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与格式要求(2014-04-15)

合集下载

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0902新版

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板-0902新版

附件1:2014级XX专业群人才培养总体方案(0902新版)一、专业群基本信息专业群名称:专业个数:核心专业:支撑专业:二、专业群培养目标本专业群主要面向……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等企业从事……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专业群职业面向四、专业群职业资格证书五、专业群课程体系本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式结构进行构建,由四个部分构成:1、基本素质课程,也称大平台课程;2、专业群平台课程,也称小平台课程;3、专业模块课程;4、专业群互选课程。

四部分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如下图所示。

1、基本素质课程基本素质课程为全院各专业的共享课程,包括必修课门和选修课3门,主要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身心素质、必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

必修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信息技术基础、经济数学/高等数学、高职英语、体育、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课程资源,供学生选修。

2、专业群平台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属于群内各专业的共享课程,必修课,共门,主要用于培养本专业群面向的技术领域/服务领域所必备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往和创业创新等行业通用能力,以满足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共性要求,为学生未来在本专业群服务域内的职业发展构建一个通用平台。

主要课程有:……。

3、专业模块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为群内各专业的特有课程,必修课,主要用于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对应岗位群所需的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实现群内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

4、专业群互选课程专业群互选课程为专业群的特有课程,限选课,共门,总计学分,供群内各专业学生选修,主要用于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宽就业渠道。

2014人才培养格式(中职)(2)

2014人才培养格式(中职)(2)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二、招生对象、学制与学历、学习形式三、就业面向四、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一)培养目标(二)人才规格1.知识要求2.技能要求3.素质要求4.证书要求●取得与本专业工种相关的1个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六、培养模式七、课程体系(一)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1.军事训练90学时按照“高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承训部队辅导教授下采取精讲多练,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队列训练与舍务管理相结合,队列练习与评比竞赛相结合,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精神。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72学时第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主要内容: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追求远大理想,坚实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开放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法制观修养主要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6学时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主要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主要阐述邓小平理论形成及主要内容,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基本问题。

第三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部分,科学发展观主要阐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及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4.形势与政策 24学时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帮助和引导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从而增强青少年抵制错误思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教育学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教育学专业

云南师大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教育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在师范院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具有从事教育学科教学或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4. 熟悉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6.具有一定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 专业基础教育 + 专业方向教育在前三个学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 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在第四、五、六学期进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和差异化培养;在第七、八学期主要开展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目的是在进行了三年理论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为学生能力的个性化拓展和就业的分流打下基础。

四、时间安排基本学制为四年,同时试行弹性学制(3—6年),允许提前1年毕业或延长毕业年限。

经学校批准学生课休学、勤工俭学,但在校学习时间(含休学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年。

五、毕业标准1.毕业资格: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相应的学分且所获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2.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达到云南师范大学关于学士学位的规定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教学计划)㈡课程计划(基本学制)专业选修课程计划表。

2014人才培养方案通知

2014人才培养方案通知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制订2014级本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各学部: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指导方针,也是学院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根本依据。

为切实规范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请学部认真组织2014级本专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

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养方案修订的专业范围全院现有的26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2014年新增的3个专业。

二、具体要求1.领导重视。

以学部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各专业负责人为主体,凝聚专业建设小组成员、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及校外学科专家、行业实践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同类高校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群策群力地做好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

2.推出新模板。

原有旧的模板沿用了6年,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本次对原来的模板进行了小幅修改,说明如下:(1)简化了学时、学分比例统计。

(2)增加课程编码,确保了培养方案的严肃性。

(3)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结构进行了优化。

(4)增加了课外实践创新环节。

(5)教学周进程表进行了表格文字化。

具体格式见附件2、3,教务处将下发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电子档,供大家参考。

3.几点注意。

(1)维护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应避免教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频繁的调整。

(2)总学时控制(本科上限是2600学时,专科上限1900学时)。

(3)明确课程性质,应将选修分为限选和任选。

(4)明确本专业有特殊要求的公共课程,鼓励特色培养。

(5)制定考核方式要严肃,不能在执行中任意变更。

(6)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上报的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三、总体框架1.文字说明包括专业代码、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环节、课程结构比例及学分要求、周学时分配表、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实践教学、课外创新实践和教学周进程表等。

2.课程设置与学分(1)课程体系为三段两系列矩阵结构:三段即指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两系列即将上述课程确定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占总学时的75%左右,选修课程占25%左右。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1、总体规格:
2、专业方向设置及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规格:
三、学制、学位及学分要求:
四、专业主干课程与学位课程
1、专业主干课程:
2、专业学位课程(10左右课程,30学分左右):
五、课程设置:(总学分)
(一) 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
1、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总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总学分)
(二)专业教育课程(总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总学分)
2、专业基础课程(总学分)
3、XX方向课程(总学分)
①XX方向必修课程(总学分)
②XX方向选修课程(总学分)
4、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8学分)
六、各类课程学分比例
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安排表。

