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5ed 运输层

合集下载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座Piz和Pik的探秘之旅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座Piz和Pik的探秘之旅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座Piz和Pik的探秘之旅作者:***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2年第05期摘要: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我国乃至世界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目前生产上主要有栽培管理、化学药剂和选用抗病品种等防治方法,其中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已被证实为最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选择。

回顾了本课题组在过去10多年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多组学等研究技术,在抗性基因筛选、鉴定和应用以及抗病机制解析方面的工作。

另外,还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水稻抗性基因和稻瘟病菌无毒基因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与抗病基因Piz-t相关的物质和代谢途径,如五羟色胺和色氨酸途径等。

这些信息有望为水稻分子设计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基因;Piz基因座;Pik基因座;标记辅助育种;五羟色胺中图分类号:S 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2301(2022)05-0001-11DOI: 10.13651/ki.fjnykj.2022.05.001Exploration of the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 Loci Piz and Pik in RiceTIAN Da-gang(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uzhou,Fujian 350003, China)Abstract: The rice blast, caused by Magnaporthe oryzae, is a main disease on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even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control methods including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chemical agents and the selection of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were mainly used in production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rice blast. Among them, the breeding of the disease-resistant varieties with disease-resistant genes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most economical eff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oic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work of our team in the screening,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 analysis of resistance mechanisms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such as molecular biology and multi-omics analysis in the past 10 years were reviewed.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rice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 avirulence genes of Magnaporthe oryzae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as well as the substances and metabolic pathways related to the resistance gene Piz-t, such as 5-hydroxytryptamineand tryptophan pathway. These information would be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olecular design of the disease-resistant breading in rice.Key words: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Piz locus; Pik locus;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5-hydroxytryptamine由稻瘟病菌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

氯化氢海运出口操作流程分享

氯化氢海运出口操作流程分享

氯化氢海运出口操作流程分享用途:1、配制标准溶液滴定碱性物质;2、调节溶液的酸碱度;3、水解淀粉和蛋白质等;4、制备氯化物、胶、药品和染料;5、有机合成催化剂、溶剂、腐蚀剂;6、氯化氢气体的用途主要为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IMDG Code)联合国正确运输名称(中文):无水氯化氢联合国正确运输名称(英文):HYDROGEN CHLORIDE,ANHYDROUS主要危险类别:2.3次要危险类别:8EmS No.:F-C,S-U海洋污染物:无UN1050 CLASS2.3(8)2.3类危险品海运出口只能走整柜,拼箱走不了,就算只有一个小钢瓶的货,也只能走整柜。

2类危险品一般使用锅检证比较多,主要用来订舱和截危申报的时候需要。

2.3类危险品海运出口,接的船公司还是比较多的,订舱的时候数据要写清楚,大部分的客户是需要钢瓶和气体分开报关的,分开报关就需要注意订舱的数据。

危险品订舱需要提供以下:A 英文版MSDSB托书C锅检证扫描件D危险品审批表格危险品的表格是写危险品的数据,不同的船公司要求不一样,如果是钢瓶和气体分开报关,特别需要注意数据的正确性,不然会影响柜子正常上船,有些船公司危险品表格不允许,净重和毛重的数据是一样的,有的船公司可以,所以2.2类危险品需要找专业危险品的货代来做。

危险品表格申请如果净重和毛重不一样,后面还涉及到进港数据和报关的数据,截危申报的数据和发舱单的数据都有要求。

危险品舱位一般三个工作日左右可以下来,上面有截危申报的时间,根据截危申报的时间来安排车队去放单提箱,现在各大船公司集装箱都很缺,如果设备单有了,但是堆场提不到箱子,必要的时候就需要去搞定箱子。

截危申报需要提供已下资料:A 英文版MSDS B申报委托书 C 装箱单 D锅检证正本截完危申报后,就会有申报单,和电子黄联,电子黄联发给车队,港区受理后,车队就可以进港。

2.3类危险品是需要做船边直装的,危险品进港是不受开港和截港时间限制的,港区是单独受理的。

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

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

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2-氯-5-甲基吡啶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

一、介绍2-氯-5-甲基吡啶是一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它在医药领域中常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在农药领域中,2-氯-5-甲基吡啶也被广泛用作杀虫剂、除草剂等。

二、合成方法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合成路线。

1. 原料准备合成2-氯-5-甲基吡啶的原料主要包括甲基吡啶和氯化氢。

甲基吡啶可通过吡啶和甲基化试剂反应得到。

2. 反应步骤(1) 合成4-甲基吡啶:将吡啶和甲基化试剂在适当的溶剂中反应,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得到4-甲基吡啶。

