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癌ppt课件(图文)可修改文字

周围型肺癌
生长在段支气 管以下,以腺 癌多见
临床表现(clinic representation)
✓ 咳嗽 最常见,早期症状,抗炎无效
A
早期—刺激性—顽固性、阵发性肿瘤增大—堵塞管腔—阻
塞性— 持续高音调,带金属音
✓ 咯血 占50-60%,持续性或间断性痰中带血,大咯血
少见占30%
✓ 胸闷或胸痛 持续性钝痛、 隐痛、胸部沉重感
发病率及死亡率
A
B
C
Cont
ent
发病率及死亡率
A
我国的调查报告:
➢ 肺癌死亡率90年代较70年代增加111.85% (1倍多)
➢ 肺癌在城市已跃居癌症死亡首位(男性首位, 女性仅次于乳腺癌)
C
15.9/10万人
死 7.17/10万人 亡 率
病因 (etiological factor)
A
C
1、吸烟
src、lck
抑癌基因--- P53、Rb、nm23、
P16
病理分类
按细胞形态特征及分化程度分:
1、 鳞状上皮细胞癌
A ① 最常见,占40-50%,
② 多中央型 ③ 易致管腔阻塞
1
④ 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⑤ 常见于老年人、男性,与吸烟有关
2、未分化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
2
C ① 占10-15%,多中央型
T2N0M0 T1N1M0 T3N0M0
分期
TNM
Ⅲa期
T3N1M0
Ⅲb期 剖剖胸胸探探查任查何T1T-,N33N,M2M00T4,
Ⅳ期
任何N,M0 任何T任何NM1
T2N1M0
诊断(diagnose)
肺癌分期
肺癌PPT课件

2. CT
优点:发现不典型部位肿瘤,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 ,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三维重构可发现段支气管以上 官腔内的肿瘤或狭窄
A、胸部影像学 3. MRI
优点:发现肿瘤与大血管关系优于CT 缺点:发现小病灶(5mm以下)
A、胸部影像学
4. PET
对肺癌的敏感 性95%,特 异性90%, 但对肺泡细 胞癌敏感性 差
小细胞肺癌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化疗:一线 足叶乙苷+顺铂/卡铂
4-6周期 评估 二线 放疗: 颅脑转移或预防性照射 综合治疗:局限期 化疗+放疗
广泛期 不提倡胸部放疗
其他
生物反应调节剂 为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干扰素 转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等
中医药治疗
问题
1. 肺癌的常见分类是什么? 2. 肺癌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3. 中央型肺癌的胸部影像学特点?
电离辐射
可能与中子和α射线有 关。机制不清。
饮食与营养
维生素A,β胡萝卜素 等缺乏
其他 慢性基础病
1、肺TB 2、尘肺结节(打工) 3、疤痕异物(军人) 4、慢性炎症(慢支、慢性肺脓疡)
免疫功能减退 有统计肺癌患病率与教育程度负相关 基因 K-ras癌基因 P53抑癌基因等
分
类
按病理解剖
1、中央型 位于主支气管--段(鳞、小细胞)
3 肺门淋巴结结核 多见于儿童,常有结核毒性症状,结核菌素 试验强阳性,影像学不同
4 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病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较淡 亚急性:上中肺野,多有其他结核灶
(二)肺炎
细菌性肺炎 起病急,常有高热,有呼吸道症状,抗菌效佳, 吸收快。
而阻塞性肺炎,炎症吸收后肺不复张,局限性 的阴影增浓;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感染;肺 泡受侵润 ,起病缓,无全身症状,抗菌治疗 后病灶不吸收反扩大。
优点:发现不典型部位肿瘤,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转移 ,对周围组织的侵犯,三维重构可发现段支气管以上 官腔内的肿瘤或狭窄
A、胸部影像学 3. MRI
优点:发现肿瘤与大血管关系优于CT 缺点:发现小病灶(5mm以下)
A、胸部影像学
4. PET
对肺癌的敏感 性95%,特 异性90%, 但对肺泡细 胞癌敏感性 差
小细胞肺癌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化疗:一线 足叶乙苷+顺铂/卡铂
4-6周期 评估 二线 放疗: 颅脑转移或预防性照射 综合治疗:局限期 化疗+放疗
广泛期 不提倡胸部放疗
其他
生物反应调节剂 为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干扰素 转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等
中医药治疗
问题
1. 肺癌的常见分类是什么? 2. 肺癌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3. 中央型肺癌的胸部影像学特点?
