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探析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探析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探析【摘要】目的探讨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选择IgA肾病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文献资料,总结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结果目前IgA肾病研究方面主要涉及了:IgA肾病病因机制、中医证候分析、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中医治疗、IgA肾病中药药理实验等。

结论目前对国内学者对IgA肾病的中医病机及治疗研究比较广泛,在对发病机制、病因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共识,很多研究者通过实验室IgA肾病病理模型筛选中药组方,取得了一些成就,在临床方面,很多中医生也尝试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对IgA肾病进行治疗,并证实一些中药组方对IgA肾病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但在分型诊治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相对比较散和杂,还有待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研究; 进展IgA肾病是指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而造成的病理现象,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经久未治易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其临床特征为肉眼可见血尿或者镜下见血尿,血尿常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临床以肾活检进行确诊。

目前,西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没有特效药,大多数用于治疗IgA肾病的西药疗效较差、副作用严重,不良反应也多。

近年来,中医学者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来来全方位分析患者的状况,以研究IgA 肾病病机、确定证候、针对症候采取恰当的中医药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共计相关文献78篇。

1.2 资料筛选方法排除重复发表、时间较早及类似研究的文献,共收入10篇文献作为本次综述的重点研究文献。

2 结果共有10篇文献对IgA肾病中医研究的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分述如下。

2.1 病因病机研究顾向晨等[1]认为:IgA肾病属于本虚标实、表里同病症候,采用中医的和解法治疗此病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IgA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普利口服, ̄ 0 g , 5 2m / 共治疗 3 d 个月, 与治疗前相比, 组治疗后尿 2 蛋 白、 A均降 低 , 察组 尿 红细 胞显 著 降低 (< . )治疗 后 , I g 观 P 0 1; 0 观
察 组 尿红 细胞 、 尿蛋 白、 A较对 照 组降 低更 明显 ( <. I g P 0 5 o夏滨 0 祥 等 旧 6 例患 者 随机 分为 两组 , 疗 组 口服 肾络康 浓缩 丸 ( 将 O 治 由 黄 芪 、 子参 、 太 熟地 、 山萸 肉、 丹参 、 七 、 三 防风 、 川牛膝 、 草 、 益母 苍 术 、鱼腥 草组 成 ) ,对 照组采 用 西 医常规 治疗 ,口服 潘生 丁每次 1—0 g每 天 3 ; 0 5m , 次 洛汀新 每 次 1m , 0 g 每天 1 , 次 疗程 为 3 月 。 个 治 疗后 , 治疗组 总有 效率 9%, 照组 7 . %。 0 对 33 3
I g A肾病是一 组具 有共 同免疫 病理 特征 的 肾小球 疾病 ,其 特 征为 I g A或 IA为主 的免 疫球 蛋 白伴 补 体 c 呈 颗粒 状 沉积 于 肾 g 小球 系膜 区或 系膜 区及 毛细血 管壁 , 临床上 以反复 发作 性血 尿 为 主要特 点 , 可伴 有蛋 白尿 , 至 出现 肾病综 合征 , 占原 发性 肾小 甚 约 球 疾病 的 3 %~ 0 0 4 %。 目前 , 医对 本病 尚无有 效 的治疗 方 法 , 西 近 年来, 中医 中药对 本病 治 疗研 究 有 了长 足发 展 , 就 中 医药 治疗 现 I 肾病研 究方法 概括 如下 。 g A 1IA肾病的 中医病名 g IA肾病 是 以 IA或 IA为主 的免 疫球 蛋 白沉 积于 肾小 球 系 g g g 膜 区或 系膜 区及毛 细血管 壁而 命名 ,祖 国医学 中并 无 相关 记载 。 但根 据其 临床 表现 及特 征 , 我们 可 以将它 归 属 于祖 国医学 之 “ 血 证 ” “ 肿” “ 痛” 畴 。 、水 及 腰 范

从瘀论治IgA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从瘀论治IgA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

从瘀论治IgA肾病的相关研究进展郭垒垒丨田耘21.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肾病科,陕西西安710004[摘要]IgA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现代医家多从湿热、虚、血瘀等方面论治本病。

