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改进对通航安全影响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全市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全市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4.29•【字号】武政办〔2020〕37号•【施行日期】2020.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港口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全市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办〔2020〕3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进一步深化全市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4月29日进一步深化全市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及长江保护与湖泊开发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要求,按照省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统一部署,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进一步深化开展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
为此,特制订本方案。
一、整治范围严格按照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治理长江非法码头的工作意见》《省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深化全省长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省联席办发〔2019〕18号)要求,在前期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查整治长江、汉江干线所有无证、手续不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内的港口码头设施。
二、组织领导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任副指挥长,武汉新港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海事局、长江武汉航道局、长航公安局武汉分局、长航集团、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武汉旅发投集团和沿江各区人民政府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长江、汉江干线港口码头整治工作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由市指挥部另行发文),市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市交通运输局办公。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措施_1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7-16T05:33:29.97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8期作者:周志金[导读] 在港口和航道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有必要加强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另一方面有必要对生产安全进行高效管理。
在此过程中,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港口和航道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完善每个施工环节,优化安全管理。
周志金湖北省航道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摘要:在港口和航道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有必要加强对施工技术要点的控制,另一方面有必要对生产安全进行高效管理。
在此过程中,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控制港口和航道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完善每个施工环节,优化安全管理。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港口航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难点 1.1施工环境复杂,受水流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港口与航道工程大多都是在水上进行的,受水流影响较为严重,因为施工全过程都是露天的,难免会受到海浪、天气等方面的影响,以至于在建设期间工程产生质量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和建设质量方面的重视。
1.2施工流程烦琐,专业性强在实际港口航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节众多、施工流程复杂、对专业的要求也较高。
因此,在港口航道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实际项目开展过程中,应该仔细审查施工图纸,不断研究施工方案,做好对施工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考评,加强施工管理。
1.3施工工作超负荷运转一般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较为紧张,每天安排的工作任务比较多,尤其是一些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施工人员都是超负荷作业,这就给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因为疲劳作业发生不可预期的施工事故。
2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2.1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在实际进行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真正的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结合工程特点,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的施工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因为操作不当而产生安全方面的问题。