电离辐射
可能与中子和α射线有 关。机制不清。
饮食与营养
维生素A,β胡萝卜素 等缺乏
其他 慢性基础病
1、肺TB 2、尘肺结节(打工) 3、疤痕异物(军人) 4、慢性炎症(慢支、慢性肺脓疡)
免疫功能减退 有统计肺癌患病率与教育程度负相关 基因 K-ras癌基因 P53抑癌基因等
分
类
按病理解剖
1、中央型 位于主支气管--段(鳞、小细胞)
3 肺门淋巴结结核 多见于儿童,常有结核毒性症状,结核菌素 试验强阳性,影像学不同
4 粟粒性肺结核 急性:病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较淡 亚急性:上中肺野,多有其他结核灶
(二)肺炎
细菌性肺炎 起病急,常有高热,有呼吸道症状,抗菌效佳, 吸收快。
而阻塞性肺炎,炎症吸收后肺不复张,局限性 的阴影增浓;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感染;肺 泡受侵润 ,起病缓,无全身症状,抗菌治疗 后病灶不吸收反扩大。
(医学课件)肺癌ppt课件

者对疾病的认知度。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功 能锻炼和咳嗽排痰方法,减
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 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鼓励患者参加肺癌康复俱乐 部等组织,与病友交流经验
,互相鼓励支持。
01
02
03
04
05
06
肺癌的研究与展望
最新研究进展
肺癌基因组学研究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X线、 CT等)、组织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肺部疾 病,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 室检查进行鉴别。
03
肺癌的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X线检查
是发现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
态等。
02
CT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 构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 助于肺癌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
探索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性的新策略和方法。
3
肺癌转移与复发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肺癌转移与复发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 治疗靶点。
提高肺癌防治水平的建议
加强肺癌早期筛查
推广低剂量CT等早期筛查技术,提高早期肺 癌的检出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 疗服务。
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
制定并推广肺癌诊疗规范,提高诊疗质量和 效率。
揭示了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精准治 疗提供了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
针对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
肺癌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
低剂量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肺癌早期检出率。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功 能锻炼和咳嗽排痰方法,减
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 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 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鼓励患者参加肺癌康复俱乐 部等组织,与病友交流经验
,互相鼓励支持。
01
02
03
04
05
06
肺癌的研究与展望
最新研究进展
肺癌基因组学研究
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X线、 CT等)、组织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肺部疾 病,需结合病史、影像学及实验 室检查进行鉴别。
03
肺癌的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01
X线检查
是发现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 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
态等。
02
CT检查
可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 构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 助于肺癌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
探索克服免疫治疗耐药性的新策略和方法。
3
肺癌转移与复发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肺癌转移与复发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 治疗靶点。
提高肺癌防治水平的建议
加强肺癌早期筛查
推广低剂量CT等早期筛查技术,提高早期肺 癌的检出率。
加强多学科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 疗服务。
提高诊疗规范化水平
制定并推广肺癌诊疗规范,提高诊疗质量和 效率。
揭示了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精准治 疗提供了依据。
免疫治疗研究
针对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如PD1/PD-L1抑制剂的应用。
