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重启动引导文件_BOOT_INI

合集下载

解读多重启动引导文件BOOT.ini

解读多重启动引导文件BOOT.ini
/BURNMEMORY=:使NT在已知的内存上少使用指定的数量,如果/burnmemory=64,则有64M内存NT不使用。
/CRASHDEBUG:调度器在NT启动时启动,只有在内核错误时才有用,如果系统经常会无故出错,这个选项就很有用了。
/DEBUG:在启动NT时调入调度器,它可以在任何时间激活,在错误可以再次出现时使用它比较合适。
/KERNEL=<kernel>:与上面的功能相同,不过是针对SMP中的内核而言的。
/MAXMEM:n:指定NT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数,如果一个内存片损坏,这个开关就十分有用了。
/NODEBUG:不使用调试信息。
/NOGUIBOOT:指定此选项会使Win2000不加载VGA驱动程序,也就不会显示启动过程和失败时的兰屏信息。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英文引号内的文字就是引导*作系统菜单时显示出来的让我们选择*作系统的提示文字,在这里面我们可以随意更改。而“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这一句就需要些解释了。因为它涉及ARC(高级RISC计算机)命名,它是x86或RISC计算机中用于标识设备的动态方法。
2.*作系统部分([operating systems])
在这里面,列出了机器上所安装的全部*作系统。比如机器上只有一个*作系统,那么就只有一条信息,那就是“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BOOT.INI”文件会在已经安装了Windows NT/2000/XP的*作系统的所在分区,一般默认为C:\下面存在。但是它默认具有隐藏和系统属性,所以你要设置你的文件夹选项,以便把“BOOT.INI”文件显示出来。我们可以用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器来打开他它。一般情况下,它的内容如下:

双硬盘双系统启动菜单制作以及启动菜单boot.ini的详细解释

双硬盘双系统启动菜单制作以及启动菜单boot.ini的详细解释

双硬盘双系统启动菜单制作以及启动菜单boot.ini的详细解释双硬盘双系统启动菜单制作以及启动菜单boot.ini的详细解释最近家里的电脑硬盘容量不够用了,换硬盘吧,里面的数据拷贝太麻烦,所以就令加一块硬盘了。

反正现在的硬盘价格比较便宜不是。

原来的硬盘装的是Windows xp系统,而工作需要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所以我就想在2块硬盘上都装上独立的系统,互不干涉吗!我就直接把硬盘直接加到家里的电脑上(家里的硬盘式希捷的,直接用的是西数的)。

结果让我大失所望,软件与硬件不兼容,老是蓝屏!于是乎我又重新装了个系统到希捷硬盘的第一分区。

分区图如下:(C,E,F,G是西数分区,D,H,I,J是希捷分区)就在我高兴终于双系统了,而且将系统备份好,重启电脑。

登录菜单不显示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的选项。

只能登录Windows xp了。

我猜测一定是Windows xp下的boot.ini文件被修改了,结果如我所料。

显示如下:[boot loader]timeout=5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operating systems]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 后来在百度下,将boot.ini文件编辑如下:[boot loader]timeout=5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operating systems]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DOWS="WindowsServer 2003, Enterprise" /noexecute=optout /fastdetect 我重新启动后,系统登录菜单有两个,但是当我进入Windows server 2003的时候,系统提示:“Windows/system32/ntoskrnl.exe 文件不存在”我回到XP系统在2003的系统盘D盘搜索了下,发现有这个文件,于是我猜测可能是盘符选择错误。

boot.ini详解

boot.ini详解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NT="Microsoft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fastdetect /SAFEBOOT:MINIMAL(ALTERNATESHELL)
以下的方法只适用于一下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Microsoft 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 ,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对于其它操作系统则没试过。
首先将隐藏文件显示出来,然后记事本打开 c 盘根目录下的 boot.ini 文件,内容如下(本机的 C、D 和 E 分区分别安装的是 Windows Me、Windows 2000 Serer 和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
[Boot Loader]
Timeout=30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2)WINNT="Microsoft Windows 2000 Server" /fastdetect
C:="Microsoft Windows Me"
“Timeout=”用来控制启动菜单显示的时间,如果你在规定的时间内未选择操作系统,系统将启动默认的操作系统。默认的显示时间是 30 秒,你可以修改“=”后面的数值来改变启动菜单显示的时间。
若以multi开头,则Y值无意义,恒等于0。
4.若计算机中既有IDE盘又有SCSI盘(或只有IDE),且BIOS中SCSI的设置设为enable,则以multi(X)开头,其中X表示操作系统的系统根目录所在的分区所在的硬盘所在的磁盘控制器在同一磁盘控制器上的顺序号(X从0开始计数)。

