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2017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引言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于肝脏组织中。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肿瘤的扩散程度,医生可以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期。
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将肿瘤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预测患者的预后,并进行后续的随访观察。
分期系统目前,原发性肝癌的分期系统主要采用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联合发布的TNM分期系统。
这个系统依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器官转移(M)对肿瘤进行分期。
T分期T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期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T分期的详情:•T1: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局限于肝脏。
•T2: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但小于5厘米,局限于肝脏。
•T3a: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仅局限于肝脏。
•T3b:肿瘤侵犯胆囊、膈肌、胃壁等,并未达到肝脏外。
•T4:肿瘤侵犯肝门、肝静脉、腹主动脉等。
T分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大小及对肝脏的侵犯程度,并帮助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N分期N分期用于评估原发性肝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以下是N分期的详情:•N0:没有淋巴结转移。
•N1:肿瘤已经扩散至肝门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N分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是否已经转移到淋巴结,进而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或其他相应的治疗。
M分期M分期用于评估原发性肝癌是否有远处器官的转移。
以下是M分期的详情:•M0:没有远处器官转移。
•M1:肿瘤已经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肺部、骨骼或其他脏器。
M分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扩散程度,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结论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分期主要依据美国癌症学会和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TNM分期系统,其中T分期评估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N分期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M分期评估远处器官转移情况。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完整版)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版完整版)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肝癌诊疗行为,2017年6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主持制定和颁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该规范的颁布反映了当时我国肝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以及研究的状况,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病人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7年至今,在肝癌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方面国内外新出现了许多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委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组织全国肝癌领域的多学科专家,结合目前肝癌临床研究的实际,修订并更新形成《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
本规范参照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按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进行分级(附录1)。
2筛查和诊断2.1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的男性风险更大。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ppt

调整生活方式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等。
药物指导
肝癌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 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 量。同时应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及时向医生反馈。
CHAPTER
05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肝癌免费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 原发性肝癌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什么是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
01
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实质 细胞的恶性肿瘤,而非从其他部 位转移至肝脏的继发性肝癌。
总结词
心理支持、家庭护理
详细描述
强调心理支持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重要性,如何提供 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及家庭护理的要点和注意事 项。
总结词
患者自我管理、康复指导
详细描述
介绍原发性肝癌患者自我管理的技巧和方法,如何科学 地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调整,以及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措 施。
使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 ,通常与手术或药物治疗 结合使用。
介入治疗
通过肝动脉插管注射药物 或栓塞剂,以阻断肿瘤供 血或杀死癌细胞。
热疗和冷冻治疗
利用高温或低温杀死肿瘤 细胞,通常与其他治疗方 法结合使用。
CHAPTER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措施,建议新生儿接种 乙肝疫苗。
膜黄染。
CHAPTER
02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全身症状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消 瘦、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 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 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以 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内分泌失调
症状。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 白(AFP)以及其他相关 生化指标,有助于肝癌的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占位 性病变,并了解肿瘤的大 小、位置、数目等情况。
新型化疗方案
针对肝癌细胞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提高化疗效 果和减少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靶向药物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可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放疗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内放疗和外 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肝癌 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肝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 的活性,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新型化疗药物