肺癌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
低剂量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肺癌早期检出率。
肺癌护理PPT课件

诊断方法
01
胸部X线检查: 观察肺部阴影, 判断是否存在 肿瘤
02
胸部CT扫描: 更清晰地显示 肺部肿瘤,判 断肿瘤大小、 位置和性质
03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 观察肺部内部, 获取组织样本 进行病理检查
04
肿瘤标志物检 测:通过血液 检测,了解肿 瘤标志物的水 平,辅助诊断 肺癌
诊断标准
适当运动:根据身体 状况,进行适当的运
动,增强体质
4
肺癌的护理
护理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 酒、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胸部X光、 CT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
配合治疗:遵循医嘱,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大细胞癌等
鳞癌:约占非小细胞肺癌
04 的30%,生长较慢,易发
生血行转移
肺癌的病因
1
吸烟:长期吸烟 是导致肺癌的主
要原因之一
3
职业暴露:长期 接触石棉、砷、
铬等致癌物质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空气污染:长期 暴露于污染的空 气中,如工业废 气、汽车尾气等
4
遗传因素:家族 中有肺癌病史的 人,患肺癌的风
险较高
2
肺癌的诊断
肺癌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肺癌概述 02. 肺癌的诊断 03. 肺癌的治疗 04. 肺癌的护理
1
肺癌概述
肺癌的定义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的 支气管上皮细胞。
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 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多数。
肺癌的发病率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 等因素密切相关。
肺癌PPT课件

型征象:肺不张下缘呈倒S状)
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伴右肺上叶不张:呈倒S状改变
X线检查(中心型肺癌)
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右肺门块影:边缘不规则呈毛刺状
周围型肺癌:
• 肺 周 围 孤 立 性 圆 形 块 影 , 直 径 12cm到5-6cm或更大。块影常不规 则呈小的分叶,边缘毛糙常有细、 短的毛刺影。
主要的诊断方法 METHOD
6.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检查 7.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8.转移病灶活检 9.胸水检查 10.开胸探查
X线检查(中心型肺癌)
• 肿瘤向外生长 时—肺门不规则 肿块(肿块由癌 肿及肺门淋巴结 融合成)
X线检查(中心型肺癌)
• 肿瘤阻塞支气管—引流不畅致阻塞性 肺炎—完全阻塞致阻塞性肺不张(典
谢谢
• 50岁,男性,近一个月觉气短,乏力,纳差,近三天咳 少量血痰,胸闷不适来诊,体检:BP150/90mmHg, T37℃,右上肺可闻吸气性哮鸣音,心脏无异常所见。 二个月前X线胸片无异常。吸烟20年,每日烟量20支。
• 1.门诊医生应该如向患者交待病情? • A 告诉患者可能患肺癌 B 转回本单位抗炎治疗 • C 对患者解释少量咯血无需治疗 D 建议患者进一步详
(2)腺癌 占30~35%,预后不
如鳞癌。含瘢痕癌
、肺泡癌发病率居第
三位。年龄较小,女 性多见。多为周边型 。早期一般没有症状 ,多为X线发现(球型 病变)。生长较缓慢 。可早期发生血行转 移,淋巴转移晚。对 放疗、化疗敏感性低
(3)小细胞未分化癌(
燕 麦 细 胞 癌 ) 10~20% , 最恶APUD,电镜见神经
syndrome b: 压迫臂丛神经:同 侧肩关节,上肢内侧 剧痛和感觉异常。
• 4、副癌综合症(肺外症状-多见于燕麦细胞癌):可能与肿
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伴右肺上叶不张:呈倒S状改变
X线检查(中心型肺癌)
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右肺门块影:边缘不规则呈毛刺状
周围型肺癌:
• 肺 周 围 孤 立 性 圆 形 块 影 , 直 径 12cm到5-6cm或更大。块影常不规 则呈小的分叶,边缘毛糙常有细、 短的毛刺影。
主要的诊断方法 METHOD
6.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检查 7.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8.转移病灶活检 9.胸水检查 10.开胸探查
X线检查(中心型肺癌)
• 肿瘤向外生长 时—肺门不规则 肿块(肿块由癌 肿及肺门淋巴结 融合成)
X线检查(中心型肺癌)
• 肿瘤阻塞支气管—引流不畅致阻塞性 肺炎—完全阻塞致阻塞性肺不张(典
谢谢
• 50岁,男性,近一个月觉气短,乏力,纳差,近三天咳 少量血痰,胸闷不适来诊,体检:BP150/90mmHg, T37℃,右上肺可闻吸气性哮鸣音,心脏无异常所见。 二个月前X线胸片无异常。吸烟20年,每日烟量20支。
• 1.门诊医生应该如向患者交待病情? • A 告诉患者可能患肺癌 B 转回本单位抗炎治疗 • C 对患者解释少量咯血无需治疗 D 建议患者进一步详
(2)腺癌 占30~35%,预后不
如鳞癌。含瘢痕癌
、肺泡癌发病率居第
三位。年龄较小,女 性多见。多为周边型 。早期一般没有症状 ,多为X线发现(球型 病变)。生长较缓慢 。可早期发生血行转 移,淋巴转移晚。对 放疗、化疗敏感性低
(3)小细胞未分化癌(
燕 麦 细 胞 癌 ) 10~20% , 最恶APUD,电镜见神经
syndrome b: 压迫臂丛神经:同 侧肩关节,上肢内侧 剧痛和感觉异常。
• 4、副癌综合症(肺外症状-多见于燕麦细胞癌):可能与肿
肺癌简介PPT课件

肺癌的病理类型
非小细胞肺癌
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占所 有肺癌的80%-85%。
其他类型
如腺鳞癌、肉瘤样癌等,较为少见。
小细胞肺癌