码头扩建环保方案

码头扩建环保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多,港口的扩建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对于扩建后的码头,如何保护环境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能的环保方案。
水污染治理船只进出港口时,往往会释放大量废水,这些水中可能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码头扩建后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水污染。
1.安装污水处理设施。
在港口入口处和码头附近设立污水处理设施,通过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方式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在排放时达到国家环保标准,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监测水质。
安装水质监测仪器,实时监测港口周边海域的水质,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水质污染扩大化。
噪声控制码头扩建后,会有更多的船只和人员进出,噪声也会随之增加。
长期以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了很多工厂和企业的公害之一。
在处理噪声污染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隔声材料。
在码头周围和周边建筑物上安装隔声材料来吸收和反射声波,减少噪声污染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
2.控制作业时间。
对于可能引起噪声的工作,应该控制作业时间,避免在夜间或者周末等易影响居民休息时间进行。
废气处理除了水污染和噪声污染外,码头还有可能释放大量的废气,包括废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
为了减少废气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防止废气泄漏。
建立废气泄漏监测系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废气泄漏。
2.装置废气处理系统。
在码头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废气治理问题,增设废气处理设施,对排放的废气进行过滤、净化等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港口环境的监测码头扩建后,要持续进行港口环境的监测,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定期环境监测。
对港口周边空气、水质、噪声等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全面掌握港口的环境状况。
2.编制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编制应急预案,确定应急处理措施,切实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码头扩建后的环保问题,可以通过水污染治理、噪声控制、废气处理等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3篇

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武汉码头转型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武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其港口物流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武汉码头的竞争力,我们制定了本转型方案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武汉码头的货物吞吐量和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优化码头的功能布局,提升码头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 推动武汉码头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打造现代化港口。
三、项目内容1. 码头设施升级:对码头的岸线、堆场、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码头的通过能力和作业效率。
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和运输工具,如自动化龙门吊、跨运车等,实现装卸作业的自动化和机械化。
建设智能化调度系统,提高码头的作业调度效率和准确性。
2. 物流服务优化:拓展码头的物流服务范围,提供包括仓储、配送、加工等在内的一站式物流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物流联盟,共同拓展市场,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优化物流流程,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3. 产业升级:推动武汉码头与临港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临港工业、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武汉码头的国际化水平。
发展邮轮经济,建设邮轮母港,打造武汉的水上旅游品牌。
4. 绿色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建设污水处理厂、废气处理设施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如使用电动叉车、LNG 船舶等,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5. 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码头,实现码头作业的全程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
开发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提高物流信息透明度和协同效率。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码头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启动阶段: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项目推进计划。
