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6和ss8电机参数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

目录1. 概述 (1)1.1 电力牵引的特点 (1)2. 电力机车的传动方式 (2)2.1 直-直流传动 (2)2.2 交-直流传动 (3)2.3 直-交流传动 (3)2.4 交-直-交流传动 (4)3. 我国机车电传动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4)3.1 交-直传动技术的发展 (4)3.2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 (5)4. 动车组的牵引传动系统的现状 (6)5. 电力牵引传动系统网侧原理图 (8)1.概述1.1电力牵引的特点电力机车属非自带能源式机车,电力牵引具有一系列内燃牵引所不及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电力机车的功率大内燃机车功率受到柴油机本身容量、尺寸和重量的限制,故机车功率不能过大。
而电力机车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机车功率(或单位重量功率)要大得多,目前轴功率已达1000kW(若交流牵引电动机可达1600kW)。
一台电力机车的牵引能力相当于1.5台(或更多一些)内燃机车的牵引能力。
由于电力机车功率大、起动快、允许速度高,所以能够多拉快跑,极大地提高了线路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2、电力机车的效率高由于电力牵引所需的电能是由发电厂(或电站)集中产生,因此燃料的利用率要比内燃牵引高得多。
由火电厂供电的电力牵引的效率高达35%,由水电站供电的电力牵引则更高,可达60%以上。
而内燃牵引的效率约为25%左右,而且柴油价格较贵,有燃烧排放污染。
3、电力机车的过载能力强机车在起动列车或牵引列车通过限制坡道时,其过载能力具有很大的意义。
由于电力机车的过载能力不会受到能源供给的限制,而牵引电动机的短时过载能力总是比较大。
因此,电力机车所需的起动加速时间一般约为内燃机车的1/2,从而能够提高列车速度。
4、电力机车的运营费用较低(1)功率大、起动快、运行速度高、过载能力强、可以多拉快跑;(2)整备距离长、适合于长交路,提高了机车的利用率;(3)检修周期长、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量也小。
一般情况下,电力牵引的运营费用比内燃牵引要低15%左右。
第二章 SS8型电力机车高压电器

主电路介绍
一、网侧电路
网侧电路为25kV高压 电路。 单相工频交流电流 从接触网流入升起的受 电弓,经主断路器QF、 主变压器的高压绕组AX, 进入车体、轮对、钢轨、 返回变电所。
高压电压互感器1TV是检测机车所在位置接触网电压 的电器,变比为25000V/100V。它接在主断路器之前,二 次侧通过保护用自动开关QA,接网压表1PV、2PV及电度 表PJ的电压线圈。升起受电弓,就可判断接触网是否有电。 主断路器QF除接通和开断机车的总电源外,当主电路 发生短路、过流、接地等故障时,起最后一级保护作用。 在主断路器的隔离闸刀一端(71号线)接有避雷器F, 用以抑止操作过电压及雷击过电压。 机车每一轴端装有接地电刷1E~4E,用以构成回流电 路,以防止电流流过轴箱轴承产生电蚀。轮对的另一轴端 装有速度传感器SD1~SD4,用以检测轮对的转速。
国产韶山型电力机车型号众多,每种机车的电 器型号、结构、原理都有所差异,本文主要以韶 山8型电力机车为对象,介绍电力机车电器的结构、 组成、工作原理及用途。 韶山8型电力机车(代号SS8型,以下均用代 号)是“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原设计 用于广深线准高速铁路,现用于我国主要干线铁 路牵引提速旅客列车。1994年完成两台SS8型机 车样机的研制,1997年2月通过国家鉴定。 该机车采用B0-B0轴式,总重88t,轴重22t。 SS8型电力机车吸收了SS5型电力机车的技术, 并改进提高,把机车持续功率提高到3600KW, 机车最高速度提高到170km/h。
5.受电弓受流情况的好坏由什么决定?接触压力过大或过 小对其有什么影响? 受电弓受流情况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滑板与接触导线之 间的接触压力。若接触压力太小,将引起受电不良;若接 触压力过大,又会加大滑板和接触导线的磨损,甚至造成 滑板局部拉槽,进而造成接触导线弹跳拉弧以至刮弓。
电力机车发展史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史6Y1型电力机车1957年,中国组织了一个由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以及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电力机车考察团,于1958年初赴前苏联考察。
考察团用半年时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以当时前苏联新设计试制成功的H60型铁路干线交直流传动电力机车样机为基础,结合中国铁路规范,选用单相交流工频25kV电压制,作出了机车的设计方案。
考察团回国后,组成电力机车设计处,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了全面设计。
1958年底,湘潭电机厂在株州电力机车工厂等厂所协助下,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即6Y1型干线电力机车。
6Y1小时功率3900kw,最高速度100km/h,6轴。
机车经环形铁道运行试验,由于作为主整流器的引燃管不能正常工作返厂整修。
1959年起,株州工厂和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下称株洲所)等厂所联合对6Y1机车进行了多次试验,做了很多改进,到1962年共试制5台机车,并在宝凤线上试运行。
但是由于引燃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关等仍存在问题,6Y1型未能批量生产。
6Y2型电力机车1961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鸡到凤州线建成,由于6Y1型机车性能不过关,国家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口了部分6Y2型电力机车,其功率(指持续功率)4740kw,最高速度101km/h,6轴。
SS1型电力机车SS1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第一代(有级调压、交直传动)电力机车。
它是由我国1958年试制成功的第一台引燃管6Y1型电力机车(仿苏联20世纪50年代H60机车)逐步演变而来,但其三大件(引燃管、调压开关、牵引电动机)可靠性较差,而经历了三次重大技术改造。
第一次技术改造从8号车开始:首先是采用200A、600V螺栓型二极管取代引燃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桥;牵引电动机改为4极、有补偿绕组的高压牵引电动机;由于低压侧调压开关的级位转换电路中过渡电抗器的跨接会产生环流,使开关触头分断极为困难,调压开关经常放炮。
第二次技术改造从61号车开始:采用300A、1200V平板型二极管组成中抽式全波整流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反向截止特性组成过渡硅机组,取代过渡电抗器以消除级位转换电路中的环流,大大提高了调压开关可靠性,也使33个运行级全部成为经济运行级。
铁路机车车辆第五章电力机车