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占 所有肺癌的15%-20%。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临床表现
早期肺癌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05
肺癌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评 估
生存率与预后因素
生存率
肺癌的生存率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癌症类型、分期、治疗 方式及患者个体差异等。一般来说,早期发现和治疗的肺癌 患者生存率较高。
预后因素
影响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癌症分期、病理类型、患者年 龄、身体状况、治疗方式选择等。此外,一些生物标志物和 基因表达谱也可能与预后相关。
肺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控制吸烟和减少被动吸烟危害
1 2
加强吸烟危害宣传
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途径,广泛宣传吸烟对 健康的危害,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实施控烟政策
政府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控烟政策,如提高烟草 税、限制烟草广告、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等。
3
提供戒烟服务
医疗机构和社区应提供戒烟咨询、药物治疗和心 理支持等服务,帮助吸烟者成功戒烟。
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不断革新,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质子治疗等,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副作用。
化学治疗与靶向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目的
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适应证
广泛适用于各期肺癌患者,可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 或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
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肺癌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进行干预,阻断肿瘤细胞的 生长和扩散。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药物治疗具有更高的 针对性和较低的副作用。
肺癌专题宣讲培训课件

过重导致肺水肿 ❖ 记录24h出入量。 ❖ 麻醉苏醒后适量饮水与进食:流食-
半流食-普食。要求高蛋白,高热量, 丰富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
肺癌专题宣讲
46
肺癌术后护理措施
6.活动与休息 ❖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改
善肺功能 ❖ 促进手与关节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
缩。
肺癌专题宣讲
47
肺癌术后护理措施
肺癌专题宣讲
3
肺解剖生理概要
左肺 ❖上叶 ❖下叶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
肺癌专题宣讲
4
肺解剖生理概要
❖ 气管 ❖ 一级:左、右支气
管 ❖ 二级:肺叶支气管 ❖ 三级:肺段支气管 右侧主支气管陡而 粗,气管异物易 进入右侧
肺癌专题宣讲
5
肺癌病因
1.吸烟
l 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 烟雾中含20多种致癌物 (苯并芘)。
肺癌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 否压迫侵犯临近器官及有无转移有关。 早期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可无任何症状, 大多在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时发现。 中央型出现症状早,周围型较晚。
肺癌专题宣讲
17
肺癌临床表现
早期:1.咳嗽 (最常见症状)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大
多有阵发性干咳,仅有少量白色泡沫 样痰,抗炎无效。 肿瘤增大—阻塞支气管—肺部感染— 可有脓痰、痰量多。
肺癌专题宣讲
11
肺癌病理
2.腺癌 ➢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明显,已超越鳞
癌成为最常见的肺癌 ➢ 多周围型、女性多见,与吸烟无关 ➢ 局部浸润及血行转移早(血管丰
富),易出现胸水
肺癌专题宣讲
12
肺癌病理
3. 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 ➢ 大多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多为中央型 ➢ 与吸烟关系密切,老年男性、中心型
半流食-普食。要求高蛋白,高热量, 丰富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
肺癌专题宣讲
46
肺癌术后护理措施
6.活动与休息 ❖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不张,改
善肺功能 ❖ 促进手与关节的活动,防止废用性萎
缩。
肺癌专题宣讲
47
肺癌术后护理措施
肺癌专题宣讲
3
肺解剖生理概要
左肺 ❖上叶 ❖下叶
右肺 ❖上叶 ❖中叶 ❖下叶
肺癌专题宣讲
4
肺解剖生理概要
❖ 气管 ❖ 一级:左、右支气
管 ❖ 二级:肺叶支气管 ❖ 三级:肺段支气管 右侧主支气管陡而 粗,气管异物易 进入右侧
肺癌专题宣讲
5
肺癌病因
1.吸烟
l 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 烟雾中含20多种致癌物 (苯并芘)。
肺癌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 否压迫侵犯临近器官及有无转移有关。 早期特别是周围型肺癌可无任何症状, 大多在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时发现。 中央型出现症状早,周围型较晚。
