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综合评估卷(能力提高卷))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检测卷新人教必修1

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检测卷新人教必修1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检测卷新人教必修1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检测卷新人教必修1姓名班级得分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20道小题。
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第 1 至 12 小题,共 24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í〕的期刊,大概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liào)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B.半年过去了,在 5·12地震中遭受了巨大创〔chuànɡ〕伤的北川人民,已经从废墟(xū)中站立起来,用他们的行动向世人证明:英雄的四川人民是压不垮的.C.有时候,他背诵到酣〔hān〕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bǐnɡ)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D.她们嘈〔cáo〕杂起来,有的在公共自来水龙头边舀水,有的用木梳梳掉执拗〔ào〕地粘在头发里的棉絮,吆喝着从人们身边擦过。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荫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B.先生讲他最喜爱的《桃花扇》,紧张之处,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他掏出手帕拭泪,听讲的人大多也泪下沾襟了。
C.1960 年 2 月 19 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 20 米高的发射架上。
D.我们的梦想很多,生命的抉择也很多,我们常常为了保护自己的翅膀而迟疑不决,丧失了抵达对岸的时机。
破釜沉舟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和智慧!3.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①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午夜前回到了家,此时的山村早已在的月色中睡着了。
②屈原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自己挚爱的故国和人民。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附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附详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综合检测试题(附详细解析)(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信笺饯行栈道浅浅水声B.嘺望獠牙积潦星火燎原C.木屐孱头潺湲削足适履D.稂莠踉跄阆苑琅琅书声【解析】C项分别读“jī、càn、chán、lǚ”;A项,“笺”“浅”应读“jiān”,“饯”应读“jiàn”,“栈”应读“zhàn”;B项,“嘺”应读“liào”,“獠”“燎”应读“liáo”,“潦”应读“lǎo”;D项,“稂”“琅”应读“lánɡ”,“踉”应读“liànɡ”,“阆”应读“lànɡ”。
【答案】C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A.陨身不恤风神潇洒炯乎不同炉火纯清B.涕泗交流绽露头脚左顾右盼步履稳健C.黯然神伤雷励风行酣畅淋漓不能自已D.默默含情鸦鹊无声佳作迭出短小精悍【解析】A项,“陨”应为“殒”,“炯”应为“迥”,“清”应为“青”;B项,“绽”应为“崭”,“脚”应为“角”;C项,“励”应为“厉”;D项,“默默”应为“脉脉”,“鹊”应为“雀”。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铁道部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责任归咎于信号灯问题,实在是差强人意,民众质疑声一片。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C.8月12日晚,人们争相目睹第26届世界大运会开幕盛况,深圳街头万人空巷,车流、人流比平日多了许多。
D.余积廉曾在电影《欢颜》、电视剧《天蚕变》等炙手可热的影视作品中担任摄影师,并导演了《决战天门》《少林达摩》等电影,常和任达华、古天乐等明星合作。
【解析】A项,“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此处属望文生义,与句意不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练习:第4单元综合评估(能力提高卷)

第四单元综合评估(能力提高卷)考试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
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
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
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②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
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③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
“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
今日的作品和19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
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
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④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像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
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⑤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
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
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
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
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
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能力提升测试卷附答案

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走进诗的世界尝试给诗下定义的人很多,但是到现在为止,为所有诗人和读者所公认的定义还没有出现。
在此,我只是指出某些关于诗的认识,廓清一下什么是诗、什么不是诗。
首先,所有的现代诗在外形上的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分行。
还有一种不分行的诗体叫散文诗,但它与一般意义的诗不大一样。
现代诗有时行数多了还要分节,这主要是根据内容需要而安排的。
它依据人们呼吸的休止,把空间间隔转化为时间间隔,使小的停顿与大的间歇更为明晰;它又适应人们的感情波动,把重要的东西用分行来强调。
可是,分行写的不一定是诗。
分行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是构成诗的决定因素。