研发出针对肝癌细胞特异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联合治疗
01
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接种肝炎疫苗
预防乙肝和丙肝感染,是预防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措施。
八年制内科学 原发性肝癌

八年制内科学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原发性肝癌中的绝大多数,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不足5%。
本病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远期疗效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早期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
【流行病学】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增加趋势,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
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肝癌病例约占全球的55%,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
肝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间具有明显差异。
东亚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非洲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和南欧,而北欧及美洲的发病率最低。
国内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其中江苏启东、福建同安、广东顺德、广西扶绥是高发区。
男:女比例为2.7:1。
【病因和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多认为与以下易患因素有关。
(一)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其中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最为常见。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不同,故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不同。
我国肝癌患者中HBV的检出率髙达90%,而在欧美及日本等HCV感染的高发国家及地区,肝癌患者的HCV检出率高。
HBV的致癌机制复杂,目前多认为是由于HBVDNA与宿主DNA的整合、HBV游离复制型缺陷病毒的存在以及HBV的某些基因产物使宿主基因组丧失稳定性,激活或抑制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内的细胞生长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细胞癌变。
HCV的致癌机制不同于HBV,其可能是通过表达基因产物间接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而诱发肝细胞恶变。
基因1型HCV感染者较其他基因型感染者更易发生肝癌;HBV/HCV重叠感染或合并HIV感染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性明显增加;血清肝炎病毒检测值长期处于高水平者更易发展为肝癌。
原发性肝癌(培训课件

原发性肝癌(
21
5 化疗:效果不佳。近年来健择及As2O3 受到重视。 局部化疗很少采用 全身化疗
原发性肝癌(
22
6 其它治疗 生物治疗 肝癌的非切除手术:冷冻,激光, 微波,电化学,射频,超声刀。
原发性肝癌(
23
7 综合与序贯治疗
综合治疗的模式: I:先局部治疗,然后手术 II:先手术后补充其它治疗 III:几种非手术方法的综合应用
原发性肝癌(
10
3 癌旁综合征
低血糖症 红细胞增多症 高钙血症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其它
原发性肝癌(
11
五 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
13
1 诊断
影像学:B超,CT,磁共振 实验室:甲胎蛋白,肝炎标志物,肝功
能 病理学检查:肝细针穿刺
原发性肝癌(
14
2 肝癌的鉴别诊断
与AFP阳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妊娠妇女(3-6个月) 急慢性活动性肝炎 消化道肿瘤,特别是胃癌肝转移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B1 饮水污染:
原发性肝癌(
29
三 病理学
大体分型: 弥漫型 结节型
块状型>5cm 小癌型<3cm
组织学分型: 肝细胞癌(>90%) 胆管细胞癌 混合性癌
原发性肝癌(
30
巨块型
原发性肝癌(
31
弥漫型
原发性肝癌(
32
结节型
原发性肝癌(
33
四 肝癌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
34
原发性肝癌(
50
最后:中医中药 作为首选治疗 作为辅助治疗
原发性肝癌(
51
原发性肝癌(
52
e.肝癌结节破裂内出血而估计不能或不易 切除者,可有效控制出血。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8fd200360cba1aa911dad1.png)
原发性肝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目的:中国医学会报道,全球病毒性肝炎感染人数是艾滋病的10倍,全国100万人死于肝癌,肝炎是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的第一位,我国有9300万乙肝的感染者,而90%的乙型肝炎,都遵循乙肝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转变,所以造成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肿瘤死亡率中占第三位。
以中青年发病率最高,我国乙肝与相关疾病,成为了政府的巨大的财政负担,直接损失达9000亿元,今年来我国肝炎报告病例逐年增加,所以控制与防止肝炎的蔓延,治疗慢性乙肝显得尤为突出,研制新的抗病毒药物,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的发展是治疗关键。
其次还要寻找更好地手术方式来进行手术治疗。
【关键字】肝癌;研究进展;药物引言: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肝癌(hepaeoeellular carcinoma,HCC),目前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据统计,目前我国肝癌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而死亡人数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治疗肝炎的药物的发展,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肝癌由不治之症,变成了部分可治。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目前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最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其它治疗手段,如手术前后的分子靶向治疗,系统性化疗等,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其作用机理和已经显示出来的治疗效果让人们对肝癌治疗的前景非常期待[1]。
1 手术治疗1.1以肝切除术为代表的外科治疗大大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手术切除是获得肝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
肝切除是治疗小肝癌的首选方法,无论是否合并肝硬化的小肝癌均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2]。
术前评估:肝切除术术前肿瘤情况及肝储备功能的评估非常重要,我国一期手术前提条件是①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A级,或肝功能分级属 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到A级③肝储备功能正常范围2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研究表明:TACE后,80%以上的肝癌有不同程度的活细胞残留,这在本组的二步切除病人中也得到了证明。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四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及第三位的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三种不同病理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肝细胞癌占到85%-90%以上,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肝细胞癌。
二、筛查和诊断(一)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在我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3。
