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_沈显生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初中生物教学也逐渐引入了这一新技术。
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以书本和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较为被动和局限。
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生物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能够直观地展现生物现象、解释生物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当前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学生们成长的环境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他们更善于接受新颖、多样化的信息。
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生物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促进生物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1.2 研究意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将生动的动画、视频和图片等教育资源引入课堂,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自主学习,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成本,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手段,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信息化和个性化。
因此,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可以为优化生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辅助教师进行教学。
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图像展示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图像展示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周期等信息,使学生对生物有直观的认识。
利用微观摄影技术展示细胞的结构,使用生物示范模型展示生物的解剖结构等,都能够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
2. 视频播放通过播放生物的视频资料,可以展示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活习性,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生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动物栖息地纪录片、植物生长过程的时间-lapse视频等,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的生存、繁殖、适应环境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声音辅助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播放生物的声音,如鸟鸣、动物叫声等,帮助学生对不同生物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强生物的认知和记忆效果。
还可以通过播放讲解音频,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相关知识。
4. 互动体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设计虚拟实验、生物模拟演示等互动体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实验方法和技能。
这种互动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1. 直观性强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示生物的结构、形态、生活习性等信息,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生物,提高学习效果。
2. 丰富多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生物的多个方面,包括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生长过程等,丰富了生物课堂的内容,增强了学生对生物的全面认识。
3. 激发兴趣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喜爱程度,增强学习主动性。
1. 依赖性强多媒体教学需要依赖相应的设备和软件支持,一旦设备故障或软件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教学正常进行,带来一定不便。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初中生物教学是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知识以及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阶段。
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多媒体技术如何更好地融入初中生物教学中,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何种影响。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现状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幻灯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的多媒体课件广泛用于生物教学中。
这些多媒体课件通过生动的图片、声音和文字,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生物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实验教学中。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生物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
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模拟一些难以观察和理解的生物现象,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1. 丰富的表现形式多媒体技术能够以图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生物知识,能够更生动、直观地展示生物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促进交互与合作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进行交互与合作,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个性化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来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 提高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生物知识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如何,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经常运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来呈现生物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过程。
一些学校还配备了生物实验室的多媒体设备,通过实时投影、摄像等方式展示实验过程,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在学校实验班级,多媒体技术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虚拟实验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们在没有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内容,提高了实践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1. 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生物教学的内容形式,增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呈现,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生物的结构、功能,概念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生物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2. 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得到了增强。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知识点的演示,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思考,启发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增强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在理论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实验的原理、操作过程和结果,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实验内容,规避实验操作中的危险,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局限性与挑战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初中生物多媒体辅助教学(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初中生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策略和实践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1.丰富教学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生物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2.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的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板书时间,使教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率。
4.增强互动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即时互动,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合理选择多媒体素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多媒体素材。