有些非诗的东西,即便分了行也丝毫不会令其增色,比如分行写的标语口号能算诗吗?其次,一些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
押韵不仅使诗具有了音乐性,便于记忆,而且相同的韵脚本身构成了一种复沓,这就起到强调的作用,可帮助情感和意义的集中。
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诗人、民歌手以及不少新诗人都是很注重押韵的。
不过,有的人把押韵强调得过分甚至绝对化了,就难免适得其反。
某些初学者把凑字找韵的顺口溜当成诗,他们为了押韵甚至矫揉造作,削足适履。
其实,韵并非构成一首诗的决定因素,押韵的不一定是诗。
再次,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或抒发美好的情感,或表达发人深省的哲理,或描绘动人的场景。
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诗人善于将自己的崭新发现或超拔领悟,用一种十分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诗人不写诗则已,要写就要力求出新,要让作品有独特的情思,独特的神韵,独特的风采。
最后,诗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来源于生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检测试题(有答案)(高一)必修一检测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
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
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
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延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
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
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
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
走向盛唐就不同了。
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驰骛沿革,物理常然”,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迅疾骇人”,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
并非偶然,“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
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新课标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精心组合卷)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倾听理智的声音胡锦涛主席3月30日会见法国总统萨科齐时谈到了利比亚局势:“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
”话不长,但很有分量,代表了理智的声音。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是一种极端手段。
随着和平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这种手段的作用越来越弱。
新世纪发生的两场主要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就证明了这一点。
阿富汗战争大规模打的时间并不长,塔利班政权很快被赶出权力中心,美英联军好像在战场上赢得了胜利,但塔利班现又卷土重来,清剿塔利班势力的难度远远超出联军预期。
美国人自己都承认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打得最长的战争,已经超过越南战争的时间。
这场战争到底何时结束,现在还看不到尽头。
伊拉克战争打了不到两个月,美国就宣称胜利了,萨达姆最终也被送上绞刑架。
但伊拉克政局依然不稳,恐怖事件不断,甚至连发动战争的理由最后也被证明是一个“误解”。
利比亚的例子也很典型。
利比亚对外国劳工的依赖度很大,战争迫使外国劳工撤走,经济瘫痪,基础设施又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
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已变得更加困难,其出路只能由有关各方通过对话、磋商、合作才能找到。
仔细观察,西方大国在利比亚军事打击中的表现,呈现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是大国的立场虽不同,但并不存在冷战时期两大国互相角逐、挖对方墙脚、削弱对方势力的情况。
二是参与军事行动的西方国家内部辩论激烈,美国尤甚。
如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没完事儿,尽管奥巴马总统表示不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但国内争论不休,担心的是美国再背上一个包袱。
法、英等国内部反对的呼声也不少。
三是中东地区对每个大国都很重要。
比如中东局势动荡,致使国际油价波动,大家都希望这个地区恢复和平与稳定。
上述这些特点,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不少国际组织和国家领导人呼吁利比亚有关各方面立即停火。
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综合评估卷(基础巩固卷)

高一语文必修1综合评估(基础巩固卷)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荤.腥(hūn)愚氓.(mánɡ)繁衍.(yán)虐.待(nüè)B.噩.梦(è) 契.约(qiè) 褴褛..(ké sou)..(lán lǚ) 咳嗽C.揩.油(kāi) 缜.密(zhěn) 瞌.睡(kē) 弄.堂(lònɡ)D.尘埃.(āi) 骷.髅(ɡū) 游说.(shuō) 谄.媚.(chǎn mèi)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B.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C.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D.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____的。
(2)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____终结。
(3)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香港防务。
(4)0时40分,刚刚参加了____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了“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A.序幕宣告接替交换B.序幕宣告接管交接C.帷幕宣称接替交换D.帷幕宣称接管交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蹴而就....载人飞天。
