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图汇编
遗传与变异概念图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3.1.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3.2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 DNA的复制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
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3.1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
3.3.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 伴性遗传
2.3 伴性遗传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DNA半保留复制,基因,遗传信息,遗传效应,肺炎双球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概念图汇编
生物必修2概念图

概念图2生物必修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节2 第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w.w.w.k.s.5.u.c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精子,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次要:睾丸,卵巢,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联会,四分体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节1 第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2.3 伴性遗传w.w.w.k.s.5.u.c.o.m概念图汇编基因的本质章第3一、本章核心概念:半保留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DNA 复制,基因,遗传信息,遗传效应,肺炎双球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次要: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胞嘧啶,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解旋,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1第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3.1.13.1.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3.2 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 DNA的复制3.3.1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3.3.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w.w.w.k.s.5.u.c.o.m第4章基因的表达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遗传密码,中心法则,生物的性状次要: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密码子,反密码子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节第4.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节2 第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略)节 3第概念图汇编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章第5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生物的变异,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次要:重复,缺失,倒位,易位,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单倍体,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类基因组计划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节1 第5.1.1基因突变5.1.2 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5.2 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5.3 人类遗传病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次要:目的基因,基因的运载体,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受体细胞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6.1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6.2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汇编一、本章核心概念:主要: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物种,生物多样性,种群,基因频率,隔离,共同进化次要: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基因库,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二、本章总概念图:三、各节子概念图: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遗传因子的发现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②在体细胞中,遗传 因子成对存在的。
P
高茎 ×
DD
矮茎
dd
像DD和dd这样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如Dd 特别提醒:杂合子内的不同遗传因子互不融合或混杂,保持 其独立性,但显性遗传因子对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如 Dd表现为高茎。
C
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
(亲本)
高茎 × 矮茎
矮茎 × 高茎
(杂交)
(杂交)
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
在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显性性状 (高茎)
在F1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矮
F1
茎)
(子一代) 高茎
高茎
现象: 正交、反交的F1代都是高茎 (显性性状)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 配子 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 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 复成对
D
D
D D
D D
d
dD
d
d
d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染色单体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F1
(减数分裂)
D
d
(受精)
Dd 高茎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
高中生物概念图全套(150张PPT)

专题3 胚胎工程
桑椹胚
桑椹胚
椹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
伦理性
专题5 生态工程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生物多样性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 基因工程
专题2 细胞工程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激素调节——促胰液素的发现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
免疫系统的组成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必修2 遗传与变异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选学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高中生物概念图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必修2 遗传与变异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练习 、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
后代可能的基因型数为( B )
A 2 B 3 C 6 D9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5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树枝法
例3、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 求子代各基因型的比值。
练习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类
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2 )种, 比值为( 1 :) 1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想一想:他们有几对相对性状
这两对相对性状是将如何遗 传给后代的呢?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4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x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黄色和绿色、圆
F1
粒和皱粒何为显
黄色圆粒
性性状,何为隐性
性状?
F2
F2出现新的性状
变式练习:已知A、B、C基因分别位于三
对不同的同源的染色体上。若有一对夫妇
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其子女中
基因为aaBBCC的概率为( 1/16 )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6
4、子代表现型种数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 所得表现型种数的 乘积
例4、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 子代表现型的种数
练习: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 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C )种。
A、8 B、4 C、1 D、16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7
5、子代表现型的概率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 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5、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 代双显性的概率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PT课件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1822—1884),奥地 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 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 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 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验》。 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 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
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为高茎:矮茎 3:1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 比例为DD:Dd:dd 1:2: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请
测交
Dd × dd
预
测
配子 D
d
d
实
验
结
Dd
dd
果
测交后代 高茎
矮茎
?
1 :1
在实际的测交操作过程中,得到64株后代,
复成对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3(∶高茎)2 ∶1∶(矮茎1)
高茎 豌豆 和矮 茎豌 豆杂 交实 验的 分析 图解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
Dd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2 :1
总结: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95: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