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共21张PPT)

常温
加热
常温
比空气的大
溶于水,与水反
应
比空气的大
不易溶于水,不
与水反应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总结: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
类似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
发生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液封,防止气
体溢出
课程讲授
新课推进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
思考与讨论
请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讨论:
(1)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课程讲授
初步认识
反应前后都有气体,
生成的气体不易收集
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
CO2
②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
CaO+CO2↑
反应条件苛刻
反应物不易得
③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取材不便,条件限制,操作较复杂,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便收集
水的硫酸钙会附着在其表
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实验分析
适合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速率太快,
不易收集
石灰石和稀硫 开始反应有气泡,一 反应一会儿就停
会儿就无气泡产生
酸
止
课程讲授
方法导引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确定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设计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固固、固液、液液……
分子质量为138)。把稀盐酸加入草木灰中,会生成无色气体,这
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草木灰的主要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课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单元第六单元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教材首先给出了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化学反应原理,然后探究实验室里制取的装置,最后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本课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本课题学习将通过分析整理,实现从分散的知识点到归纳整理形成整体思维,构建有关气体制备的整体知识框架,使学生基本具备自主探究,设计气体制备实验方案,并能独立完成实验仪器的组装,进行实验操作,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化学观念:通过分析“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和对课本二氧化碳制取相关内容的讨论,能描述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化学反应原理。
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及收集装置,学会选择实验仪器并能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装置,结合氧气的制取操作,学会对二氧化碳进行“检验”和“验满”,动手进行二氧化碳制取实验。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制取一种气体,首先选择恰当的反应原理,然后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而收集装置的选择要根据所收集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是否与水反应。
最后,就要依据气体的性质,来选择简便的验满方法和鉴定方法。
思考讨论通过学生的认知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一、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实验室适合用什么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呢?思考讨论通过分析“生成二氧化碳的方实验演示碳酸钠、碳酸钙分别和稀盐酸的反应。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检验

五、实验方法设计:
1、实验原型及不足:
1)整个反应总体不连贯耗时太长不利于课堂操作。
2)教材中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两种反应物接触后立即反应并且产生大量气泡,但在塞紧橡胶塞之前不仅后有大量气体逸出造成药品的浪费而且在实验时不好控制反应的进程,在收集完气体后,剩余的药品继续反应造成药品的浪费,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需估计好时段,要不定时的在瓶口检验,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2)通过组装并展示自己设计的装置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吸取同学的意见,改进自己的装置,完善实验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评价,感教学重、难点:
1、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4)加热三通玻璃管中试纸变为红色的一段片刻后,红色褪去,颜色又恢复到实验前。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物质不稳定,受热分解。
七、实验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实验教学在化学学科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实验与化学学科不可分割。因此,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学科魅力所在,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应从强化课堂演示实验开始。本课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精心设计本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它无色无味,怎样验证我们看不到摸不到的气体的性质,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实验创新形成概念得出规律,认识物质性质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物质和改造物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知识点精讲(含解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标定位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知识梳理核心知识归纳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性质,包括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2.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为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知识点一、制取二氧化碳知识在线1.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实验仪器和其他用品:锥形瓶(或试管、广口瓶等)、双孔橡皮塞(或单孔橡皮塞)、导管、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集气瓶、玻璃片、火柴、澄清石灰水。
3.实验原理:CaCO3+2HCl CaCl2+H2O+CO2↑。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5.实验步骤:①组装仪器装置(如图所示);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向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然后堵上橡皮塞;④从长颈漏斗倒入适量的稀盐酸;⑤收集二氧化碳;⑥验满二氧化碳。
6.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7.检验方法: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8.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9.放置方法:盖上玻璃片,然后瓶口向上正放在桌面上。
易错警示(1)不能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2)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具有强烈挥发性,会挥发出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净。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是通过将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 准备碳酸钠(Na2CO3)和盛有稀释酸(如稀盐酸)的容器。
2. 将适量的碳酸钠加入盛有酸的容器中。
碳酸钠与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CO2)、水(H2O)和盐(如氯化钠NaCl)。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Na2CO3 + 2HCl → CO2 + H2O + 2NaCl
3. 实验室通常采用烧瓶、反应瓶或其他装置来收集和保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一个嘴或导管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引出到相应的收集装置中。
4. 受酸的浓度和碳酸钠用量的影响,实验室制备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常会有不同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毒性和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在实验操作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下操作,并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
同时,确保实验操作的稳定,以防止二氧化碳泄露或意外发生。
总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是通过将碳酸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者需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并注意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说课稿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促进相互学习和成长。
3.教师反馈: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五)作业布置
3.学生实验操作:在讲解完实验步骤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实验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巩固实验操作技能。
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学会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收集检验方法,教学难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对于教学重点,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学会如何收集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这需要学生能够准确执行实验操作,并能够正确理解实验结果。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气体的性质、实验室安全操作等。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使用试管、胶塞等。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流程不够熟悉,对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对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方法,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障碍,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引导。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分液漏斗 不用液封
二氧化碳检验和验满
1.检验
将气体通入__澄__清__的__石__灰__水__中,若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 则是CO2。
思考:利用了CO2什么性质? 2.验满
将__燃_烧_的__木__条___放在__集__气__瓶__口___,若木__条__熄_灭, 则收集满。
4
Na2CO3粉末和稀硫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剧烈
反应速率太快, 不易收集
5
CaCO3粉末和稀硫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剧烈
6
石灰石和稀硫酸
开始反应有气泡,
一会儿就无气泡产生
反应速率太快, 不易收集
反应一会儿就停止
【结论3】用粉末状Na2CO3 、CaCO3 ,反应太快,不易收集
一、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浓盐酸 和石灰石
实验室 制取二 氧化碳
1.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3.制取装置
归纳小结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 + 2HCl
CaCl2 + H2CO3
H2CO3
H2O + CO2↑
总反应为: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二、制取CO2的实验装置
思考1
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分析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 择依据是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像液体那样倾倒。通常 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加压强还会溶解得更 多些。在加压和降温冷却的情况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体,称 为“干冰”。干冰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气体。
化学性质
1.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与水反应
现象:通入二氧化碳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用途
灭火器
光合作用
汽水
你能说出这些用途与哪些性质相关吗?