肺癌专题宣讲
17
肺癌临床表现
早期:1.咳嗽 (最常见症状)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大
多有阵发性干咳,仅有少量白色泡沫 样痰,抗炎无效。 肿瘤增大—阻塞支气管—肺部感染— 可有脓痰、痰量多。
肺癌专题宣讲
11
肺癌病理
2.腺癌 ➢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明显,已超越鳞
癌成为最常见的肺癌 ➢ 多周围型、女性多见,与吸烟无关 ➢ 局部浸润及血行转移早(血管丰
富),易出现胸水
肺癌专题宣讲
12
肺癌病理
3. 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 ➢ 大多起源于较大支气管,多为中央型 ➢ 与吸烟关系密切,老年男性、中心型
肺癌ppt课件

谢谢
护理措施
肺癌患者的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服务。
护理措施包括日常护理、病情监测、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等,同时还需要关注 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爱。
日常护理包括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保持身体卫生和口腔清洁等;病情监测则是对患 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则是针对患者的具体 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 防肺癌。
控制措施
早期筛查
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等手 段进行早期筛查,发现 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
规范诊疗
建立肺癌诊疗规范,提 高诊疗水平,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开展肺癌防治知识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癌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科研支持
03
CHAPTER
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 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适用情况
早期肺癌、部分中期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 者。
效果
手术切除肿瘤,治愈率较 高,但需根据病理结果进 行后续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类型
效果
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 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组化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通过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技术,可进一步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和 分子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分期与分级
分期
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 况等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分 期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
护理措施
肺癌患者的护理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服务。
护理措施包括日常护理、病情监测、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等,同时还需要关注 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爱。
日常护理包括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保持身体卫生和口腔清洁等;病情监测则是对患 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疼痛管理、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则是针对患者的具体 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 防肺癌。
控制措施
早期筛查
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等手 段进行早期筛查,发现 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
规范诊疗
建立肺癌诊疗规范,提 高诊疗水平,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
开展肺癌防治知识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肺癌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科研支持
03
CHAPTER
肺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包括肺叶切除、全肺切除 等,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手术方式。
适用情况
早期肺癌、部分中期肺癌 ,肿瘤较小且无转移的患 者。
效果
手术切除肿瘤,治愈率较 高,但需根据病理结果进 行后续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类型
效果
