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7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作业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CuSO4溶液和Cu(OH)2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都不能通过滤纸B.都比较稳定,密封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C.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D.加入盐酸都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溶解解析: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滤纸;CuSO4溶液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中加入盐酸不会产生沉淀。
答案:B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透明,不是分散系B.“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可能有9种方式解析:溶液全部是分散系,且一定是混合物。
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可以判断出组合方式有9种。
答案:D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B.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C.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是不同的D.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解析:胶体与溶液的主要特征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A、B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所以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胶体的所有组成都会透过滤纸,滤液应与胶体的组成是一致的,C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在于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D正确。
答案:D4.现有甲、乙、丙、丁和Fe(OH)3等五种胶体,按甲和丙、乙和丁、丙和丁、乙和Fe(OH)3胶体两两混合,均出现胶体聚沉现象。
则粒子带负电荷的胶体是( )A.甲和乙B.丙和乙C.甲和丁D.丙和Fe(OH)3胶体解析:因为氢氧化铁胶体微粒带正电荷,所以乙带负电荷,则丁带正电荷,丙带负电荷,甲带正电荷。
答案:B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利用电泳现象区别溶液和胶体B.用滤纸过滤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C.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以净化胶体D.向Fe(OH)3胶体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以除去胶体中的Cl-解析:没有颜色的胶体、溶液,做电泳实验没有现象,无法区别;胶体微粒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用半透膜除去其中的离子或分子;在胶体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凝聚,无法除去Cl-。
2020-2021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2.1.2 分散系及其分类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七分散系及其分类(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重庆江津中学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B.胶体能通过半透膜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D.胶体能发生电泳是因为胶体带电【解析】选C。
因胶体均一、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故A错误;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处于1~100 nm,大于半透膜孔径,不能通过半透膜,故B错误;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可以用来区别溶液与胶体,故C正确;胶体不带电,胶粒因吸附带电离子而带电荷,故D错误。
2.下面做法或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盐卤可用于制豆腐B.活性炭作吸附剂C.以无水酒精作外科消毒剂D.明矾作净水剂【解析】选C。
盐卤的主要成分是电解质,能使豆浆胶体发生聚沉,A项正确;活性炭表面积大,可作吸附剂,B项正确;医用酒精为75%,不是无水酒精,C项错误;明矾溶于水可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凝聚成沉淀,故可作净水剂,D项正确。
【方法规律】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墨水、豆浆、淀粉溶液、蛋清溶液等。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溶液和浊液区别开来B.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介于1~1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粒子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均产生丁达尔效应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解析】选D。
布朗运动是微粒普遍的运动方式,用肉眼不可以把胶体和溶液区别开来,故A错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粒子,故B错误;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只有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故D正确。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

•Leabharlann 7.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 有别的 影响, 原因在 于阅读 并非是 对作品 的简单 再现, 而是一 个积极 主动的 再创造 过程, 人生的 经历与 生活的 经验都 会参与 进来。
•
8.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 解力有 所欠缺 ,所以 在读书 时往往 容易只 看其中 一点或 几点, 对书中 蕴含的 丰富意 义难以 全面把 握。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或多种) 物质中所得 到的体系。
分散质: 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 起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溶液
溶质 + 溶剂
分散系
分散质 + 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②.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如不同品牌墨水混用
③.加热:如煮鸡蛋
三种分散系的性质对比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 子的大小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 滤纸
是否有丁 达尔现象
事例
<1nm
均匀,透明, 稳定
能
无 NaCl溶液,蔗
糖溶液
1~100nm 均匀,有的 透明,较稳
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7分散系及其分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七)(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六水氯化钙属于混合物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食盐水属于浊液D.氯化铵不属于盐类B [A项,CaCl2·6H2O为纯净物;B项,葡萄糖注射液为溶液;C项,食盐水为溶液;D 项,NH4Cl为铵盐。
]2.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溶液、胶体、浊液B.浊液、胶体、溶液C.胶体、浊液、溶液D.浊液、溶液、胶体A [溶液稳定,胶体属介稳体系,浊液易分层或沉淀。
]3.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至少有一种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D.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C [FeCl3溶液的颜色与其他二者颜色不同,且与盐酸不反应。
]4.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此液体不具有的性质是(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插入石墨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C.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向该液体中加入Na2SO4,有沉淀产生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直径大小决定的②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③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④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生成氢氧化铁胶体⑤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⑥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B [③胶体也有气溶胶和固溶胶;⑤胶体属于介稳体系,不易产生沉淀。
]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稀豆浆、淀粉溶液、氯化铁溶液都为胶体B.用可见光束照射可区别溶液和胶体C.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明矾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A [FeCl3溶液不属于胶体,稀豆浆和淀粉溶液均为高分子形成的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 分散系及其分类..

