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鱼山神女祠歌二首》赏析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的鉴赏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的鉴赏
第一首:《酬吴春卿》
题赋:北固长城今何在?
沧洲万里路不迴。
吴江长叹使君乐,
把酒临风独共谁?
鉴赏:
(一)表达主旨
《酬吴春卿》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先生的作品,旨在表达他对昔日凄凉失落、今日沧洲万里路不迴的无奈之情。
(二)抒情融融
诗中穿插几句令人心酸挣扎的痛哭流涕,令人发自肺腑地感受到诗人灵魂深处一份无尽的悲凉。
“北固长城今何在?沧洲万里路不迴”,可谓是充分表达了他悲伤愁绪的精髓句。
(三)传承古典
诗中,诗人以典雅细久的抒情,将传统文化“长城”、“吴江”、“把酒”之美注入此诗,营造出相当浪漫的大气氛和抒情的气息来。
第二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岛寒月夜,
古原无人愁。
鉴赏:
(一)文采非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先生的大作,充分展示了诗人文采高超的言状。
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犹如在山林中应景,伫立眺望,令人情不自禁回味无穷。
(二)抒情雅致
诗中,诗人用细腻、婉转的文字,以不经意间深沉的思想,以及临景式写作来诉说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竹岛寒月夜,古原无人愁”,一句平淡之中透出深沉之情。
(三)传统气质
诗中运用的抒情手法,古典的文化气质同样淹没在其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多少可谓是令人回味无穷的气质。
王维诗歌中的“雨”

20 0 9年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和 汉文综合版 )
、
清新灵动的雨
一
也就都含了很多 禅雅之意味。 《 如 黎拾遗昕裴秀才迪 雨。如 ‘ 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寂寂空山中的雨, 围中出现时, “ ” 寒灯坐高馆, 秋雨闻疏钟。 《 谒培上人》 自有一份清新灵动在其中。《 宿郑州》“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 ”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 《 ” 投道一师兰若宿》 “ 梵流诸壑遍, 因为有了 “ ,整幅画面也生动起来。《 雨” 辋川别业》“ 雨中草色绿堪 “ 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 “ 进水定侵香案湿, 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清新的雨使草更绿、花更红。《 ” 田家》 夕雨 花雨一峰偏。” 《 “ 游感化寺》“ 郢路云端迥,秦川雨外晴。 ” 红榴拆,新秋绿芋肥。 ”夕阳西下之时,充满灵性的雨让石榴也咧开 雨花应共石床平。” 《
翠忽成岚” 《 、 瓜园诗》 回风城西雨,返景原上村”等诗句均以闲雅 “ 之雨流露出诗人闲适之心境。 2禅雅之雨。 . 王维信佛, 写有不少游寺庙或与僧人交游的诗歌。 王维的山 水诗中 “ 的出 雨” 现频率最高, 在空山中、 在田 野里、 在这类诗歌中, 王维多次描写佛寺的庄严崇高和其环境的清雅幽静。 在溪流边、在馆舍中、在帝城里、在夜里、在白天、在黄昏,王维 然中的 雨为了要 烘托、渲染这种氛围、 意境, 在这种环境、 氛 次次想到了雨、写到了雨。在王维的诗歌中,飘洒着清新灵动的 大 自
王维《鱼山神女祠歌二首》赏析

王维《鱼山神女祠歌二首》赏析《鱼山神女祠歌二首》作者为唐朝诗人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坎坎击鼓,鱼山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
陈瑶席,湛清酤。
风凄凄兮夜雨,不知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
来不言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俨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注释】①鱼山:一名吾山,在东阿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东南二十里。
参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一0。
按:东阿本属.济州,天宝十三年济州废,方改隶郓州,本诗当是维在济州任职期间所作。
鱼山神女:即成公智琼,参见《搜神记》卷一。