其中血瘀在IgA肾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重要的邪实之一,贯穿本病的始末,是影响本病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IgA肾病病因病机、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从气阴两虚夹血瘀、脾肾两虚夹血瘀、瘀毒互结、肾虚血瘀四个角度论治IgA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纳、总结,分析从瘀论治在IgA肾病领域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IgA肾病;血瘀;中医药治疗;综述冲图分类号]R27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1)04(b)-0041-04Research progress in treating IgA nephropathy from blood stasisGUO Leilei'TIAN Yun21.The FirsL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Shaanxi UniversiLy of T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anxi Province,Xianyang 712046,China;2.DeparLmenL of Nephrology,Shaanxi T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Lal,Shaanxi Province,Xi'an 710004,China[Abstract]IgA nephropaLhy is Lhe mosL common clinical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Modern physicians usually LreaL Lhis disease from Lhe aspecLs of damp-heaL,deficiency,and blood sLasis.Among Lhem,blood sLasis occupies a pivoLal posiLion in IgA nephropaLhy and is one of Lhe imporLanL excessive paLhogens.IL runs Lhrough Lhe beginning and Lhe end of Lhe disease and is an imporLanL facLor affecLing Lhe developmenL and ouLcome of Lhis disease.In Lhis paper,Lhe liLer-aLures relaLed Lo eLiology and paLhogenesis of IgA nephropaLhy,paLhogenesis of WesLern medicine,and Lhe LreaLmenLs of L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four perspecLives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wiLh blood sLasis,spleen and kidney defi­ciency wiLh blood sLasis,inLermingled of blood sLasis and Loxin,and kidney deficiency and blood sLasis,are collecLed, summarized,and summarized,Lo analyze Lhe applicaLion value of Lhe LreaLmenL of blood sLasis in Lhe field of IgA nephropaLhy.[Key words]IgA nephropaLhy;Blood sLasis;TradiLional Chinese medicine LreaLmenL;Summary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组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伴有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免疫类型肾炎。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研究进展

中国乡村医药·综述·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研究进展吴飞翔吴君平吴晋兰IgA肾病是一种以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为主要特点的疾病,是导致我国肾小球源性血尿发生的最常见病因。

西医主要通过减轻免疫炎症反应治疗本病,但总体效果不理想。

经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观察,中医探索出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显示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独有的优势,现将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进展总结如下:1 中医对IgA肾病病名的认识中医古籍中对IgA肾病并无专门的论述,因本病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医家将其归属于“血尿”范畴。

临床上常有出现肉眼血尿的患者,多数伴有腰痛,故也可将本病归于“腰痛”范畴。

随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也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此时可属于中医“尿浊”“水肿”范畴。

当疾病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出现全身多个脏腑器官同时受累的情况,此时可归于中医“虚劳”病证的范畴。

2 中医对IgA肾病病位的认识中医认为,本病以肾为主,肾失所养或房劳伤肾,致使肾藏精,主水液,司二便的功能失调,体内精微物质流失,水液不循常道,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此外,本病还与脾、肺、肝等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若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先后天无法相互资助,终致体内正气亏虚,无法抵御外邪,内外相合,发为本病。

肾属水,肺属金,金水相生,阴阳调和;肾主水液代谢,肺主水液运行,肺肾功能协调,则使体内水液输布、排泄正常,水肿无以生。

精血同源,肾藏精,肝藏血,若肝肾功能失调,则易出现血尿、蛋白尿。

此外,本病也与心、膀胱相关。

《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移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

《诸病源候论》云:“心主于血,与小肠合,若心象有热,结于小肠,故小便血也”。

《金匾要略》作者单位:311100 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肾病科通信作者:吴飞翔,Email:2280520746@ 曰:“热在下焦者,则尿血”。

IgA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IgA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IgA肾病中医药治疗进展摘要:本文中中医辨证分型、处方成药、单味药材等方面对现今IgA肾病的中医药医治进展开展综述,剖析了现今中医药对IgA肾病的辩证与医治状况。

关键词:IgA肾病中医药治疗前言:IgA肾病(IgA nephropathy)指的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者IgA累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变。

其临床体现、病理变化与预后变异巨大,必须依据不同的临床、病理综合予以科学医治。

现代化医学对IgA肾病的医治成效评估不一,怎么运用中医药干预IgA肾病的进度,遏制IgA肾病的发展,降低尿毒症的出现是现今大部分学者重视的内容。

一、辩证分型依据临床主要体现可将IgA肾病划分为急性发作期与慢性进展期。

而急性发作期又分为热毒扰肾与下焦湿热两种,慢性进展期也可氛围阴虚内热、气阴两虚、气虚不摄、气滞水停、瘀血内阻、湿热内蕴六种,IgA肾病大多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症,本虚之内,特别是阴虚、气阴两虚最为频繁。