BOOT.INI 参数详解

BOOT.INI 参数详解

BOOT.INI 参数详解Windows NT类的操作系统,也就是Windows NT/2000/XP中,有一个特殊文件,也就是“BOOT.INI”文件,这个文件会很轻松地按照我们的需求设置好多重启动系统。

“BOOT.INI”文件会在已经安装了Windows NT/2000/XP的操作系统的所在分区,一般默认为C:\下面存在。

但是它默认具有隐藏和系统属性,所以你要设置你的文件夹选项,以便把“BOOT.INI”文件显示出来。

我们可以用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器来打开他它。

一般情况下,它的内容如下:[boot loader]timeout=30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operating systems]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Professional" /fastdetect在Windows 2000或者是XP系统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设置“BOOT.INI”文件。

那就是在“我的电脑”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属性”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再点击“高级”选项卡,在“启动和故障修复”里面点击“设置”按钮,就可以打开“启动和故障修复”对话框了,在这里面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详细设置。

如果你拥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那么你可以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来更方便的编辑“BOOT.INI”文件。

具体做法是:打开“开始”菜单,点击“运行”命令,再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msconfig”点击“确定”后就会弹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再点击“BOOT.INI”选项卡,就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界面。

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设置文件。

言归正传,现在,来说明一下这个文件内容的含义。

1.系统加载部分([boot loader])这一部分很简单,只有两个设定。

boot.ini 写法 -回复

boot.ini 写法 -回复

boot.ini 写法-回复Boot.ini 文件在早期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有关计算机启动过程的配置信息。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boot.ini 文件的各种问题,并解释如何正确地编写它。

第一步:理解boot.ini 的作用和功能Boot.ini 文件位于计算机的系统分区根目录下,通常是“C:\”驱动器。

它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主要用于指定操作系统的加载顺序以及启动选项。

例如,当计算机启动时,boot.ini 文件告诉计算机应该先加载哪个操作系统,以及是否需要启动安全模式、启用调试模式等。

第二步:了解boot.ini 文件的基本结构Boot.ini 文件包含了几个重要的部分,每个部分都使用方括号括起来。

下面是一个示例boot.ini 文件的基本结构:[boot loader]timeout=30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boot loader]` 部分定义了启动加载程序的设置,例如启动倒计时时间(timeout)和默认操作系统(default)。

- `[Operating Systems]` 部分列出了可供选择的操作系统,并指定了每个操作系统的加载路径和类型。

第三步:编写boot.ini 文件现在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如何编写自定义的boot.ini 文件。

首先,打开一个文本编辑器,例如记事本,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第一行输入`[boot loader]`,表示开始定义加载器设置。

2. 输入`timeout=` 并设置一个整数值,表示启动操作系统前的等待时间(以秒为单位)。

系统多启动菜单修改

系统多启动菜单修改

同样,我们不用手工修改boot文件,也能轻松的删除XP的开机画面。单周“开始”菜单,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Msconfig”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窗口,切换到Bootini选项卡,选中要删除开机画面的系统,然后选中“NOGUIBOOT”一项,最后点击确定,退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窗口,这样就删除了选中系统的开机画面了。
二、把安全模式加入启动菜单 打开Boot.ini文件,然后将[operating systems]下的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复制,并在该行下面粘贴一份。 同时将其中的“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改成“Microsoft Windows XP SafeMode”,保存修改关闭Boot.ini。
如果认为手工修改Boot文件危险的话,还可以单击“开始”菜单,打开运行对话框,运行“Msconfig”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窗口,切换到“BOOT.INI”选项卡(如图4所示)。 选中刚刚复制且修改的一行,然后选中启动选项中的“/SAFEBOOT(F)”选项。这样就为该项添加了安全模式功能。如果需要额外的支持,还可以在“/SAFEBOOT(F)”后面选择,例如选中“NETWORK(W)”就可以实现网络支持的安全模式,做好设置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再开机时就会多出一个启动菜单,选择其中的Microsoft Windows XP SafeMode即可进入带网络支持的安全模式了。 三、去除XP开机画面 如果不想每天在系统启动时看到XP的启动画面,只要修改一下BOOT.inn文件就可以了。打开Boot.ini文件,然后将[operating systems]下的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后面再加上参数/noguiboot,然后保存boot文件。这样重新启动后就看不到XP开机画面了。