1(二)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各有特点,应该强调综合应用、优势互补、全面评估。
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US):腹部超声检查因操作简便、灵活直观、无创便携等特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
常规超声筛查可以早期、敏感地检出肝内可疑占位性病变,准确鉴别是囊性或实质性占位,并观察肝内或腹部有无其他相关转移灶。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不仅可以观察病灶内血供,也可明确病灶与肝内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揭示肝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帮助鉴别和诊断不同性质的肝肿瘤,凭借实时显像和多切面显像的灵活特性,在评价肝肿瘤的微血管灌注和引导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高压的表现(脾大、腹水、侧枝循环) 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全身性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等) • 转移灶症状 有时以转移灶症状为首发表现而就诊 • 伴癌综合征
临 床 表 现(中晚期)
• 伴癌综合征
系指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由于癌肿 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 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它有时可在肝癌局部症状出现 之前发生而成为首发症状。
• 块状型 最多见。
癌块直径在5cm以上 。大于10cm者称巨 块型,可呈单个、多 个或融合成块,多为 圆形、质硬,呈膨胀 性生长。肿块边缘可 有小的卫星灶。此类 癌组织易发生液化、 坏死和出血,引起肝 破裂、腹腔内出血等 并发症。
• 结节型
为大小 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 ,一般直径不超过 5cm左右。结节多数 在肝右叶,与四周组 织的分界不如巨块型 清楚。常伴有肝硬化 。
返回
临 床 表 现(早期)
• 起病隐匿,早期无典型症状,经AFP普查检 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
临 床 表 现(中晚期)
• 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肿痛或钝痛;右肩放射痛;
癌结节破裂时,剧痛,急腹症表现)
• 肝大 (肝血管杂音、肝区摩擦感或摩擦音) • 黄疸 • 肝硬化征象 ①肝功能减退的表现。②门
径<3cm,或相邻二个癌 结节直径之和<3cm者均 属此型。小癌边界清楚 ,常有明显的包膜
• 小肝癌:单个癌结节直
• 弥漫型
有 米粒至黄豆大 小的癌结节散 布全肝,肉眼 不易与肝硬化 区别,肝大不 明显,甚至反 可缩小。患者 往往因肝功能 衰竭死亡。此 型最少见。
返回
• 肝细胞型
由肝细胞发展 而来,此型约 占肝癌的90% 。癌细胞呈多 角形或圆形, 排列成巢或索 间有丰富的血 窦而无间质成 分。
三、黄曲霉毒素
• 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等能致 肝癌,这是因为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 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粮油、食品受AFB1污染 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也较高,提示AFB1 可能是某些地区肝癌高发的因素。 • AFB1可能影响ras、c-fos、P53、Survivin等 基因的表达而发生肝癌 • AFB1与HBV感染有协同作用。
六、其他
• 可疑的致癌物质 如一些化学物质:亚硝胺 类、偶氮芥类、有机氯农药等。 • 肝小胆管中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刺激胆管 上皮增生,为导致原发性胆管细胞癌的原 因之一。 • 嗜酒、硒缺乏和遗传易感性也是重要的危 险因素。
•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
返回
病
• 分
(一)
理
型
大体形态分型
(1) 块 状 型 (2) 结 节 型 (3) 弥 漫 型 (二) 细 胞 分 型 (1)肝 细 胞型 (2)胆管细胞型 (3)混 合 型
二、肝硬化
•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病检 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的大 结节性肝硬化。 • 近年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硬化的比例并 不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细 胞再生过程中发生,即经肝细胞损害引起再生或 不典型增生。 • 在欧美,肝癌常发生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 • 一般认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胆汁性和淤血性 肝硬化与原发性肝癌无关。
• 胆管细胞型
由胆 管细胞发展而来,此 型少见。癌细胞呈立 方形或柱状。排列成 腺体,纤维组织较多 ,血窦较少。
• 混合型
上述二 型同时存在,或呈过 渡形态,既不完全像 肝细胞,又不完全像 胆管细胞,此型更少 见。
转 移 途 径
肝内转移 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 ,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分支形成癌栓。 肝外转移 • 血行转移 转移至肺的几达半数,其次为肾上 腺、骨、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肾 、脑。 • 淋巴转移 转移至肝门淋巴结的最多,也可至 胰、脾、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种植转移 少见,从肝脱落的癌细胞可种植在 腹膜、膈、胸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如 种植在盆腔,可在卵巢形成较大的肿块。
原 发 性 肝 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肝癌的分型、 并发症,AFP诊断肝癌的标准,鉴别诊断
2.熟悉肿瘤标记物、超声、CT、MRI、X线肝血管 造影等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3.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讲授主要内容
返回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可能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1、病毒性肝炎 2、肝硬化 3、黄曲霉毒素 4、饮用水污染 5、遗传因素 6、其他
一、病毒性肝炎
• 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 因。 •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1/3有慢性乙肝史。 • HBV-DNA 可 以 整 合 到 宿 主 肝 细 胞 的 DNA 中 , HBV的X基因可改变肝细胞的基因表达。 •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目前已成为原发性肝 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饮用水污染
• 肝癌高发区启东, 肝癌发病率:饮池塘水的居民〉饮井水的居民 • 池塘中生长的蓝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可污染水 源,与肝癌有关。
五、遗传因素
• 在高发区肝癌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 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肝癌罹患率高,可能与肝 炎病毒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 • 另有研究结果提示,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病人发生 HCC的危险性增加; • HCC与血色素沉着症的联系,仅仅存在于那些患 此病且能长期生存,以致发生肝硬化的病人
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预防
思考题
定 义
原发性肝癌 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 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恶 性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特点
• 死亡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 胃癌
>食管癌>肝癌。 • 全球范围内,我国为高发区,每年平均约25万 死于肝癌,我国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 肝癌死亡数的45%,其中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 发病率最高。 • 男女之比为2~5:1。 • 发病年龄: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