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芜湖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模块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管理度量衡的“质人”。
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 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 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答案】C【解析】西周设立各种官员对市场进行管理,这反映出西周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即西周的“工商食官”的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重农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等级秩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反映不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故D项错误。
2. 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A. 商周时期B. 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A【解析】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鼎”在当时代表着身份和地位。
因此“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商周时期。
故答案为A项。
其他三项不符合题干中“至少应追溯到”的要求,排除B、C、D项。
3.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中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故 B 项正确。
ACD与材料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土地兼并4. 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建成后的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
安徽省芜湖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寻根祭祖”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传统对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所以答案选B,A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的选拔制度与血缘无关,CD两项是中国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制度保证是A. 郡县制的形成B. 郡国制的推行C. 三公九卿制的实施D.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为了修建皇陵及兵马俑,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征调大量民力,中央集权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因此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为完成浩大工程提供了制度保证,D项正确。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能体现材料主旨,A项错误。
郡国制是西汉实行的制度,B项错误。
三公九卿制属于中央官制,不能体现中央控制地方,C项错误。
3.宋朝建立后,为反唐朝之弊而加强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设立了“知州”“通判”等一批新的官职,其中“知州”的“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
这说明宋朝A. 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 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C. 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 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答案】A【解析】【详解】知州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表明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故答案为A项。
北宋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B项;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受到削弱,而不是互相制衡,排除C 项;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安徽省芜湖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fěi)薄的条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B.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chuàng)伤使我的心伤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煎熬。
C.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chà)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D.有的在公共自来水头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执拗.(niù)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噩耗明媚涕泗交流陨身不恤B.嬉游作揖揠苗助长桀骜不驯C.婆娑葱茏里应外合绿草如茵D.酣畅步骤不假思索迵乎不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为了少走100米的路程,一些人不惜毁坏铁路护栏,冒看生命危险穿越铁路,这样的行为不仅令人胆战心惊....,也让人心生气愤。
B.杨叔子院士的报告博闻强记....,深入浅出,让聆听报告的师生在景仰大师的同时,见贤思齐,台上台下互动,气氛异常激烈。
C.中国的大学生村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闲,他们做统计,搞调查,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有时简直目不暇接....。
D.当下置身危机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境况很不如人意,已如竭泽而渔....,是否能够东山再起,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把他的一腔愤诉诺于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B.运营商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后,不少市民欣喜不已,更有网友开始展望“我的流量我做主”的未来。
C.美国《时代周刊》认为曼德拉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圣人,最具有宽恕美德,这种宽恕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弥足珍贸。
D.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文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要素。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进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卷Ⅰ⼀、选择题(35道⼩题,每题2分,共70分)1.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统“⼤下”,建⽴汉朝。
遵循周朝制度,他应⽴下⾯哪个孩⼦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2. 云梦《秦简》载“县、都官、⼗⼆郡免除吏及佐、官属,以⼗⼆⽉朔⽇免除,尽三⽉⽽⽌之。
”材料中官吏的任职⽅式是A.中央任命B.军功受奖C.察举征辟D.科举考试3.“既⾮副贰,⼜⾮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明朝的⼚卫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
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
其原因是它有利于A.控制⼈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多民族国家的统⼀和巩固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建⽴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只能导致社会的⽆序。
苏格拉底这⼀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认识到A.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稳定 B.雅典民主是少数⼈的民主C.直接民主易导致权⼒滥⽤ D.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6.《⼗⼆铜表法》第七表第⼋条规定:“⽤⼈为的⽅法变更⾃然⽔流,以致他⼈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得诉诸赔偿。
”这表明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B.维护平民利益C.袒护贵族特权D.体现政治民主7. 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乎垄断了全部⽴法提案权。
仅1887~1897这10年问,内阁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时间的84.5%,致使议员个⼈根本⽆法提出议案。
这反映出A. 议会不再是英国的权⼒中⼼ B.内阁和议会已没有本质区别C.英国代议制民主制更趋完善 D.内阁成为英国实际权⼒核⼼8.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
政治-安徽省芜湖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芜湖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该答案前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 2016年11月,合肥市物价局公布了轨道交通l号线(地铁)票价方案,地铁票起步价为2元,乘坐里程越长票价越贵,最高票价5元。
这里的“2元”和“5元”是①地铁票的价值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③地铁票的价格④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小张在网上购得《美人鱼》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影视作品。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张的行为涉及的经济活动有①生产活动②分配活动③交换活动④消费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下表所示为2013年和2015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
根据表中数据,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2015年与2013年相比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①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②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升值③中国企业进口美国商品成本减少④中国商品出口美国更具价格优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一卡在手,走遍神州”,银行信用卡的使用①能减少现金的使用②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③改变商品交换的本质④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在相关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引起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下列经济现象正确体现了这一效应的有①汽油价格下降,汽车销量增加②羊肉价格上涨,牛肉需求量提高③房贷利率下调,商品房价格下降④汽油价格下降,汽油需求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形容的是A.贷款消费B.租赁消费C.发展资料消费D.享受资料消费7.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据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
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B.消费决定生产方式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10. 2016年10月28日,新华网(股票代码:603888)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继人民网之后,中国A股10.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可以推断出新华网①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②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③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④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新华网股票的发行价是每股27. 69元,发行当日,股价涨幅达到43. 99%。
2016-2017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1分,共30分)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军守土。
其反映的制度是A.XXX袭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或,“邦”字写作。
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C.D.地域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制度是A.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按照中国史官传统与惯例,宋朝君主与大臣议事的任何场合,都需要有史官在场。