高一试卷-2012-2013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试卷:2012-2013 学年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12-2013 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2012.10.13)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出题人潘晓燕一【积累整合】(72 分)(一).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20 分)1 舸 A gě B kē2 惘 A wng B wǎng3 寥 A liǎo B lio4 遒 A qi B qiǔ5 遏 A B y6 圮 A qǐ B p C pǐ7 彳 A zh B ch 8 亍 A zh B ch9 溯 A s B shu 10 篙 A gāo B gǎo C hāo11 瓦菲 A fěi B fēi12 箕 A jī B j13 侮 A wǔ B rǔ 14 叱 A ch B zh15 炖 A dūn B dn 16 缒 A zhuīB zhu17 佚 A zh B yīC y 18 阙 A qu B quē19 逢孙 A fng B png 20 创伤 A chung B chuāng(二).依据课文,选出书写正确的一项(10 分)21 A 寥廓 B 廖廓22 A 碾了三翻 B 碾了三番23 A 阕秦 B 阙秦24 A 漂泊 B 缥泊25 A 班斓 B 斑斓26 A 笙箫 B 笙萧27 A 漫朔 B 漫溯28 A 峥嵘岁月 B 争荣岁月29 A 偏袒扼腕 B 偏胆扼腕30 A 变徵之声 B 变徽之声(三).结合课文,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20 分)31 沉浮 A 上升和落下 B 盛衰32 百侣 A 很多伴侣 B 很多同学33 彳亍 A 走走停停 B 徘徊34 奉地图匣 A 拿着 B 两手恭敬地捧着35 以次进 A 接着 B 按照36 书生意气 A 意志和气概 B 偏激的情绪37 将焉取之 A 它 B 哪里38 贰于楚 A 不信任 B 从属二主39 行李之往来 A 使臣 B 出门带的物品40 行李之往来 A 取独B“的”41 唯君图之 A 只有 B 希望42 微太子言 A 没有 B 如果没有43 失其所与 A 给 B 亲附44 吾其还也 A 还是 B 难道45 血濡缕 A 下裙 B 沾湿46 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A辞谢 B 谢罪47 操其室 A 剑B 剑鞘48 诸郎中执兵 A 宫廷侍卫 B 年青人49 忤视 A 正眼看 B 偷着看50 顾计不知所出 A 表转折 B 动词(四).按要求选择(5 分)5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诗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综合评估(能力提高卷)考试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乔布斯乔布斯走了。
关于乔布斯的一切,旋即成为全球社交网络有史以来的最热话题。
人们不厌其烦地翻出关于他的文字、影像资料,重温他传奇、自由、创造的一生,咀嚼他那激荡人心的睿智言语,心中充满温暖、感激和惋惜。
这份感激和惋惜并非苹果产品用户独有,也包括每一个明了其不可替代价值的人,甚至是那些对强大的苹果公司和乔布斯心怀恐惧的竞争对手。
这不仅是因为他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和欢愉的体验,更因为他拥有的那种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像力的心灵。
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勇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
他确实改变了世界。
数十年来,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走在时代和科技的最前沿,为全人类探路,为我们照亮未来。
假如没有乔布斯,生活会是怎样?这的确让人难以想象。
现在,即便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在生活中,乔布斯依然无处不在。
书桌上、耳朵里、手掌中,你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进步和便捷,都有他的身影,甚至连那看似最普通不过的电脑图形化界面和鼠标,也是他的首创。
短短50余年的人生,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奇迹。
即便是2004年接受胰腺癌手术之后,乔布斯也依然带领着苹果公司,为人类奉献了iPad和iPhone,在个人移动终端领域掀起了颠覆性的变革。
乔布斯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的确让人赞叹,而他面对疾病和厄运时的那种坚韧和不屈,更让我们感动不已。
如今,乔布斯带着惊天创意渐行渐远,我们希望,下一个乔布斯会在中国出现,下一个苹果会砸中中国的创业者。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我们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其实也具备了孕育下一个苹果和乔布斯的基础性条件。
不过,国内当前创新和创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近年来,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塞满了国内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大脑,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捞到钱,成为不少企业的根本出发点。
多少人、企业,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甚至不惜践踏道德和法律。
而在决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科技领域,“拿来主义”大行其道,拷贝和山寨的水平一流,却少见耐住性子的研发和创造。
大多数所谓高新技术企业,根本不敢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是热衷于直接拷贝国外的成熟技术,然后进行“汉化”和“本土化”等“微创新”,这不仅不能改写一个产业的发展轨迹,也在根本上扼杀了自己成长为下一个苹果的可能。
除此之外,没有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当前的商业价值观,也缺乏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和理解,此等现实的确让人感到无奈。
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加怀念乔布斯,怀念他身上恣意奔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万物有时,但伟大的创新精神会永远留存。
乔布斯走了,但我相信,透过圆圆的无框眼镜,乔布斯那深邃的目光,依然在温暖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打量着陷入创新困境的人们。
我们如何才能穿透功利和浮躁的迷雾,安静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转身去追求创新,追求那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从亦步亦趋的跟随者队伍中,冲到世界的最前面?乔布斯的一生,其实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乔布斯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欢愉,如电脑图形化界面和鼠标,就是他的首创。
B.所有的苹果产品用户以及那些对强大的苹果公司和乔布斯心怀恐惧的竞争对手都对乔布斯心怀感激和惋惜。
C.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我国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具备了孕育下一个苹果和乔布斯的基础条件。
D.当前国内创业者和企业家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很多人及企业都把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捞到钱作为根本出发点。
解析:B项“所有……都”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B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乔布斯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他勇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
B.乔布斯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虽然他已经渐行渐远,但他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C.大多数高新科技企业对高新技术的“汉化”和“本土化”等“微创新”行为扼杀了中国出现下一个苹果的可能。