提升改造海河游船码头方案

提升改造海河游船码头方案
作为一项涉及旅游、城市形象和环境卫生的项目,提升改造海河游船码头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
1. 设计方案:要采用人性化设计,包括可达性、设施配备、乘船安全等;同时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协调,体现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应该安排多个入口和出口,以避免人群拥堵。
2. 环境卫生:游船码头应该常规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增加公共设施,如垃圾桶、卫生间等,确保游客在码头可以有良好的环境。
为了保护海河水质,需要禁止在码头及周边区域的污染行为。
3. 增加服务:提高游船的版式,增加游客的选择性。
增加相关服务,如旅游咨询、旅游服务、退改票服务等。
加强对游客的安全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
4.发挥文化特色:采取“多元化合作”和“多样化的旅游模式”,将海河游船码头与文化、历史和风景区以及旅游景区相结合,形成文化旅游的集约区,提升品牌影响力,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构建大码头文化 武汉码头在转型中越做越大

构建大码头文化武汉码头在转型中越做越大( 2008-09-01 15:28:59)稿件来源:长江日报武汉阳逻集装箱码头可通行万吨级巨轮,其货物可在“48小时”通江达海。
邱新明傅克强摄◇历经两百余年从内河走向大洋近来,跨越武汉、鄂州、黄冈三地,以“亿吨大港,千万标箱”为目标、刚刚动建的武汉新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一项名为《武汉大码头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课题也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一批专家推出。
课题以武汉码头数百年历史的宏观视角,提出在转型、谋变中构建武汉大码头文化的设想,以推进武汉在中部的率先崛起。
近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秦尊文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从内河小码头,到今天正在建设的国际性“大码头”,二百余年武汉码头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转型,每次转型都促进武汉码头的大发展,也带动武汉城市的大发展。
“码头的功能就是集散和流通,而城市也就是集散和流通的产物。
”秦尊文认为,武汉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武汉码头的兴衰流变息息相关。
从古至今,他认为武汉码头大约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武汉的码头最早起源于内河。
武汉有名可考的最早码头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在汉江上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码头,码头停泊木船最大吨位约900吨。
但在此以前,武汉就因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南北的汉水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至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口即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著名码头。
鸦片战争前,汉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称谓。
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来汉进行贸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码头。
当时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常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人曾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诗句将之喻为“不夜港”。
随着水上航运规模的扩大,汉水两岸港区已不能满足需要,码头始向武昌江岸发展,人们在武昌城北武胜门外塘角(今武昌三层楼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小河,名下新河,用以专泊来自下江的盐船,“河中所泊盐船常绵延十余里”,场景十分壮观。
轮渡码头改造实施方案

轮渡码头改造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轮渡码头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造和提升,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就轮渡码头改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轮渡码头的改造需要从交通设施的更新和提升入手。
在码头区域,应该建设更加现代化和便捷的候船室和候车区,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候船环境。
同时,也需要对码头的停靠设施进行升级,引入更加先进的停靠设备,提高轮渡的停靠效率,减少乘客的候船时间,提升整体的交通运输效率。
其次,轮渡码头的改造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进行改造时,应该考虑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和尾气排放,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同时,可以在轮渡码头周边进行绿化和景观建设,提升周边环境的整体品质,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另外,轮渡码头的改造还需要注重安全设施的完善。
在候船室和候车区,应该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监控设备、紧急报警装置等,提高乘客在候船区的安全保障。
同时,在轮渡停靠设施和上下船通道上,也需要设置防滑设施和护栏等,确保乘客在上下船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轮渡码头的改造还需要考虑到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应用。