其发展大多体现为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并且时常由于外感、劳累等因素导致而体现出急性发作状况,导致病症加剧。

部分研究者认为IgA肾病辩证大多以脾虚、气阴虚、肾虚为主,并且具备外感、湿热、淤血邪实,具备划分为风热犯肺热结咽喉症、下焦热盛迫血妄行症、肾虚血瘀症、气阴两虚血瘀症,医治过程中以滋阴益肾、益气养阴、健脾益气、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等为主。

在IgA肾病的中医辩证分型的认知中,各个医学专家均存在自身的观念与想法,可是,总而言之,这一本身隶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邪实通常是IgA肾病发生、二次出现或者加剧原因。

湿热与淤血对于病症的出现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所以,医治过程中大部分学者提倡在补虚的前提下,导入祛邪的医治,进而实现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目标。

二、处方成药李雅丽[1]等研究采用拟滋肾解毒活血汤医治IgA肾病病患25例,彻底改善10例,明显改善5例,无效5例,有效率超过80%。

研究认为IgA肾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肾阴虚为主,标实则以风热毒邪、湿热与淤血等为重点。

浅析IgA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浅析IgA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浅析IgA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唐 洁① 俞东容①△ 本课题为杭州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No.20170533B84)①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杭州 310007)△ 通讯作者 IgA肾病(ImmunoglobulinANephropathy,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等。

因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多样,疗效及远期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异,除部分单纯性血尿患者预后尚可,相当一部分患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约30%~40%的患者在发病20年内可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最终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1]。

这提示积极控制、延缓肾病进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医对IgAN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日趋增多,在治疗本病时体现独特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IgAN虽是西医病名,但依据其临床特点,中医将其归于“尿血”、“水肿”、“腰痛”、“虚劳”、“肾风”等疾病范畴。

本病病因病机复杂,主要从虚实论、风湿论、伏邪论、湿热、三焦/少阳不利等方面阐述,如黄文政教授认为IgAN多以气阴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少阳三焦枢机不利为贯穿本病的关键病机。

王永钧等[2]认为慢性肾炎的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契合中医“肾风”的特点,并提出“风湿致肾病”理论,“善行数变”的风邪与“缠绵难愈”的湿邪互结,使极大多数患者病程呈慢性与进展的经过。

伏邪论理论发展于任继学国医大师,把不少疾病归于伏邪致病,包括了急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之后不少医家发挥。

2 辨证分型关于IgAN辨证分型,既往主要参照1986年《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实行方案》主要分标本证,本证包括四个证型,标证包括五个证型。

不少医家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归纳总结出新的辨证方案,陈香美等[3]通过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讨IgAN中医证治规律与肾脏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关系,发现IgAN主要由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组成,其证候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理呈依次加重趋势。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IgA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林 佳 如 棕 述 樊 均 明 审 校
( 泸 州 医学 院 附 属 医 院 肾病 内科 , 四川 泸 州 6 4 6 0 0 0 )
【 摘 要】 I g A 肾病 是 以免 疫 病 理 为 特 征 的 肾小球 疾病 。其 中 医 药的 治疗 在 近 年研 究较 多。 目前 对 I g A 肾病 的 病 因
+I g M和 I g A+I g G +I g M+C 3沉 积 者 多 见 于 脾 肾 阳 虚 型 , 对
未完全 阐明 , 西 医 尚无理 想 的治 疗方 法 。本病 属 中医学 “ 尿
血” 、 “ 虚损 ” 、 “ 腰痛 ’ 、 “ 水 肿” 等 范 畴 。 现 将 近 年 有 关 中 医 药 治 疗I g A 肾病 的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2 中 医对 I g A 肾 病 的 症候 学 中 医症 候 及 其 客 观 化 指 标 有
了 大 量 的研 究 , 为 揭示 疾病 的本 质提 供 了参 考 。 罗 月 中教 授 [ g ] 认为 I g A 肾病 主要 分 为 风 邪 外 袭 证 、 下焦湿热证 、 阴虚 内 热 证 、
I g A 肾病( I g A n e p h r o p a t h y , I g AN) 是 一种复杂 的 、 免 疫 相
关性 的 、 以 I g A 或以 I g A为主 的、 免 疫 复 合 物 在 肾 小 球 沉 积 并 伴有 各 种 病 理 损 伤 的 肾 小 球 肾炎 , 也称 B e r g e r 病( B e r g e ( s d i s - e a s e ) [ 1 ] 。I g A 肾 病 在 我 国 占原 发 性 肾 小 球 疾 病 的 3 O ~
病机 , 辩证 分型 、 分期 治疗、 专 方 专 药 治 疗 实验研 究 已取 得 了一 定成 果 。但 各 医 家 多根 据 自 己的 经 验进 行 组 方 用 药 , 缺 乏 统一的辨证标准 , 虽然 有 疗 效 , 但 辨 证 分 型 的客 观 性 、 精 确性 不 够 , 影 响 疗 效 的 可 比性 。如 何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这 对 于进 一