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附件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适用年级:2014级方案编写:×××方案审核:×××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时间:2014年×月2013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代码:2、专业名称: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职生2、学制:三年二、专业培养目标(说明: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定位明确,文字表述简明扼要,200字以内。

)三、应职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表1 应职岗位群及职业资格证书序号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1******四、人才培养规格(一)职业岗位能力及知识结构要求表2 职业岗位能力及知识结构要求序号职业岗位能力知识结构要求1******、***(说明:体现职业岗位核心能力,10条以内,“知识结构要求”罗列出与岗位能力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表中不设二级条目,不带项目符号)(二)职业资格证书与等级要求1、取得***证书,**级(三)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最低要求:***学分五、课程体系设计(一)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3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序号典型工作任务任务分析1******(说明:典型工作任务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总结与提炼,应建立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之上,“任务分析”为100字以内的简析)(二)基于岗位能力确定课程体系表4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序号专业知识课程岗位能力课程技能拓展课程1***(理论课、理论+实践类课)***(纯实践课)***(适量开设,类别不限)(说明:表中不含职业素质课程,即原公共基础类课程)六、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教学项目(一)专业核心课程1、***2、***实训3、***(理实一体化)4、***(工学结合)(说明:核心课程数量建议4至7门,如有理实一体化或工学结合类课程,名称后标注“理实一体化”及“工学结合”字样,下同)(二)主要实践项目1、***实训2、***(理实一体化)(说明:主要实践项目指实训课及部分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数量建议5-10个)七、课程说明(一)专业知识课程1、《***》(核心课、**学时)课程简介:***2、《***》(**学时)课程简介:***(二)岗位能力课程1、《***》(核心课、**学时)课程简介:***2、《***》(**学时)课程简介:***(三)职业素质拓展课程1、《***》(**学时)课程简介:***(说明:以上三类课程涵盖表4中所有课程,课程数量、学时数与教学计划进程表中数据保持一致,课程简介200字以内)八、专业建设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序号姓名职称学历执业资格工作单位(说明:表中人员原则上为中级职称以上,校外聘请占50%以上,总人数建议10人以内,必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工作)九、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或编写的企事业单位序号单位名称参与内容参与专业备注十、专业教学计划表(见附件3)。

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指导意见

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指导意见

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指导意见根据2014年11月19日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审查会专家意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教务处编制了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指导意见。

详细意见如下。

一、格式要求(一)排版要求1. 纸张大小为A4。

2. 页边距上2.5厘米,下、左、右均为2厘米。

3. 纸张纵向,无装订线。

不允许横向。

4. 页眉、页脚1.5厘米。

5. 页眉,下横线,文字两端对齐,字体为宋体,小五号,内容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与“2014级人才培养方案”,中间用空格填充。

6. 页脚,插入页码,底部居中,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五号,数字前后加空格和“-”,例如:“- 1 -”7. 签字栏,应位于尾页的底端。

(二)字体、段落等要求1. 文字采用“方正小标宋简体”(附件2)、“黑体”、“仿宋_GB2312”(附件3),这些字体都是市教委及学院公文使用的标准字体,必须安装。

2. 2014级培养方案框架及内容要求(附件1),已设臵文字样式,编写培养方案时,必须使用文字样式。

文字样式如下:(1)“标题”。

方正小标宋简体、常规、四号,多倍行距3。

用于标题。

(2)“标题1”。

黑体、常规、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22磅。

用于1级标题。

(3)“标题2”。

仿宋_GB2312、粗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22磅。

用于2级标题。

(4)“正文”。

仿宋_GB2312、常规、小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值22磅,两端对齐。

用于两端对齐排版的正文。

(5)“正文中”。

仿宋_GB2312、常规、小四号,特殊格式无,固定值22磅,中对齐。

用于中对齐排版的正文。

(6)“图表”。

仿宋_GB2312、常规、小五号,特殊格式无,固定值12磅,两端对齐。

用于图中的文字。

(7)“表格标题”。

仿宋_GB2312、粗体、小五号,特殊格式无,固定值12磅,中对齐。

用于表格的标题。

(8)“表格左对齐”。

仿宋_GB2312、常规、小五号,特殊格式无,固定值12磅,左对齐。

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

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较高的教师教育职业综合素质,能够能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学科教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以及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学、文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技能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从而具有从事课堂教学、教学管理、教育研究、翻译、旅游等工作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素质与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远大的理想,以及勇于开拓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4.掌握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敏感性和文学鉴赏能力;了解我国及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概况,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熟悉教育法规和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现状,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育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

6.了解宁夏的旅游、对外贸易等涉外部门的基本现状,掌握并能初步运用相关的旅游和商务知识,具备良好的涉外行业的职业素养和从事相关英语工作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8.初步掌握第二门外国语言,具备一定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学制4年弹性修业年限3-6年学位:文学学士四、学时、学分要求总学时:2386总学分:162学分五、主干学科、学位课程(一)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二)学位课程(11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二外语(IV)、英语学科教育学,综合英语(II)、综合英语(IV)、高级英语(II)、英语语法(II)、英语阅读(IV)、英语写作(II)、翻译(II)、美国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与格式要求
(注:带底纹的字符为说明文字,方案制订后删除)
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可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提条件。