机车的最高速度220420/012k/21m/h。
铁路机车车辆第五章电力机车
•韶山9型干线客运电力机车,代号SS9。以成熟的韶山 型系列电力机车技术为基础,采用了许多国际客运机车 先进技术,是我国干线铁路牵引旅客列车功率最大的机 车。机车功率持续20204/182/201 0kW,最大速度铁1路7机车0车k辆m第五/章h电。力机车
2020/12/21
铁路机车车辆第五章电力机车
•(二)电力机车类型及功率 •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也有50年的历史了,取得了很大成就。 特别是经过20世纪80年代6K、6G、8K、8G型(其中6、8表 示机车轴数,K表示采用可控硅二极管整流装置,G表示采 用硅二极管整流装置)等国外电力机车进口、消化吸收和自 主开发,我国开发了一系列较高水平的电力机车,电力机车 发展进入换代期,形成产品的多机系列,如SS4~SS9及其 派生型SS4改、SS4B、SS6B、SS4C、SS7B、SS7C型等。 我国自主研制了准高速SS8型电力机车,自行开发了16位微 机控制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SS8型电力机车运行试验中创 下了时速240 km的“中国第一速”。 • 电力机车轴列式与内燃机车轴列式的表示方法基本相同。 电力机车的每根轮轴上均装有一台牵引电动机单独驱动。 • 我国铁路部分电力机车的类型及主要性能技术参数见表 9—1。
2020/12/21
铁路机车车辆第五章电力机车
•直流电力机车工作原理
• 直流电力机车是最简单的一种电力机车,采用直流电 源和直流串励牵引电动机。现在主要用于各种工矿电力 机车、地铁电动车组和城市无轨电车。
•图示为一般工矿用直流电力机车结构示意图。
•M
•M
•Q
•R 1
3
D
•R
中国铁路在用机车简介

HXD系列电力机车
SSJ3型电力机车是大连机车厂开发的大功率交流电传动货运电力机 车,采用高度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和PRO/E三维设计方法,保 证机车的设计水平、工艺和基本制造质量。
HXD系列电力机车
HXD1(DJ4)型电力机车是干线货运用8轴大功率交流电传动电力机 车。该型机车是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引进西门子的技术开发的交流 电传动电力机车产品之一,采用交流电牵引电动机,交—直—交流电 传动以及双节固定重联。全部配属湖东机务段。
HXN系列内燃机车
HXN5型柴油机车,是中国铁路的干线客、货运柴油机车车种之一。 这款机车使用交流传动,由美国通用电气(GE)研制,透过技术转 移的方式,由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制造。
HXN系列内燃机车
HXN5型(双司机室)柴油机车,是戚墅堰厂于2012年开始在HXN5 型机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机车增加了一个司机室和改进了转向架等。 该型机车编号2000系。
DF系列内燃机车
DF4DD 型内燃机车,属于调车型机车,目前中国功率最大的调车机 车,1999年大连机车厂设计研制。
DF系列内燃机车
东风5型柴油机车是主要用于调车和小运转作业用机车,适用于编组 站和区段站进行调车作业,也可做为小运转及厂矿作业的牵引动力。 唐山机车车辆厂、大连机车车辆厂、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
HXD系列电力机车
“深度国产化” HXD1型电力机车,机车编号由1001起排序,机车采 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自主开发的牵引逆变 器和微机控制系统,替代了原来使用的西门子公司产品,司机室外观 也有所改变。
HXD系列电力机车
HXD1B型电力机车是大功率交流传动六轴干线货运用电力机车,该 型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联合研制。该型机 车采用IGBT牵引变流器,总功率9600 kW。
日本爱信Ss8变速器介绍ppt课件