解读多重启动引导文件

解读多重启动引导文件

解讀多重啟動引導文件--BOOT.INIWindows NT類的*作系統,也就是Windows NT/2000/XP中,有一個特殊文件,也就是「BOOT.INI」文件,這個文件會很輕鬆地按照我們的需求設置好多重啟動系統。

「BOOT.INI」文件會在已經安裝了Windows NT/2000/XP的*作系統的所在分區,一般預設為C:\下面存在。

但是它預設具有隱藏和系統屬性,所以你要設置你的資料夾選項,以便把「BOOT.INI」文件顯示出來。

我們可以用任何一種文本編輯器來開啟他它。

一般情況下,它的內容如下:[boot loader]timeout=30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operating systems]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fastdetect 在Windows 2000或者是XP系統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的設置「BOOT.INI」文件。

那就是在「我的電腦」上麵點擊右鍵,選擇「屬性」開啟「系統屬性」對話視窗,再點擊「進階」選擇項,在「啟動和故障修復」裡麵點擊「設置」按鈕,就可以開啟「啟動和故障修復」對話視窗了,在這裡面我們就可以對它進行詳細設置。

如果你擁有Windows XP*作系統,那麼你可以用「系統配置實用程序」來更方便的編輯「BOOT.INI」文件。

具體做法是:開啟「開始」功能表,點擊「執行」命令,再在彈出的文本框中輸入「msconfig」點擊「確定」後就會彈出「系統配置實用程序」,再點擊「BOOT.INI」選擇項,就會出現如圖所示的界面。

在這裡,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設置文件。

言歸正傳,現在,來說明一下這個文件內容的含義。

1.系統載入部分([boot loader])這一部分很簡單,只有兩個設定。

如何设置和使用双操作系统的多重引导

如何设置和使用双操作系统的多重引导

如何设置和使用双操作系统的多重引导在计算机领域,双操作系统的多重引导是指能够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同时安装并运行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这种设置使用户能够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享受两个不同操作系统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设置和使用双操作系统的多重引导。

一、准备工作在开始设置双操作系统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你的计算机硬件符合两个操作系统的最低系统要求。

其次,备份重要的数据,以防在设置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二、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在设置双操作系统之前,需要选择两个操作系统来安装和使用。

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可以选择Windows和Linux、MacOS和Windows等组合。

在选择操作系统时,要考虑其兼容性、可靠性和适用性。

三、分区硬盘为了能够同时安装和运行两个操作系统,我们需要将硬盘进行分区。

这样每个操作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

可以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或第三方分区工具来完成这一步骤。

四、安装第一个操作系统在分区后,开始先安装第一个操作系统。

按照操作系统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安装即可。

确保选择正确的分区进行安装,并按照要求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五、安装第二个操作系统安装第一个操作系统后,继续安装第二个操作系统。

这时要选择未分配的分区进行安装。

与第一个操作系统相同,按照安装向导的指示进行设置即可。

六、设置多重引导设置完两个操作系统后,需要进行多重引导的设置,以便在计算机启动时选择要运行的操作系统。

可以使用引导管理器工具,如GRUB 或EasyBCD等,根据软件提供的方法进行设置。

七、测试和调试完成多重引导设置后,建议在启动时进行测试和调试。

检查是否可以正常选择和运行两个操作系统。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管理器工具进行修复和配置。

八、使用双操作系统设置完成后,就可以正常使用双操作系统了。

在计算机启动时,选择要运行的操作系统。

根据个人需要和喜好,可以轻松地在两个系统之间切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多重启动引导文件———BOOT.INI张继红(青海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西宁 810001) 摘 要:BOOT.I NI文件是Windows NT类操作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配置文件,通过配置BOOT.I NI文件可以优化操作系统,对提高启动速度和充分发挥多操作系统功能有较大帮助,本文介绍了该文件的结构和一般配置方法。

关键词:系统;引导文件1 引言在Windows2000ΠXP系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文件,即“BOOT.I NI”文件,它保存有系统启动所必需的启动文件清单和各操作系统路径等信息,是Windows系统启动的引导文件。