D.我们特别怀念乔布斯身上恣意奔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或许与当前没有先进和完善的融资体系支持,缺乏对创业失败的宽容和理解等现实有关。
解析:根据原文第6段“这不仅不能改写一个产业的发展轨迹,也在根本上扼杀了自己成长为下一个苹果的可能”可知,原文是站在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说的,而不是站在中国的角度来说的。
答案:C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们怀念乔布斯的原因的一项是() A.随着乔布斯的逝世,关于他的一切,旋即成为全球社交网络有史以来的最热话题。
B.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便利和欢愉的体验。
C.他拥有全人类共同珍视和稀缺的财富——创新精神和富有想像力的心灵。
D.他具有一种令人敬仰的精神,即面对疾病和厄运时的坚韧和不屈。
解析:A项不属于人们怀念乔布斯的原因。
答案:A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
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
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
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①,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
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
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
”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②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光武笑,因留宿闲语。
禹进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
明公虽建籓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
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
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
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使别将骑,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
连大克获,北州略定。
及赤眉西入关,更始使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及诸将,分据河东、弘农以拒之。
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
光武筹赤眉必破长安,欲乘机并.关中,而方自事山东,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显宗即位,以禹先帝元功,拜为太傅,进见东向,甚见尊宠。
居岁余,寝疾。
帝数自临问,以子男二人为郎。
永平元年,年五十七薨,谥曰元侯。
注:①更始立,指刘玄登基。
②明公,指刘秀。
节选自《后汉书·邓禹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虽都.关西都:建都B.莫如延.揽英雄延:邀请C.王匡等莫能当.当:占据D.欲乘机并.关中并:兼并解析:当,抵挡。
答案:C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邓禹有才能的一组是(3分)()①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
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③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
④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⑤连大克获,北州略定。
⑥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解析:①是写邓禹追随刘秀。
③写的是邓禹对刘秀的认识。
答案: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禹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在长安学习的时候,认识了光武帝刘秀,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
B.汉兵兴起,刘玄登机,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
却想办法追随光武帝。
C.见到光武帝后,邓禹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分析了当下形势,并向光武帝进言献策,光武帝非常高兴。
D.邓禹屡建功勋,深受光武帝信任,显宗即位后,依然得到特别的尊崇,得病后,显宗亲自探望,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
解析:“并让他的两个儿子请郎中治疗”错。
答案:D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
(2)(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
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
参考译文: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
十三岁时,能背诵《诗经》,到长安跟人学习,当时光武帝也在京师求学,邓禹虽然年纪小,但他见到光武帝,就知道他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和光武帝很亲近。
几年后返回家乡。
等到汉兵兴起,刘玄登位,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向刘玄推荐邓禹,邓禹不肯跟随刘玄。
等听说光武帝镇守河北,立即驱马向北渡黄河,在邺县追上光武帝。
光武帝见到他非常高兴,对他说:“我可以独立任免官员,你从远方赶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想。
”光武帝说:“假如是这样,你想做什么呢?”邓禹说“(我)只希望明公的威望和恩德广施天下,我能够为您尽一点力,在史书上流传功名罢了。
”光武帝笑了,于是留他同住,私下交谈。
邓禹提议说:“刘玄虽然建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军、青犊军之类,动辄有上万人,三辅也自立名号,常常聚集兵力。
明公虽然有建藩镇,辅助刘玄的功劳,但我还是怕您没有什么更大成就。
当今之计,不如招纳英雄,努力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功业,挽救百姓的性命。
像您这样的人来谋划天下大事,不会费多少时间费多大力气便可平定天下。
”光武帝非常高兴,于是让身边的人称邓禹为将军。
邓禹常住在光武帝住处,一起商定计策。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帝从蓟县到达信都,派邓禹募集奔命兵,共得到几千人,命令邓禹亲自率领这支队伍,另行攻取乐阳。
(光武)当时委任派遣各位将领,大都向邓禹咨询,邓禹每次举荐的人,(职位)都能和才能相当,光武帝认为(邓禹)能够了解人。
派他另外率领部队,和盖延等人在清阳攻打铜马军。
连连大捷,北州大致平定。
等赤眉军向西进入涵谷关,刘玄派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以及各路将领,分别据守河东、弘农以抵挡赤眉军。
赤眉军各部大举会集,王匡等人不能抵挡。
光武帝算计赤眉军一定会攻破长安,想乘这个机会兼并关中,但他自己正进攻山东,不知该把这个任务托给谁,因为邓禹沉稳有度量,所以把西讨的计划交给他。
显宗登位,因为邓禹是先帝的大功臣,拜他为太傅,上朝见驾可以面向东方,很受皇帝的尊重和宠爱。
过了一年多,卧病在家,显宗好几次亲自登门慰问,把他的两个儿子提拔做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