2.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应把握课堂节奏,合理分配多媒体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板书和讲解。
3.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生物知识。
4.加强实践操作: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效果1.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实践表明,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巩固生物知识。
2.学生学习兴趣增强: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3.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4.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师应充分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的开题报告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是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视觉、听觉、意识与展示相结合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概念,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目前,虽然高中生物教学已经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料缺乏统一的标准,缺乏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并没有完全得到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三、研究内容(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本部分将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劣势。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本部分将介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探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何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生物概念。
(三)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本部分将介绍多媒体教学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制作高效、有趣的教学资料。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验验证本部分将通过实验验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客观的方式分析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和策略。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教育领域。
在
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作一介绍。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多种媒体元素进行融合呈现的技术,在教育中可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进行教学,以此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
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抽象的生物概念更加直观,便于理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
趣和学习效果。
1. 图片播放
多媒体投影仪可以播放各种形式的图片,比如重难点知识、科学家理论阐述等。
通过
图片在投影仪上展示,可以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强化对生物学知识的
记忆和理解。
2. 视频教学
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比如实验视频、模拟生物
生产过程的视频等。
这些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生物的生命活力和生态作用,
从而更直观地了解生物知识。
3. 3D模型展示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通过3D模型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内部构造
以及生物生产等细节;
4. 交互式教学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制作一些交互式教学软件,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时更加活跃,能够
探索相关内容。
这些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生物学知识。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不断拓展,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
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生物学教学的效果。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对其积极作用进行研究,同时也指出多媒体在实际教学中的弊端,最后提出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应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一、引言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是对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科学。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教学技术也随着发展。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发展趋势。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日益显现出来。
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不好观察的现象直观化,能够很好的解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极大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加深课堂学习印像,增强记忆力,拓展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与弊端(一)初中生物教学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以其自身形象生动、直观,视觉效果极佳的特点,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改革和创新。
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模式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对死板的知识比较抗拒,对具体的生动的教学内容比较感兴趣。
例如,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教学内容讲解过程中,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种子膨胀、发芽等植物生长的过程视频或图片。
这很容易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更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例如在“生殖器官的生长”内容讲授过程中,受精的过程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书本上理论性的知识过于单调,学生的视觉和触觉感知不到,很难理解和记忆。
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教学方式来解释说明这一浅显的知识,清楚明白的展示受精过程。
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动态演示过程,还能引导学生的钻研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期[总第86期]2008年3月教育与现代化Education and Modernization No .1M ar .,2008 文章编号:1007-3051(2008)01-0037-05生命科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沈显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27) 收稿日期:2008-02-11 作者简介:沈显生(1956—),男,安徽金寨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摘 要:根据生命科学专业知识体系的特点,在高等学校生命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生物学传统教学中的挂图、标本和模型等教具相比,其在声音、色彩、动画、视频、照片和图片等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精彩,可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文章指出了其应该注意的七个方面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生命科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A Study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f Life ScienceS H EN Xian -sheng(University o f S cience and Technolog y o f China ,Hef ei ,Anhui 230027)Abstract :T he teaching of life science w ith multimedia cour sew are ha s unique adv antag es .Compared to traditio nal picture s ,samples and models used in biolo gy teaching ,the vividsounds ,color s ,images ,animatio n and video o f multimedia may gr eatly enliven theclassr oom and r aise the qua lity and effect o f teaching .Seven issues r elated to suchmultimedia teaching are discussed .Key wo rds :multimedia ;teaching ;life science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个高等学校都将多媒体课件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在绝大多数学科的教学工作中,同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这是无庸置疑的,也是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好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在充分肯定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的同时,也要理性地和积极地关注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探讨多媒体课件在生命科学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召开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研讨会,以及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的有关多媒体教学的问卷调查,发现在生命科学专业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但在教师和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具体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注意。