可以引入智能化的票务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提高轮渡码头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同时,也可以在候船区设置信息查询终端,方便乘客获取相关的出行信息,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综上所述,轮渡码头的改造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交通设施的更新和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安全设施的完善以及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应用。
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造,可以提升轮渡码头的综合服务水平,满足城市发展和乘客出行的需求,为城市交通运输贡献更多的价值。
中华路轮渡码头提升系统设计

41 8 .4 m钢 引桥提升机构
该 提升机 构 由提 升绞 车 ( 双联 卷 简 1 0 × 0 0 、 20 20 ) 滑轮组 ( 倍率 8) 及钢丝绳系统组成。提升绞车见图 4 , 提升 滑轮组 与钢 丝绳缠 绕 图见 图 5 钢 丝绳 在卷 筒上缠 , 绕单层 ( 图 6所示 ) 如 。主要性 能参数如 下 :
< 交通 工程建设 > 00 2 1 年第 4 期
额 定起 重量 :7 t 0
4 提 升机构
提 升机 构共 有三套 ,分别 为 4 m 钢 引桥 提 升机 构 、 8 3m 钢 引桥 提升 机构和 活动 平 台提 升机构 , 于 2 承 台 0 位 # 上空 的提 升楼 内 ,平 面布置 如 图 3 示 。 所
服务质量 、增加市民搭乘轮渡的便利 ,武汉市轮渡公司 委托 我 院对 中华路 轮 渡码 头进 行 改造设 计 ,该 工程 被列 入 20 08年武汉市政府 “ 为市民办十件实事” 。工程建成
后 ,受到 广大 市 民的 一致好 评 。中华路 轮 渡码 头设 计效 果图见 图 1所示 。
3 提 升 系统概 况
的市 民 上下极 其不便 ,且存 在 较大 的 安全 隐患 。为 提 高
坡 道连 接 ,# 台与 3承 台间采用 4m 活动 钢 引桥 衔接 , 2承 } } 8 趸 船 与斜 坡 道 间采 用 3m 活动钢 引桥衔 接 。当水 位低 于 0 1. 时 ,趸 船及 3 m 活动钢 引桥 随水位 变动 在江侧 架 9m O 0 空斜坡 道 上滑动 ;当水 位 高于 1 . 时 ,3m 钢 引桥 岸 90 m O 端 移至 2 号承 台上 的 3m 钢 引桥提 升梁 上并 固定于 其 0 上 , 时提 升系 统启 动 , 此 通过 提升机 构提 升 3 m 钢 引桥 、 0 4 m 钢 引桥 及 2 承 台上活 动平 台 以适应 水位 变化 。 8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卷第6期2012年12月船海工程SHIP &OCEAN ENGINEERING Vol.41No.6Dec.2012DOI :10.3963/j.issn.1671-7953.2012.06.024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改进对通航安全影响分析万华1,陈蜀喆2a ,陈智君2b (1.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40;2.武汉理工大学a.航运学院;b.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430063)摘要:王家巷轮渡码头实体斜坡道坡度较陡,乘客上下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码头改建设计方案中乘客上下船坡度要求和码头通航安全影响存在一定矛盾,通过对通航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优选码头改造方案,最终确定能同时满足乘客上下船坡度要求和码头通航安全的改造方案。
关键词:方案变动;通航安全;影响;分析;码头改造中图分类号:U6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953(2012)06-0078-05收稿日期:2012-07-02修回日期:2012-09-24第一作者简介:万华(1966-),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港口与航道工程E-mail :wanhua6625@263.net1改造工程概况1.1改造码头结构方案改造码头所在地紧邻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滩地较窄、水流条件较复杂,上下游码头相距较近,诸多通航安全因素制约了码头伸进江中的长度。
为克服乘客上下船的安全隐患,要求码头伸进江中的长度应保证其坡度比。
根据自然条件,码头布置方案选用“之”字型布置,以减小坡度,采用两钢引桥垂直升降式浮码头形式。
1.2改造码头的设计船型本工程设计代表船型主尺度见表1。
表1设计船型尺度机动渡船主尺度/m 总长型宽型深满载吃水1468.42.901.902428.62.751.751.3改造码头上下游的码头情况在拟改造的王家巷轮渡码头附近,其上游与之相距约25m 有鄂航码头、与之相距约65m 有华航集团码头,其下游与之相距约78m 有长江海事港区巡航救助基地码头、与之相距约126m 有长航公安警备码头,这4座码头均为斜坡道加浮码头结构型式。
1.4改造码头水域的水文情况拟改造的码头附近设有汉口(武汉关)水文站,本工程水位特征值参见表2。
表2工程水位特征值水位及流速数值历年最高水位/m 27.61(1954-08-18)历年最低水位/m 7.96(1965-02-04)多年平均水位/m 17.0350年一遇高水位/m 26.58当地航行零点水位/m 9.89年最大水位差/m 15.78设计高水位/m 25.10(10年一遇)设计低水位/m11.70码头前沿最大流速/(m ·s -1)1.81.5改造码头水域风况拟改造的码头工程附近风向在6 8月以东南风为主,间有东北风及西南风,最大风力为78级;其余各月多为北风及东北风,最大风力可达9级,多发生在9月。
最大风速达29.4m /s 。
1.6改造码头航道边界及航标布配拟改造的码头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汉口水道内,工程所在局部河段航道按深槽走向布置。
工程河段航标配布情况为:航道左侧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武汉长江二桥桥区#2 #3白浮、汉口#1 #2白浮、武汉长江大桥桥下#1 #2白浮:航道右侧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武汉长江二桥桥区#2、#3红浮、汉口#1 #3红浮。
见图1。
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改进对通航安全影响分析———万华,陈蜀喆,陈智君图1拟改造码头工程水域航道边界及航标布配示意2改造工程通航安全的影响因素拟改造码头的泊位水深、泊位长度、停泊水域宽度、回旋水域、码头前沿设计高程、趸船平面尺度均满足平面布置适应性要求[1],对通航安全影响有限。
改造工程通航安全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改造码头工程对习惯航路小型船舶的影响,对上游约25m 鄂航码头的影响和洪水期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对改造码头工程的影响。
