,含30-50亿减重精子。
2.配种后七天内的饲养管理:配种后应立即改为妊娠母猪料,将喂料量减少到1.8-2.2千克。
这样可以减少受精后的胚胎死亡率,是增加产仔数的重要技术措施。
※原因:母猪配种后的48-72小时是胚胎死亡高峰期,过高地采食和过高的日粮进食能量均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产仔数减少。
※错误做法:配种后部减料,喂料量过高,妊娠母猪料的能量设计过高。
3.配种后7天至84天:喂料量控制在1.8-2.2千克:如果母猪群整体过瘦,可在7-37天第一次增加喂料量,增加范围0.6-0.9千克。
小群饲养的妊娠母猪最好喂一次,对保持妊娠母猪的整齐度有好处。
※注意的问题:限饲阶段主要是器官分化与形成阶段,应注意的是营养质量而不是数量。
4.妊娠85-112天:开始增加喂料量,将饲料配方改为高能高蛋白质添加了脂肪的哺乳母猪料,每天每头喂料量不少于3.5-4.0千克(初产3.5千克、二产3.5千克、三产以上的经产母猪3.5千克以上);112天将喂料减到2.5千克(产前减料)。
※原因母猪妊娠85天时胎儿体重不足400克大约有50﹪以上体重是妊娠最后20天形成的。
如果在最后20天各种营养供给不足,就会导致仔猪出生重小,整齐度不好,同时也会影响断奶体重和整齐度;而且充足的营养才能使母猪乳腺发育良好,这是提高断奶体重和整齐度的重要技术措施。
※错误作法;使用妊娠料或加料不足,都是导致初生重小的原因。
大量的试验数据证明,仔猪出生重1500-1600克的猪场经济效益,要比出生重1200-1300克的猪场好的多。
也是猪场经济效益的第一限制性因素;出生重每增加100克,断奶重可以增加0.35-1.07千克。
平均出生重大的仔猪也可以刺激母猪的产奶量增加。
妊娠112天至母猪产仔的2天时间里,要将喂料减至2.0-2.5千克(产前减料)。
表2 仔猪出生重与死亡率关系※阶段要点:对第一次怀孕的后备母猪,要严格按妊娠母猪限饲程序饲养,如果第一胎和第二胎的母猪妊娠期间的给料量高于1.93千克/天时,就会发生泌乳期采食量将低的现象,第二胎比第一胎更严重;当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千克/天时,泌乳期的采食量第一胎会减少1.48千克/天,第二胎则减少了2.21千克/天。
如果第一产动用了母猪大量的体储,母猪产后过瘦是造成以后连续性生产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哺乳母猪饲养关键是如何控制“哺乳期的减重问题”。
目前大量的研究认为引进配品种在哺乳期结束时,如如果母猪减重在15千克之内,背膘厚度最好在1.8厘米左右,尚可以接受,因为此时只动用了少量体储,对母猪连续性的生产能力不会造成影响。
※造成哺乳母猪减重的原因1.哺乳母猪料营养标准不达标。
当哺乳母猪料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不足时,母猪首先会动用肌肉组织来补充母乳的不足,肌肉组织的减少是造成母猪连续性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
当哺乳母猪料能量不足时,母猪首先动用的是脂肪组织,能量和蛋白质的不足都是造成母猪体储下降的重要原因。
哺乳料营养不达标在加上采食量不足,不但母猪体储严重受损,仔猪断奶体重也会很差。
为了有效控制哺乳期母猪减重,建议在哺乳饲料配方中添加油脂或脂肪粉,使哺乳母猪料代谢能达到3100大卡/公斤以上,粗蛋白17.0﹪以上,赖氨酸0.86﹪以上。
哺乳期仔猪的球虫病是由猪的孢球虫引起的,主要侵害10日龄后乳猪。
受害猪通常在8-15日龄发生腹泻,所以此病也被称为“10日龄”。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母乳中脂肪酸的含量直接影响球虫病的发生(与母乳中挥发性油酸的含量有关),从而提醒、我们,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脂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3.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
哺乳母猪采食量不足少量造成减重过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通常哺乳母猪一天喂三次。
建议喂料时间在上午6:00中午10:30下午4:00。
如何确定哺乳母猪喂料量?哺乳母猪在产仔5天后必须开放采食量。
哺乳母猪日喂量的确定方法:母猪基础代谢量每天需要1.5千克,每哺乳1头小猪增加0.5千克的喂料量,如哺乳10头小猪1.5+0.5×10=6.5千克。