5
93
6 R1
4
5 6
81
85
DISTRIBUTEUR
HYDRAULIQUE3ຫໍສະໝຸດ 21 83R3
84 82
35 91
17
22 92
EVM PL
20
18
EVM PC
CS
3
2
1
4
27
61 62
1
2 14f 3 3
5 6
RDA
Clapet anti-vidange
25
72 80
79
87
F3
Frein F3
Pompe
Cr 閜 ine Convertisseur
Echangeur
EPDE
Clapet anti-vidange
Graissage
AL4100P
电控单元(TCU)和传感器
电控单元
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 档位开关
涡轮转速传感器 油温传感器
换档控制
换档控制
换档控制
OBD及故障
发生故障
车辆固定在3档
同时故障灯点亮
D
58
59
56
2
4
55 7
48
1 27F
1
3
56
45
34
8 52
46 8
2 50
567
41
3
4
6
7 89
1 2 49
5
47
38
40
37
31
94
1
56
2
3
4
30
29
2
45
7
78 33
(完整版)电力机车现状及新技术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三个里程(90年代末~21世纪)
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国内外市场 需求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2000年9月DJJ1型高速客运交流传动动力车(蓝箭号)试制成功,动车功率 4800Kw,持续速度105km/h,最高运行速度210km/h ,起动牵引力211kN,持续牵引力 164kN,再生制动功率4400kW,最大制动力150kN,采用水冷IPM模块组合VVVF调速控 制的变流器,1200kW牵引电机半体悬挂式、六连杆二级空心轴传动,中间推挽式牵引 装置,一系单螺旋弹簧支承加单杆式轴箱定位,二系高绕弹簧支承,整体车轮及空心 轴轴盘制动和储能式停放制动、全分裂式牵引变压器;采用MITRAC分布式微机控制、 MVB车辆总线和WTB列车总线,实现全部机车逻辑控制和自诊断功能。8列交流传动动 车组投入广深线运营。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第三个里程(90年代末~21世纪)
加强国际合作坚持自主创新研制出国内外市场 需求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第一至第三代产品均为交直传动方式,仅以调压调速方式和单轴功率等级来区分,而 第四代电力机车产品的基本特征是以电传动方式来确定。交流电传动方式定为第四代 产品标志,采用VVVF变频调速方式。
1999年5月,200km/h 高速电动车组DDJ1动力车试制成功,机车功率4000kW,牵 引力112kN, 速度124km/h ,最高速度200km/h ,机车电气原理与SS9机车类同,但 辅助电源采用逆变装置来供给;按负载需要为变频变压(VVVF)和恒频恒压(CVCF) 。车头采用流线型结构;牵引电机采用架承式全悬挂结构,此外,还采用微机控制系 统的总线重联(多接点)控制装置等先进技术。
我国电力机车发展历程
机车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牵引电动机的一般概念

牵引电动机的一般概念
Zd103脉流牵引电动机额定功率: 800(kw) 重 量:4000(kg) 励磁方式:串励 最高转速:1920(r/min) 绝缘等级:H/F 主要用途:SS3 、SS3B型电力机车
ZD107脉流牵引电动机额定功率: 800(kw) 重 量:3100(kg) 励磁方式:串励 最高转速:1990(r/min) 绝缘等级:H/H 悬挂方式:架承式 传动方式:电枢空心轴 主要用途:TM1型电力机车
牵引电动机的一般概念
(4)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保证电机在最恶劣的运行条件下可靠工作。 (5)牵引电动机的绝缘必须具有很高的电气强度,并具有良好的防潮和耐热性能,以 保址电机有足够的过载能力,并在其寿命期限内可靠工作。 (6)牵引电动机的结构应充分适应机车运行和检修的需要。如电机的传动与悬挂应使 机车与钢轨间的动力作用尽量减小;对灰尘、潮气及雨雪的侵入有良好的防护;便于检 修和更换电刷等。 (7)必须尽可能地降低牵引电动机单位功率的重量,使电磁材料和结构材料得到充分 利用。
牵引电动机的一般概念
近些年来,国内外一些机车采用滚动抱轴承。与滑动抱轴承 相比,滚动抱轴承的优点为滚动轴承工作可靠,维修工作最小, 而且减小了抱轴承的径向间隙,改善牵引齿轮的啮合条件,延 长牵引齿轮的使用寿命。
牵引电动机的一般概念 弹性轴悬式也属于牵引电动机半悬挂(轴悬式)
弹性轴悬式的结构与刚性轴悬式相似,牵引电动机的 一端弹性支在转向架构架上,另一端通过抱轴承支承在 空心轴上,此空心轴套装在车轴的外面,从动大齿轮固 装在空心轴端部,空心轴两端通过弹性元件支承在轮心 上,牵引电动机输出的力矩通过小齿轮传至大齿轮,通 过空心轴、弹性元件传至轮对,空心轴与车轴一同旋转。 装在轮心上的弹性元件,既要支承牵引电动机约一半的 重量和空心轴及大齿轮的全部重量,还要传递牵引电动 机通过大齿轮传来的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