反应条件可根据具体实验室条件进行调整。

(2) 氯化反应:将4-甲基吡啶与氯化氢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得到2-氯-5-甲基吡啶。

反应条件的选择要考虑反应速度和产物纯度等因素。

3. 纯化与分离得到2-氯-5-甲基吡啶后,需要进行纯化和分离。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蒸馏或结晶来提高产物的纯度。

三、应用领域2-氯-5-甲基吡啶作为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药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中,2-氯-5-甲基吡啶可以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其化学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和药效。

在农药领域中,2-氯-5-甲基吡啶常用作杀虫剂、除草剂等。

其具有较强的杀灭害虫和杂草的能力,对农作物的生产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四、总结2-氯-5-甲基吡啶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但常用的合成路线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反应步骤和纯化与分离。

在医药和农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和农药,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2-氯-5-甲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氯-5-甲基吡啶在医药和农药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CH05液相色谱-质

CH05液相色谱-质

2.分析物浓度的影响
分析物的浓度影响着ESI的信号强度以及多电荷离子的分布。
3.非挥发性电解质的影响 复杂基质中存在的非挥发性物质常会使ESI信号受到抑制, 非挥发性电解质对化合物离子化效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尚无系 统的规律可循。 当电解质浓度很低时,本底电解质(如色谱纯试剂中存在的 低浓度碱金属离子<10-5mol/L)浓度的变化对化合物离子化效 率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当电解质浓度较高(>10-4mol/L)时, 则对ESI信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LC-ESI-MS中电解质的浓度 应较低,建议所形成的离子可能是带有若干个水分子或溶剂分子 的水合离子或溶剂化离子,称为“簇”离子,也可能 是与气相中其他分子形成的非共价键结合物。如果这 些簇离子或弱键复合物在离子传输的过程中能够“存 活”并到达质谱检测器,就可以观察到相应的水合离 子、溶剂加合离子或弱键复合物离子等。 ESI最大的特点是可形成多电荷离子,能检测分子量达 数十万Da(道尔顿)的化合物;ESI是极为温和的离子化 方式,能在气相状态下研究溶液分子之间的非共价结 合作用,甚至于分子的三维空间构型。
第二节 电喷雾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 接口与质谱联机
一、电喷雾电离接口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接口的碰撞诱导解离(CID)功能
毛细管出口与第一级分离器之间的真空区的气压取决于机械泵的抽速和 由处在常压下的离子化室进入毛细管的气流量。该区的气压为数百帕,且比 较稳定,是一个理想的分子离子碰撞解离区。改变施加在毛细管出口和锥形 分离器之间的电压可以力方便地控制碰撞能量,从而得到不同丰度的碎片离 子。CID电压通常设置50~400V之间,这样的电压设置对大多数化合物可以 产生丰度鞍较高的碎片。
二、APCI和ESI的比较
三、影响样品离子化的因素

ch5_脂环烃_20081107

ch5_脂环烃_20081107

H2
催化剂
2. 分子内偶联
CH2Br
3,4元环:
H2C CH2Br
H
6 5 H H
HH HH 重叠式(存在扭转张力)
椅式构象占99.9%
船式构象占0.1%
影响环烷烃构象的稳定性因素
(1) 角张力 与正常键角的任何偏差都会产生角张力.
(2)扭转张力 相互连接的2个sp3杂化碳上的键与交叉 式构象的任何偏差都会引起扭转张力. (3)空间张力 非键合的原子或基团之间的距离小于Van der Waals半径之和时, 会产生排斥,即空间张力.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无角张力,存在扭 无角张力,几乎无扭 转张力和空间张力 转张力和空间张力
作业 P109 1,2,3,5,6,7,9
分子中含有碳环的烃称环烃,又称闭链烃,根 据结构和性质,又可分为: 脂环烃(alicyclic hydrocarbon) 环烃
单脂环烃 多脂环烃
——性质似脂肪烃
芳香烃(aromatic hydrocarbon) 苯型芳香烃 ——性质似苯 非苯型芳香烃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顺-1-甲基-4-叔丁基环己烷
CH3 (CH3)3C
C(CH3)3
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为: (1) e键取代基最多的构象。
大基团在e键 (优势构象)
CH3
(2) 有不同取代基时,大基团处于e键的构象。 例外: a 1,3-环己二醇
OH OH
3
2
1
H
杀虫剂六六六的最稳定构象是β-异构体而不是γ- 异构体:
二个碳环共有二个碳原子的称为稠环烃。命名可按 相应芳烃的氢化物或桥环烃的方法命名:

氧结合蛋白质

氧结合蛋白质
蛋白質是具有彈性的分子。
這種發生在蛋白質與配位基之間的結構間相對調適現象 ,稱為誘導配合(induced fit)。
歐亞書局
CH 5 蛋白質功能
p.159
5.1 蛋白質與配位基的可逆性結合:氧結合 蛋白質
氧氣能與血基質輔基結合
多細胞生物體中—特別是那些必須利用鐵離子的攜氧 能力將氧傳送到較遠距離的生物體中—鐵通常與帶有 血基質(heme 或 heam)輔基的蛋白質結合。
配位基的濃度作圖。兩圖都是正雙曲線圖 (a)配位基 L 的假設結合曲線。
當一半的配位基結合位置被占據時,此時 [L] 等於 1/Ka 或 Kd。此曲線在
θ = 1 時趨近於水平漸近線,並且在 [L] = -1/Ka 時趨近於垂直漸近線 (沒有畫出來)。
歐亞書局
CH 5 蛋白質功能
p.163
圖 5-4 (b) FIGURE 1-5
歐亞書局
CH 5 蛋白質功能
p.163
數 kd 來代表。
歐亞書局
CH 5 蛋白質功能
p.162
重要慣例:平衡常數的 K 為大寫,而速率常數的 k 則 為小寫。
重新整理 5-2 式可得知,與配位基結合的蛋白質與游 離蛋白質非結合態的比率,是與游離態配位基的濃度 成正比:
現在我們由商數 θ(蛋白質上被配位基占據的結合位 置的比例)的觀點來考慮結合平衡:
圖5-4 配位基結合曲線圖。(b) 描述氧與肌紅蛋白的結合曲線。空氣中氧 氣分壓以 kPa 表示。氧能與肌紅蛋白緊密結合,因為 P50 僅為 0.26 kPa。
歐亞書局
CH 5 蛋白質功能
p.163
更常見的表示方法(直覺上也較容易理解)是以
解離常數,Kd(dissociation constant;Kd)來表達 ,Kd 是 Ka 的倒數(Kd=1/Ka),單位為莫耳濃度 (M)。Kd 代表配位基的釋放平衡常數。

计算机网络 CH8-5ed 音频视频

计算机网络  CH8-5ed 音频视频

IP 电话的端到端时延
(1) 话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要经受时延。 (2) 话音比特流装配成话音分组的时延。 (3) 话音分组的发送需要时间,此时间等于话音分 组长度与通信线路的数据率之比。 (4) 话音分组在因特网中的存储转发时延。 (5) 话音分组在接收端缓存中暂存所引起的时延。 (6) 话音分组还原成模拟话音信号的时延。 (7) 话音信号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时延。 (8) 终端设备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产生的接入时延。
必须改造现有的因特网

大量使用光缆和高速路由器,网络的时延和时 延抖动就可以足够小,在因特网上传送实时数 据就不会有问题。 把因特网改造为能够对端到端的带宽实现预留 (reservation),把使用无连接协议的因特网转 变为面向连接的网络。 部分改动因特网的协议栈所付出的代价较小, 而这也能够使多媒体信息在因特网上的传输质 量得到改进。
IP 电话网关的几种连接方法
PC 到 PC
因特网
PC 到固定电话机
因特网
IP 电话 网关 公用电话网
固定电话机到固定电话机
公用电话网 电路交换 IP 电话 网关 因特网 分组交换 IP 电话 网关 公用电话网 电路交换
IP 电话的通话质量


IP 电话的通话质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个是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 动,另一个是话音分组的丢失率。但这 两个因素是不确定的,是取决于当时网 络上的通信量。 经验证明,在电话交谈中,端到端的时 延不应超过 250 ms,否则交谈者就能感 到不自然。
8.2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

传统的下载文件方法
客户机 服务器

浏览器
GET: 音频/视频文件
RESPONSE

核酸5’帽子结构

核酸5’帽子结构

核酸5’帽子结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核酸5’帽子结构是指RNA分子在合成过程中特有的一种修饰结构,位于RNA的5’端。

这种结构在所有真核生物的mRNA(信使RNA)分子上都存在,是RNA的一个重要特征。

核酸5’帽子结构主要由甲基化磷酸核糖(m7G)组成,通过5'-5'磷酸键连接到RNA的5’端。

核酸5’帽子结构在RNA的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增强RNA的稳定性和保护RNA不受外界环境的降解作用。