2.1改造工程对习惯航路小型船舶的影响对于习惯航路航行的和进入汉江的小型船舶,改造码头工程船舶回旋及靠离泊作业会对习惯航路的上行船舶及进入汉江的船舶的通航环境构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改造码头工程前沿船舶停泊水域外缘与航道左侧界限的距离约为244m ,该可航水域的宽度能够满足习惯航路及进入汉江的船舶的安全通航需求,改造码头工程对习惯航路航行的小型船舶及进入汉江的船舶的影响是有限的。
另外,从王家巷轮渡码头出发的下行轮渡需穿越上行船舶的通航分道,与上行船舶形成交叉会遇态势,从而对该河段水域的过往船舶的通航环境也会构成比较大的影响。
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船舶碰撞等水上交通事故。
王家巷轮渡码头靠离泊方案见图2。
2.2改造工程对上游约25m 鄂航码头的影响对于上游的鄂航码头而言,由于其相距的最短距离约为25m ,且进出港的船舶相对较大,靠泊时通常采用顶流靠泊。
而改造工程的码头前沿又超出鄂航码头,因此,改造码头工程将对上游的鄂航码头的进出港船舶的碍航性比较突出。
2.3洪水期对改造码头工程的影响拟改建工程汛期受长江和汉江影响较大,当汉江流量较大时,王家巷码头水域流速和流态将会发生变化,流速增大和回流的产生[2],会迫使上行小型船舶向王家巷码头侧岸边靠拢,沿缓流区域上行。
因此,上行小型船舶对王家巷码头的迫近会导致码头营运船舶与小型船舶紧迫局面的产生。
改造的码头工程附近风向在6 8月以东南风为主,间有东北风及西南风,而长江下游汉口水道呈西南-东北方向,汉江洪水期东南风对拟改建工程来说为吹拢风,上行小型船舶在风、流共同作用下甚至会对码头安全照成一定的影响,应予以关注。
洪水期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对改造码头工程的影响见图3。
第6期船海工程第41卷图2王家巷轮渡码头靠离泊方案图3洪水期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对改造码头工程的影响武汉王家巷轮渡码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改进对通航安全影响分析———万华,陈蜀喆,陈智君3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对通航安全的影响分析改造工程通航安全主要影响因素集中体现在改造码头工程趸船前沿线伸进江中的距离,要求改造码头工程趸船前沿线伸进江中的长度尽可能小,可接受范围是2倍设计船型船宽(16m)。
3.1方案一码头结构由架空斜坡道、承台、提升楼、活动钢引桥及钢质趸船组成,平面采用“之”字形布置以减小斜坡道坡度。
架空斜坡道水平方向长度为35.2m,宽10m,坡度为1ʒ8,顶部与2#承台衔接。
当水位低于18.0m时,趸船及与其相连的活动钢引桥沿架空斜坡道上轨道移动,当水位高于18.0m时,活动钢引桥移动至2#承台上提升装置上固定并与2#承台上活动平台及钢引桥同步提升。
2#承台平面尺度为18.0mˑ18.0m,承台顶部设置提升楼;2#承台与3#承台通过48mˑ8.0mˑ7.0m的活动钢引桥连接,最大坡度为1ʒ8。
3#承台平面尺度为11.0mˑ11.0m,通过一段长17.9m的水平引桥连接至岸端入口。
设计低水位时趸船前沿线距后方堤顶102.37m,设计高水位时趸船前沿线距后方堤顶68.39m。
方案一对通航安全影响见表3。
表3方案一对通航安全影响趸船前沿线控制点备注洪水期距与后方堤顶68.39m,与上下游码头平行洪水期退后枯水期距后方堤顶102.37m,超枯水期现有码头约34m为保证坡度,枯水期向江心延伸评估结论枯水期超现有码头约34m,上下游码头不能平顺连接,对习惯航路小型船舶和上游约25m鄂航码头均有较大影响3.2方案二码头平面采用“之”字形布置以减小坡度,陆域与趸船之间由固定引桥、承台、提升楼及活动钢引桥衔接。
因陆域出入口处中间有票房,为便于乘客通行,固定引桥采用喇叭口型式,岸端宽度14m,江侧宽度9m。
固定引桥江侧与1#承台连接,1#承台与2#承台间采用活动钢引桥顺岸向衔接,2#承台平面尺度为16mˑ16m,顶高程17.0 m,承台上搁置有活动平台及钢引桥、活动平台,承台上方设置提升楼,楼内设提升设备。
2#承台与前沿趸船间通过活动钢引桥衔接。
当水位低于17.0m时,活动钢引桥及活动平台均无需提升;当水位高于17.0m时,活动钢引桥及活动平台开始分级提升。
钢引桥最大坡度为1ʒ7,趸船前沿线位置基本不变,距后方堤顶约81.5m。
方案二对通航安全影响见表4。
表4方案二对通航安全影响趸船前沿线控制点备注洪水期距后方堤顶81.5m,超枯水期现有码头约13m,洪水期上下游码头退后导致改造码头工程较为突出提升活动平台(2#承台),枯水期洪水期码头趸船前沿线位置不变枯水期距后方堤顶81.5m,超枯水期现有码头约13m,枯水期与上下游码头基本保持一致枯水期洪水期码头趸船前沿线位置不变评估结论枯水期超现有码头约13m,上下游码头基本保持一致;洪水期与上下游码头不能平顺连接,对习惯航路小型船舶和上游约25m鄂航码头均有较大影响3.3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当遇洪水期或极端水文状况(如2011年汉江秋汛),轮渡停航,为安全考虑,通过趸船绞锚,将活动钢引桥沿活动平台钢轨顶推搁置于活动平台上,以保证趸船前沿不外伸过多。
方案三对通航安全影响见表5。
表5方案三对通航安全影响趸船前沿线控制点备注洪水期距离后方堤顶81.5m,超枯水期现有码头约13m,洪水期上下游码头退后导致改造码头工程较为突出提升活动平台(2#承台),遇洪水期或极端水文状况将活动钢引桥沿活动平台钢轨顶推搁置于活动平台上。
枯水期洪水期码头趸船前沿线位置不变枯水期距离后方堤顶81.5m,超枯水期现有码头约13m,枯水期与上下游码头基本保持一致枯水期洪水期码头趸船前沿线位置不变评估结论枯水期超现有码头约13m,上下游码头基本保持一致;洪水期虽与上下游码头不能平顺连接,但遇洪水期或极端水文状况将活动钢引桥沿活动平台钢轨顶推搁置于活动平台上,使趸船后退至与上下游码头保持一致,对习惯航路小型船舶和上游约25m鄂航码头影响不大4结束语通过对方案的不断改进,武汉王家巷轮渡码(下转第99页)价值工程理论在海洋工程项目采办中的应用———李涛,骆寒冰为零);L cc1、Lcc2———方案一、二的寿命周期成本。
①G的寿命周期费用为Lcc1=I+M+R-S=245+5ˑ15+15ˑ3=365万美元②H的寿命周期费用为Lcc2=I+M+R-S=235+7ˑ15+18ˑ3=394万美元显然H的寿命周期费用比G的寿命周期费用多出29万美元,因此选定G为最终的中标者。
3结论价值工程理论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其所倡导的带费用设计、全寿命周期费用和其方案选择的方法、以价值的高低作为取舍的依据,均对指导项目费用控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正如本文实例中,如不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H将被定为中标者,而出于对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计算全寿命周期费用,最终选定设备采购价高于H,但其全寿命周期费用低的G为中标者,为业主节省29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