诗题下全唐诗校云:“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
”②《艺文类聚》卷七九作晋张敏《神女赋》。
张茂先:晋张华字茂先。
③全唐诗校云:“一本二首题下并有曲字。
”④坎坎:击鼓声。
⑤洞箫:古管乐器。
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编排在一起做成,称为排箫;排箫各管都用蜡封住底部,其无底者则谓之洞箫。
⑥湛:澄。
酤:酒。
⑦兮:全唐诗校:“一作又。
”⑧不知:全唐诗校:“一本无此二字。
”⑨“使我”句下全唐诗校云:“一作使我心苦。
”【赏析】王维《送郓州须昌(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冯少府赴任序》一文曾有记述:“予昔仕鲁,盖尝之郓。
书社万室,带以鱼山济水。
旗亭千隧,杂以郑商周客。
有邹人之风以厚俗,有汶阳之田以富农。
齐纨在笥,河鲂登俎,一都会也。
”王维在为济州(今茌平县高垣墙村)司仓参军时,登东阿鱼山写下的《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祠鱼山神女歌》题解中还记述这样一段文字:“张茂先《神女赋序》曰:‘魏济北从事弦超,嘉平中,夜梦神女来。
自称天上玉女,姓成公,字智琼,东郡人。
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令得下嫁。
后三四日一来,即乘淄軿,衣罗绮。
智琼能隐其形,不能藏其声。
且芬香达于室宇,颇为人知。
一旦神女别去,留赠裙衫裲裆。
’《述征记》曰:‘魏嘉平中,有神女成公智琼,降弦超,同室疑其有奸,智琼乃绝。
后五年,超使将至洛,西至济北渔山下陷,上遥望曲道头有车马,似智琼,果。
乡村怀古古诗_舜庙怀古古诗注释及赏析

乡村怀古古诗_舜庙怀古古诗注释及
赏析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
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九疑天一畔,山尽海沉沉。
注释
[1]余怨:留下怨恨。
圣人: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
这两句明写舜帝南巡不会留有怨愤,暗寓作者自己身居偏远的不平之情。
[2]祠宫:旧时祭祀先祖或先贤的庙堂。
这里指舜庙。
蔓(màn)草:蔓生的杂草。
这两句是说,舜庙掩没在竹林杂草丛中。
[3]素风:素朴的民风。
异迹:不同寻常的痕迹。
这里指舜帝流传下来的道德风俗。
[4]巡狩:帝王离开京城巡视各地。
这里指舜帝南巡。
烟云:雾气。
《首春逢耕者》有“回首烟云横”。
[5]畔:旁边。
这两句是说,九疑山地处僻远,云海茫茫。
赏析
刘熊渠系长沙王后裔,此是其任舂陵侯时,游九疑舜庙所作。
全
借对舜帝的追怀,表达了身处僻远之地的愁怨之情。
但作者写得温婉曲折,将情感隐在对舜帝及舜庙景色的描绘之中。
事实上,当时的舂陵(今湖南永州宁远县),是一个地势卑湿,多山林毒气,食邑仅476户的偏僻荒远的小侯国。
历代舂陵侯族,都并不喜欢他们的这个封邑。
刘熊渠的嫡长子刘仁任第三代舂陵侯时,曾向朝廷上书,请求削减舂陵侯国的食邑户数,以换取将封国迁居内地的特许。
他的请求得到了汉元帝的批准。
前45年(汉元帝初元四年),刘仁率舂陵刘氏宗族,从今永州宁远向北迁徙到南阳白水乡(今湖北枣阳县)。
古诗巫山神女庙翻译赏析

古诗巫山神女庙翻译赏析《巫山神女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赏析】巫山,在重庆巫山县东。
神女庙,巫山上有神女峰,峰下有神女庙。
诗人游览巫山神女庙,有感于巫山神女的传说,借此加以想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描写神女峰的佳章。
仰望巫山,十二座峰都挺拔秀美,郁郁葱葱,其中偏偏就那么一片石头被人称为神女,可见其自有不同寻常的灵异之处。
以下便就此“片石”展开想象。
早晨雾霭消散,好象神女在闺中拉开了透明的罗帐,春暮时将要凋谢的山花,则似乎是神女卸下的残妆。
夜静时,星河灿烂,月光皎洁,清楚地听见神女出行时环佩之响,风雨后,分明闻见神女归来时通体发出的扑鼻异香。
诗人沉浸在此想象中,无疑已为神女而心醉神迷,于是结尾发出感慨,这神女为什么要从九天之上下到人间来与楚襄王约会呢?据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游高唐时,梦见巫山神女,相与欢会,神女自谓“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巫山之下”。
以这样的疑问式感慨作结,既有戏谑意味,又留下无穷余韵。
这首诗写神女峰,以想象取胜,而想象本身则呈渐次升级态势,颇具特色orG。
开头极为清醒,号女郎者“片石”也,指明是石而非女郎,三、四句开始将雾、花想象成“卷幔”、“残妆”,但仍着“疑”、“似”二字,五、六句更进一层,佩玉之声和奇异香味已分明闻听,结二句更对其加以诘问,神女峰已完全人化了。