中医药调控IgA肾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IgA肾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中医药调控IgA肾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作者:谭慧华向少伟苏芳林钟玉清冯浩天李吉帅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4年第03期【摘要】 IgA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患病率在逐年升高,临床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病因。

近年来研究发现, Notch信号通路、TGF-β1/Smad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IgAN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转导作用,调控信号通路可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调化等功效。

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共调控的优势,在IgAN的防治中具有显著疗效。

文章将近年来中医药调控IgAN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IgA肾病;信号通路;机制;中药药理学;中药提取物;综述【中图分类号】R256.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5-0066-06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5.zgmzmjyyzz202405013Research Progress on Signal Pathways Related to IgA Nephropathy Regula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N Huihua XIANG Shaowei SU Fanglin ZHONG Yuqing FENG Haotian LI JishuaiAbstract:IgA nephropathy (IgA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 The prevalence rate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hematuria and(or) proteinuria,which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 In recent years,research has found that Notch signaling pathway,TGF-β1/Smad signal path,PI3K/AKT/mTOR signal path,NF- κB signal pathway and its related signal pathw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gAN,and regulating signal pathway can play an 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nt,anti modulatory and other effect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advantage of multi target and multi pathway co regulation,and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gA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IgAN 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Keywords:IgA Nephrophathy;Signal Path;Mechanism;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Extract;SummarizeIgA肾病(IgA nephrophathy,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的特点主要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 赤芍 、 当归 、 山药 、 茯苓 、 山茱 萸 、 金樱 子 、 杞 、 枸 白茅根 、
者认为 是本虚标 实之证 : 虚多为 阴虚 、 虚或气 阴两虚 , 本 气
其 中又 以气 阴两虚为主 ; 实为湿热 淤血之证 。 标
2 动 物 实 验 研 究
血 的病位在 肾及 膀胱 , 机是 热 伤脉络 及 脾 肾不 固 , 热 病 而 伤脉 络有实热 和虚热之分 , 肾不 固包 括脾虚 和肾虚 。李 脾 勇和李浩 认 为 IA肾病 血尿为无 痛性血尿 , 当属 中医 g 故 学“ 血” 畴而归 于血证 中。杨 瑞龙 认为 IA ‘ 的 尿 范 g 肾病 尿血 当责之 于风热邪 毒 、 湿热邪毒 、 阴两虚及 淤血 内停 。 气
顾 向 晨 等 认 为 IA 肾 病 为 本 虚 标 实 、 实 夹 杂 、 里 同 g 虚 表 病 的 病 证 , 视 和 解 法 在 此 病 中 的应 用 有 助 于 提 高 临 床 疗 重
史俊萍 等 以 B A 和 S B复 合法 诱 发大 鼠 IA 肾 S E g 病 模型 , 观察 玉肾汤 ( 黄芪 、 当归 、 丹参 为 主 ) 的治 疗效 应 ,
IA肾病是 在 肾小 球 系 膜 区 以 I 为主 的免疫 复合 g g A
物 沉积为免 疫病理表 现 , 以肾小球 系膜增生 为基本组 织学 病 理改变 的常见原 发性肾小球 肾炎 , 是导致 终末期 肾脏 病 常 见的原发 性 。 球 疾 病 之 一 。本 病 的病 因 、 病 机 肾小 发
病的病 因病 机 、 症候表 现 、 治疗 方 药等 进行 了大量 有 益 的
探 索 , 得 了一 定 的 成 果 。 现 综 述 如 下 。 取
1 病 因病 机 研 究
总之 , IA肾病 的中医 病机 研 究方 面, 在 g 国内 多数学
肉 眼 血 尿 或 镜 下 血 尿 是 IA 肾 病 最 常 见 的 症 状 或 尿 g 检 化验 所 见 , 医 属 “ 证 一尿 血 ” 范 畴 。 中 医 认 为 尿 中 血 的
肾 口服 液能显著 促进 IA 肾病小 鼠的 自发性 及 刀豆 球蛋 g 白 a刺激 的 T细胞 氚标 记胸 苷 ( H— d 掺 人 , 3 T R) 促进 T细 胞 合成 , 分泌 I4, 明其 促进 IA肾病小 鼠 B淋 巴细胞 L 说 g 活化和增殖 , 强体液 免疫功 能 , 增 调低 T淋 巴细胞分 泌 I- L 4水 平 。万 启 军 等… 现 益 肾汤 ( 芪 、 地 、 皮 、 发 黄 生 丹 熟
患者素体 阴虚 、 气虚或 气 阴两虚 , 而又 感受 风 热 邪毒或 湿
热邪毒等外 邪 , 以至气血 运行失常 , 阳三焦枢机 不利 , 少 影
响 到 脾 、 、 脏 的 功 能 , 致 水 湿 浊 邪 内 壅 , 之 湿 热 淤 肺 肾 而 久 血 等 标 实 之 证 形 成 ; 此 本 病 的 主 要 病 机 特 点 为 本 虚 标 因 实 , 实 夹 杂 ; 中 本 虚 以气 阴 两 虚 为 主 , 实 以湿 热 淤 血 虚 其 标