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 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免疫组化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通过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技术,可进一步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和 分子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分期与分级
分期
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 况等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分 期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央型 – 周围型
按生物学分:
– 小细胞肺癌: (15-20%) – 非小细胞肺癌: (80-85%)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腺鳞癌 其它
肺癌病理类型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小细胞癌
0.30-0.35 0.35-0.40
0.10 0.20-0.25
症状和诊断
Symptoms and Diagnosis
Epithelium
Connective tissue sheath (cut away)
Intercarti l agi nous ligaments
Tracheal cartilages
Mucosa showing longitudual folds formed by dense collections of elastic fibres
T2N1M0
T3N1M0
T4
T3N0M0
T1-3N2M0
N3
IA IB IIA
IIB
IIIA
Clinical stage at presentation
IIIB
IV
Mountain 1997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according to clinical stage
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影响预后因素
小细胞癌
1
1973-5 85-7 94-6 73-5
85-7 94-6 73-5 85-7
Year of diagnosis
94-6 73-5
85-7 94-6
男性黑人
女性黑人
男性白人
女性白人
Wingo et al 1999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 90-92年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第1位的省市 :
上 海: 43.53/10万 天 津: 38.86 辽 宁: 32.07 黑龙江: 29.06 吉 林: 28.06 云 南: 23.07 北 京: 22.25 内蒙古: 22.04
T1 N1 M0 T2 N1 M0 T3 N0 M0 T3 N1 M0 T1-3 N2 M0
T4, Any N, M0 Any T, N3, M0 Any T, Any N, M1
Mountain 1997
非小细胞肺癌分期
Lymph nodes
Invasion of chest wall
Main bronchus
肺癌的症状学
发生发展
表现
– 肺癌形成
无症状
– 累及小支气管
咳嗽
– 累及粘膜微血管
血痰
– 侵及胸膜胸壁
胸闷胸痛
– 阻塞支气管
气促发热
– 胸膜播散
胸水
非特异性症状:
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肺癌的症状学
外侵和转移症状
– 上腔静脉综合征 – Horner’s Syndrome – Pancoast’s Syndrome
Anterior wall
Cross section through trachea
Posterior wall
To upper lobe
To middle lobe
To lower lobe
Eparterial bronchus
Nerve Small arteries
Gland Elastic fibres
非小细胞肺癌 X线胸片
非小细胞肺癌 CT 扫描
纵隔镜检查
分期和预后
staging and prognostication
非小细胞肺癌分期
Disease Early Localized
Advanced
Stage
0 IA IB
IIA IIB
IIIA
IIIB
IV
TNM
TIS N0 M0 (carcinoma in situ) T1 N0 M0 T2 N0 M0
Metastasis to distant
organs
Contralateral lymph node
Stage 0 Stage IA Stage IIB Stage IIIB Stage IV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与预后
Survival 100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year 3 years 5 years
Extrapulmonary
Intrapulmonary
M usclesof inspiration
Principal
External intercostals (elevate ribs)
Accessory
Sternocleidomastoid (elevates ster num)
Scalenus anterior middle posterior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全国
上海
72--74 90--92
广东
解剖和病理
Anatomy and Pathology
Pituitary gland Pons
© Novartis
Dura mater M edulla oblongata Nasopharynx Oropharynx
Visceral pleura over right lung
H ilus of right lung
Pericardial mediastinal pleura
Substernal and subcostal parietal pleura
Diaphragmatic parietal pleura
肺癌的诊断学
注意少见的肺外表现 – 从常规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 – 重视获取病理学诊断
细胞学,组织学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Physical examination Chest X-ray Bronchoscopy FNA CT scan PET scan Laboratory analysis Mediastinoscopy
Albain et al 1991