正是在这样的想象渐次升级中,诗人逐渐融入神仙境界,诗作也由此透溢出神奇的韵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023吉林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吉林市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郊唐钱起水绕冰渠渐有声,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天,但春的阶段有所不同。
第一首诗的阶段是,第二首诗的阶段是。
(2)借物抒怀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请结合两首诗中的“风”这个物象,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古诗文阅读。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注释】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
②愔愔(yīn):寂静无声。
③刍:喂牲畜的草。
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
(1)该诗以__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明。
(2)这首诗是诗人旅途所见所感,诗人表达了怎样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②横分:瓜分。
③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别老母清·黄景仁搴帷①拜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③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释】①搴(qiān)帷(wéi):掀起门帘出门。
②河梁:桥,替代送别地。
山海经对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谈谈《山海经》对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谢健全河北建筑学院河北保定 071100《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志怪古籍。
它是以神话为主流,也包含了诸多学科的古籍,主要涉及地理学、医药学和民俗学等。
它的成书大约是春秋末到汉代初这一时期,作者也非一人1。
《山海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很久远的,本文想重点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其中以屈原诗歌、《西游记》和《红楼梦》为例。
上述三部作品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值得我们追根溯源。
一、屈原诗歌作品屈原诗歌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其中很多内容很可能就受《山海经》影响,包括神话故事、传说中的神、人物,描绘的动植物等。
屈原诗歌作品中的例子很多,我们可以详细探究。
比如屈原的作品《离骚》中:“鮌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2”鮌同“鲧”,禹的父亲,相传因治水失败,被舜杀于羽山。
这个神话故事就出自《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3。
”《离骚》中很多植物也出自《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祖、梨、橘、櫞,其草多蒸、麋宪、苟药、弯劳。
4”《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5。
”江离就是蘼芜;“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6”留夷就是芍药。
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里的人物就是相传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是舜的两位妃子。
《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7”这里的“帝之二女就是指的娥皇、女英,这应该是她们最早的出处。
”屈原《天问》中:“胡射夫河伯,而妻彼洛嫔。
1”“河伯”就是水神。
这在《海内北经》中:“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
2”“冰夷”就是水神河伯的称呼。
屈原开辟了这种创作手法,此后的诗人,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常把神话写入诗歌中。
例如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就是又受到屈原的浪漫主义影响成功的创作了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东晋时期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写了大量的神话3。