该现象A.体现政治的透明度C.说明史官地位提升B.反映君主权力被削弱D.表明宋代政治民主化6.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7.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雅典的农业发达B.小国寡民的城邦C.古希腊民主传统D.斯巴达人的威胁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8.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
罗马人不够1了,XXX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
此后,“罗马”实施了A.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9.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10.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1)一个联邦,一个由选举产生的总统(2)以一部成文宪法作为政府的根蒂根基和对政府的管束(3)权力制衡制度(4)立法者的选举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产生——若干人中选出代表一名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1.中英《XXX》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干涉。
高一历史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市统测)

普通高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题2018.1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有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皇帝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其主要目的是A. 防范宰相擅权B.选拔地方官员C.监察地方政治D.提高行政效率3.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一诗中描绘了当时的见闻:“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这一史料可以说明唐代草市A.商人往来频繁商品种类单一B.税收是政府唯一的收入来源C.在商业活动中已有明显作用D.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4.《剑桥插图中国史》写到:“根据一些乐工的衣饰、胡须和面部轮廓判断,可以断定他们来自中亚,陪葬的陶俑中以这种中亚男人居多,说明唐代贵族对中亚音乐和商队的喜爱,因为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物品。
”对该史料解读正确的有①“商队”主要经丝绸之路到达中国②“西方的物品”中可能有烟草③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④唐朝贵族沉醉奢靡之音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唐宋以来,各地瓷窑所产瓷器各具风格。
右图所示著名瓷器产于A.唐代长沙铜官窑B.北宋河北定窑C.唐代浙江龙泉窑D.北宋河南均窑6. 它在我国古代城市变迁中有突出地位,它改变了以前的城市坊里制度,形成开放式的大街小巷。
人们不再居住在高大坊墙围绕的坊里,且可以在沿街设店。
“它”是A.西汉长安B.唐朝洛阳C.北宋汴京D.明朝北京7.元朝中央政府的组织大都沿用宋制,其中掌管军事的是A.参知政事B.三司C.政事堂D.枢密院8.钱穆评价元代某一政治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
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
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_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学年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唐朝中期,唐政府都要在每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3.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
”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4.2016年4月4日是清明节,网上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征,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祀已逝亲人。
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了现代化的气息。
清明节扫墓祭祀的做法与我国历史上哪一制度直接相关()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世袭制5.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
”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中央集权意识D.安土重迁理念6.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
”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A.剥夺了贵族的立法权力B.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C.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7.“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材料反映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独立自治C.人民主权D.轮番而治8.《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
历史试卷(必修1)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聚的传统节日。
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2.秦朝中央官制中,“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_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治粟内史
3.秦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B.修长城C.推行郡县制D.制定秦法
4.唐朝中央的三省中,负责审议的是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中书门下省
5.明A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此举目的是A.增加六部权力B.扩大统治基础C.加强专制统治D.提高办事效率
6.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两方”是指A.贵族、平民B.平民、奴隶C.地主、平民D.奴隶主、奴隶
7.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有病或因年高有障碍,原告应提供车子。
“患重病……承审员、仲裁员或被告应另日诉讼。
”这体现了古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B.维护弱者权益C.限制贵族权力D.扩大统治基础
8.历史上著名的“不流血”而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指
A.英国的光荣革命B.法国的雾月革命C.日本的明治维新D.俄国的十月革命
9.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其称赞的是
A.邦联制B.联邦制C。
三权分立制D.总统制
10.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
以下有关议会的正确叙述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制
B.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C.法国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选举总统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立法权
11.下列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首相和内阁必须从议会下院多数党中产生B.责任内阁制产生在“光荣革命”之前C.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D.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12.有人说,“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口口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
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这里的“口口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4.“天无雨,地焦早,全是教堂止住天。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15.“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说、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
以上述宣言开始的是’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6.右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B.“国民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C.“共赴国难”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7.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
其中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18.1945年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国共合作B.参加重庆谈判
C.召开人民政协D.进行战略反攻
19.观察右图,当时毛泽东致信并盛赞蒋介石,主要是
因为国民政府
A.出师讨伐北洋军阕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正面战场组织抗战
D.倡议国共两党合作
20.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
空白处应为
A.法国革命爆发B.德意志统一C.巴黎公社成立D.新中国成立
21.下列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红色旅游”纪念邮票,邮票中革命纪念地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产生影响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22.“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而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
这一政策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求同存异
2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针对的关系是
A.中共与各民主党派B.祖国大陆与台湾
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24.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一主张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25.《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26题l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成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
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境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套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兰“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套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文献?(4分)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4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的规定有什么不同?(4分)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共同特征?(2分)
27,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16分)
辛亥革命时的《中华民国国歌)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精神。
其中有这样的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采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l)“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意义?(8分)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4分)
(3)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运用所学知识,阐述香港回归的条件。
(4分)
28.外交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1)在材料一中A、B处分别填入相应的条约名称。
(2分)并指出这些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分)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謇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具体表现。
(6分) 材料三1960年,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
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美国不应谊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福斯特·杜勒斯(1954年美国国务卿)拒鲍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
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蛄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
——摘编自《尼克松传》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美关系的变化。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该变化的原因有
哪些?(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