③电泳(阅读课本28页,科学视野)
阴极
+ 阳极
氢氧化铁胶体
问题1 .通电后,U形管里阴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 深,阳极附近的红褐色逐渐变浅,这表明阴极附近 什么微粒增多了? 阴极附近Fe(OH)3胶粒增多了。 问题2.Fe(OH)3胶粒向阴极作定向移动,说明 它具有什么样的电性? 说明Fe(OH)3胶粒是带正电荷的。
液
液
固
固
分散质
分散剂
:请试着举出几种分散系的实例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实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盐酸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例
气
液 固 气 液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溶液 (2)分散质粒子大小 胶体 (分散剂是水或其它液体) 浊液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 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1~100nm
悬,乳浊液
>100nm
不均一,不 均一,透明, 均一,有的透 外观特征 透明,不稳 稳定 明,较稳定 定
能否通过 滤纸 是否有丁 达尔现象
能 无
能 有
不能 无
事例
NaCl溶液, Fe(OH)3胶体 蔗糖溶液
泥水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 分散质粒子直径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煮沸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高一化学必修1_知识总结: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2.分散系的组合方式及分类(1)分散系的组合方式不同状态的分散质和分散剂可组成不同的分散系,见下图:上图说明,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分散系的组合方式有九种:气→气,气→液,气→固,液→气,液→液,液→固,固→气,固→液,固→固。
(注:“气→液”表示气态分散质分散在液态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其它同理分析。
)(2)常见的三类分散系按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分为如下三类:①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1nm=10-9m),溶液是均匀、透明的分散系,是三类分散系中最稳定的。
②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具有介稳性,即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③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是三类分散系中最不稳定的。
注意: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胶体的分类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Fe(OH)3胶体胶粒是由许多Fe(OH)3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Fe(OH)3溶胶、Ae(OH)3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2.1.2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时作业必修1

分散系及其分类一、选择题1.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解析:这种纳米级镊子的臂长只有7 nm,恰好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
答案: B2.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C.只有③ D.全部解析:①长江三角洲是泥沙胶体聚沉形成的沙洲;②夜幕降临时,空气潮湿,易形成气溶胶(如雾),彩色灯光照射下发生丁达尔效应,更加绚丽多彩;③树林中有炊烟或薄雾,均为气溶胶,太阳光照射时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 D3.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食盐水、牛奶、豆浆B.碘酒、泥水、血液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解析:牛奶、豆浆、血液都是常见的胶体,故A错误;食盐水属于溶液,C项错误;石灰浆属于浊液,D项错误。
答案: B4.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解析:A形成的是Cu(OH)2悬浊液,最不稳定;B为NaCl溶液,D为Na2CO3溶液,最稳定;C为Fe(OH)3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答案: A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纳米科技的发展有赖于胶体化学原理与方法B.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出现沉淀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豆浆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D.万里长江流入大海处,形成长江三角沙洲解析: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将其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豆浆时,可看到光亮的通路,属于胶体的丁达尔效应;长江三角沙洲属于胶体的聚沉,故A、C、D正确;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氯化钠溶液出现沉淀,与胶体的性质无关,B错误。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课时分层作业7 分散系及其分类 Word版含解析(1)

镁与海水提镁(习题)1.点燃的镁条放入下列气体中,能继续燃烧的是()①氧气②氮气③氯气④二氧化碳 A.只有① B.①③C.①③④ D.全部2.镁着火时,可用于灭火的物质是()A.干冰 B.氮气C.黄沙 D.水3.将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剧烈燃烧 B.瓶内壁有水珠C.生成白色粉末 D.瓶内壁有黑色固体附着4.把打磨好的镁条分别放入滴有酚酞的冷水和沸水中,可以看到()A.冷水中镁条反应缓慢,沸水中镁条剧烈反应B.冷水和沸水中的镁条表面均产生大量气泡C.冷水中无明显现象,沸水中溶液变为淡红色D.反应后溶液均由无色变为淡红色5.下列物质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稀硝酸 B.浓硝酸C.稀硫酸 D.浓硫酸6.已知镁在空气中可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1)写出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在这三个反应中均做_______剂。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所以产物中氮化镁含量最高。
