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大纲
药物分析考试大纲

《药物分析》考试大纲
药物分析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药物分析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药典和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
2.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3.药物的杂质检查。
4.常用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
(四)磺胺类药1.磺胺甲唑
(1)磺胺甲唑的鉴别方法、杂质
检查项目和方法、含量测定方法
(2)磺胺甲唑片的检查项目和方
法、含量测定方法
(3)复方磺胺甲唑片的鉴别、检
查和含量测定方法。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是一门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药物分析技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在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一定的教学大纲,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内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药物分析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分析方法、标准物质、质量标准等。
2.药物合成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如合成路线、试剂选择、产物纯度等。
3.药物制剂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制剂工艺、药物含量、有关物质等。
4.药物分析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如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5.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和应用,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二、教学方法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PPT演示,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
3.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药品质量案例,使学生了解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
4.自主学习: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和提供相关参考书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三、教学评估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通过试卷考察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试卷考察学生对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4.综合评估:包括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药物分析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旨在通过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分析药物的能力和技巧。
下面是一份《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供参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4.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药物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1)药物分析的定义、分类与意义。
(2)常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3)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2.药物质量控制实验(1)物质的纯度测定。
(2)物质的含量测定。
(3)物质的杂质测定。
3.药物药效评价实验(1)动物模型建立。
(2)药物药效评价指标的测定。
(3)药物药效评价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4.药物稳定性研究实验(1)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药物稳定性试验设计与操作。
(3)药物稳定性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重点讲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课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以任务驱动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室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性。
4.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考核方式1.实验操作规范性考核:实验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无严重错误。
2.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考核:根据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的撰写。
3.实验成果展示考核: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展示实验成果和分析结果。
五、教学资源1.实验室仪器设备:包括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实验材料:各类药物样品、化学试剂等。
3.实验技术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2.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学生对药物分析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药物分析(三)大纲

课程名称:药物分析课程代码:0175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药品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内容的学科。
其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同时涉及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其主要任务包括控制研究、生产、供应、贮存、使用过程中的药品质量及指导临床用药,为更好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研究发现新药等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与实验,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要求考生掌握我国药典中常用药物的分析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技能,能正确理解、准确执行药典。
同时,培养考生在对药品质量控制中应用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方法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药品全检以及针对不同分析样本选择最佳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一)药典的基本组成与正确使用;(二)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定量分析的基本规律与基本方法;(三)以八类典型药物的分析为例,围绕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讨论如何从药物的结构出发,运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以及其他必要的技术与方法开展质量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原理;(四)化学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与基本方法,生物制品和中药制剂质量分析的一般规律与主要方法;(五)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六)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药物分析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综合型应用学科。
药物分析的任务是培养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有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
因此,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药物分析》考试大纲

《药物分析》考试大纲一、绪论与药典知识1、药物分析的概念。
2、四个质量管理规范中英文表示。
3、中国药典沿革、首版、目前版及至今共有几版。
各国药典目前版和英文缩写。
4、药品检验基本顺序。
5、精密称定、称定的含义。
量取与准确量取的含义。
6、药品贮存与保管基本要求。
二、药物的杂质检查1、杂质的分类。
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概念。
2、杂质限量的概念及计算。
3、一般杂质检查时为适于观察,标准溶液浓度控制量。
酸度控制量。
4、“氯化物检查”观察前在暗处放置5分钟的原因。
5、“硫氰酸盐法”检查药物中铁盐杂质时,加入过硫酸铵及过量硫氰酸铵的作用。
6、“巯基醋酸法”检查药物中铁盐杂质时,在加巯基醋酸试液前加20%枸橼酸溶液2ml的作用。
7、“重金属检查”四种检查法适用的样品情况及注意事项。
8、两种砷盐检查法的基本原理。
9、溶液颜色检查法、易炭化物检查法、澄清度检查法和可见异物检查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0、干燥失重测定法三种操作方法的基本要点。
11、薄层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查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杂质检查的方法和原理。
三、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1、巴比妥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主要性质。
2、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丙二酰脲类的鉴别反应、钠盐的鉴别反应、特殊取代基或元素的鉴别反应。
3、巴比妥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苯巴比妥特殊杂质检查的内容。
4、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银量法、溴量法及酸碱滴定法适用范围、基本原理及计算。
四、芳酸类药物的分析1、芳酸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主要性质。