一、在生命科学理论课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具 在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中,生物学的教学总是离不开挂图、标本和模型等传统教具。
特别是动物学和植物学的教学,不仅需要大量的形态图和解剖图,还有很多模型与标本。
在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也使用很多描绘代谢途径的挂图。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挂图缺乏直观性,教师们经常把植物和动物标本或模型带到课堂上进行教学,尤其是人体解剖学,使用教学模型更加频繁。
所以,在传统的生物学理论课教学工作中,挂图、标本和模型等传统教具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声音、色彩、动画、视频、照片和图片等方面辅助教学,展现了由空间三维+色彩+动画相组合的知识世界。
因为它把感性知识带进了课堂,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而精彩,并且教学素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手段。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一些传统教具无法比拟的优点,如教学容量大,信息量大,图文与声像并茂,直观性强,具有动态效果,教学素材来源广泛(录象、扫描、照片、绘图等);教师在备课时操作简便,具可复制性可移动性,修订内容和更新知识极为方便;学生可复制课件,打印课件,或网上复习。
[1]由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有机体,对于学习生物的形态、结构、解剖、分类、生长、发育、运动和进化等知识,多媒体课件具有独特的优势。
所以,生命科学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欢迎和认可。
目前,生命科学学院的几乎所有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都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学院的网站上专门开通了用于教学课件下载与阅读的ftp网址,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命科学课程的内容与性质对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及要求 在生命科学的各门课程中,其内容和性质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4]有的课程是描述性的,以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有的课程除了描述性内容外,还有数学公式的推导与计算;而有的课程则完全是描述代谢动态过程的,以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为主的。
如此种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性质,采用灵活的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手段。
例如,动物学和植物学都是以形态描述、结构特征介绍和类群划分为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
精彩的动物和植物照片,以及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细微结构照片等,可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栩栩如生。
而对于生态学、微生物学和遗传学等课程,其内容既有形态描述的部分,又有数学分析和代谢机理介绍。
所以,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是应该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而另一部分内容如果使用黑板加粉笔进行教学,其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种群生态学中·38·沈显生·生命科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的关于种群的增长类型,就应该使用黑板逐步推导种群的指数式增长模型和Log istic增长方程的由来。
如果这些部分的内容仍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学生会更加喜欢并容易接受利用黑板进行推导的教学方式。
在生命科学的所有课程中,从理论上说都是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的。
但根据学生反映和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内容中凡是有数学公式推导、化学分子结构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等教学内容,一般不宜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现场临时板书。
如我院到目前为止,植物化学仍然以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件的结构组成要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法的要求一部优秀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不仅体现在课件的具体内容上,而且也反映在课件的结构组成方面。
因为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老师系统而有条理的板书会给学生们留下一个课堂教学的整体印象,而多媒体教学是发生在屏幕上的视觉和听觉信号,即现即失。
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本次课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课件的首页或第2页要有一张“主要内容”介绍,通过醒目的标题将本课件内容展示出来。
当全部课件结束时,在最后还需要有一张“主要内容回顾”。
这样做前后呼应,便于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快速的回忆与总结。
作者不提倡像中学课堂教学那样进行详细的总结。
因为大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大、信息多,加上大学生具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完全可在课后自己总结。
在课件的最后,要有下次课程内容的预告,让学生有所准备。
另外,在一门课程开始的第一堂课里,老师需要制作个人信息简介,包括联系方式等。
2.课件的版式和背景模式要符合教育心理学要求多媒体课件的版式应该多样化,注重简洁而美观,重要的术语或重点部分要突出、醒目。
多媒体课件应该是ppt(pow er point)形式的课件,不能在整堂课上全部使用w o rd文本形式的课件。
插入的视频音像材料不能够太长,一般控制在60—80秒以内,通过剪辑展示最精彩最动人的部分。
如果课件的该页全为文字,字数应该控制在200-250字以内,千万不要超过250字,字号选28-32号为宜,行间距一定要大于字间距。
字体的颜色与背景的反差一定要大。
因文字太多,学生无法记笔记。
每当字幕一出现,学生们便鸦雀无声地抄写,老师的讲解反而听不进去了,因注意力集中在记录笔记上。
这是多媒体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
图片或标题出现时不能有声音,特别是怪异的、刺耳的声音,那样会干扰课堂教学。
[5]一个学期的所有课件不能用同一种背景,这样显得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的视觉钝化。
所以,每个星期的ppt课件的背景色彩和式样需要不断地变换,让学生感到在形式上就具有新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室环境要满足师生交流的需要为了增加投影仪的效果,有些教师上课时喜欢关闭教室的所有灯光,再拉上遮光窗帘,使得整个教室像座电影院,老师站在昏暗的讲台上,学生根本无法看清老师的目光和表情,这如何实现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为了提高银幕的亮度,教室的前排灯光可以关闭,但其他处灯光的照明仍是需要的。
在昏暗的教室里进行多媒体教学,学生极容易产生倦意,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
4.多媒体课件的容量要与教学学时相匹配高等学校的教学课时安排一般是2节课·39·沈显生·生命科学中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或3节课连排,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以2节课或3节可课的内容为一个课件单元。
各个单元的容量要精心组织,与教学学时相匹配,上次课的内容不要拖到下次课讲,否则学生会感到教学进度无计划,教学内容随意性太大。
在课件的容量和顺序安排好后,在恰当的位置插入1张或2张美丽精彩的风景或动植物照片,在课间休息时供同学们作视觉欣赏,以消除视觉疲劳,最好不要播放音乐。
5.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样要求教师常教常新同过去传统纸质的教案相比,电子版教案显得更加先进、高效、安全,使用和携带也很方便。
有人说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
一旦当某一门课程的电子教案制作好了以后,只要教材不换,甚至课程名称也不变,以后若干年里就无需年年备课了。
所以,有人说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师越教越懒。
其实,对于一名优秀的老师来说,责任感和事业心会激励着老师对教学保持常教常新的态度。
一方面,由于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每年都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补充到课件中去;另一方面,每次上完课后,对课堂教学要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改。
所以,教师要坚持常年备课的习惯,将课件不断地更新,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和新颖,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