事实上是这样吗?为什么?7.海水的综合利用可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反应③④⑤的化学方程式(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写离子方程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反应①~⑤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请分析它与通过步骤④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4)工业上是将Mg(OH)2转变为MgCl2,再电解MgCl2来制取镁单质;而不采用加热Mg(OH)2得到MgO,再电解熔融MgO的方法制金属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 D2. C3. B4. C5. C6.(1)2Mg + O22MgO 3Mg + N2Mg3N22Mg + CO22MgO + C(2)还原(3)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4)不是,因为氮气比氧气化学性质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7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选择题
1.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纳米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镊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
C.乳浊液D.胶体
【解析】胶体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答案】 D
2.下列属于分散系的是()
A.Cl2B.NaCl
C.KClO3D.盐酸
【答案】 D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析】选项A、B不正确,这两种说法中,都忽略了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纯净的水或乙醇等,它们都是均一稳定的、长期放臵也不会分层的液体,但它们不是溶液;选项C也不正确,如泥土或植物油放入水中,得到的也是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分散系,它们分别是悬浊液和乳浊液,不是溶液。
【答案】 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解析】胶体是一类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A项错误;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滤纸,无法将二者分离,B项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其直径在1~100 nm之间,D项错误;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的简单、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 nm,小于
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
溶液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其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
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C.2 mol·L-1MgSO4溶液
D.2 mol·L-1NaCl溶液
【解析】由题给信息及胶体遇酸、碱、盐的溶液可生成沉淀可知,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NaOH、MgSO4、NaCl均能生成沉淀,但只有H2SO4与生成的沉淀Fe(OH)3发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
【答案】 A
11.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C.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D.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解析】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在沸水中滴入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产生的氢氧化铁微粒的聚集体已大于100 nm,形成的是悬浊液;血液是胶体,通过微波手术刀可以使胶体凝聚;树林中的雾是气溶胶,也具有丁达尔效应;血液透析是利用渗析原理,让血液中的毒素通过半透膜而除去。
【答案】 A
1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 5.5~36 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Fe2O3
D.向分散系中加入NaCl固体,无明显变化
【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该分散系胶体粒子带电荷,加入NaCl,发生胶体聚沉,D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 3溶液。
丙同学:向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2)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利用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
【解析】 FeCl 3溶液与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直接加热饱和FeCl 3溶液,容易形成Fe(OH)3沉淀;丙同学的操作是获得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发生的反应为FeCl 3+
3H 2O=====△Fe(OH)3
(胶体)+3HCl 。
验证胶体的最简单的操作是采用丁达尔效应。
【答案】 (1)丙 (2)FeCl 3+3H 2O=====△Fe(OH)3
(胶体)+3HCl (3)用一束光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具有丁达尔效应
14.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20%白磷的乙醚溶液0.5 mL ,加蒸馏水60 mL 。
②先滴加1%氯化金溶液0.75 mL ,再滴加0.1 mol·L -1的K 2CO 3溶液0.6 mL ,振荡变成棕红色。
③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④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为5 nm ~12 nm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_。
(2)用一束强光照射该分散系,从侧面可看到________。
(3)步骤④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得红色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加热。
【解析】 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可用于区别胶体和溶液。
(1)金颗粒是分散系中的分散质,且直径为5 nm ~12 nm ,故该分散系为胶体。
(2)胶体用强光照射会产生丁达尔效应,即一条光亮的“通路”。
(3)提纯胶体的方法是渗析。
(4)加热会导致胶体聚沉。
【答案】 (1)胶体 金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