2、芳酸类药物的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水解反应、分解产物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
3、芳酸类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阿司匹林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的主要特殊杂质的检查原理及方法。
4、芳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双相滴定法、溴量法。
五、胺类药物的分析1、芳胺类药物的结构及性质。
2、芳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重氮化-偶合反应、水解产物反应、三氯化铁反应、重金属离子反应。
药物分析 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教学大纲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药物的成分、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首先应该介绍药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药物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药物分析,以及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二、药物分析的常用技术和仪器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涵盖药物分析的常用技术和仪器。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常用的药物分析仪器,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这些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及它们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三、药物分析的样品制备和处理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药物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样品制备方法,如提取、萃取、浸提等,以及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稀释、过滤、净化等。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常见的样品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液相萃取等。
四、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涵盖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方法。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药物分析的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质量控制、仪器的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一些常用的质量保证方法,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曲线法等。
五、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实践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最后应该涵盖药物分析的应用和实践。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所学的药物分析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药物分析中,如药物质量控制、药物成分分析和药物稳定性研究等。
同时,还应该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药物分析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技术。
总结起来,药物分析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常用技术和仪器、样品制备和处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应用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将来从事药物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 周学时 3 学分 4.5 课程学时数:理论课48 学时面向对象: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课程性质:必修课、学位课预修课程要求: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一、课程介绍(一)中文简介药物分析是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剂学有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门药学专业课程。
课程主要针对化学药(API 及其制剂、抗生素、放射性药品和诊断药品)、中药与天然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制品(生化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工学原理和技术,建立药物成分分析和药物活性分析方法,解决药物学和药理学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加速新药研究,保证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二)英文简介Pharmaceutical analysis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degree program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It includes establishment of analyzing and detecting pharmaceuticals and drug activity for solving the issues of pharmaceutical and pharmacolog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celerate new drug research and to ensure drug quality and safety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chemistry, physics, biology and engineering for the chemical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medicine, biological products.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以药物分析学的技术和方法原理及其在药物研发、药物生产过程和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为重点,强调药物分析学的共性与特点,并与现行的国际和我国的各种规范接轨。
药物分析实验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大纲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药物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2.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3.增进对药物分析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等;2.试剂:药物样品、纯化试剂、标准品、溶剂。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药物提取和纯化a.手续和实验室安全准则;b.样品研磨、溶解和提取。
2.药物定性分析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b.盐析法。
3.药物定量分析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药物含量;b.酸碱滴定法;c.高效液相色谱测定;d.气相色谱测定。
4.药物结构分析a.化学试剂反应;b.分子质谱分析;c.核磁共振分析。
5.数据处理与分析a.数据整理、统计与分析;b.结果的可靠性评价。
四、实验操作要点1.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要求;2.精确称量、配制试液,注意标准品的保存和使用;3.善用仪器,仔细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注意样品处理和提取的方法;5.数据分析时,注意结果的可靠性与引导性。
五、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和原理;2.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3.实验数据记录、结果分析与讨论;4.结论和实验心得;六、实验风险和安全措施1.有毒试剂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操作和处置要求;2.禁止将实验物品带出实验室;3.使用实验仪器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和其他危险;4.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化学品应分类储存、密闭保存。
七、课外拓展活动1.阅读药物分析领域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2.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专家学者交流讨论;3.参与相关实践项目,提升实际操作技能;4.加入药学学术组织,参与学术交流与合作。
以上为药物分析实验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了解药物分析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培养实验操作技能与科学研究素养。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操作细节和安全措施,实验结果要认真记录和分析,最后撰写完整、准确的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药物制剂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药理学、药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程围绕药品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教学,主要研究化学合成药物、结构明确的天然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问题,同时亦涉及中药制剂、生化药物的质量控制。
二、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药物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其实践性、应用性均很强。
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药品质量概念,通过对七大类典型药物的结构、性质、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方法的学习,能从药物的结构出发,结合其理化性质,理解结构、性质与药物分析方法间的关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在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工作上及分析方法间的评价、比较上具有初步的能力。