关于祭祀的古诗词精选

关于祭祀的古诗词精选【篇一】1.《祀风师乐章·送神》唐朝·包佶微穆敷华能应节,飘扬发彩宜行庆。
送迎灵驾神心享,跪拜灵坛礼容盛。
气和草木发萌芽,德畅禽鱼遂翔泳。
永望翠盖逐流云,自兹率土调春令。
2.《观祈雨》唐朝·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送神》隋朝皇情悼往,祀议增设。
钟鼓铿锵,羽旄昭晰。
掌礼云备,司筵告彻。
乐以送神,灵其鉴阕。
4.《次韵前人祈雨未应二首·龙君非是忍忘农》宋朝·陈著龙君非是忍忘农,一敬初终自见龙。
雨感通时元有待,天分晓处可曾聋。
雷车怒激腾东海,火伞忙收入下舂。
我辈报神无别事,请裁佳句勒霞峰。
5.《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奠币登歌》隋朝旨酒告絜,青蘋应候。
礼陈瑶币,乐献金奏。
弹弦自昔,解冻惟旧。
仰瞻肸蚃,群祥来凑。
6.《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炎精式降》隋朝炎精式降,苍生攸仰。
羞列豆笾,酒陈牺象。
昭祀有应,冥期不爽。
送乐张音,惟灵之往。
7.《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送神》隋朝五齐兼酌,百羞具陈。
乐终广奏,礼毕崇禋。
明鉴万宇,照临兆人。
永流洪庆,式动曦轮。
8.《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迎神》隋朝陟降左右,诚达幽圜。
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云輧戾止,洒雾飘烟。
惟馨展礼,爰列豆笾。
9.《迎神》唐朝·李建勋攂蛮鼍,吟塞笛,女巫结束分行立。
空中再拜神且来,满奠椒浆齐献揖。
阴风窣窣吹纸钱,妖巫瞑目传神言。
与君降福为丰年,莫教赛祀亏常筵。
10.《祀风师乐章·亚献终献》唐朝·包佶膋芗备,玉帛陈。
风动物,乐感神。
三献终,百神臻。
草木荣,天下春。
【篇二】1.《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送神》隋朝五声备奏,三献终祠。
车移凤辇,旆转虹旗。
礼周笾豆,诚效虔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鱼山神女祠歌二首》赏析
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鱼山神女祠歌二首》作者为唐朝诗人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坎坎击鼓,鱼山之下。
吹洞箫,望极浦。
女巫进,纷屡舞。
陈瑶席,湛清酤。
风凄凄兮夜雨,不知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
纷进舞兮堂前,目眷眷兮琼筵。
来不言兮意不传,作暮雨兮愁空山。
悲急管兮思繁弦,神之驾兮俨欲旋。
倏云收兮雨歇,山青青兮水潺湲。
【注释】
①鱼山:一名吾山,在东阿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东南二十里。
参见《元和郡县图志》卷一0。
按:东阿本属.济州,天宝十三年济州废,方改隶郓州,本诗当是维在济州任职期间所作。
鱼山神女:即成公智琼,参见《搜神记》卷一。
诗题下全唐诗校云:“一作渔山神女智琼祠二首。
”
②《艺文类聚》卷七九作晋张敏《神女赋》。
张茂先:晋张华字茂先。
③全唐诗校云:“一本二首题下并有曲字。
”
④坎坎:击鼓声。
⑤洞箫:古管乐器。
古代的箫,用许多竹管编排在一起做成,称为排箫;排箫各管都用蜡封住底部,其无底者则谓之洞箫。
⑥湛:澄。
酤:酒。
⑦兮:全唐诗校:“一作又。
”
⑧不知:全唐诗校:“一本无此二字。
”
⑨“使我”句下全唐诗校云:“一作使我心苦。
”
【赏析】
王维《送郓州须昌(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冯少府赴任序》一文曾有记述:“予昔仕鲁,盖尝之郓。
书社万室,带以鱼山济水。
旗亭千隧,杂以郑商周客。
有邹人之风以厚俗,有汶阳之田以富农。
齐纨在笥,河鲂登俎,一都会也。
”
王维在为济州(今茌平县高垣墙村)司仓参军时,登东阿鱼山写下的《鱼山神女祠歌二首》。
《祠鱼山神女歌》题解中还记述这样一段文字:“张茂先《神女赋序》曰:‘魏济北从事弦超,嘉平中,夜梦神女来。
自称天上玉女,姓成公,字智琼,东郡人。
早失父母,天帝哀其孤苦,令得下嫁。
后三四日一来,即乘淄軿,衣罗绮。
智琼能隐其形,不能藏其声。
且芬香达于室宇,颇为人知。
一旦神女别去,留赠裙衫裲裆。
’《述征记》曰:‘魏嘉平中,有神女成公智琼,降弦超,同室疑其有奸,智琼乃绝。
后五年,超使将至洛,西至济北渔山下陷,上遥望曲道头有车马,
似智琼,果。
至洛,克复旧好。
’唐王勃《杂曲》曰:‘智琼神女,来访文君。
’按《十道志》:渔山一名吾山。
汉武帝过渔山,作《瓠子歌》云:‘吾山平兮巨野溢’是也。
”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