参数设置合理的“BOOT.I NI”文件可以提高单操作系统用户计算机启动速度。

对日常工作中需要安装两个或以上操作系统的多操作系统用户,“BOOT.I NI”文件是多个操作系统正常启动的基础。

缺少这个文件的支持,如文件损坏或丢失,系统仅能启动安装于C:\ Windows目录下的操作系统,安装在C盘其他目录和硬盘其他分区内的操作系统都不能启动,直接依赖于这些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也无法运行,这直接影响多操作系统用户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此,正确配置BOOT.I NI文件十分必要。

2 设置方法“BOOT.I NI”文件在已经安装了WindowsNTΠ2000ΠXP的操作系统的所在分区,一般为C:\下面,其默认属性为隐藏和系统属性,故需设置文件夹选项,把“BOOT.I NI”文件显示出来。

在Windows2000或XP系统中,可以右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再点击“高级”选项卡,在“启动和故障修复”里点击“设置”按钮,即可打开“启动和故障修复”对话框进行设置。

如果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还可用“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来编辑“BOOT.I NI”文件。

具体做法是:在“开始”菜单中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MSC ONFIG”点击“确定”后就会弹出“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再点击“BOOT.I NI”选项卡,就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界面。

同样可以设置该文件。

图1 界面图可以用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器来打开BOOT.I NI文件,内容如下:〔boot loader〕timeout=30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operating systems〕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 oft WindowsXP Professional”Πfastdetect3 系统加载部分(〔boot loader〕)这部分只有“timeout=”和“default=”两个设定。

“timeout=”就是设定开机时系统引导菜单显示的时间,超过设定值则自动加载下面“default=”指定的操作系统,默认值是30s。

如果将其设为“0”那么就是不显示系统引导菜单。

“default=”则是设定默认引导的操作系统,而等号后面的操作系统必须是在“〔operating systems〕”中已存在的,如果想默认加载另外的操作系统,可参看“〔operating systems〕”中的操作系统列表,把想要加载的操作系统按照格式写到“default=”后面就可以了。

57 2007年第4期青海气象4 操作系统部分(〔operating systems〕)在这里面,列出了机器上所安装的全部操作系统。

如机器上只有一个操作系统,则只有一条信息,即“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 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Πfastdetect”引号内的英文文字就是引导操作系统菜单时显示出来的供选择操作系统的提示文字,可以随意更改。

而“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 Windows”这一句属ARC(高级RISC计算机)命名方式,是x86或RISC计算机中用于标识设备的动态方法。

在标识硬件适配卡Π磁盘控制器时,有SCSI和Multi两个选项:Multi表示一个非SCSI硬盘或一个由SCSI BI OS访问的SCSI硬盘;而SCSI则表示一个SCSI BI OS禁止的SCSI硬盘。

(x)是硬件适配卡序号。

Disk(x)表示SCSI总线号。

如果硬件适配卡为Multi,其正确表示方法就为disk(0),rdisk(x)表示硬盘的序号,如果硬件适配卡为SCSI则忽略此值;partition(x)表示硬盘的分区序号。

上面那条信息可以解释为:在0号非SCSI设备上的第0号磁盘上的第一个分区里面的“Windows”目录下可以找到能够启动的操作系统。

“ΠFAST DETECT”是一个开关符,用来控制启动该操作系统时的具体选项,下面详细介绍各种开关符的含义:Π3G B:这是Win2000SP3新引入的。

这使得用户区和系统区分为3G比1G的比例。

只有用户使用NT企业版,应用程序也支持3G B选项时,此选项才生效。

ΠBASE VI DE O:使用标准VG A方式启动。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显示驱动程序丢失时。