此外还要了解体内药物分析、生化药物分析、制剂分析的特点,主要分析方法及应用;熟悉中药制剂分析的程序,掌握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同时对药物分析的发展趋向有所了解,以适应科学发展及药品质量控制的需要。
三、课程的课时分配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药物分析的性质与发展
2、药品质量标准
3、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药品质量标准
【教学要求】
1、了解药物分析的任务与发展
2、掌握药物的质量标准
3、掌握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二章物理常数测定法
【教学内容】
1、相对密度测定法
2、馏程测定法
3、熔点测定法
4、旋光度测定法
5、折光率测定法
6、黏度测定法
【教学重点】
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和黏度测定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
1、掌握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和黏度测定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和
黏度测定法的操作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教学内容】
1、药物的杂质及其来源
2、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
3、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4、特殊杂质的检查
【教学重点】
药物的杂质及其来源、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教学要求】
1、掌握药物的杂质及其来源
2、掌握药物的杂质检查方法
3、掌握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
4、掌握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第四章醇、酚、醚、醛、酮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醇类药物的分析
2、酚类药物的分析
3、醚类药物的分析
4、醛类药物的分析
5、酮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重点】
醇类药物的分析、酚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醇类药物的分析
2、掌握酚类药物的分析
3、熟悉醚类药物的分析
4、熟悉醛类药物的分析
5、了解酮类药物的分析
第五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2、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3、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重点】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原理、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原理
2、掌握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3、熟悉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胺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2、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3、丙胺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重点】
芳胺类药物的分析、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芳胺类药物的分析
2、掌握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第七章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结构与性质
2、鉴别试验
3、杂质检查
4、含量测定
【教学重点】
巴比妥类药物的制造经过和性质、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教学要求】
1、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制造经过和性质
2、掌握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3、熟悉巴比妥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4、了解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第八章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结构与性质
2、鉴别试验
3、含量测定
【教学重点】
磺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教学要求】
1、熟悉磺胺类药物的性质
2、掌握磺胺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3、熟悉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第九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吡啶类药物的分析
2、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
3、苯并二氮卓类药物的分析
4、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5、咪唑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重点】
吡啶类药物的分析、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苯并二氮卓类药物的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吡啶类药物的分析
2、掌握吩噻嗪类药物的分析
3、掌握苯并二氮卓类药物的分析
4、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5、熟悉咪唑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章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结构与性质
2、鉴别试验
3、特殊杂质的检查
4、含量测定
【教学重点】
生物碱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教学要求】
1、熟悉生物碱类药物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生物碱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3、熟悉生物碱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4、了解生物碱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第十一章糖类和苷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糖类药物的分析
2、苷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重点】
糖类药物的分析、糖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糖类药物的分析
2、掌握糖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二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基本结构与分类
2、鉴别试验
3、特殊杂质检查
4、含量测定
【教学重点】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教学要求】
1、熟悉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2、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鉴别试验
3、掌握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杂质检查
4、熟悉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第十三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维生素A的分析
2、维生素B1的分析
3、维生素C的分析
4、维生素D的分析
5、维生素E的分析
【教学重点】
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的分析、维生素D、维生素E的分析
【教学要求】
1、掌握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的分析
2、掌握维生素D、维生素E的分析
第十四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教学内容】
1、概述
2、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4、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5、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析
7、其他类抗生素的分析
【教学重点】
抗生素质量分析的特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分析【教学要求】
1、掌握抗生素质量分析的特点
2、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3、掌握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分析
4、熟悉四环素类药物的分析
5、熟悉氯霉素类药物的分析
6、了解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分析
7、了解其他类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五章药物制剂分析
【教学内容】
1、概述
2、片剂分析
3、注射剂的分析
4、胶囊剂、颗粒剂和软膏剂的分析
5、复方剂分析
【教学重点】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教学要求】
1、掌握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2、熟悉片剂和注射剂的分析
3、熟悉胶囊剂、颗粒剂和软膏剂的分析
4、熟悉复方制剂的分析
七、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安登魁主编. 药物分析. 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
3. 冯芳主编,《药物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 朱景申主编,《药物分析》,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附件二:
《药物分析》实践教学大纲
一、实践教学目的
药物分析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化学基础课与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应用学科之间的桥梁,重视和学好这门课程,对于药学其他学科的学习有重要作用。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之中,而实验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让所学知识运用与实际,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所以,希望同学在实验中能认真进行实验,积极动手,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