核酸5’帽子结构可以促进RNA的转运和翻译过程。

在细胞核内,核酸5’帽子结构可以帮助RNA与适应因子结合,从而被识别为成熟的mRNA,将其转运到细胞质中。

在细胞质中,核酸5’帽子结构还可以作为启动子,促进mRNA的翻译,从而完成蛋白质的合成。

除了在mRNA上起着重要作用外,核酸5’帽子结构也在其他类型的RNA中发挥作用。

在某些小RNA和转运RNA中也存在核酸5’帽子结构,帮助其在细胞内的生物学功能。

研究表明,核酸5’帽子结构在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不仅影响RNA的稳定性和转运,还可以调控RNA的翻译和蛋白质合成。

对核酸5’帽子结构的研究对理解RNA分子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核酸5’帽子结构是RNA中一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修饰结构。

通过对核酸5’帽子结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RNA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的作用机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基础。

【2000字】第二篇示例:核酸的5’帽子结构,是指在核糖核酸(RNA)分子的5’端处存在的一种化学修饰结构。

这种修饰结构在RNA的合成过程中及其功能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从核酸5’帽子结构的形成、功能以及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等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核酸5’帽子结构的形成核酸5’帽子结构是一种由7-甲基鸟苷(m7G)通过5’-5’磷酸二酯键与RNA的5’端磷酸基团链接形成的帽状结构。

这种帽子结构在RNA合成的早期阶段就会形成,其形成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在RNA合成过程中,RNA聚合酶在合成RNA链的早期阶段就会出现停滞,这时通过帽子结构的核心成分——7-甲基鸟苷被加入到合成的RNA链的5’端,然后再在这个帽子结构的基础上完成RNA链的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5.2.1 UDP 概述

UDP只在IP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 的功能,即端口的功能和差错检测的功能。 虽然 UDP 用户数据报只能提供不可靠的交 付,但 UDP 在某些方面有其特殊的优点。


实时通信。

RIP。
UDP 的主要特点


无连接。 尽最大努力交付。 面向报文。 无拥塞控制,很适合实时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 通信。 首部开销小,只有 8 个字节。
发送 M1
超时计时器
A
B
接收方终未收下
1.检验出错丢弃。 2.丢失。

发送 M2 确认 M2 发送 M3 确认 M3 t t
超时
t
(a) 无差错情况
(b) 超时重传
发送方的问题,接收方未正确收到


在发送完一个分组后,必须暂时保留已发送的 分组的副本。 分组和确认分组都必须进行编号。 超时计时器的重传时间应当比数据在分组传输 的平均往返时间(RTT)更长一些。
U A P R S F R C S S Y I G K H T N N
20 字节 固定 首部
检 验 和


(长 度 可 变)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字段——各占 2 字节。端口是运输 层与应用层的服务接口。运输层的复用和分用功能都 要通过端口才能实现。
端口的定义

端口用一个 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端口号通常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 标志本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在因特网中不同主 机的相同端口号可能是没有联系的。
那到底如何通信呢?
三类端口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 0~1023。 静态端口 登记端口号: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 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使用这个范围的端口号 必须在 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 动态端口 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49152~65535,留 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当服务器进程收到 客户进程的报文时,就知道了客户进程所使用 的动态端口号。通信结束后,这个端口号可供 其他客户进程以后使用。 动态端口
Go-back-N(回退 N)

对连续发送的 S 个分组,若中间第 m 个分组丢失。 则接收方只能对前m-1个分组发出确认。发送方只 好把后面分组都再重传一次。 Go-back-N(回退 N):需要再退回重传已发送过 的若干分组。

5.5 TCP 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32 位
位 0 8 源 端 口 序 号 TCP 首部 确 认 号 窗 口 紧 急 指 针 (长 度 可 变) 填 充 20 字节的 固定首部 16 24 目 的 端 口 31
接收方问题:确认丢失和确认迟到
发送 M1
A
B
确认 M1 丢弃重复的 M1 重传确认 M1
发送 M1
A
B
确认 M1 丢弃重复M1 重传确认M1

超时 重传 M1

超时 重传 M1
发送 M2
发送 M2
收下迟到 的确认 但什么也不做 t
t
t
t
(a) 确认丢失
(b) 确认迟到
可靠通信的实现

使用上述的确认和重传机制,我们就可以在不 可靠的传输网络上实现可靠的通信。


TCP双方均有发送窗口及接收窗口, 发送方根据对方通知的接收窗口大小设置自己的发 送窗口以实现流量控制。 窗口总是动态变化的。
TCP面向字节流
发送方

接收方
H 表示 TCP 报文段的首部 x 表示序号为 x 的数据字节 从接收缓存 读取字节 加上 TCP 首部 构成 TCP 报文段 发送 TCP 报文段 8 7 6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收到一个确认后发送窗口向前滑动
接收方:累积确认