ΠBAUDRATE:指出用于调度的波特率,如果用户不设置,则使用默认的9600,而对于线缆M odem 则使用19200。

ΠBOOT LOG:使Win2000将日志写入% SystemR oot%\\NT BT LOG.TXT。

ΠBURNME MORY=xx:使NT在已知的内存上少使用指定的数量,如果Πburnmem ory=64,则有64M内存NT不使用。

ΠCRASH DE BUG:调度器在NT启动时启动,只有在内核错误时才有用,如果系统经常无故出错,可用这个选项。

ΠDE BUG:在启动NT时调入调度器,它可以在任何时间激活,在系统的错误可以重复出现时使用它比较合适。

ΠDE BUG PORT=comx:指定用于调度的端口号。

ΠFAST DETECT:系统启动时不检查串行口和并行口。

ΠH A L=<hal>:允许用户不使用默认的H A L。

ΠI NT AFFI NITY:设置多处理器H A L(H A LMPS.D LL),使编号最大的处理器接收中断请求。

不设置此选项,Win2000会使所有处理器接收中断请求。

ΠMAX ME M:n:指定NT可使用最大内存数,如果一个内存片损坏,可用这个开关关闭。

ΠNODE BUG:不使用调试信息。

ΠNOG UI BOOT:指定此选项会使系统不加载VG A 驱动程序,也就不会显示启动过程和失败时的兰屏信息。

ΠNOSERI A LMICE=〔C OMx|C OMx,y,z…〕:在特定的C OM中上禁止对串行鼠标的检测。

此开关未加参数,系统会禁止所有C OM口。

ΠNUMPROC=n:只允许前N个系统处理器工作。

ΠONECPU:在多处理器中只使用一个处理器。

ΠPCI LOCK:不为PCI设置分配I OΠIRQ资源,而启用BI OS设置。

ΠS AFE BOOT:安全启动,Win2000只启动Hklm\ \System\\CurrentC ontrolSet\\C ontrol\\ SafeBoot中的驱动程序和服务,其后跟三个参数MI NI MA L,NET W ORK或DSREPAIR之一。

MI NI MA L 和NET W ORK允许在网络下启动系统。

而DSREPAIR要求系统从备份设备中调入活动目录的设置。

还有一个选项是\“(A LTERNATESHE LL) \”,它让系统调入由Hklm\\System\\ CurrentC ontrolSet\\SafeBoot\\AlternateShell指定的SHE LL程序,而不使用默认的Explore。

ΠS OS:显示调入的驱动程序名称,可在因驱动问题而无法启动时使用。

67青海气象2007年第4期ΠWI N95(win95dos):在装有三个系统dos、win9x、windowsNT的系统上,让NT LDR直接调用win9x(dos)启动文件bootsect.w40(bootsect.dos)ΠYE AR=:使用指定的年份,如果设置为ΠYE AR =2005,那现在的时间就是2005年,此选项仅对NT4 +SP4和Win2000生效。

5 结论BOOT.I NI文件是操作系统从硬件接过引导权后,首先运行的配置文件,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启动信息,了解与合理配置它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好计算机系统的启动过程,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参考文献:〔1〕 陈洁斌,徐湘琴,张铁军.《电脑故障排除手册》.四川:四川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5.〔2〕 北京洪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编.《开天辟地:电脑应用与提高》.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5.5.・气象科普・三江源的生物多样性 青藏高原隆起是源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巨大变化。

海陆变迁后,周边物种迁入其间,随着地壳上升经由低海拔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态环境向现代高寒半干旱、干旱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中,物种不断分化,产生不少特有种。

源区山体常多条并列或羽状、树枝状、掌状展开,起伏强烈,各种因素过渡性很强,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和气候类型,提供了复杂多样的生境。

那些伸入到雪线以上的高大山体上发育了规模较大的山地冰川,但由于降水量的差异,源区的冰川规模要远远小于青藏高原南缘。

其中巴颜喀拉山和唐古拉山的冰川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众多的干支、分支河流顺势而下。

地质时期温暖多雨的阶段,构造断裂、地面高低不齐,给众多湖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湖盆排列方向与主要断裂线一致,多深水湖。

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差,加之河流的切割和侵蚀,源区东南部发育有许多高山峡谷,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东南季风为河谷迎风面带来一定水分和热量,从而为寒温性针叶林的发生和繁衍创造了环境条件,以云、冷杉林和圆柏林为主,在西倾山、巴颜喀拉山脉和唐古拉山脉均有分布,其建群树种及伴生针叶树种均为我国的特有种。

西倾山地河谷地带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还有少量落叶阔叶林的存在,而高山峡谷中针叶林难以分布的广大寒旱地区发育了适应幅度较大的灌木林,其中一些是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林。

尽管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依然是鸟兽最大的栖息地。

源区东部海拔在3200~5200m之间,水汽较充沛、积雪时间较长的地区广布高寒草甸或沼泽,其生物种类丰富,群落多样;中西部寒旱地区则发育着生物组成简单的高寒草地;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组成了源区面积最大的草地景观。

西北部那些植被严重退化或遭受冻融侵蚀严重的石质坡地往往形成高寒荒漠,植被十分稀疏或没有植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