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培养目标应参照教育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能从事XX专业对应的岗位(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并结合专业实际进行明确表述,并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要求
2、知识要求
3、岗位能力要求
4、职业技能与主要岗位群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以图表形式表达)
5、“两证一奖:培养特色落实方案
要求:针对核心职业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或针对职业核心能力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证书要求(有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表格可增加
职业资格证书(必须获取一种)颁证机构相关课程
技能竞赛项目名称(必须获取一种奖状)颁奖单位相关课程
三、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三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技校毕业生等
四、就业面向
初始岗位:可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发展岗位群:
五、课程结构与课程学时比例
1、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
公共基础课程两课、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体育、军事与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职业岗位课程
职业发展课程
集中性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程学时比例
本专业课时总数为2500左右学时,其中课堂理论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实践性教学学时,约占总学时。

具体如下: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学分数学时百分比(%)总学时讲课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职业岗位课程必修
职业发展课程专业拓展选修
素质拓展选修96 6
集中性实践教学必修
合计
六、教学计划总体安排(按周安排)
学年学

课堂
教学


入学
教育


集中性实
训实习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毕业
教育
社会
实践
假日
及机动


一1 2 1 2 1 22
2 2 1 1 18
二3 2 1 1 20
4 2 1 20
三5 2 8 1 19
6 16 1 3 21
合计10 1 2 24 1 2 7 120 七、毕业合格标准
本专业学生必须至少满足以下基本条件方能毕业:
l、修满130左右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分,专业基础课学分,职业岗位课学分,集中性实践训练学分,专业拓展选修课学分,素质拓展选修课6学分);
2、获得福建省高校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或全国高校计算机水平考试I级;
2、获得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关于职业资格证的);获得一项院级及以上比赛奖状。

八、教学进程表(此表单独一页,表中已有数字不能改动,其他课程学时按教学活动周×周学时数)
课程类别序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安排理论教学活动周及课内周学时数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公共
基础课程必修
1 1003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6 48 8 3
2 10030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4 72 64 8 4
3 100303 形势与政策 1 16 16 √√√√√√
4 150001 就业与创业指导 1 20 10 10 √√√√√√
5 150002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 18 8 10 √√√√√√
6 100401 体育8 144 16 128 2 2 √√
7 100601 军事与安全教育 1 18 18 √
8 140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
9 100201大学英语7 120 60 60 4 4
10 100101 应用数学或高等数学 3.560 60 ??
11 020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3.560 36 24 ? ?
公共基础课程合计35 616 352 264
12
13
14
15
16
专业基础课程合计






必修
职业岗位课程合计
职业发展课程专业
拓展
选修
小计(至少选修X学分)
素质
拓展
选修
见学院公共选修课(职业素质类、科学文
化类、人文艺术类各2学分)
69648 48 √√√√√小计 6 96 48 48
职业发展课程合计
集中性
实践教学
必修
入学教育0.5 26 1W
100602 军训 2 52 2W
140002 社会实践 1 52 1W 1W
毕业设计(论文)8 208 8W
毕业实习(顶岗实习)16 416 16W
毕业教育0.5 26 1W 集中性实践教学合计
(不计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及毕业教育学时)
17W
合计
课内周学时
总学分/总学时数
注:1.集中性实践教学每1周26学时计,为1学分。

2.符号说明:打“√”表示该课程可在多个学期内以讲座等形式开课;打“?”的开课学期可由信息系、基础部与各系会商后,各系具体安排,每周4学时。

九、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可参照《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⑴核心课程及教学要求。

规定6门左右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提出总的教学要求(含课程简介)。

⑵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要求。

规定必修的主要实践环节(实习、实训、毕业论文或设计等)及教学要求。

十、其他说明:
1、入学教育及每学年都要组织组织一至二次专业知识讲座、校友讲座或企业参观时间等。

2、学分奖励
根据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3
、课程编号说明(按六位数编制):
第一、二位表示
开课单位: 10基础部 14学工处 15招就处 01自动化学院 02信息学院 03海洋学院 04机械学院 05工商学院 06工艺学院 07建筑学院 08上塘学院 09航海学院
□ 对基础部三、四位表示教研室 例:00为文学,
01为数学,02为外语,03为思政、04为体育、05为美育、06为军事、其他0。

□ 各系第三位表示课程是否为本系开出,本系开出的课为0,自动化系为1、信息系为2、化工系为3、机械系为4、工商系为5、工艺学院为6; 第四位表示:理论课第四位为0,集中性实践环节第四位为5。

□ 学工处、招就处第三~六位表示课程序号。

第五、六位表示课程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