在哺乳期内保证母猪的饮水至关重要,增加母猪饮水量可以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在热环境和限位栏的情况,母猪的活动减少了,会导致饮水量减少。
饮水减少的后果之一是采食量下降,粪便中的干物质增加,引起便秘,便秘又可以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症等等,导致哺乳期奶量下降。
为了增加母猪采食量减少胃溃疡的发生,所以哺乳母猪必须使用湿拌料;另外为了达到增加饮水量和采食量的目的,可以在饲料中另外加食盐0.2-0.3%。
28天断奶目标体重8.0千克以上;如果28天断奶体重不小于8千克,是保证断奶后成功过渡的基本条件,也是决定断奶后生长速度的关键指标。
繁殖母猪饲养程序图示断奶| 配种| 84天85天| 112天哺乳母猪料妊娠母猪料哺乳母猪料2.5千克5天内2.5-3千克5天后放开采食112天————114天——————————产后5天———————(哺乳母猪料)【阶段要点】1.哺乳母猪舍温度管理要求18-22摄氏度。
2.哺乳仔猪7天开始补料,因为仔猪开始不愿意吃料,最好往嘴里抹料。
3.在规模养猪场人为固定乳头是没有用的,提高仔猪出生重和均匀度是使哺乳仔猪尽快固定乳头的有效办法。
4.在断奶前不要人为减少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断奶前减料与乳房炎的发生是没有关系,断奶前减料会影响仔猪的断奶体重。
5.及时让仔猪吃到初乳,对体质弱小的仔猪应该铺助期采食初乳。
6.对第一产的母猪哺乳结束后,体重损失过多,出现过瘦现象,会影响母猪连续生产性能;解决方案:断奶第一发情不配种,21天后发情再配种被称为“修整期”。
母猪在“修整期”使哺乳期过多失重得以补偿,对母猪一生的连续生产性能有良好的影响,这种方法可使第二产母猪产仔增加1.5头,提高产仔数15%左右。
7.母猪需要淘汰的三种情况:初产母猪产活仔数少、第一产断奶后母猪发情时间延长、第二产的活仔数也不多。
8.其它管理按常规进行。
三、哺乳仔猪阶段饲养管理要点1.新生仔猪的补铁仔猪出生后每天需要8毫克铁,每天由母乳只能获得1毫克铁,红铁球破坏1毫克铁红血球破坏可利用铁1毫克,每天缺铁6毫克;所以在仔猪出生后3-5天需要一次性注射补充右旋糖酐铁150-200毫克,约1.5-2.0毫升。
2.新生仔猪的保温问题新生仔猪的保温是仔猪成活的关键,新生仔猪机体脂肪含量少于2%,体温调节中枢不发达,低温会造成肝糖元的迅速分解,低温会影响仔猪吃初乳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低温会使受体细胞关闭,使仔猪免疫系统受到伤害。
甚至造成免疫失败;所以为新生仔猪提供保温箱,改善局部小环境是必须的,因为哺乳仔猪与哺乳母猪的温度要求是不一样,刚出生的仔猪要求环境温度32℃以上,而哺乳母猪最舒适的环境温度18-22℃。
3.初生仔猪的吃奶习性日龄与乳头固定的比例:3日龄固定的占54.39%、4-6日龄占25.14%、7-9日龄占14.04%、10日龄以后占6.14%,6日龄前约80%的仔猪乳头已经固定。
试验观察害发现,初生重小的仔猪固定乳头时间较早;初生重大的仔猪能抢到前部乳头并固定,初生重小的猪一般只能固定在后部的乳头;前部增重快而后部增重慢;在同窝仔猪死亡或疾病时易发生争人,使位置发生变化,哺乳期哺乳位置全程不发生变化只占43%。
四、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断奶仔猪饲养管理是生长猪最关键时期,由于断奶时间不断提前,断奶应激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一般猪场不早于28天,特别是21天断奶的仔猪正处于自身免疫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袭击,仔猪的肠道也非常的阶段,断奶所带来的损失也是相对较重,恢复期变长。
断奶后两周内是仔猪一生最艰难的时期,也是养猪经济损失最大的阶段,所以断奶过渡料的设计和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要喂高标准断奶仔猪料,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猪场的生产指标,为生长猪打下良好的基础。
1.断奶仔猪容易发生的问题:断奶仔猪腹泻、停生长或负增重(掉秤),是目前养猪生产中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断奶后仔猪奶膘被消耗,掉秤500-1000克,就意味着生长育肥猪出栏时间延长5-10天。
如果做好断奶仔猪的过渡,过好断奶关,育肥阶段将会受益无穷。
2.阶段要点(1)使用高标准哺乳仔猪断奶过渡料,最好从补料开始使用到断奶后两周时间(42日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