7 ・ 4
华北国防医药 2 1 年 2 第 2 卷第 1 M d N t e n i Fr s N r h a V 12 N . F h 0 0 00 月 2 期 e aD f d z o e i ohC i , o 2 , o , e … 1 J e n c n t n . 1 2
I g A肾病 的中医研究进 展
观 察 及 辨 证 论 治 思 想 为 出 发 点 , 现 代 科 学 手 段 对 IA 肾 以 g
于热郁 于内 , 湿蕴 不化 , 重 于热 抑或 热 重于 湿是 错综 复 湿
杂 而非单纯 的 , 在临床 实践 中发 现 IA肾病病 机特 点 中 其 g
“ 热蕴结 ” 穿 始终 。 湿 贯
张 文生, 毕 杰
[ 关键 词 ] ’ 肾小球 肾炎 , A; I 中医病 因和 病机 ; 医治 法 G 中 [ 国图 书资 料 分类 号 ] R 5 . 中 265 [ 献标 志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8 8 2 1 ) 1 0 40 0 90 7 (0 0 0 — 7 —3 延 性 病 变 。伍 新 林 导 呈 等 认 为本病 病机特 点 为肝 肾 阴虚 , 湿热 内阻 , 证 着 眼 辩
制迄 今 尚未 阐明 , 现代 医学 的治疗方 案也存在着 疗效 差及
不 良反 应多且严 重的现象 近年来 , 国内学者 以中医整体
阴 两虚为 本 , 热 、 热 为 标 , 血 贯 穿 疾病 始 终 。聂 莉 风 湿 淤
芳 认为 IA肾病 的病 因有主 因与诱 因之分 , g 主因多系 脾
肾虚损 , 为先 天不足 、 饮食 失常 、 七情 内伤等多种 因素耗 伤 正气 , 以致机 体免疫 功能 失调 ; 因则多 责之 感 受外 邪 与 诱
效 。孙 建实 。从 中医的病 因学 角 度诠 释 了传统 的 禀赋 不 足、 感受外 邪 、 食 不 节 、 倦 内伤 的 I 肾 病 病 因 的 特 饮 劳 g A
点 ; 病 机上认 为脾 肾虚 、 热 袭 、 阴虚 、 热瘀 , 本病 从 风 气 湿 是
的基本病 机。 张丽芬 认 为 IA 肾病 的病 因主要 是 由 于 g
发 现其能够 提高红 细胞 免疫 功 能及 减少 免疫 复合 物 在 肾
小 球 上 的 沉 积 。 李 江 涛 等 研 究 发 现 雷 公 藤 单 体 r r 4对
IA肾病大 鼠模型有 明确治疗 作用 , 抑 制系 膜细胞 增 生 g 其
和 I 系膜 区沉积 可能 是 通过 降 低血 清 IA纤 维连 接蛋 g A g 白聚合 物水平 而 实现 的 。陈 玉春 等 。 研究 结 果表 明 , 。 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