温室效应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生活中 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 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 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 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 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石灰石的用途
白垩-天然碳酸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理石
1.建筑材料
2. 工业原料 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 高温 CaCO3 CaO + CO2 ↑
粉碎后的石灰石和粘土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再加强热, 就制得水泥。
;
uyd19vau
了!”“还有,榆皮毛拉絮如若浸泡时间过长,使用起来并无大碍,尽可以放心地早早泡上。因此,每次使用完了上一桶石灰 膏中加的拉絮,就应该把下一桶石灰膏中准备加的拉絮泡上。”小青听到耿老爹如此说,赶快又要打开一小包榆皮毛拉絮。耿 老爹笑着说:“要是上午,这样做是对的;但我们今儿个下午也只能上完这一盆儿石灰泥了,所以现在就不要泡了,到晚上临 睡以前再泡吧!”小青不好意思地笑了。耿老爹站起来舒展一下腰背,爽快地说:“咱们现在就开始干吧,先亮最西边那一间 的顶棚!”于是,耿老爹和耿正把多半盆搅拌好的石灰泥合抬到最西边新屋的地中央。然后,耿老爹站到放在北边靠近墙角处 的高架长凳上,对小青说:“青丫头,你把水盆边上搭的那块毛巾浸满水递给我,我得先把眼前的这一片吊顶竹帘子充分打湿 了才能上面呢。”接过浸满水的毛巾,耿老爹一边用力地摩擦吊顶的竹帘子,一边说:“屋内上面必须做得非常仔细,尤其顶 棚的上面操作是非常要功夫、要手力的。正儿,你以前没有做过,还是先给我打下手吧,用泥托子给我递石灰泥就行了。等到 墙壁上面时,你倒是可以试着干干的。”“噢!”耿正点点头,用小铲子往泥托子上铲了一些石灰泥,抬手递给爹;同时接过 湿毛巾交给小青。耿老爹对耿正说:“上面是个速战速决的活儿,越短期内完成越好。你估摸着我快要用完这个泥托子上的石 灰泥了,就早点儿给我装好另一个泥托子上的石灰泥!”耿正再次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大家都屏息抬头看着。只见耿老 爹左手端着泥托子,右手紧紧抓着泥叶子。每用泥叶子铲上一些石灰泥时,就迅速地用力抹在已经打湿了的吊顶竹帘子上;抹 几次后,再返回来将刚抹好那一片用力打平;如果发现有不平整的地方,快速地再加一点石灰泥反复用力抹平几下。很快,泥 托子上的石灰泥全部用完了,他就把空的泥托子递给小青,耿正赶快把另一个已经装上石灰泥的泥托子递给爹。耿英看到打湿 了的吊顶竹帘子快抹完了,赶快把湿毛巾再一次浸足了水。小青又将浸足了水的毛巾递给耿老爹面前的顶棚上完了,耿老爹就 跳下高架长凳,舒展一下腰身;然后往前面挪一挪高架长凳,马上再上去了继续操作放石灰泥的盆儿挡手了,耿正就挪一挪如 此,顶棚上面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耿直个子还小,帮不了其他的忙,就不断地用木棍儿搅拌着盆里的石灰泥。一间新屋 的顶棚上好后,还剩了一些石灰泥,耿老爹就把它们上到了后墙上。他说:“顶棚必须一次上完,但墙壁,尤其是后墙,是可 以分几次上的。因为墙壁上的接缝好处理,尤其是后墙上,稍微有一些瑕疵也问题不大。等以后一粉刷,就什么也看不出来 了。”搅拌好的石灰泥全部用完后,正好上了一间新
CO2 + H2O = H2CO3
现象:当加热时,碳酸分解,从溶液中逸出二氧化碳,所以 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H2CO3 = H2O+ CO2↑
3. 与石灰水反应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 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海水温度上升
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 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 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 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 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 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