治疗
Treatment
肺癌治疗思维决策
先进行肺癌的生物学分类
– 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再根据资料作肺癌的分期 决定肺癌的治疗方案 治疗结束安排随防计划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概况
肿瘤局限 手术
肿瘤范围较大 化疗,放疗 (手术)
(elevate and fix upper ribs)
Parasternal intercartilaginous muscles (elevate ribs)
Diaphragm (domes descend, increas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of chest and elevating lower ribs)
19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Year of diagnosis/death
Ries et al 1999
肺癌发生率:病理类型、性别、种族 (1973-1996)
Rate per 60 100,000 people (log scale)
10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可手术 (0-IIIA期)
肺部症状 肿瘤的最大径 erbB-2, p53过表达 血管侵犯 肿瘤血管形成
Harpole 1995
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影响预后因素
不可手术 ( IIIB-IV期)
PS评分 年龄和性别 体重下降 转移灶 LDH, AKP(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红蛋白 含铂化疗方案
NCCN Guidelines 2000
诊断(Diagnosis)
1、CXR,CT,<包括胸部、肝和肾上腺> B
2、对肺周围型病变经皮肺穿刺是合适的,但非
强制性,特别是既往胸片检查无病变者。 B
3、CT提示纵隔淋巴结>1 cm(短径)应行纵隔
镜检,前纵隔切开活检或穿刺。
B
BTS Guidelines Thorax 2001,56 89-108
肺癌
2020/4/23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美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1973-1996)
Rate per 100 100,000 people (log scale)
50
Incidence - males Mortality - males Incidence - females Mortality - females 10
Trachealis muscle Oesophageal muscle Epithelium Lymph vessels
© Novartis
R. main bronchus
L. main bronchus
To upper lobe
To lingula
To lower lobe
Intrapulmonary
Detect signs
Detect position, size, number of tumors
Precise location of tumor obtain biopsy
Cytology Detect chest wall invasion mediastinal lymphodenopathy distant metastases Lymph node staging Detect changes in hormone production, and hemat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lung cancer Visualize and sample mediasturial lymph nodes
按生物学分:
– 小细胞肺癌: (15-20%) – 非小细胞肺癌: (80-85%)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腺鳞癌 其它
肺癌病理类型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小细胞癌
0.30-0.35 0.35-0.40
0.10 0.20-0.25
症状和诊断
Symptoms and Diagnosis
Epithelium
Connective tissue sheath (cut away)
Intercarti l agi nous ligaments
Tracheal cartilages
Mucosa showing longitudual folds formed by dense collections of elastic fibres
T2N1M0
T3N1M0
T4
T3N0M0
T1-3N2M0
N3
IA IB IIA
IIB
IIIA
Clinical stage at presentation
IIIB
IV
Mountain 1997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according to clinical stage
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影响预后因素
小细胞癌
1
1973-5 85-7 94-6 73-5
85-7 94-6 73-5 85-7
Year of diagnosis
94-6 73-5
85-7 94-6
男性黑人
女性黑人
男性白人
女性白人
Wingo et al 1999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 90-92年肺癌占恶性肿瘤死因第1位的省市 :
上 海: 43.53/10万 天 津: 38.86 辽 宁: 32.07 黑龙江: 29.06 吉 林: 28.06 云 南: 23.07 北 京: 22.25 内蒙古: 22.04
T1 N1 M0 T2 N1 M0 T3 N0 M0 T3 N1 M0 T1-3 N2 M0
T4, Any N, M0 Any T, N3, M0 Any T, Any N, M1
Mountain 1997
非小细胞肺癌分期
Lymph nodes
Invasion of chest wall
Main bronchus
肺癌的症状学
发生发展
表现
– 肺癌形成
无症状
– 累及小支气管
咳嗽
– 累及粘膜微血管
血痰
– 侵及胸膜胸壁
胸闷胸痛
– 阻塞支气管
气促发热
– 胸膜播散
胸水
非特异性症状:
食欲不振 体重下降
肺癌的症状学
外侵和转移症状
– 上腔静脉综合征 – Horner’s Syndrome – Pancoast’s Syndrome
Anterior wall
Cross section through trachea
Posterior wall