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确认,而是对按序到达 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样就表示:到这 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正确收到了。 累积确认的优点:确认丢失也不必重传。 缺点:不能向发送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 到的所有分组的信息。
计算机网络(第 5 版)
第 5 章 运输层
5.1 运输层协议概述
5.1.1 进程之间的通信




TCP/IP体系中最复杂的一层。 引入运输层原因:消除网络不可靠性,提供与 网络无关的信息传输。 功能概述:为上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 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 低层。 连接端点与网络的接口层次! 只有端点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 心部分中,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 层的功能。
流水线传输



发送方可连续发送多个分组,不必“一停一等”。 由于信道上一直有数据不间断地传送,这种传输 方式可获得很高的信道利用率。 连续ARQ或滑动窗口协议。
t
B
A
t
5.4.2 连续 ARQ 协议
发送方 1 2
发送窗口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发送方维持发送窗口(发送窗口是 5) 发送窗口 向前
5.1.2 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
TCP/IP 的运输层有两个不同的协议:
(1)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UDP报文或数据报)
(2) 传输控制协议 TCP (TCP报文段)
TCP 与 UDP

UDP 提供无连接服务,不提供可靠交付。 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TCP 不提供广播 或多播服务。由于 TCP 要提供可靠的、面向 连接的运输服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许多 的开销。这不仅使协议数据单元的首部增大很 多,还要占用许多的处理机资源。 选择TCP 还是 UDP ?
数据 偏移
保 留 检 验 和 选 项
U A P R S F R C S S Y I G K H T N N
TCP 报文段
TCP 首部
TCP 数据部分
发送在前
IP 首部 IP 数据部分
位0
8
源 端 口
16
24
目 的 端 口
31
序 号 TCP 首部 确 数据 偏移 保 留 认 号 窗 口 紧 急 指 针


主机中的进程用进程标识符标志,但它们不能用于 在网络通信中区分不同的AP。因为OS不同,进程 标识符的格式、含义均不同。可类比路由协议中的 度量。 为了使运行不同OS计算机的AP能互相通信,必须 用统一的方法对其进行标志。

考虑:能否用特定进程的名称? 同样不可取,同一进程可能实现不同功能,
而不同进程可能合作实现同一功能;且进 程具备动态性。归根结底:在本层中,以 功能来区分作为通信端点进程!


没有可靠性保证!
IP层需要区分不同AP对,加重负担!
因此,有必要设置运输层。 ICMP、OSPF等

是否存在特例?
复用与分用

网络层看不见AP数据,也不需要看见。

运输层负责区分进行通信的不同AP。

发送前统一打包 接收后分别区分
复用
分用
运输层为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提供了 逻辑通信
UDP 用户数据报 发送在前 首 部
首 部


数 IP 数据报

用户数据报 UDP 有两个字段:数据字段和首部 字段。首部字段有 8 个字节,由 4 个字段组成, 每个字段都是两个字节。
字节 4 源 IP 地址 字节 12 伪首部 4 目的 IP 地址 2 源端口 2 目的端口 1 0 1 2 17 UDP长度 2 检验和
2 长 度
UDP 用户数据报 发送在前
首 部


首 部

IP 数据报

计算 UDP 检验和的例子
12 字节 伪首部 10011001 00010011 → 00001000 01101000 → 153.19.8.104 10101011 00000011 → 171.3.14.11 00001110 00001011 → 全 0 17 15 00000000 00010001 → 1087 13 00000000 00001111 → 15 全0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 00000100 00111111 → 00000000 00001101 → 数据 数据 数据 全 0 00000000 00001111 → 00000000 00000000 → 填充 01010100 01000101 → 01010011 01010100 → 01001001 01001110 → 01000111 00000000 → 153.19 8.104 171.3 14.11 0 和 17 15 1087 13 15 0(检验和) 数据 数据 数据 数据和 0(填充)
2 长 度
UDP 用户数据报 发送在前 首 部
首 部


数 IP 数据报

在计算检验和时,临时把“伪首部”和 UDP 用户数据 报连接在一起。伪首部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
字节 4 源 IP 地址 字节 12 伪首部 4 目的 IP 地址 2 源端口 2 目的端口 1 0 1 2
17 UDP长度 2 检验和
解决办法:端口


什么是端口(port)? 非硬件接口 SAP 指运输层与应用层交互的抽象软件端口 端口的作用: 对不同AP在运输层上加以功能性的标志和区分。 虽然通信的真正终点是AP,但在运输层上,只需 将不同AP的数据提交到端口即可。
AP与端口绑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