To upper lobe
To middle lobe
To lower lobe
Eparterial bronchus
Nerve Small arteries
Gland Elastic fibres
非小细胞肺癌 X线胸片
非小细胞肺癌 CT 扫描
纵隔镜检查
分期和预后
staging and prognostication
非小细胞肺癌分期
Disease Early Localized
Advanced
Stage
0 IA IB
IIA IIB
IIIA
IIIB
IV
TNM
TIS N0 M0 (carcinoma in situ) T1 N0 M0 T2 N0 M0
Metastasis to distant
organs
Contralateral lymph node
Stage 0 Stage IA Stage IIB Stage IIIB Stage IV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与预后
Survival 100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year 3 years 5 years
Extrapulmonary
Intrapulmonary
M usclesof inspiration
Principal
External intercostals (elevate ribs)
Accessory
Sternocleidomastoid (elevates ster num)
Scalenus anterior middle posterior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全国
上海
72--74 90--92
广东
解剖和病理
Anatomy and Pathology
Pituitary gland Pons
© Novartis
Dura mater M edulla oblongata Nasopharynx Oropharynx
Visceral pleura over right lung
H ilus of right lung
Pericardial mediastinal pleura
Substernal and subcostal parietal pleura
Diaphragmatic parietal pleura
肺癌的诊断学
注意少见的肺外表现 – 从常规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 – 重视获取病理学诊断
细胞学,组织学
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
Physical examination Chest X-ray Bronchoscopy FNA CT scan PET scan Laboratory analysis Mediastinoscopy
Albain et al 1991
治疗
Treatment
肺癌治疗思维决策
先进行肺癌的生物学分类
– 小细胞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再根据资料作肺癌的分期 决定肺癌的治疗方案 治疗结束安排随防计划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概况
肿瘤局限 手术
肿瘤范围较大 化疗,放疗 (手术)
(elevate and fix upper ribs)
Parasternal intercartilaginous muscles (elevate ribs)
Diaphragm (domes descend, increas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of chest and elevating lower ribs)
19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Year of diagnosis/death
Ries et al 1999
肺癌发生率:病理类型、性别、种族 (1973-1996)
Rate per 60 100,000 people (log scale)
10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可手术 (0-IIIA期)
肺部症状 肿瘤的最大径 erbB-2, p53过表达 血管侵犯 肿瘤血管形成
Harpole 1995
非小细胞肺癌: 其他影响预后因素
不可手术 ( IIIB-IV期)
PS评分 年龄和性别 体重下降 转移灶 LDH, AKP(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红蛋白 含铂化疗方案
NCCN Guidelines 2000
诊断(Diagnosis)
1、CXR,CT,<包括胸部、肝和肾上腺> B
2、对肺周围型病变经皮肺穿刺是合适的,但非
强制性,特别是既往胸片检查无病变者。 B
3、CT提示纵隔淋巴结>1 cm(短径)应行纵隔
镜检,前纵隔切开活检或穿刺。
B
BTS Guidelines Thorax 2001,56 89-108
肺癌
2020/4/23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美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1973-1996)
Rate per 100 100,000 people (log scale)
50
Incidence - males Mortality - males Incidence - females Mortality - females 10
Trachealis muscle Oesophageal muscle Epithelium Lymph vessels
© Novartis
R. main bronchus
L. main bronchus
To upper lobe
To lingula
To lower lobe
Intrapulmonary
Detect signs
Detect position, size, number of tumors
Precise location of tumor obtain biopsy
Cytology Detect chest wall invasion mediastinal lymphodenopathy distant metastases Lymph node staging Detect changes in hormone production, and hemat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lung cancer Visualize and sample mediasturial lymph n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